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袁玉英搬离陈府
古兰月2018-12-11 20:072,193

  小刘的声音就在此刻传来,他是来给这些乞讨者分发食物的,无意间看见袁玉英的善举,这才好心提醒:“姐姐心地善良,只是最近不太平,你带着幼子还是早些回家的好。”

  “家?”袁玉英嗤笑一声,而后面露悲伤:“我也没有家了。”

  她面色悲怆,已存死意,小刘连忙劝道:“国之不国则家之不家,我看姐姐穿着非富即贵,与其郁郁寡欢,不如化悲愤为力量为这个国家尽一份力。”

  他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份报纸,正是秋瑾为革命英勇就义的报道,袁玉英被这位豪气不输男子的女革命家深深感染。她原地驻足了很久,最后抬头对小刘说:“你说得对,与其郁郁寡欢,不如为这个国家,为后世人尽一份力。”

  同为女子,她饱读诗书,谋略胆识不输男儿,不应就此消沉,她还有孩子。为了女儿能够自由平安地长大,她当以秋瑾为榜样,为革命奋斗。于是那天之后袁玉英毅然选择搬离陈府,并在暗中支持革命事业。

  “小刘同志,先喝口热茶暖和暖和。”袁玉英端来一壶热茶倒了一杯递给来人:“你这次来可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办的?”

  小刘接过茶,捧在手里捂着,却是来不及喝便说道:“袁姐,我这次来并不是要你筹划什么事,只是来提醒你现在时局动荡,你要万事小心。”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袁玉英连忙问道。

  “同盟会的领导人孙中山先生正准备在镇南关发动武装起义,目前满清朝廷与革命者的矛盾一触即爆,正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时,朝廷现在正下令大肆搜捕杀害革命者,袁姐也当小心行事。”

  “我知道,只是现在局势紧张,我虽不能在前线战斗,可这后方的工作我定会做好的。”袁玉英说道,“现在这宁波城也不太平,我这小楼独门独院却鲜有人注意到,必要时可将同志们转移过来。”

  小刘放下茶杯,肃然起身,对着袁玉英鞠了一躬:“袁玉英同志,我代表组织谢谢你。”

  袁玉英笑了笑,而后也严肃了神态,斟酌了片刻缓缓说道:“既然选择革命,过去的身份总归是有些麻烦,从今日起我便改名换姓再不姓袁,你告诉组织往后便叫我陈馥吧。”

  “陈馥,确实是个好名字。”小刘沉吟道:“袁姐你今日为革命而新生,今日过后再无袁玉英,而后世人当在革命的丰碑上看到陈馥二字。”

  小刘匆匆而来,随后又匆匆而去,陈馥送他离开时,门外忽然飘起大雪。宁波城的初雪来得气势汹汹,洁白的雪花从天而降铺满街面,铺满房顶,铺满树梢,又落在行人的发丝与肩头,一同走向不知名的远方。陈馥垂眼,看着风雪中那一排排孤独的脚印,她想,这世间太过污浊,这雪哪怕掩盖了一层又一层,也终归是自欺欺人,只有等太阳出来,阳光洒遍大地,消融积雪,才能还百姓一个清秀河山,还中国一片朗朗青天。

  而这个阳光不是头顶的白日,是革命燃烧的火光。

  陈馥回到楼上,孩子还在熟睡,她坐在书桌前研墨提笔:“森然修竹满晴窗。山色净明妆。无限凄凉古意,白萍红蓼斜阳。松风一枕借僧床。馥馥桂花香。暂远世尘萦染,坐令心地清凉。”

  她此时深陷危局,所为的不过是终有一日,这天下,这中国,这天地无一处不是净土,目光所及皆为安身之所世外桃源。

  镇南关地势极为险要,其位于广西西南,又称大南关、界首关。镇南关附近各炮台均建筑在山顶上面,用大石块砌成,山路陡峭,是易守难攻的天险。

  1885年3月,67岁的冯子材率清军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前隘一战歼灭入侵国境的法军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此后,协助冯子材大败法国侵略军的广西提督苏元春深感内忧外患,立即着手沿镇南关一线修关设卡,垒筑垛墙,历时10年,筑炮台百三十所,垒起号称“乌鸦飞不过,老鼠钻不进”的“南疆小长城”。其中,金鸡山上镇北、镇中、镇南3座炮台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每座炮台均安装德国造克虏伯大炮一门。

  1907年12月1日深夜,镇南关,风起云涌,大事将发。

  “黄明堂,你带领革命军组成“敢死队”由镇南关后悬崖攀缘而上,悄悄登上金鸡山顶,趁着黑夜掩护,向镇北炮台发起攻击。”

  “是,孙指挥长。”

  黄明堂作为同盟会的重要成员正是此次起义的积极响应者,此时他趁着夜色带领关仁甫、何伍、李佑卿等同盟会成员和革命军一百多人,携带快枪身佩短枪、马刀及鞭炮、大绳等,星夜抄小路赶至镇南关附近的各山冲里埋伏,等待时机准备登顶金鸡山,潜袭镇南关。

  待“敢死队”抵达埋伏地点,黄明堂立即下令道:“关仁甫、何伍你二人各带领十人小队趁夜继续上山,此处炮台的防守兵已经被策反,你们设法与他取得联系,若计划无误,以鸟鸣为信号,我等将在明日黎明由山背间缒绳直入,直取第三炮台。”

  “放心,我二人定然誓死完成任务。”关仁甫和何伍异口同声答道。

  黄明堂重重地拍向两人肩膀,语气凝重说道:“每一个同志都是革命的宝贵资源,任务只许成不许败,然而你们的生命同样重要。”他的眼圈慢慢红了:“等此次起义后,我再与你二人把酒言欢!”

  “好,一言为定!”

  关仁甫和何伍各带领十人从山间小道向山顶出发,道路两旁多树木,不一会队伍的身影就隐入夜色中再也瞧不见了。冬夜寒冷,不像白日里有阳光,现在又生不得火,革命军条件艰苦没有像样的行军冬衣,众人只能靠意志力与寒冷和困意做斗争。

  黄明堂心中焦急却也只能在埋伏地等待信号,他是此次敢死队的指挥者,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保持作战状态。就在此刻,山顶处传来连续的音节短促的‘欧欧欧’的猫头鹰叫声,正是和关仁甫、何伍二人约定好的行动信号。

继续阅读:第四十四章 奔赴革命的第一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木莲花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