第二十四章
池南路伊基塔2019-03-25 13:442,087

  张差此话一出,王之寀一脸错愕地望着刘神通:

  “这……竟然真是装疯?”

  “那不然你以为我历来审犯人从不用刑凭的是什么?”刘神通嘴角轻扬,审案查案,才是他的绝对领域。

  “佩服佩服!”

  两人转身望向恢复正常的张差,刘神通再一次席地而坐,眼睛直视着他。王之寀这次是彻底服了,安静地站在旁边当一个合格的记录者,不再说一句话。

  “你既已不再装疯,就把实话告诉我。怎么来的京城,谁指使你谋害太子,怎么进的宫,都一一道来。”

  张差虽已恢复正常,但脸上却布满了焦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你有把柄在别人手上?”刘神通问道。

  “我死扛下去,家人真的会被灭口?为什么?”张差没有正面回答刘神通问出的问题,而是回到了结束自己的疯状前那个击穿他防线的问题。

  刘神通回头跟王之寀两人对视了一眼,皆是摇头叹了口气,显然对眼前之人充满了怜悯之情。这个犯人,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到底是做了什么孽才被牵扯进了大明朝最高层的政治斗争中,在皇帝和整个朝堂博弈的棋盘上,担当了最为关键的那一颗过河卒。

  卒子,九死一生,第一个过河的,十死无生。

  “你,当真不明白这事有多大?你可知道今夜闯入的是什么地方?”

  张差一副急的快哭出来的表情:

  “我当时哪知道?闯进去之前就看到‘慈庆门’三个字,被捉住之后才听到那些内侍说什么‘太子殿下’。”

  刘神通浓眉紧锁,张差这一句话从表情上来看半真半假,不过他既然愿意开口终究是个好事,因此并不点破。想到对方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家人安危,刘神通觉得有必要把这事跟他说清楚:

  “你既然已经知道闯入的是太子寝宫,便也应该清楚这件事肯定不简单。无论是谁教唆你入宫的,事后一定会抹掉你存在过的一切痕迹,防止有心人顺藤摸瓜查到他的身上。你的父母、兄弟、妻儿会死于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当地府衙根本连查都不会查。

  别以为我危言耸听,万历四十一年的诅咒案,锦衣卫百户王曰乾举报皇贵妃手下太监宫外做小人诅咒太子,原告被告收押后的当晚,一同离奇死亡,既然死无对证,那案子自然也中断了,没人再过问。不过我要告诉你的不是这个,因为你这条命本来就保不住了,我也不想骗你。

  我真正想告诉你的是,当年我对这案子很感兴趣,私下走访了王曰乾和两个太监的老家,知道我发现什么了吗?王曰乾老家发生瘟疫,一个村子的人全死了,我赶到时尸体全部被火化,连骨头渣子都抛到河里了。奇怪的是,方圆百里,就这一个村子有瘟疫,其他全都安然无恙,你觉得可能吗?而后我去两个太监的老家,更加惨不忍睹,一个老家的村庄被山匪洗劫,杀得一干二净,另一个说是全村加入了红封教,当地官兵抓捕遇到激烈抵抗,被迫剿灭。总之,三个村子,没留下一个活口。此外,这三人还有还有些近亲并不在村中,有的在州城,有的在府城。可是,这些人毫无理由地死于各种意外,便是他们逃到天涯海角,这条命也保不住。

  张差,诅咒案可比你这个案子差远了啊,你要赌一把吗?赌指使你的人和我说的那些丧心病狂的家伙不是一伙人?还是赌你家的运气要好些,能躲得过来自官府的围杀?”

  刘神通这番话并不是吓唬张差。当初诅咒案发生后,原告被告一齐死在了刑部大牢,让张问达暴跳如雷。张问达本想彻查此案,但当时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时任首辅叶向高都对此案讳莫如深,他得不到任何支持。既然没办法动用朝廷的资源公开查案,便只能自己想办法了。于是他和大理寺卿周光镐一合计,觉着此事还是需刘神通出马,便委托他私下调查。不过这次,刘神通失手了,号称“六扇门第一神捕”的他,最终甚至连一个知情人都没查到,更别说找出真相了,此事一直被他引为憾事,心中憋屈不已。

  张差听到他的述说,明显是怕了:

  “大人,我……我说,但是,我说了万一引来他们的报复怎么办?”

  刘神通正色道:

  “我们从未深交过,我若是要你去相信我个人的人品肯定是天方夜谭,那便只能从情势上来跟你分析此事了。第一种情形,你继续装疯,最后被朝廷问斩,指使你的人或者那一股势力,他们安然无恙,松了一口气,但为了不被翻案,必然让你的家乡变成刚才我跟你说的那三个村子一样,一个不留,包括你在其他的方的近亲;第二种情形,便是你招供,把你知道的全部如实相告,在定案前,你或者你的家人都会受到整个三法司的严密保护,而定案后,指使你的人已经被连根拔起,那时还担心什么呢?当然,你这条命还是保不住的。不过那时你作为帮助三法司破案的功臣,你的家人不止平安,还会得到一笔优厚的抚恤金。该怎么选,还要我教你吗?”

  张差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他思考着刘神通的话到底是真是假。而刘神通和王之寀两人并不催他,给了他一个缓冲的时间。毕竟现在的情形下,张差一面知道自己必死,另一面还要保全家人,内心的复杂程度非常人能够理解。

  长时间的天人交战后,张差阴晴不定的表情开始逐渐平静下来,他长出了一口浊气,开始讲述他的故事了:

  “我本蓟州井儿峪人,父亲早年病故,母亲张李氏。有一个姐姐,嫁了人和姐夫孔道住在蓟州州城。母亲那边李姓人家,有一个叫李莺莺的表妹,而这件事的开始,就要从我的表妹说起了……”

继续阅读:第二十五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明廷疑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