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7年。明永乐五年。
这一年,在解缙等人的努力下,《永乐大典》终于成书。永乐皇帝成祖朱棣自然是高兴。但有一件不高兴的烦心事却始终缠绕着他,并且一缠就是五年:
建文帝朱允炆,我那个倒霉侄子在哪儿呢?
人说,天下当有德者居之,可在朱棣看来,有力者更可以居之,他以靖难为名起兵,挥师南向,玩了三年多的命,终于入主金陵,面南称帝。可忧虑伴随着喜悦:被推翻的皇帝侄子是死是活,没个确切结果,此人如果哪天忽然冒出来,扯起大旗,天下定要大乱,朱棣的借口本是靖难,没明说推翻建文皇帝,本主要是露面,自己就不能说是合法的皇上,何其难受、尴尬乃尔!
当然,朱棣现在已经是永乐皇上了,他不弱智。入城的时候,宫中突然燃起大火,那火啊,就象是火神祝融放的,大得邪乎。赶紧命人奔皇宫,火是救不救两可,关键是要找到那个人――建文皇帝。大火烧天一般,那见得人影?封锁城门,蓖头发似地搜,依然不见人影。翰林侍讲王景脑瓜灵活,进言道:“王爷,呃不,皇上,说有人跳进火里自尽了,那不是您侄子建文帝是谁?皇后也烧成碳了,您还不把建文帝顺手一块葬了,这就利落了!”
朱棣望了望王景,心说,你小子简直就是我肚子里的虫。从灰烬中扒拉出一具尸首,其中混进几根狗骨头也未可知,可那又有什么关系。朱棣在战场上如同乃父洪武爷,杀起人来就象过节切肉,而此刻他却放声大哭,手抚着那几根烧糊了的骨头,嘴里念叨:“允炆,我的侄儿啊,你怎么这么傻啊,叔只是靖难,没说要收拾你呀!你……你这一死,直让叔叔我痛断肝肠啊!”哭过一场,风风光光地把那几根骨头,也就是建文帝埋了。埋了不算,还得大肆张扬:建文帝死了!围观的人都散了吧!各省要来勤王的兵也都回家歇了吧!
自然,皇上得有人当。那我朱棣不当谁当?
永乐皇帝隆重诞生了。即大明朝的成祖朱棣。
朱棣这个皇位踏实吗?传说很多啊。
传说,燕王起兵不达目的不罢休,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谷王朱橞和领兵的李景隆赶早不赶晚,打开城门,欢迎燕军入城,投降了!绝望之下,建文帝下令纵火,既然你朱棣不让我作皇帝,我怎么也不能把皇宫给你留下,霎时满宫烈焰飞腾,建文帝满脸悲怆,就要赴火自焚。此时,一个贴身的太监拦住他,慨然道:“小臣没有能力保住陛下的江山,但不惜为陛下一死。现在就请您将天子衣冠赐与小臣,我代陛下死,陛下便可以脱身逃出。”于是乎,建文帝将自己的衣冠给了太监,然后乘乱逃得不知去向。那个太监则穿上皇帝的衣冠,骑一匹白马,挥鞭策马,冲入火中。望见的人,都以为是建文帝本人入火自焚了。
又传说:燕军入城之后,左右的人都劝皇帝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建文帝惶急无计,急召翰林院编修程济。
这个程济,端的是个人物。祖籍陕西朝邑人,是个有奇术异能之人。建文初年,这老兄任四川岳池教谕之职,也就是个小地方的教育局长。官虽小,但敢说大话。他上书建文帝,说别看您现在平安无事,我断定,某年某月某日,北方将起战事。朝中一帮大臣,见了奏书,无不嗤之以鼻,说程济一个小小的教谕,竟敢妖言惑众,当即命锦衣卫锁拿到京,也不多费口舌,即决定将其送去见阎王。在没见闫王之前程济不屈不挠要见皇上,那就满足他这个愿望。程济见了建文帝大声道:“陛下,您不妨先留下臣的一条命,到了我说的日子,如果什么事都没有,您再杀我也不迟,如此,臣才心服口服。”好,那就先关着。谁承想,到了日子,燕王果然闹腾起来,建文帝一看这程济真是个奇人,便立即释放,让他做了翰林院编修,更参谋军事。
如今到了这危急关头,他又想起程济来,看程济有什么办法。这程济倒是属于识时务者为俊杰那路人,对建文帝说:“皇上,如今这局面,乃是天数,好汉不吃眼前亏,咱们逃吧!”于是,程济赶紧拿剃刀为建文帝几个人剃了秃瓢,再换上僧衣,整得跟和尚一样。从外通水路的鬼关溜出,乘上小船,不知去向了。
还有传说是当年朱元璋给孙子朱允炆留下一个木匣,告诉他,危急时打开。命在旦夕,没比这更危急的了,打开一看,内有僧衣剃刀和银子若干,于是剃光了头逃跑了。这就更扯得没边了。自古以来,宫廷政治传言热烈盛行,就因为不透明。
对这些传说,朱棣也不好去找人证实。但那个倒霉侄子活没见人死没见尸(因为那被埋了的尸很可能是赝品)。逃跑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朱棣认为,怎么也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首先,这个侄皇上主动放火,并不一定是绝望,真的绝望,他也许就顾不得放火了,他或者拼命,或者上吊,放火太麻烦。那他放火的目的是什么?肯定是制造混乱。混乱之中,才容易逃脱。保住一条命,以图东山再起。
再有,现时的造船航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别的不说,前年命郑和率船队出洋去搜寻这个建文帝,那船队的旗舰长有四十四丈,宽有十八丈,上面可以走马。倒霉侄子弄条不大不小的船飘洋出海不是很容易吗?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允炆肯定会事先做失败出逃的准备。所以派郑和在永乐三年就出洋寻找绝对是必要的。郑和到现在还没返国,让人等消息等得心急啊。
最后,朝中的大臣,自打城一破,有哭的,有躲的,有举双手来投诚的。解缙就是一个积极靠拢新皇上的,效力新朝还就干好事,编纂《永乐大典》,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啊!可让人不踏实的是,朝臣之中死的、归顺的也就一百多人,至今不知去向再也没了音信的竟有四百六十三人!传说光是有名有姓跟着建文帝跑的就有十几二十个。朝廷都空了,找不着人上班了,这帮土行孙式的人,都不是好鸟!他们眼下都在哪儿呢?
当然,您也别以为留下的都是顺民,就拿那个方孝儒来说,建文帝再怎么重用你,你也就是个打工的,犯得上跟新皇上死磕吗?
朱棣想起来几年前的事,依然气不打一处来!
登基坐上龙椅了,怎么也得搞个象样的仪式啊,大家都说,即位诏书非常重要,若论水平高,最有资格执笔的,莫过于方孝孺先生。那就请他吧!
工作人员也不管这老先生整天为建文帝哭丧,连拉带拽地将他弄到了宫中。还没进大殿,大老远地,就听见方先生哭声动地。说实话,这情景、这表现还真令朱棣感动,他心里说:忠臣哪!待方孝孺进殿,朱棣没摆皇上的架子,主动走下宝座,到方孝孺面前,道:“方先生,您别这么折磨自己了,我之所以起兵靖难,不过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周公也是成王的叔叔,他把自己比做周公,把建文帝比做成王。说实话,朱棣这么比方也确实不高明,因为周公可没夺了成王的天子位。
方先生反应极快,立即问道:“成王在哪儿呢?”那时,朱棣一定后悔自己这个比方打得欠妥,但也只好回答:“成王,他自焚死了。”
方先生紧跟着话问:“那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为帝?”
朱棣好象挺会找理由:“治理国家小孩子怎么干得了,得岁数大的当皇上才好啊。”
方先生不依不饶,一点不给朱棣台阶下:“着哇,成王的弟弟岁数大,可你为什么不拥立他呢?”这都是以古说今,不用翻译,说的听的都明白。
没见过这么不会聊天的,朱棣终于恼羞成怒,他大吼道:“这是我们老朱家的事,关你这个打工仔什么事!”随即命人拿来纸笔,命令:“这诏书,你方孝孺非写不可!”
方孝孺义正词严道:“有死而已,绝不草诏!”
两个人就这么扛上了。
朱棣凭借的是天威,而方孝孺凭的精神,这种精神便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士”的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信仰。可惜,这种精神在后世,已经是极其罕见,或者只有考古才能一见了。
我们可以看到,方孝孺并不是只忠于建文帝,他哭的也不是朱允炆一个人,他忠于和坚守的是道统。建文帝的儿子、弟弟谁当皇上都成,因为符合道统,我都不反对,就你朱棣不行。你属于犯上作乱!写诏书,我死也不伺侯!
朱棣的狠劲儿上来了:“那你不怕灭九族吗?”
方孝孺昂然道:“你就是灭十族我也不怕!”
朱棣说到做到,对方孝儒灭九族之外又加上学生朋友,凑够十族,这也算创了纪录。
行刑时,当着方孝孺的面,依次杀戮。当他看到因自己的不屈连累弟弟方孝友就死的时候,禁不住热泪横流。可方孝友也非孬种,当场吟道:“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方孝孺的绝命词也和泪而出:“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之后,方孝孺被凌迟处死,年仅四十六岁。何其悲壮乃尔!
这就是“士”的精神。
也许当时的拿人、杀人不全是锦衣卫干的。我们之所以要不避离题之嫌说方孝孺事,就是想请读者留意这种贵族精神。
也许是刚夺得皇位需要巩固的缘故,永乐帝朱棣将锦衣卫又添加了新的内容,据史书记载,纪纲在永乐年间依然是指挥。前面我们说过,锦衣卫是属于部队编制,下设的镇抚司是每个卫都有的。职能是负责本卫的司法诉讼,相当于小的军事法庭,也许还要负责本卫的行政事务。检校是督察院下属的照磨所的成员,在照磨领导下侦缉密奏,他们没有审讯的职权。而镇抚司的事情内外相加又很多,这就难以满足缉拿审讯的需要,因此,永乐朱棣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在锦衣卫之下,增加了一个镇抚司。两个镇抚司用南北来区分,南司依旧负责本卫内部业务,新增的北司就专门负责侦察和诏狱了。我们没查到确实的增加时间,按常理,朱棣先生应该即位不久就出台这项改革措施了。
北镇抚司设立了,检校是本就有的,但这似乎都不太能使上劲儿。原因是,朱棣已经将建文帝宣布成死人,并且通过公开的方式埋过了,现在如果大事张扬地再搜捕此人,无异于宣布原皇上没死,还在什么地方喘气呢,那等于给建文帝的拥护者以复辟的希望和口实,这如何使得?
既要找,以绝心头之患,又不能声张,那就只有秘密地找。
朱棣想到了一个人,户科都给事中胡濙。这也是属于纪检监察系统的人。现在让我们看看监察系统的构成。
督察院:左右都御史,正二品。部长级。
左右副都御史,级别为正三品。副部长级。
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司局级。
下属部门:
经历司:设经历,正六品。都事若干,正七品。
司务所:设司务,从九品。
照磨所:设照磨,正八品。检校若干,正九品。
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科都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给事中皆为从七品。
胡濙便是户部的都给事中。相当于驻户部纪检组组长。也有说是给事中的,但这个职位有四十人,怎么皇上非从四十人里挑他呢?常理上,官微职小,与皇帝接触的机会便少,难说入朱棣的眼,据此,胡濙为都给事中的可能性较大。
把一项重大的任务,而且首先是政治任务(其次才是治安任务)交给胡濙,皇上怎么也得亲自接见谈话。
“胡濙,”朱棣叫着眼前这个三十出头的官员的名字。他之所以选定这个人,是看中了胡濙的少言寡语,老成持重,任事细密。
胡濙不知皇上召见有何事,他习惯地应道:“臣在。”
“朕今天召你来,是有重大的差事交办!因为朕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胡濙不由得紧张起来,道:“皇上差遣,万死不辞!”
朱棣笑了:“看你的样子,无须紧张,但也不可轻忽,你知道郑和去干什么了?”
“郑和?”胡濙觉得奇怪,“臣知道他是奉旨到海外宣扬我大明国威啊。”
“不错。”朱棣点点头,“但这只是一节。还有就是找人。”
“找谁?”
“允炆。”
“他……他不是已经自焚了吗?”
朱棣看着胡濙大有疑惑地脸:“你没听过传言说他城破之日逃出了京城?”
胡濙道:“听是听说过一些,但臣觉得传言怎可为凭,又何必在意。”
朱棣郑重地:“要是自焚者不是或不一定是他呢?”
胡濙明白了,也默然了。噢!埋进土里的建文帝不保真,可当时必须以假当真地埋。郑和出海主要是找建文帝,以去当今皇上的心病。
“郑和本已奉朕的密旨去过云南一带寻找,因那边离京城遥远,沐英(开国功臣)的后人有可能惑于建文,藏匿他。郑和在沐府中仔细留意,也未发现形迹。朕这才派他在两年前出海寻其踪迹。”
“皇上,臣以为,说不定郑和到海外就寻到了呢?”
朱棣道:“他还没有归来,什么事都得防个万一。近日,朕总在想,江浙、云贵川地方那么大,也许允炆和什么人正在策划点事呢!朕岂能掉以轻心,养痈贻患。”
胡濙一时间觉得肩头沉重,又觉得皇上能将这么机密的差事交给自己更是一份荣宠,他禁不住问:“敢问皇上,眼下可有线索?”
朱棣沉默。有顷。缓缓道:“针在大海,朕也要捞。山重水复那就踏破铁鞋。”朱棣用一种信任期望的眼神看着胡濙,“你可担得起?”
胡濙只觉得血往上涌,叩头道:“臣愿效死力,不辱君命。”
接下去,君臣二人就寻访建文的细节作了谋划,说是谋划,其实就是吩咐,朱棣睡不着觉的时候,早就盘算得相当周全了。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的某一天,胡濙肩负特殊使命,只带一个可靠的随从。以奉旨颁赐御制文书,宣传中央精神,体察民情,求仙访道为名,踏上了寻访之路。有御史的身份,所到之处,生活有保障。说替皇上求仙访道,便顺理成章地光顾寺庙道观,那种地方是最容易藏身的,况且,传言就有建文帝变身为僧的一说。无论是野岭深山的小寺,还是人烟密处的大观,胡濙都不辞远近,一一造访,耳听目寻,言语留心,从江浙又湖广,从云贵又四川,他用双脚踏遍万里关山。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六年过去了,胡濙连家都没回过,依旧在默默地奔波,只有那双眼睛,永远是大睁着的。您说,当一个秘密侦探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