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
大择天下2019-12-21 01:533,184

  拍了,郑文公虽然得到了周惠王的指示,但自逃离首止会盟回到家里以来,内心还是十分忐忑不安,得罪了齐桓公,以后的日子还不知咋样。现在听说楚国也派人来了,更是恐惧。从楚就意味着与齐彻底决裂,是从还是不从呢?一时,犹豫不决。

  申侯劝道:“既已得罪齐国,不如干脆就赤裸裸从楚。楚国和齐国势力相当,将来齐国来伐,我们也好有个靠山。如果现在再把楚国给回了,那我们就把两头都得罪光喽。”

  郑文公想想也对,就派申侯出使楚国,重修两国之旧好。

  果然,不久齐桓公会同同盟诸侯伐郑。

  此时,申侯尚在楚国,接到急报,就请楚成王出兵救郑。楚也不敢与齐正面交锋,就派兵攻齐的同盟国许国。齐桓公果然撤兵救许,郑国之围得解。

  申侯回国,自以为保全郑国全赖他一人之功,得意洋洋,眼睛长到了脑壳顶上,全不把群臣放在眼里。不仅如此,他还变着法子暗示郑文公,要奖赏。又一次把郑文公气得抽搐,你小子还得寸进尺了,上次就不该奖你,还上瘾了。

  小人得志便猖狂,申侯这次算把郑国君臣都得罪了,他的大限也就来了。

  不久,齐桓公率诸侯联军第二次来伐,当时随军的有个申侯的仇人陈大夫涛涂。

  涛涂先给郑大夫孔叔写了封公私兼顾的信,说经过调查我们已经得知,郑背齐从楚全是由申侯一人挑拔所为,如果郑国能杀申侯并主动认个错,我联军可罢兵而回。

  孔叔把信交给了郑文公。

  齐国两次来伐,使郑文公现在也在为当初的轻率而后悔。见事情有和平解决的机会,就毫不犹豫地把申侯这个替罪羊推了出去,何况又不是只什么好鸟。

  这个世界还是有天理的,所以我们不要看到小人暂时的得意而眼馋,更不能因此就堕落成为小人。小人可以得意一时,但绝不可能横行一世。

  郑文公让人提着申侯的头去向齐桓公认错。齐桓公见郑国服软也就作罢,反正胜利了就得了。然后又召集诸侯到宁母(今山东金乡东南)会盟。

  看来称霸工作也挺简单的,就是看你能不能召集别人开会。来的人越多,说明你的势力越大。

  宁母之会,郑文公终因周惠王的指示和背后虎视眈的楚国不敢公然赴会,只是派了个世子代行。

  齐、郑两国的矛盾因而得以以此不伦不类的方式暂时平息。

  周惠王二十二年冬(前652年),周惠王病重,眼看就不久于人世。太子郑怕父亲死后,自己不能控制局面,暗中派使者去向齐桓公求援。

  使者离开没多久,周惠王就咽气了。太子郑就和支持自己的几个大臣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一面又派人加急去报知使者,催他加快进程。

  齐桓公接到太子郑的告急信,立刻联络宋、鲁、卫、陈、曹、许六国,召集大家在洮地(今山东荷泽一带)会盟。郑文公得到消息,为了讨好齐桓公,也屁颠屁颠地跑来要求参加会议(乞盟)。八国再次重申了首止会盟的精神,表达了坚决支持太子郑决心。

  会毕,八国各派使节晋京,去为太子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八国使者来至洛邑,太子郑这才为周惠王发丧。丧事完了,八国使者又联名上书,要求由太子接任王位。这样,太子郑才顺利即位(是为周襄王)。直到这时,陈妫子带母子才知道周惠王死了,不过为时已晚,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从周惠王咽气到周襄王即位,中间不知过了几个月,真是叹服周襄王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到家了。另外,也不知周惠王的尸体保护得怎么样,是馊了,臭了,还是白骨了?

  周襄王顺利即位,他不应该感谢所有TV,他最应该感谢的只有一人,就是齐桓公。

  难得周襄王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所以他上台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答齐桓公。

  周襄王元年(前651年),春祭完毕,周襄王便派周公孔赐胙于齐,以嘉其拥戴之功。

  “胙”就是肉,所谓“赐胙”,简单地说就是奖赏一块肉。

  齐桓公忙前忙后操心费力最后的报酬难道竟然只是区区一块肉?周襄王也未免太小气了吧!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里面大有名堂。

  首先,这不是一块普通的肉,这块肉是祭祀的供品。也就是说,这块肉曾经是摆在太庙里,给各路神仙和列祖列宗品尝过的。蒙上了这样一层光环,试问天下有几人有资格吃得上它呢?试问天下又有几人不会以吃上它而引以为无比的荣耀呢?要知道,这不是张三家的供品,而是王室的啊。

  假如仅此而已,我估计周襄王是不好意思拿出手的,齐桓公也肯定不会满意的。因为大家都不是三岁小孩子了,早过了玩精神奖励把戏的年龄。何况,从洛邑到临淄山水迢迢,等把肉送到,估计早就被蛆蛆们啃光了。所以,下面的“其次’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赐胙”更是周王室对诸侯的一种授权。在这当中,这块肉已经成了一种象征,就像彤弓弧矢、尚方宝剑一样。天子赐胙给谁,就代表官方认可了他天下方伯地位,同时也授予了他代替天子行使征伐杀戮的大权。这才是最实惠,最重要的。不过,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这种“赐胙”形式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它变成了天子对强力诸侯的一种奉承,一种讨好,和隐约的希望得到保护的期待。

  如今的齐国实力和影响力足够强大,齐桓公南征北战四处插足,俨然以武林盟主自居。但在别人看来,毕竟还是自吹自擂的成份多了点,自卖自夸的嫌疑大了点。现在周襄王把这块肉给了他,就无异于替他向全天下人作了一个响亮的回答——我,姜小白,才是天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真正霸主!

  明白了这块肉的真正意义,你就会发现周襄王对于齐桓公的报答不可谓不隆,因为这几乎是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体面东西了。

  为了这块肉的到来,齐桓公决定搞个盛典庆祝一下,同时也好在天下人面前显摆显摆。

  他又向宋鲁等国家发出邀请,约会大家到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

  摊上齐桓公这样的大哥,做小弟的真是辛苦,没完没了的会,一年到头尽奔波于赴会途中了。

  葵丘会盟,场面真是相当壮观,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家伙,和白云大妈荣归铁岭时的情景简直有一拼。

  各国诸侯庄严肃穆分列祭坛两侧,中间是虚设的周襄王座位。周公孔登上坛,手里捧着一块肉,当众宣言:“天子有令:齐侯小白,德隆威望,扶危济困,安定四方,赐尔神胙,授尔神权,领袖群雄,辅佐周王。” 

  齐桓公大喜,忙要开步上前接胙,周公孔又道:“天子有令:齐侯年尊,免跪拜礼!”

  齐桓公一听,一顿,就要缩回来,想让下人代为接受。身后的管仲急忙低声提醒他:“这是天子的谦虚,做臣子的千万不可因此而废了君臣之礼啊。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主公更应保持低调,做出一幅谦恭的样子来啊。”

  齐桓公反应相当快,一听这话,忙止住了要往回收的前脚,反而是将后脚跟着迈上前一步,走出班列,一脸谦恭地拜倒在地,说:“臣何德何能,敢受大王如此厚爱?臣将竭尽全力,辅佐王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才站直身来,躬身上前,跪地受胙。

  齐桓公这一出,一顿,再出的动作非常连贯,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如果没有慢镜头回放的话,你根本就看不出这三个分解动作来,当然你也就不可能看出齐桓公当时心理的变化来。因此,齐桓公的这一番表演不但没有露出破绽,反而是搏得了在场诸侯的赞叹。大家都在心里叹道:小白真是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老头啊! 

  至此,葵丘会盟上半场结束。在这一半场中,齐桓公获得了官方认可的武林盟主的称号。从此,他就可以像领了证的青年男女一样,做什么都可名正言顺光明正大,不必再遮遮掩掩、偷偷摸摸了。

  裁判员一声哨响,下半场开始了。

  下半场是齐桓公作为合法化盟主的第一次履新。虽然参与者众多,但表演时间只是他一个人的,因为历史功绩薄上只记载着他一个人的名字。

  齐桓公在受胙完了之后,就以盟主的身份号召与会诸侯共同发表了《葵丘宣言》。

  《葵丘宣言》其主要内容有:不准把水祸引向别国(可能经常有人干这种缺德事);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等等。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法方方面面,甚至连妇女工作也抓了起来,怪不得大家抢着都要去当这个霸主。

继续阅读:第四十章【危机四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