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经典的一幕】
大择天下2020-11-20 07:124,939

  徒人费含泪而出,恰巧遇上了连称他们这群造反派的侦察小分队。小分队将他绑了,送到连总指挥面前。连称问他:

  “昏君何在?”

  “寝宫。”

  “睡了吗?”

  “没。”

  “有多少守卫?”

  “没几个。”

  问明情况,连称便举刀要杀他。

  徒人费忙求饶道:“别杀我,我愿为你们服务。”

  连称不信。徒人费就解开衣服让他看,说:“这是刚才为昏君所鞭,正想杀他报仇。”

  连称见其背部血肉淋漓,惨不忍睹,就相信了他,命他先进去,做他们的内应。

  徒人费返身入宫,在寝宫外正遇上了大力士石之纷如就将连称叛乱之事告诉了他,叫他赶快聚众抵抗,自己则赶忙入内,向齐襄公汇报。

  齐襄公大惊,一时手足无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徒人费说:“现在情势异常危机,叛军已将我们团团围住,敌众我寡,冲出去已是不可能了。主公应赶快躲起来,让一个人假扮您睡在床上,这样或许还能蒙混过关,有侥幸活命的机会。”

  在旁边的孟阳自告奋勇,“主公待我恩重如山,臣愿以死报答。”

  孟阳脸朝内侧向躺在床上,齐襄公解下自己的锦衣亲自为他盖上。之后,徒人费领着齐襄公来到一扇暗门之后,让他藏在里面,自己转身离开。

  “你去哪儿?”齐襄公问道。

  “我去协助石之纷如抵抗贼寇。”

  “背还疼吗?”

  “死都不怕,还怕疼!”

  齐襄公感动得掉下了两滴眼泪,“忠臣啊!”

  大难临头,还有人愿为他垫背,这个国君当得也不是一无是处。

  徒人费带了几个侍卫来到外边,假装去迎接连称叛军,来到连称面前,却突然举刀向他刺去,企图来个斩首行动。哪知连称身穿重铠,一刺不进,反被他一刀削去了两根指头,手中的刀“咣当”掉在地上。连称紧接着又是一刀,削掉了徒人费的半个脑袋。

  叛军一涌而进,正遇着了石之纷如。石之纷如是个大力士,勇猛异常,无奈双手难敌四拳,好汉也架不住人多,只得且战且退。没留神脚下,被石阶绊了一跤,仰面倒下。叛军乘势一拥而上,将他砍为肉酱。

  其余军士死的死逃的逃,叛军很快就控制了局势。

  众人搜至寝宫,只见罗纹帐内一人覆锦衣而卧。连称上前就是一刀,将他的头颅砍下,举烛一照,见是一个面净无须的少年之头,便道:“此非昏君,大家快找!”

  床下,帐后,柜内,找了个遍,但都没能发现齐襄公。正当大家感到诧异的时候,连称发现了一个角落的帷幕下隐隐好像有只鞋子。拉开帷幕一看,里面原来是道暗门!打开暗门,只见齐襄公缩成一团正瑟瑟地在里面发抖。

  连称老鹰抓小鸡般地把他提了出来,先是列数了他的诸般罪过,然后将他砍成几截。一代风流人物烟消云散!

  再看齐襄公脚上,仍是一只赤脚一只鞋。原来那只为连称提供线索的鞋子竟然就是被野猪叼走的那只!公子彭生临死前说“明天我必变成妖怪来取你性命”,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随后,连、管二人整好队伍,直驰临淄,公孙无知早就准备好了私人卫队在内接应。其余群臣还没反应过来,叛军已完全控制了局势。

  接下来就是按预先的设计分享胜果:公孙无知被立为国君,连妃为夫人,连、管二人分别为正卿和亚卿。

  齐国国政尽操于连、管二人之手,一时权倾天下。

  想当初,齐襄公吃西瓜的时候,可曾想到自己的性命最终将终结在看他吃瓜的两个人手中?同样,几天前还在葵丘喝西北风灰头灰脸的连、管二人,恐怕也很难想到,不过几天时间自己就能身居高位,接受世人的敬畏吧。

  世事就是如此难以预料,所以,我想奉劝连、管二人一句:“悠着点儿,别高兴得太早了,笑到最后的才是最美的。”

  顺便说一下文姜的结局。

  哥哥齐襄公一死,文姜算是一寡再寡,终于实致名归地成了一名真正的寡妇。由于对哥哥的思念之深,不久她就一病不起,经多方医治也不见有何起色。后来,内侍打听到莒国有一个专治妇科疑难杂症的医生,就把他给请了来。也不知这个莒医是否真的是什么名医神医,但他确实是个帅医——长得高大英俊。

  本来,男女之事就是文姜的主修专业,加上此时的她久旷多时,已干成了一块冒烟的土地,所以,莒帅医的到来对她来讲无疑就是老天赐予的甘霖。

  在文姜的谆谆引诱下,两人迅速勾搭成奸。哪知,莒帅医虽然是个妇科医生,在男女床第之事上却造诣不深,而文姜却老而弥坚,性欲就像烧酒一样越陈越旺,迫得他只得缴械投降另荐贤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领教过哥哥功夫的文姜,无论换成什么样的替补,再也没能达到过去那种欲死欲仙的境界了。

  不久,她病情加剧,饮恨而终,一代“名淫”美女就此香消玉陨!

  第十二章小白争国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大的叫纠,小的叫小白。本来如果按正常程序,齐国政局应该与他们关系不大。不过,由于“乱lun门”和“瓜代门”而导致的反革命暴动的成功,再加上齐襄公的正牌大老婆王姬没有产出,这一系列的非正常因素,使得历史最终还是选择了他们,把他们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既然说到了他们哥俩,那就不得不说说他们的二位老师了。

  公子纠的老师是管仲(又名夷吾),公子小白的老师是鲍叔牙。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二人就是这样一对知己,并且应该可以说是史上最知的一对知己。

  管仲和鲍叔牙曾经一起合伙做过生意,可是每到年终分红,管仲都会毫无例外地主动多拿一些,并且从来都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这就使得连旁人都替鲍叔牙抱不平,都骂管仲贪心、见利忘义。鲍叔牙却不以为然,反而替管仲辩解,说他并不是个贪心的人,只是由于家里困难,才多拿一点,并且这也是自己同意了的,朋友之间搞搞按需分配也是可以的嘛。后来,两人又一起弃商从军。他们共参加过三次战斗,每一次,管仲都是冲锋在后逃跑在先。别人都笑他,笑他是个怕死鬼。这时,鲍叔牙又挺身而出,说管仲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只因家里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满地爬的小儿,所以才不得不时刻想到要保全自己的性命,他的这种行为正是他有责任心的体现。此后,管仲际遇一直都不太顺利,但鲍叔牙都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在旁边义无反顾地开导他、帮助他。最后,干脆向齐桓公力荐他代替自己为齐相,成就了管仲在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的千古名声。以至于连管仲本人也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当初,在他们同时担任二位公子的老师时,两人也曾相约:将来不管是谁的弟子接班,都要互相提携,有福同享。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管鲍之交”。

  齐襄公和妹子文姜乱lun,荒废了朝政,使得齐国上下一片混乱,自己也成为天下人的笑柄。鲍叔牙就让公子小白去劝谏他大哥,希望他能洗心革面悬崖勒马。小白此时还相当的楞头青,也不懂得说话拐弯抹角的艺术,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自己的不满劈头倾泄向了哥哥。

  嘿,小子,还教训起老大来了!齐襄公那个气哟,当时就脱下一只鞋子,像那个伊拉克记者那样狠命朝小白扔去。小白劝谏不成,反吃了一顿臭鞋。

  后来,师徒二人预感这样下去齐国迟早会出乱子,不如早作打算,去他国避难。在到底该去哪个国家的问题上,鲍叔牙的一番话,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

  他说:“去大国,我们肯定不会得到重视,不如找个小点的国家,国小则不敢轻慢于我们。莒国(今山东莒县)国小,而且离齐国又近,一旦齐国有变,我们也能第一时间赶回去,抢占先机。”

  于是,这对师徒奔莒国而去。

  公孙无知叛乱成功,公子纠怕遭到清洗,就和管仲逃到鲁国去了。

  更多

  公孙无知篡位成功,连称和管至父二人可谓居功至伟。对于这一点,这二位也毫不客气地深以为然,所以现在他们无论在哪儿,都一幅是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架势。

  小人得志便猖狂,自然会惹怒众人。所以说,不管贡献有多大、地位有多高,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做人都应该谦虚点低调点,不是有那样一句话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看来得意忘形的连、管二人离死期已不远矣。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大夫雍廪,因为他和公孙无知曾经有过过节。

  当时无知已经落魄,不得齐襄公的好待。一次,两人驾车外出,正好劈面相撞,一个认为自己贵为公孙,一个欺对方是落魄的凤凰,双方谁都不让道,结果就引发了严重的争执。这事后来给齐襄公知道了,他也不问青红皂白,把无知臭骂了一顿。你小子,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别让我逮着机会。就这样无知和雍廪结下了梁子。后来,无知反革命成功,雍廪就卑颜屈膝痛哭流涕地跑去向他忏悔。无知也没计较,大度地摆了摆手,一笑而过。

  雍廪虽然表面驯服,内心其实很是不甘,这种夹着尾巴做人的日子,真他妈不是人过的。

  雍廪私下暗中四处散播小道消息,说是公子纠借鲁兵很快就要杀回来了。那些对现政府不满的大臣(占大臣中的极大多数)听说,就纷纷秘密聚到他家来向他求证。

  雍廪先是反问大家,难道就甘心让这帮乱臣贼子骑在头上拉屎。大家纷纷摇头。见此情景,他就坦陈,消息是他编造的,目的是想引诱大伙来一起共谋大事。他说,虽然不知公子纠有没有这种想法,但作为臣子我们应坚决与反革命份子作斗争,以正国家纲常。大家纷纷点头。

  经过热烈讨论,最终大家一致同意了雍廪的建议。雍廪的建议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各个击破,即雍廪和群臣对付公孙无知,而让高敬仲去解决连、管二人。

  高傒,姜姓,高氏,名傒,因封地在敬仲,故人又尊称他为“敬仲”,为齐国世臣,在卿大夫中声望很高,平素也为国人所信服。无知反革命一成功,高敬仲就以身体有病为由退休在家,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搀和,这其实就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所以,雍廪确信高敬仲是绝对可以信赖的,决定借用他来扳倒连、管二人。

  而至于连、管二人,表面虽然趾高气扬,内心其实还是很虚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乱臣贼子的身份,所以他们极想得到像高敬仲这样一言九鼎的人的肯定和褒奖,哪怕只言片语,也足以扳正自己的声誉,就能像通过了IS9001认证一样。无奈高府大门对他们一直没有敞开。

  一天,高敬仲派人去请连、管二人赴宴。二人接到请柬,仿佛中了五百万一样难以相信,天啊,难道那个传说中高高在上的高老头竟要垂青于自己了?

  二人屁颠屁颠地跑来赴宴,高敬仲亲自迎至门前。

  高敬仲说:“主公**,齐国不堪混乱,二位将军高举义旗,挽齐国于既倒,令老夫钦佩,无奈小恙在身,一直无缘至敬仰之意,还望二位将军海涵啊。”

  “哪里,哪里,老先生言重了。”二人受宠若惊,低眉顺眼得有如两个听话的小学生。

  “今日特设小宴,宴请二位将军,一为感谢,代齐国感谢二位;二表本人敬仰之意;三嘛,老夫还有个私人之请,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以后还要请二位多多关照啊。”

  这番话又捧又拍,二人飘飘然,已经找不着北了,如果之前二人或许还会有些许疑虑的话,那么此时高敬仲已经完全解除了他们的戒备之心。

  三人握手言欢,向餐厅走去。连、管二人内心那个乐呀,真是难以言表,这要是传了出去,不知要给自己脸上贴多少金,增多少光哪。

  三人分宾主坐定,高敬仲就咐附下人,今天要和二位将军痛饮,将门关了,任何人都不许来打扰。连、管二人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却不知已经坠入了别人的套中。

  这时,还没有“鸿门宴”这个名词,所以我们就姑且称之为“关门宴”。先用一小块骨头将狗诱进室内,然后将门关了,然后开打,高敬仲的思路就是这样的。

  另外一条线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雍廪率群臣来到宫中,自己先跑到无知那儿报告,说是公子纠很快就要打过来了,请他赶快上朝,去和大臣们商讨对策。公孙无知表现得和他的名字一样,没有任何怀疑,直接上当。

  来到朝堂,还没坐定,群臣就一拥而上,将他按倒在地。雍廪从怀中抽出利刃,一刀戳在公孙无知的胸膛上,让他当场一命呜呼。

  接着,雍廪命人在宫中放起了一把大火,火光直冲云天。这是他向高敬仲发出的信息:哥们儿,搞定了。

  高家仆人,看到宫中浓烟滚滚,忙跑进来报告。高敬仲一听,就知道那边得手了,也不说话,就急急忙忙向外走。连、管二人一看,就有些纳闷,着火的又不是你高家,急成这样,至于吗?还没待他们回过神,早就埋伏在壁厢的甲士一涌而出,乱刀将二人砍为肉齑。

  反革命分子一网打尽,齐国暂时群龙无首,雍廪紧接着就安排人去鲁国接公子纠回来继位。这样一来,历史上经典一幕就快要上演了。

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伟大的霸主降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