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殃及池鱼】
大择天下2020-11-20 07:123,892

  《左传》只用了两个字来表述蔡哀侯当时的情状——弗宾。这两个字很概括也很隐晦,但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想像得出当时的情形——蔡哀侯由于内心占有欲的膨胀,已经失去了理智,变得忘乎所以。他完全忘了中国人应有的待客之道,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把小姨子当作客人,而只是按三陪女的规格来接待的。所以,在席间,他先是以淫词浪语来挑逗她,然后又借着敬酒之机和她拉拉扯扯,顺便在她身上的某些关键部位揩揩油,或者还强拉着她要和她跳个贴面舞什么的。我们也可以想像得到,当时息妫的面色是如何的绯红,衣衫是如何的不整。总之,“弗宾”这两个字把蔡哀侯当时猴急的好色相表露无遗。

  对于这一次宴会,《左传》只记载了蔡哀侯和息妫的表现,而对蔡妫却只字未提。也许你就会有疑问,难道蔡妫竟然没有参加这次宴会(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参加了,难道蔡哀侯竟敢当着自己老婆的面调戏小姨子?

  为了澄清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先来计算一下有关的与会人员吧。在这次宴会上,真正有资格坐下来吃饭的起码有三人——蔡哀侯、蔡妫和息妫,再加上斟酒端菜的服务员若干,加上奏乐伴舞的文艺届人士若干,所以算起来参加这次宴会的人不会少于二十个。也就是说蔡哀侯以上的情色表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

  那么,他又何以敢如此胆大妄为呢?我是这样理解的:首先,他是一国之君,在他的王国里,他就是老大,所有的人都得围着他转,所有的人在他眼里都是空气;其次,他还是一国之君,他有很多的女人,这些女人互相挤踏着残杀着只是为了得到他的宠幸,所以在他面前的女人,都是巴巴盼着他去办事儿的,只要他愿意,何时何地何人皆可;第三,我们前面讲过,蔡妫也就一普通美女。普通美女在普通人眼里是美女,在美人堆里也就成了一普通人(历史上那些失宠的妃子哪个不是美女)。估计她也要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去和别人挤踏残杀着,所以她是没有资格和胆量来指责蔡哀侯的,没准她还指望能沾点妹子的光呢。

  也许蔡哀侯就是按这样的常规思维模式去理解的,但他不知道在他面前的这个女人是不在他的常规之列的。所以,他不要脸的急于求成的凌厉攻势,彻底惹怒了息妫。她当即就拂袖离席,头也不回带着自己的队伍继续踏上了回娘家的征途,并且后来也没再经蔡国回去,而是绕了个大弯。

  看来息妫不仅貌美、智慧,而且还作风正派,这样的的女人还真是不多见。

  息妫回国,向丈夫诉说了自己在蔡国遭受姐夫性侵犯的遭遇。听得息侯火冒三丈,想到自己如花似玉的老婆,被别的臭男人色迷迷地盯着,胡乱地摸着,不禁又是心疼又是气愤,好像心头被人剜了一刀。

  他是个穷国国君,除了妻子别无可以傲人的资本,平时也是把她当作心肝宝贝,像菩萨一样供着,想不到现在却差点惨遭他人染指,要不是妻子作风正派,什么时候戴了绿帽子都不知道。作为男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所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息侯越想越气,决定要报复蔡哀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老婆故,他妈的通通不顾了!

  可是两国势力相差悬殊,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主动向一个五年级的少先队员索战能有好果子吃吗?息侯在这一点上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思索良久,他决定借刀杀人。

  这把“刀”就是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姓熊(出自芈氏的一支),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及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诸侯国。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所以一直以来北方都比南方更为发达先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宋,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才移到南方。所以,我们看到,在历史上,像韩愈、柳宗元、苏轼这些被贬的官员大部分都是被贬到南方,如湖南、江西、广东甚至海南等地。

  较之于中原那些诸侯国,楚国可以说是当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土地荒蛮,经济落后,文明程度也不高。正因如此,所以历代楚国国君都有一种奋发图强的忧患意识,他们亲自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土,甘苦与共。经过多代的苦心经营,一个强大的楚国诞生了。周平王东迁第三十一年(前470年),楚国第十七世国君熊通(楚武王)欺周室衰微,竟冒天正式之大不韪,自立为王(也就是自己刻了个公章,然后开张),要与周王平起平坐。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在当时不亚于一场大地震,但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发出了一种强势的声音,表明了一种赤祼祼的态度,宣告了一个敢与中原诸侯分庭抗礼的南方大国的正式崛起!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事情不管对错先把它坐实了,让生米煮熟了,别人也就没办法了,只得承认既成事实,而那些遇事谨小慎微期期艾艾之人反而成不了大事。譬如楚国诸位国君,横下一条心,自立为王,我们这些后人还不得把他们称为XX王?而像齐桓公、晋文公这么牛的人,到死也只混了个公侯级别。所以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古今莫不如此。楚国与中原大国争霸不要紧,可苦了那些夹在当中的小国了。一忽儿是东风压倒西风,一忽儿又是西风胜过东风,这就让它们无所适从,当时也没有天气预报,也不知道明天会刮什么风,所以有的只好当起了墙头草。

  陈、郑、蔡、息就是处于这样尴尬境地的四个国家,当时它们倾向中原,成立了一个“拒楚联盟”,一致对付楚国。

  息侯为了报复蔡哀侯,竟忘了自己的立场,派人密秘与楚文王(熊赀,楚武王的儿子)接触,要他攻打蔡国。

  楚文王秉父遗志一心图谋称霸,而蔡息等国正处于北上之要冲,因此他其实早就打了它们的主意,只是由于它们结成了同盟,背后又有中原诸强撑腰,所以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息侯竟然怂恿他去攻打蔡国,这不表明它们的那个什么鸟同盟破灭了吗?

   

  楚文王回信说,打是想打,可师出无名,无奈。息侯又派人来说,你先向我开炮,然后我向蔡求救,蔡必来,然后贵我两国出其不意双管齐下猛攻蔡军,不愁蔡军不破,到时金票大大的,花姑娘大大的,统统归你,敝国也甘愿为大王所驱驰。

  圈套设计好了。楚国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正式向息国开打。

  蔡哀侯果然中计,亲率大军驰援息国。一到,尚未安扎好营寨,就遭遇到楚军的伏击,大败。一路惶惶向息城逃来,不料妻妹夫息侯不仅不开城门,反而还指挥士兵给了他一顿乱箭加滚石的热情款待。气得他破口大骂,但骂不了几句,楚军便赶上来了,只好又接着逃。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脱,成了楚国的阶下囚。

  蔡哀侯虽然有点流氓习气,但他还算是个讲义气的人,能够较好地遵守攻守同盟(不排除他有向息妫示强的心理),所以才会落入别人的圈套中。而息侯完全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泄愤,竟无所顾忌,主动撕毁了同盟条约,将原本哥俩好的兄弟之国推向了深渊。虽然当前是他赢了,也如愿以偿泄了私愤,他下的套也看似是一条妙计,但事后验证他的这一行为纯粹是损人不利已的行为,是自毁长城开门揖盗的行为,是与狼共舞与虎谋皮的行为,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行为,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行为!

  这就叫赢了当下,输了未来。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底线,有些原则是万万不可触碰的,做人做事皆然。

  蔡哀侯被押至楚国,楚文王就下令将他给煮了。他妈的,搞个什么鸟同盟,挡老子的道多年了,今天不把你灭了,难泄我心头之气。

  就在蔡哀侯命悬一线之际,堪称史上最牛(之一)正臣的楚国大夫鬻拳挺身而出,挽救了他的性命。

  他说:“大王,我楚国的目标是什么?是称霸中原啊!要实现这一宏愿,我们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可能地扩大我们的阵营。今天杀一个蔡侯易如反掌,可是,这就可能意味着我们把那些本来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的人赶跑了,赶到我们的敌人那边去了!壮大敌人的力量,那可是划不来的买卖哟。”

  楚文王不以为意,轻蔑地说:“量一小小蔡君,能翻起什么风浪?鬻同学,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大王,您放了他又会有什么损失呢?”

  “我这也是杀鸡给猴看,看以后还有谁敢与我楚国作对!”

  “就怕把猴子都吓跑了。”

  “我意已决,别再啰嗦!”

  鬻拳苦苦哀求,楚文王就是不允。

  突然,只见鬻拳一个箭步窜到楚文王面前,并迅速拔出自己的佩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大声喝道:“大王,如果你不收回成命,那么今天就是你我的死期!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国的美好前程毁在你的手里!”

  当这冷冰冰的货真价实童叟毋欺的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时,楚文王也害怕了,忙告饶:“你说得对,我听你的,我听你的,快把刀放下。”

  “不行,你必须先当堂作出承诺。”

  无奈,楚文王只得降旨,赦蔡哀侯无罪。

  鬻拳走回到自己的位置,跪下,说:“大王释放蔡侯实乃英明之举,也是我楚国之福。臣以刀胁迫大王,罪该万死,请大王治罪。”

  楚文王说:“你也是一片忠心,我不怪你,起来吧。”

  “大王不责臣,但臣自己不能原谅自己。”鬻拳说完,挥起刚才那把刀,“喀嚓”两声把自己的双足给斫断了。然后,双目圆睁,凛然对着站在旁边的众大臣喝道:

  “有胆敢冒犯人君者,这就是下场!”

  这一幕真是太震憾了!鬻拳的拳拳忠心也因此而永垂青史。

  楚文王也大受感动。事后,他命人将鬻拳的双足保存了起来,作为提醒自己的警钟。并且还尊他为太伯,让他担任大阍一职,委以看管城门的重任。(注:“大阍”是个级别相当高的官职,杜预认为相当于晋朝的城门校尉,为典守城门之官。与被称为“阍人”的守门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有意思的是,后来有一次,楚文王和一个小国打仗,由于轻敌而兵败,回国时,鬻拳竟然不给他开门(楚国有战败问责制),迫得他只好又去打另一小国,想捞张自家的入门券,没想到却在凯旋的途中暴病身亡,永远也没再回到家里了。最后,鬻拳也自尽谢罪。

继续阅读:第三十三章【纸老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