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承宗提着马灯,走在教众致命堂的地下室里。漆黑的甬道两侧,是高大的石墙,石墙上遍布着小小的方形大理石墓碑,每个墓碑后,都藏着一个墓穴。这些墓碑上的姓名虽都不同,生年也不同,但每个人的卒年却都一致:1900年6月11日。在这个幽暗的地下室中一共有222个墓碑,他们都是当初在北馆惨案中逝去的中国信徒受难者。
姚承宗顺着甬道向里走,马灯橘黄色的光芒掠过一个个墓碑。那上面大多数的人名,姚承宗都熟悉,其中几个姚姓受难者,就是姚承宗的亲属。可姚承宗今天来,并不是要祭奠他们。
姚承宗终于走到了甬道的尽头,他举起马灯,照着一个墓碑,那个墓碑很特别,因为只有这个墓碑上镌刻的卒年不是1900年,而是1901年。姚承宗要找的,正是这第222名受难者——由他和杜喜礼、何云盛亲自护送回京的,与他亲如兄弟的罗必信。
姚承宗将马灯挂在墙壁的钉子上,灯光照亮了他的脸。如今的姚承宗已经不是当初送棺的那个青年,他蓄起了胡须,眼角也出现了一丝丝皱纹。距离北馆惨案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过得很慢,因为在这十年中,京城中的生活没有什么变化,除了两年前皇帝和这个帝国真正的统治者太后老佛爷先后去世外,几乎再无重大事件。而即便是皇帝和太后去世,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毕竟光绪这个无关紧要的皇帝死去,还会有新的皇帝继位。服了国丧之后,便一切如常了。这十年过的也很快,因为对于姚承宗他们这些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阿尔巴津人而言,十年时间算不得什么,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罢了。可是,十年来,已经成为正教司祭的姚承宗却始终忘不了罗必信临死前的那个下午,在他面对枪口的那一刻,见到了上帝的启示,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一直对罗必信感激不尽。在杜喜礼举家离开京城,搬到寒冷的哈尔滨后,他就一直照顾着罗氏家族,和那个过继来的名叫罗国仁的族长继承人。
姚承宗轻轻抚摸着那冰冷灰白的大理石。他当初不明白,为何首席祭司大人要命人选用这种大理石作为墓碑,但随着这十年来对罗必信的不断探访,他明白了,这大理石毫无血色,冰冷异常,正是它,也只有它,才能让活着的人意识到,他已经和墓碑另一侧的逝者永远分别了。姚承宗摸到了墓碑边缘的一处凹槽,他的手指勾住凹槽略一用力,便将墓碑扳了下来。墓碑后面,露出了灰白色的麻布。姚承宗知道,那是浸过油的裹尸布。这裹尸布中包裹的正是罗必信。姚承宗弯腰将墓碑轻轻放在地上了,先是在胸前划了十字,然后从身侧的牛皮背包中拿出了几册书籍。他将书轻轻塞进了墓穴中,然后又捧起墓碑,小心地嵌进了墓穴。
姚承宗伸手扳了扳墓碑,纹丝未动,嵌的严丝合缝,他很满意。
姚承宗对着墓碑道:“罗大哥,这几本是你罗家祖先叶梅连的回忆录,上面记载着我们这些曾在北馆生活的阿尔巴津人的历史,和宝藏的传说。这回忆录在庚子年被杜二叔拿走了。按理说,你们罗家的东西是应该交给国仁的。但我和云盛同二叔商议过,北馆惨案全是因为那一大笔虚无缥缈的宝藏而起,所以我们决定,不将这回忆录交给国仁。我们也将永远保守这个秘密,不再向下一代流传。但愿如此能够让我们这些多灾多难的阿尔巴津人平安地活下去。所以,今天我把这回忆录还给你,由你来保管吧。”
姚承宗用手轻轻拂去了墓碑上的灰尘,继续道:“我就要离开京城了。关外起了大瘟疫,哈尔滨是重灾区。我刚接到哈尔滨的电报,二叔已经病死,他的儿媳也在照顾他时候染病而死,只剩下儿子远山带着两个孙子出城躲避,如今也不知所踪。这次瘟疫来势凶猛,我怕远山他们有危险,急于去找到他们。正巧朝廷要派医官前去,需要俄语翻译,我便报了名。首席司祭很赞同我去,他说哈尔滨全城有不下七十座教堂,是名副其实的教堂之城,信众遍地。那里深陷瘟疫苦难的信众这时候需要我们这些神职人员去安抚,传达上帝的福音。我即将踏上前往哈尔滨的火车,这一去不知道能否再回来,希望你的灵魂能够在这里得到安息。”
姚承宗说罢,盯着那墓碑好一会儿,最终叹了一口气,从墙上摘下马灯,向外走去。
在地下室出口,一名执事正等着。姚承宗将马灯还给了他,走出了教众致命堂。执事盯着姚承宗走出了教堂,才将地下室的门关好,转身向大堂的侧厅走去,对里面的一个背影道:“姚司祭又去看罗必信了,他进去的时候包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但离开时却没带出来。”
那身影点头,顺手交给那执事一个小银锭,执事兴奋地要接住,那身影却把银锭一把握住:“想要银子,你得把地下室的门给我打开。”
火车制动的惯性让旅客不由得身体前倾,望着窗外呆呆出神的姚承宗猛醒过来,他看到火车已经停在了站内,火车站赫然挂着“老龙头火车站”的牌子。姚承宗忙站起身,要下车去迎接那名与他一同前往哈尔滨的钦命全权总医官。谁知姚承宗刚走到门口,一名身穿制服,戴着近视镜的清瘦青年在一众人的簇拥下准备登上列车。二人正走了个对面,车门窄小,相持中姚承宗的脸上显出尴尬的神色。
那名青年端详着穿着便装的姚承宗,忽然看到他从衣襟中露出的十字架的一角,用略显生疏的官话问道:“您是姚承宗神甫?那位俄文翻译?”
姚承宗忙道:“正是,您是……”
那名青年举起右手道:“在下伍连德。”
姚承宗一愣,那青年道:“怎么?不愿意和我握手?”
姚承宗这才醒悟,忙伸手将青年的右手握住:“您好,总医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