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出征】
大择天下2020-11-20 07:124,176

  当时,宁戚跟随大军出征,主动请缨,要凭自己一张嘴去摆平宋国。

  这是擢用他以来的第一个任务,所以齐桓公也乐意一试他的才能,顺便也可验证一下自己的眼光。

  宁戚单车轻骑来到睢阳。

  宋桓公没听说过他,就问旁边的人。

  戴叔皮答:“听说是个喂牛的汉子,最近才被齐侯提拔,他肯定是来做说客的。”

  “一个喂牛的汉子?嗯!”宋桓公鼻孔里喷出两股冷气,“小白啊小白,我可真是服了你啦,什么人都敢用,我们诸侯的脸可都让你给丢尽啦!”接着又问,“我们以何种规格接待他?”

  “冷眼相待,不理不睬!如话不得体,就把他抓起来,给小白来个下马威!只要我一举绅(腰带),您就下令。”

  宁戚昂然入来,朝宋桓公拜了两拜。宋桓公像尊菩萨一样坐着,既不答话,也不答礼。其余诸臣亦是如此,整个大殿一片死寂,好像没一个出气的。

  “哈哈哈,可笑啊可笑,宋国形势危如垒卵,君臣却还心事在这儿玩深沉!”宁戚见没人理他,就大笑起来,祭出了他宁氏秀法。

  宋桓公果然中计,忍不住搭理起他来,叱道:“我宋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你一个喂牛小子怎敢口出狂言!”

  “宋公可知王师已压境乎?”

  “知。”

  “然宋公将何以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哈哈哈,好一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尊天子,是为不忠;中途撤盟,是为无信。不忠不信之徒,天下必唾弃之,你哪来的‘兵’哪来的‘土’啊?”

  宋桓公无言以对,戴叔皮在旁连忙举绅示意。

  宁戚接着道:“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大军压境,贵国却无半点反应。现在我明白了,从贵国对我的态度可看出宋公对待人才的态度。难怪值此危难之时,也没有个人站出来,帮您出出主意,解解危势。”

  这等于是当着和尚骂秃驴,戴叔皮气得脸色发青,抽羊角疯般流水举绅。宋桓公不顾,而是降色离席,一把拉住了宁戚。

  “SorrySorry,是我一时糊涂,请先生教我。”

  这下宁戚就来了精神,伸出二根指头道:“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二条路,一,顽抗到底,自取灭亡;二,放下武器,与齐结盟。”

  宋桓公心悦诚服。戴叔皮系好腰带羞愧而退。

  宋遂与齐盟。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完成了前无古人的霸业,北杏之盟是他的处女秀,虽然波折不断,但在齐国强大的兵威之下,最终还是如愿以偿,正所谓的“万事开关难”吧。

  北杏之盟,除鲁、宋稍大外,齐国约会的都是一溜烟的小国,从这也不难看出齐国的思路:先联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做大做强,再与秦、晋、楚这样的大国对抗,实现真正的霸业。这个思路不急功近利不求速成,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这正如走路,有时走得慢走得稳才可能走得远。

  不过,反过来看,这也是齐桓公对自己实力还不够自信的表现。

  不管怎样,齐桓公毕竟还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才是最重要的。北杏之盟,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各诸侯都是惮于齐国兵威,并非出自诚心。要真正实现梦想,齐桓公还任重道远。

  齐桓公当然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还会继续努力的。

  第十六章“扶危济困”

  本章讲述的是齐国在称霸过程中扶助几个弱小国家的故事。这本是一种值得称道的行为,之所以要在“扶危济困”上加上引号,是因为我觉得,如果做好事动机不纯,抱着别有用心的目的,这算不得是雷锋行为,而且越热心,越说明有问题。更何况在这当中,齐国还有些很不地道的小动作。

  齐宋刚和好,齐桓公就接到了燕国的求救信,原来燕国正被一个叫山戎的少数民族国家蹂躏。此时,齐桓公正处于起始的营销阶段,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就亲自率军抗戎援燕。(这就是管仲制定的“尊王攘夷”政策中的“攘夷”。)

  齐军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小小山戎自然不是对手,这就没有多少可讲性,一笔带过即可,下面这些才是我们要重点讲的。

  故事一、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这是一个成语,比喻不除掉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庆父是何许人也?为何一个被称为罪魁祸首的人,却能名传千古,被后人张口闭口所提及,有时甚至还会令许多中小学生抓耳挠腮呢?

  庆父是鲁国大夫,鲁桓公的长子,鲁庄公的哥哥。由于他的母亲只是鲁桓公众多小老婆的一个,所以他虽然长于鲁庄公,却没有做国君的资格,而只有当大夫的命。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另外,鲁庄公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叔牙和季友。叔牙和庆父是一母所生,而季友和鲁庄公都是文姜所生,所以,这四兄弟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

  传说季友生下来的时候,手掌中就有一个“友”字,因此就以“友”命名,并且他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人非常的友善、贤德。再加上和鲁庄公为一母所生,所以鲁庄公和他关系最好,最倚重他。这样一来,四兄弟就无形中划为了两个阵营,为鲁国后来政局的变故埋下了伏笔(之一)。

  另外一笔,就落在了鲁庄公的老婆们和儿子们的身上。

  鲁庄公有一次外出游玩,看中了一个叫党孟任的美女,就派人把她叫来,提出要泡她。哪知孟任是个烈女,面对一国之君,也生死不从。

  鲁庄公自出道以来,还从没碰到过一个这么不讲理的!

  精虫上脑的鲁庄公无奈之下,只得向她许诺,说只要你从了我,我就立你为夫人。

  孟任说,我不信,你们男人都是这样,系上裤带就不认帐。

  一付见多识广阅男无数的样子,一句话就将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枪毙了。

  急得鲁庄公为自己的诚意发誓赌愿起来,直到最后他义愤填膺地割臂写下了血书,孟任才应允。

  当晚两人就开了房,第二天鲁庄公就将她带回了宫。

  看来孟任也并非什么烈女,只是个有心计的“欲女”,懂得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一年后,孟任生下一子,取名为般。

  虽然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搬”,但这段风流韵事还是让鲁庄公成了一个食言之人,让一张血书变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他也曾努力寻求机会立孟任为大老婆,只是遭到了母亲文姜的强烈反对。鲁庄公这个人,从来就是把他妈的意见当圣旨的,对的就高高兴兴执行,错的就忍气吞声执行。

  文姜之所以要反对,是有她自己的想法的。儿子刚一上台,她就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女方是她的情人兼哥哥的齐襄公的女儿(史称哀姜)。只是因为哀姜刚出生不久,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所以还没有嫁过来。宁愿空缺,文姜也决不容许别人占据了鲁国夫人这个位置,她要为侄女留着,以此来保持和巩固齐鲁之间的姻亲关系。

  孟任也没有办法,现在生米不但已经煮成了熟饭,而且都烧糊了,自己也不能把儿子塞进肚里,然后再做回良家处女了。

  幸好,可能是鲁庄公觉得对她有愧,所以在哀姜过门之前的这些年里,她实际上还是成了后宫的一把手,副县却享受到了正县的待遇,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更幸运的是,后来哀姜嫁过来后,她又不失时机地病死,从而与一场可能的残酷后宫争宠斗擦肩而过。看来,她真算得上是个幸运儿。

  鲁庄公还有一个叫风氏的小老婆,也生了个儿子,取名叫申。有儿子自然就会有想法,风氏暗中托季友帮忙,希望他将来能帮儿子立为世子。季友是个很讲原则的人,只说了句“子般长,无奈”,算是对她的回绝。

  哀姜嫁过来以后,一直不孕不育,于是文姜又把她的妹妹叔姜给弄了过来。叔姜的肚子倒比姐姐争气些,不久就为鲁庄公生了个儿子,叫启。

  至此,鲁庄公除了有一个母亲,三个兄弟,一群老婆外,又加了三个儿子,鲁国宫廷因而变得热闹起来。

  鲁庄公虽然是个懦弱之人,但他心里并不糊涂,他清楚地知道齐襄公是自己的岳父和舅父,同时更是母亲的奸夫和自己的杀父仇人,所以,他从内心深处非常仇恨姜姓女子。

  在这种强烈的仇恨之下,身为鲁夫人的哀姜日子自然不好过,鲁庄公对她极度冷淡,从不主动搭理她、亲近她,差不多已经将她束之高阁了。

  当初雄心勃勃入鲁的哀姜,如今就像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掉进了冰冷的水里,过着孤独、寂寞、凄冷的生活。虽然有文姜姑姑罩着她,但这种日子也从未出现过转机,因为女人毕竟不能帮女人解决所有的问题。

  就在这个极其艰难的时候,天上为她掉下了个庆父哥哥。

  高大威猛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的公子庆父就像是救世主一样,来到了她的面前,把她从冰冷的水里捞出来,然后又放在怀里捂热——两人迅速勾搭成奸。

  从这点来看,哀姜偷的不是人,是寂寞。

  鲁庄公并没有吸起父亲的教训,也栽在了姜姓女子的手里,也给自己弄了顶绿帽子。家传的!

  后来,叔牙也加入了进来,三人经常在一起密谋,畅想将来共举庆父为君的美好前景。至此,一个篡国夺权的反革命三人小组正式成立!

  很快第四个人也加入了进来。

  鲁庄公三十一年,鲁国大旱,鲁庄公决定举行祈雨仪式。按惯例,仪式上要安排一些文艺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排练,节目基本练就,并决定于祈雨仪式前一天对节目进行彩排,地点就选在一个姓梁的大夫家的庭院里。

  梁大夫有个漂亮的女儿,早就和公子般有一腿了,并且公子般也曾像他父亲一样,许诺将来立她为夫人。

  当日,梁姑娘听到外面歌舞喧天热闹非凡,忍不住好奇之心,就搬了把梯子架在墙上,爬上去偷偷观看,将自己一张美脸露在了墙外。

  这一“红杏出墙”的举动,立刻深深吸引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个喂马的汉子,名叫荦,人称圉人荦。别看是个马倌,此人可是大大的不简单。他不但力大无穷,武艺超群,而且还会轻功。飞檐走壁,翻城越寨如履平地。有一次,他从城楼上纵身跳下,接着又原地飞身跃上,一把抓住城楼的檐角,用力摇撼,整个楼宇都为之震动。这一表演引起哄动,时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勇士。

  圉人荦见到这么一个美女,忍不住肾上腺素激增,就毫不客气地主动唱了一首情歌来挑逗她。

  桃之夭夭兮,凌冬而益芳。中心如结兮,不能逾墙。愿同翼羽兮,化为鸳鸯。

  坦率地说,这首歌比起《老鼠爱大米》来真不知高雅了有多少倍!真看不出来,圉人荦还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可是圉人荦不知道,唱情歌本应该是件很浪漫的事。场合的选择,气氛的营造,方法的使用都是有讲究的。搞好了,事半功倍,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搞不好,弄巧成拙,就变成了阻燃剂。

  偏偏圉人荦是个粗人,浑身没一个细胞浪漫,结果把一首如此优雅的情歌吼成了《黄土高坡》。

  歌声高亢嘹亮,响遏行云,声音的分贝分明超过了彩排的声音,让地球人都听见了。自然也就没逃过公子般的耳朵。

继续阅读:第三十八章【顺水人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