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王十四年(前676年),巴国(今重庆及四川东部一带)突袭楚国的那处城。楚军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败。那处一把手权尹阎敖跳到河里,靠泅水才捡回一条命。
楚文王大怒,以指挥不利为由把阎敖给处死了。这一下就激怒了阎敖的族人,他们勾结巴国,在这一年的冬月公然反叛楚国。
第二年,楚文王御驾亲征,率师去平定叛军。不料历经过大风大浪的他,这一次却阴沟里翻了船,由于轻敌,在一个叫津的地方惨败,自己还挂了彩(中箭)。只得郁闷班师回都。
来到郢都城外,看门的老头鬻拳却死活不让他进城,说什么他只迎得胜之师,没给败军开门的道理。这个一根筋,还真把他当狼外婆了。
无奈,楚文王只得掉转车头,转而去攻打黄国(今河南潢川县一带)。黄国国小,是个相当软的杮子,楚文王此时也不管别的,只求一胜,好得到一张回家的入门券。仅此而已。
胜利还是轻易到手了,不过楚文王却在凯旋途中暴病身亡,辛辛苦苦得来的入门券最终还是变成了一张废纸。
楚文王在位共十五年,东征西讨,为楚国打下了一个大大的江山,想不到却落得一个如此的悲剧结局,真是令人唏嘘。不过,他这一死,就如同崩塌了一座大山一样,让我们又有幸看到了藏匿在他背后的那个极品美女桃花般的颜容——她上场的时候又到了。
桃花夫人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熊艰,次子叫能恽。二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楚国的接班人,所以两人身边都有一大堆拥趸,形成了各自的党派。楚文王猝然驾崩,令双方都措手不及,所以这一次倒也没多纷争,熊艰以嫡长子的身份顺利即位。
这兄弟二人此时都很年幼,不过十岁。两屁小孩什么也不懂,再加上桃花夫人也不是一个有野心以色弄权的女人,所以政权其实都是操控在朝臣手中。
哥哥党当权,为了解除后患,自然要对弟弟党下手了。无奈,弟弟党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护着熊恽逃到随国避难去了。
三年后,熊恽借着随国军队杀奔而回,杀死了哥哥,夺了他的位子,史称楚成王。
虽然兄弟二人三年来你争我夺骨肉相残得很热闹,但史书并没有记载桃花夫人有何反应。这一方面说明她虽然是个极品美女,其实也是个弱女子,另一方面也看得出,楚文王一死这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多么的凄惨。
可是,这种日子并没有随着楚成王的即位而一去不返,反而是愈演愈烈。
楚成王一即位,权柄就落到了令尹王子元的手中。子元是楚文王的弟弟,桃花夫人的小叔子,楚成王的叔叔。
其实在楚文王刚死时,子元就有篡位的图谋,并且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打起了美丽寡嫂的鬼主意。
面对这对孤儿寡母,他毫无顾忌,飞扬跋扈,这既体现在对权利的攫取上,更体现在对嫂子露骨的追求上。
通过前面的故事,我们对桃花夫人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她是个很正派的女人。所以,她对于小叔子的放电根本就不予理睬,好像自己不在服务区一样。
可是子元毫不气馁,接下来他还有更惊心动魄的招数。
为了泡妞方便,子元同学他竟然在桃花夫人的宫室旁给自己造了一个房子!并且,还弄了一班人成天在里面搞歌舞晚会。
要知道,他们跳的舞可不是一般的舞,而是“万舞”(古代的一种武舞)。之所以要跳这种舞,并不是说这种舞很时尚很好看,而是因为跳舞的人很有讲究。舞者必须是年轻健硕者,他们手持兵器,衣不遮体,露出一身蓬勃的肌肉,跳起舞来铿锵有力,肌肉啪啪作响,非常雄壮,男人味道超级浓。
可能子元同学是想通过用这种很男人的舞蹈,来挑拔一颗寡妇久旷的春心,从而达到占有她的目的。
《动物世界》里就经常介绍,有很多动物就是通过鸣叫,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或通过战败情敌炫耀自己雄壮的躯体,达到求偶的目的。子元同学这一招,与它们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番歪脑筋动的!
一个龌龊之人,他的点子也必定是龌龊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脑子里想的也不会是鲜花。
泡妞的二十字方针:一要不要脸,二要啥得本,三要耐得烦,四要霸得蛮(这是我们这儿关于追女孩子的俏皮话,用方言念很押韵,朗朗上口)。看来子元同学还真是深谙此道,并且把功夫做到了极致。
有此绝技,何愁天下女子不尽入彀中?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歌舞晚会开了一场又一场,舞者们也跳得腰酸背疼腿抽筋了都,嫂子那边依然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子元同学还是不气馁。“大伙儿再坚持一下,今晚咱加个班儿,我就不信她是石头做的!喂,小张,再把音响开大点!”
这一回还真是有了反应——文夫人派了个人来责问他,说子元你三更半夜做鬼叫,还让人睡不睡,你不思先王之志,却在这里搞些这样的名堂,你还算个男人吗。
可怜的子元同学,一腔热血付之东流了。
可是面对极品美女,子元同学并不想轻言放弃。此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想:“男人爱美女,美女慕英雄,自古皆然。既然她不喜欢这样死缠烂打型的,那么假如我改头换面以英雄的形象突然降临在她的面前呢?”
子元同学就是这样一个相当乐观的人,而乐观的人总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不久,楚令尹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伐郑。
郑国自郑庄公后,历经兄弟残杀政权更迭,已经变得相当羸弱,再加上地处中原,所以经常会成为别人争霸的擂台。
本来子元同学就是想找个这样的软柿子捏捏,哪知这一次,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跌碎了一地玻璃片儿。
当楚军一路高歌势如破竹来到荥阳城外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座城门大开、人来人往、毫不设防的城市,这让子元感到非常吃惊,不知郑国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为了谨慎起见,他没有马上下攻击令,而是不顾劳苦亲自爬到高处鸟瞰荥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城里甲光向日,旌旗森森,原来郑军早就磨刀霍霍埋伏好了。这让他深感庆幸,幸好没有鲁莽行事,否则里面的水有多深都不知道就冒然进攻,还不被浸个死翘翘。既然速胜不可得,那就从长计议吧。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可怜的子元同学又得知郑国救兵宋鲁正向这边集结。前有狼后有虎,这种腹背受敌的夹心饼干的日子可不好过,无奈,子元只得下令班师。胜利固然重要,可如果一败涂地,那可真是无脸见美人了。
可是事实并非像子元同学目睹的那样!
面对强敌,弱小的郑国也曾恐慌过,也曾徬徨过,最后,在实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只得铤而走险从仓库搬出些光鲜亮丽虚张声势的道具甲兵旌旗摆上,唱了一曲史无前例的“空城计”,狠狠地阴了子元一把,让他灰溜溜地无功而返。
因为,其实郑国人早就知道了他和他嫂子之间的那些猫腻,所以,当得知他亲自率兵来伐时,于他的目的就已经了然于心了,就很有针对性地用了一个“空城计”来对付他(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真有实力谁也不会如此弄险)。可见,绯闻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守不住的秘密,有人赖它出名,有人却因此而倒了大霉。
本来子元在这儿是务求一胜的,他想用战场上的得意来挽回在情场上失意的颓势,所以,为了增加把握性,他出动了六百辆的兵车。要知道,出兵如此之盛这在楚国战争史上还曾未有过。但正是这种唯求一胜、想赢怕输的心理,让郑国人钻了空子,让他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既然面子没挣着,那就自已贴点金吧。仗着扫荡过郑国几个边城的事实,回国途中,子元让人大肆宣扬极力吹嘘,俨然取得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之类的胜利。把一块亚运金牌吹出了浓烈的奥运味道!
一回国,就赶忙跑来向嫂子汇报“战果”。不料文夫人还是不把他当道菜,不冷不热地说了句,“有如此大捷,你该向列祖列宗和全国人民汇报呀,向我这么一寡妇说算怎么回事?”
得,热脸蛋又贴在别人冷屁股上了!子元又失望又气愤,从死缠烂打到伪装英雄,心血花了无数,该使的招都使了,美人咋就不上套呢?
但子元同学有个优秀的品质,那就不轻易认输,有一种执着精神。即使到了眼下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迥境,可他仍抱有一丝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希望。
经过反思,他一咬牙一跺脚,决定拿出一招最卑鄙的勾女必杀技来——霸王硬上弓,反正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了,干脆把脸皮彻底撕破。
子元同把自己的铺盖卷儿搬到了文夫人的宫中!
这真是一个匪夷所思前无古人胆大妄为的举动,但是从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出他的嚣张气焰外,也可以看到他对美人的一片痴心。我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桃花夫人外,恐怕再也没有女人能抵挡住这样的攻势了吧。所以,现在连我也开始怀疑这个极品美女是不是石头做的了。
历史到这儿却有些隐晦了,因为我们不知道在文夫人宫中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子元同学最后到底有没有得偿所愿。不过据说有人曾在文夫人的帷帐之后看到过他的影子,我想大概的确还是会有点成果吧,除非美人真的是石头做的。
政治上飞扬跋扈,生活作风上不顾亲情伦理道德,子元同学的这些倒行逆施彻底激怒了群臣。以斗氏家族为首的一班大臣开始发飙,他们发动政变,将子元杀死,还政于楚成王。时前664年,楚成王八年也。
斗氏家族为春秋初年楚国国君若敖之子的后裔,是王室的分支,在楚国一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子元这个苦心经营了多年的攝政王,竟然没作丝毫的负隅反抗,说下课就下课了,可见他平时的所作所为,的确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其实真正要他命的并不是风流韵事,而是政治上的争权夺利。本来“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所以归根结底,他还算不得一个真正的风流鬼,充其量不过是政治的失败者罢了。
楚成王在位共46年,和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这些牛人都有过PK,虽然没能光荣入选春秋五霸阵容,但由此也足可见他的强势,是楚国历史上一位相当有作为的国君,他将为后来的楚庄王的霸业继续奠定扎实的基础。
桃花夫人这个极品美女的故事到此也彻底结束了,因为史册中再也没有了关于她的记载。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她本就是个没有野心的弱女子,此后的她必定是在儿子这棵参天大树的荫庇下,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王太后生活。这,或许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假如没有蔡哀侯,没有楚文王,没有子元同学,没有这些见色起异心的臭男人,也许她原本就会一直默默无闻地生活在息侯的背后,不为我们所知。可是而今,她却因为她极度的美貌而不情愿地参加了历史的演出——被出镜了。
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桃花夫人这个极品美女也该歇歇了。
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桃花夫人庙》,诗曰:“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金谷坠楼人”是指晋代富豪石崇的妾绿珠。权贵孙秀垂涎她的美色,因而和石崇的政敌构结将他陷害,最后绿珠不甘受辱毅然为夫跳楼身亡。
诗的前两句,看似杜牧对息妫同情中含褒扬,不料他却在最后一句阴险地抛出绿珠来和她比。这一比,其立场之鲜明就不言而喻了。他的潜台词不外乎是:同样是遇到色狼的两个美女,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诚然,一个能以死抗挣强暴的弱者是令人钦佩。但弱者毕竟是弱者,我们大可不必因为绿珠这一棍子而将天下所有弱者打死,面对强暴,选择低头,这也是他们一种很正常的反应。不然,这世界又何来“强者”一词呢?又有谁愿心甘情愿去衬托他们呢?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红花,当然也需要绿叶了。所以,杜老师,我觉得做人还是应该宽厚点儿好。
其实,从相夫治国,到拒绝姐夫的调戏,到楚宫无言三度春,再到对小叔子盅惑的漠然,我们已经看到了桃花夫人这个极品美女所展现出来的美丽、贤惠与端庄的诸多美好品质。一个弱女子能做到这个份上,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还要苛责于她,那就是我们过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