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林萃山人2019-05-29 07:523,337

  俗话说:朋友之妻不可夺。俩太监争一个宫女,虽说不上正经八百的妻,到底也是炕上的女人,魏朝岂能容忍。两个魏太监争起风来,醋浪翻腾,竟然大打出手。

  这事的发生可不是朱由校当太子时,而是他当了皇上之后。

  那一天,天启爷听得窗外二魏撕打之声,忙问怎么回事。身边的太监不敢隐瞒。二魏就被叫到了皇上炕前。

  一听缘由,皇上倒是颇有民主作风,披着被子(当时正睡觉)坐在炕上,命人将客氏也叫进来,问她:“这事我也不好下命令,就听你一句话,你喜欢哪个人?”展现了对奶妈十二分的尊重。

  客氏虽然羞羞答答,嘴里没说什么,却用一双多情的眼睛频频看着魏忠贤。皇上一看,笑道:“我知道了。魏朝,既然奶妈已经心不在你身上了,从今往后,你不得再纠缠她!”

  魏朝自恃资深,败在后进来的魏忠贤手里颇有不服,大约还想扎挣几下。皇上一努嘴,比他更资深的太监王安上来就是一顿嘴巴,打了出去。这还不算,一竿子将魏朝发到凤阳去守皇陵。

  魏忠贤和客氏还不解恨,又派个人,赶到凤阳,找个机会,施些手段,魏朝一命呜乎,彻底消停了。

  司礼监是宫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能到这个部门任职,那可不易。到了这个部门,从普通工作人员熬到掌印一把手,那就牛大了。不要说掌印,就是秉笔太监,也是相当了得。因为我们前面说过,这个职位是皇上身边上传下达的差事,也算得位居枢要了。

  朱由校登基之后,得选个司礼监秉笔太监,论资排辈,理当由抽过魏朝嘴巴的王安当。可王安是个讲究人,依照传统习惯,先向皇上表示:我能力低,不适合这样一个重要职位。皇帝呢,应该说,别客气,我就看好你。于是,王安就在推辞一番后上任。这是演出多次的老剧本。

  可王安万万没想到,这回天启爷朱由校竟然没按老台词说,他说的是:“那好,你就别干了,我另安排人。”王安听了这话差点没背过气去!

  让皇上说新台词的导演,就是魏忠贤和客氏。王安平时瞧着魏忠贤和客氏不顺眼,这二位也觉得王安碍手碍脚地多余。就在王安按程序假推辞的时候,客氏不失时机地对皇上说,皇上,您抬举王安,他不干,这是诚心给您撂挑子,那就别让他干了!魏忠贤比他合适啊!

  客氏这个奶妈比亲妈还亲,朱由校很听话,立即任命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本没多少文化,但这没关系,掌印太监王体乾是个明白人,他清醒地认识到客氏和魏忠贤结合起来的力量,因此这个一把手不但甘居魏忠贤之后,在以后的几年中,更成为团伙中的一员和帮凶。

  倒霉蛋是王安。

  王安本已被发到南海子(今北京大兴境内)掏厕所、打扫卫生了,为防止王安东山再起,魏、客二人买通南海子提督太监,用不给饭吃的办法,将王安饿死。

  接着,魏忠贤又和掌印的王体乾将司礼监这些围绕在皇帝身边的换成了自己人。除了支持皇上玩,做木匠活,魏忠贤还在宫中组织了数千人操练,俨然是一支武装。这就惹得一帮言官看不下去。

  弹劾他。但没有起作用。

  时间到了天启三年,此前,东林党人极力斥逐异己,现在他们遭到反击,也有御史攻击东林党人的官员。由于当时的内阁首辅叶向高,阁臣韩爌都是东林党,因此在斗争中,他们并不落下风。

  这一年,东林党人觉得对手是受到魏忠贤的支持,从开始仅仅攻击客氏,后来变成客、魏一块攻击。这样,东林党就给自己树了一个强劲的敌人。

  这一年的年底,魏忠贤以秉笔太监身份,提督东厂。这等于是恶人手中又多了一把刀。可东林党人似乎还沉浸在强大的感觉中。

  天启爷朱由校木匠活干得热火朝天,浑身都是大工匠的细胞,没时没响,一天到晚地忙。可再忙,朝政也不能不管哪!魏忠贤拿着一堆文件来请示他的时候,他的心思全在怎么把小玩意儿做好,便不耐烦地道:“你们瞧着办吧!”

  这情景是多么熟悉。一百多年前,正德年间,武宗朱厚照对首席太监刘瑾就是这么说的。

  这只是历史重演的序幕。

  天启四年,皇上还是那个一票否决的皇上。阁臣和太监的斗争态势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关键的一年。

  斗争的几方分别是:皇上,内阁,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东林党大臣,非东林党大臣。变化的过程也不复杂:

  皇上要靠大臣干活,打理朝政。

  大臣们一边干活一边互相掐架。

  魏忠贤开始没怎么掺和。

  后来打架的大臣中非东林党的一方看打不过东林党,就和魏忠贤结成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又和皇上关系铁。

  简单说就是这样。

  就是在去年,天启三年,有个叫顾秉谦的大臣,成了魏忠贤的亲信。此人本已胡子花白,比魏忠贤的年龄大,想认魏忠贤当干爹,又恐他嫌自己岁数大,不愿接受,便让自己的儿子认魏忠贤当爷爷,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魏忠贤一高兴,顺手给了顾秉谦儿子尚宝卿的官职。还有个魏广微,因为和魏忠贤同姓,开始自称族弟,后来就与时俱进自称侄儿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得势的非东林党人,眼看魏忠贤得势,纷纷投靠到魏的门下,所谓阉党就这样形成了。

  当时,散布在朝廷上下的阉党,著名的有五虎,以文臣崔呈秀为首;五彪,以武臣执掌锦衣卫东厂的田尔耕、许显纯为首;十狗,以周应秋、曹钦福为首。魏广微更是进入了内阁。

  崔呈秀的投靠可算典型。他以御史的身份巡按淮阳。我们说过,这种七品的小官儿,因为是纪检干部,下去巡视,官员们都得敬着、客气着。崔御史靠山吃山,以职务之便,在巡视过程中,贪污受贿。大约是干得太过分,反映太大,舆论到了京城。左都御史高攀龙作为纪检部门的最高领导,自然不能视而不见,何况这还是一个极有责任心的人。他上疏弹劾崔呈秀,疏中说:自从崔呈秀巡按淮阳以后,当地人都说,从没见过巡按御史有象崔呈秀这样贪污受贿的。强盗,那是地方的大害,可崔呈秀只要收三千两银子的好处,就把人犯放掉;找碴闹事的,也是大害,可给崔呈秀送一千两银子也可以放人;当地的官吏有的本来不称职甚至有劣迹,因为给崔呈秀行贿,反而能保举高升;优秀的官员不行贿,反而得不到提拔。这奏书一上,吏部尚书赵南星将崔呈秀革职,听候处理,并打算把他充军边塞。因为按规定,御史犯事,罪加二等。

  在这危急时刻,崔呈秀想到了魏忠贤。他在一个夜里,到了魏忠贤的家里。见面就跪下了,说爹,您得救救儿子。见面就认爹,魏忠贤哪料得到。但听罢崔呈秀诉委曲、表忠心,魏忠贤大喜,他身边不缺太监,就缺这种文臣,特别是专会找人碴儿的御史言官。崔呈秀主动来认爹,真是相见恨晚,立即收为心腹。

  有了这些人的加盟,魏忠贤便气焰万丈。

  有个东林党的人叫汪文言,此人由于叶向高赏识,在内阁任中书,颇有能量,或者可以视为东林党的高参师爷。这个人左右逢源,上下皆通。大约少不得安排职务,说情铲事的作为。这种人在后世也不少见。御史抓住这些,将汪文言抓进北镇抚司。

  当时,执掌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叫刘侨,这是一个没有依附魏忠贤的人。时任内阁首辅叶向高说了话,刘侨便只判了汪文言有罪,大约也就是革职逐出京城。并没有牵连其他东林一派的大臣。

  抓汪文言,本是魏忠贤的授意,目的是将上疏弹劾他的左光斗、魏大中等御史牵连进来,打击报复。见刘侨如此处理,魏忠贤大怒,立即将他革职,由亲信许显纯接替。

  许显纯成为北镇抚司的掌刑官,就将厂卫的狠毒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御史李应升上疏,不赞成魏忠贤在宫内弄好几千人操练,魏忠贤假传圣旨,予以斥责;

  给事中霍守典上疏说,魏忠贤活着给自己弄个生祠,还让皇上题匾,这太过分,魏假传圣旨予以斥责;

  御史刘廷佐上疏说,你魏忠贤随便整个功劳就让皇上奖励你的侄男弟女一个官,这叫什么事儿,魏假传圣旨,予以斥责;

  给事中沈惟炳上疏就罚犯人站笼的作法提出异议,魏假传圣旨予以斥责。

  此时,弄道圣旨,在魏忠贤看来,就象撕一张擦屁股纸一样方便。

  一个不是男人的太监如此猖狂,这还了得!大臣,主要是东林党的大臣开始反击。左副都御史、副部级的杨涟率先重磅出击。

  杨涟在明史上也算个传奇人物,朱由校的爸爸光宗病重时,曾经乱吃药,杨涟以一个给事中的小官儿上疏弹劾瞎送药的人;光宗驾崩,他又冲锋在前,让现在的皇上顺利登基。所以,他由一个七品的小官儿几年之间一下子成了正二品的副部级大官就不奇怪了。

  官大了,杨涟觉得责任也更重了。如今,面对着不可一世的魏忠贤,他又勇敢地站出来了。

继续阅读:第二十八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极品爪牙——大明厂卫情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