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淮安太守求见。”
李德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断了黎晰正准备将大红袍喝下去的动作。
心里默默给李德全记上一功,接着便放下茶杯,开口道:“传。”
听到黎晰的声音,李德全方才让淮安太守自己进来。
淮安太守刚进门,便跪了下来:“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黎晰抬手:“爱卿平身,将折子递上来吧,朕和千岁爷一起看看。”
淮安抬手连忙将折子送到了黎晰面前。
按理说,这肯定不该是抬手亲自将奏折地上来,而应该是让内监呈上来。
不过,这里暂时没有内监服侍,便没了那么多礼数。
黎晰打开折子,大致的翻阅了一下,便已经知道了实际情况。
接着,便将折子交给秦明空:“千岁爷也看看吧。”
秦明空结果奏折,也是粗略的扫了一眼,见里面说的,几乎和猜测的也差不多了,心里便有了计较:“此事,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到了现在,这已经轮不到淮安太守插嘴了。
黎晰略作沉思:“赈灾直接让户部和工部协调便可,前者负责拨款,后者负责灾后重建工作,这次,必定要将百姓安顿好了。”
秦明空略一皱眉:“恐怕,国库之中银钱不足。”
现在,天辰本身就处在入不敷出的情况,如今还要大笔拨款赈灾,更是有些相形见绌。
黎晰深吸一口气:“朕记得,朝廷似乎不鼓励经商?”
秦明空点了点头:“确实,士农工商,商在最后,几乎和下九流相比了。”
商人的地位,确实在天辰,算是很低的了。
黎晰深吸一口气:“现在,赈灾还是要继续赈灾,但是给商人一个机会,他们可以捐银钱,成贵籍,提升他们的地位,一百万辆白银,一个丁级贵籍,一千万两一个丙级贵籍,五千万两一个乙级贵籍。”
说着,黎晰顿了一下继续道:“并且,五十万两,便可以让其子嗣具有考取功名和入朝为官的资格。”
按照天辰的规定,商人的儿子,是不能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的。
听着黎晰的说法,秦明空一愣,看着黎晰,眼中带着赞叹,但更多的却是担忧。
这算是朝廷的大型整改了,黎晰这么做,怕是要动摇很多人的利益,说不定会逼得狗急跳墙。
黎晰深吸一口气:“然后,免收灾区三年税收,让他们先过活吧,此外,迁居到灾区,只要参加了灾区建设之人,继续定居在灾区,也同样享受免税三年的政策。”
黎晰看过奏折,发现奏折里面提到人员死亡情况,已经接近了淮安地区的三分之二,这个数量,相当多了。
这还不算未来会死的那些病入膏肓之人。
可以说,天辰或者是整个周边各国,对瘟疫,都束手无策,能不能好,那都看天了。
至少,也还得在折损余下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么算的话,便是有六分之五的人口,都折损了。
那么,淮安地区的土地,怕是没人种植。
那么,外来人口就十分重要。
他们可以从各地前往淮安,然后享受淮安政策,来耕种淮安的土地。
这一点,倒也不清楚黎晰是怎么想到的,历朝历代,是没有这个先河的。
可以说,如果黎晰不是身负仇恨,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明君圣主。
可如今,他会怎么选择,还真不一定。
黎晰深吸一口气:“另外,那些流民,若有未曾打劫偷盗的,也都送去淮安,让他们在淮安安身立命。”
黎晰思索片刻,又提出一点。
秦明空微微点头,接着便开口道:“陛下的提议很好,但是,恐怕内阁的那些人,并不会同意吧。”
黎晰现在,毕竟尚未亲政,很多事情,都无法一言决定。
小事,可以一方支持便可,而这种直接整改国策的事情,那必然要两方许可才行。
黎晰冷笑一声:“这一点,朕有办法,千岁爷无需担忧。”
现在,比起黎晰来,内阁的那些人,才是真的着急。
一段时间不让他们接触朝政,怕是对他们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这不是一个人被暂时免职,其他人还可继续维持,但这次是整窝端了,自然就不一样了。
所以,只要黎晰给点好处,让他们提前还朝,他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至少,这些政策,实际上是与他们干系不大,并不会动摇太多他们的根本。
只是,以后官员之中混入几个商甲之子,他们也不见得就没机会拉拢,说不得,得到的好处会更多。
而这,对于黎晰也是一个机会。
毕竟,现在那些考入的学子,大部分都和他们有些关联,加上他们在外又有些圣名,很多学子也会投靠他们。
但如果换成没有根基的商家之子,黎晰想要拉拢,倒也简单不少。
接下来,黎晰和秦明空就完全忽视了淮安太守,而是就此事,开始详细推敲和制定政策。
两人反应过来之时,已经天色渐晚。
那淮安抬手,还恭敬地站在一边,看样子许久未曾动弹。
黎晰尴尬的轻咳一声:“太守暂且先等等,朕写完圣旨,你直接拿着去户部和工部便可。”
实际上,黎晰在朝堂上已经将此事说了,两位尚书必然是回去准备了,这圣旨,也不过是走个形式,耽误了也没什么关系。
很快,圣旨便写完了,黎晰让淮安抬手出了宫,还特意让李德全送的。
等李德全回来,黎晰已经将给顾惜朝的圣旨,也写完了,让李德全亲自带人去宣旨。
秦明空这边,黎晰也不让人宣读了,写完直接丢给秦明空,便算完了。
这边定下了,那边,两位司礼监内监,方才敢进来,将自己的两份折子,递给黎晰。
黎晰扫了一眼,点了点头,让他们暂时保留原职不动,开始熟悉一下如何筛选奏折。
不过,要说用谁……
黎晰心里,却是更倾向于司礼监掌印。
这位掌印的才学,确实当得起才高八斗,但其人品和处事风格,黎晰却还不清楚,暂时倒也不敢重用。
如此,之前的内阁提前复职,倒也算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正和黎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