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伟大的霸主降生】
大择天下2020-11-20 07:123,698

  使者来到鲁国,鲁庄公大喜,自己多年被齐襄公骑在脖子上拉屎,还不能有半点情绪,还得让人家拉得舒服,这样的日子真他妈憋气,如果自己能扶植一个齐国国君,恐怕这种日子将要掉个个头吧。这样想着,就忙着筹划起兵护送公子纠回去一事。

  这时一个叫施伯的谋士给他沷了瓢冷水,他说:“主公这般热心,我真是看不懂耶,难道齐国越乱对我鲁国越不利吗?”

  一听这话,鲁庄公就踌躇了起来,一时难以抉择,就借口要准备充分点,拖了好几天。

  只这么几天,首先着急起来的倒不是公子纠而是文姜。本来文姜是住在禚地的,当她听说哥哥被害,也就顾不得什么面子工程了,跑了回来,哭着闹着要鲁庄公起兵给舅舅报仇。后来,她得知公孙无知已被杀,就要鲁庄公送公子纠回去即位。现在齐国使者都来了好几天了,鲁庄公却还不上路,这能不让她着急上火吗?

  女人三招,不外乎一哭二闹三上吊。鲁庄公的“孝顺”我们前面已经见识过了,杀父之仇可以不管,母亲乱lun可以不问。所以,不待文姜三招耍尽,他就已经缴械投降了,把施伯的话也抛到脑后边去了。

  第二天,鲁庄公亲率兵车三百乘护送公子纠入齐。不过,本来十拿九稳的一件事,由于他拖延了几天而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

  队伍浩浩荡荡向齐国进发。

  管仲望着这慢如秋蛇的队伍,心里非常焦急。他怕在莒国的公子小白也得知了消息,捷足先登,等他们回到齐国恐怕黄花菜都已凉透了。他就向鲁庄公要了三十乘车,和公子纠一起先行一步,希望能赶在小白的前头。

  事情还真如管仲所预料的那样,公子小白他们确实也知道了这一消息,并且向莒国借了百乘战车已经上路了,效率要比他们高得多。

  管仲一行不舍昼夜一路狂奔,到即墨一打听,得知莒兵刚过,又猛追了几十里,终于撵上了,公子小白他们正在路旁埋锅造饭。

  双方一照面,立即剑拔弩张。

  管仲见对方人多势众,己方又是疲惫之师,形势于己不利,看来不能硬拼只能智取了。

  管仲走上前,向小白拱拱手,说:“公子行色匆匆,这是要到哪儿去呀?”

  “回家奔兄丧。”

  “长糼有序,你哥在此,恐怕先还轮不到你吧。依我之见,你还是先候着吧,让我们先行。”

  鲍叔牙在旁插嘴道:“哥们儿,这事不归你管,我劝你还是闪吧。”

  这时,管仲见莒兵个个对他怒目相向,而且还有手按刀把的,情知不妙,转身就往回走,边走边暗中张弓搭箭(古人衣服宽大),突然猛一转身,朝公子小白“嗖”地一箭射去。这一箭,管仲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去势甚急,正中公子小白。

  只见小白手捂中箭处,口吐鲜血,满脸痛苦地仆倒在车上。

  刹时,莒兵阵营一片混乱,哭爹叫娘的都有。趁此混乱之机,管仲指挥鲁兵护着公子纠冲了过去,不等莒兵反应过来,已经绝尘远去了。

  这边,鲍叔牙等人正哭得稀里哗拉,公子小白突然站了起来,揉揉眼睛问道:“走远了?”

  这一幕让惊得鲍叔牙他们一愣一愣的,不知他是人是鬼。公子小白笑了笑,拔出箭来给他们看。

  原来,管仲这一箭并没有射中他,而是阴差阳错射在了他的带钩上(古人系于腰带的挂钩,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的)。只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他的脑子便高速拐了山路十八弯,随即咬破自己的舌尖,口吐鲜血,作痛苦状倒在车上——诈死。

  公子小白的演技实在逼真,不仅骗过了管仲,就连鲍叔牙他们也给他瞒过了,呼天抢地哭得很是伤心。

  就凭他这点聪明劲儿,公子纠显然已处下风。

  果不其然,公子纠和管仲果然中计,认为竞争对手已死,不必再那么辛苦。于是,放慢了脚步,迤逦前行。

  这边,公子小白来不及擦干嘴角的血迹,就催促大伙儿上路,抄小路直奔齐国。

  一路急行军,不几日,便抵临淄郊外。

  此时,公子纠一行还在路上作逍遥游呢。

  鲍叔牙让公子小白呆在城外,自己一人先行进城,逐一拜会朝中重臣。

  他先是向他们献上从莒国带回来的土特产品,然后又向他们介绍公子小白是个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优秀青年,最后向他们亮出底牌——立小白为君。

  大臣们开始还乐呵呵的一团和气,但一听到这儿就连连摇头,纷纷说“NO”。自古以来就是长糼有序,况且已派人接公子纠去了,怎么好中途变卦呢?

  大臣们摆出一付此事断无商量余地的态度。但鲍叔牙只一席话,就化腐朽为神奇,让他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鲍叔牙说:“君不见我齐国这些年来,无论国际形象还是综合国力都已大不如前了吗?你们就没有想想个中原因?混乱!乱自上作!一个乱lun者,一个篡位者,我齐国不乱,那真是天理难容了!所以,我以为,国君之位唯贤者居之,而不是你们所说的长糼有序。再有,你们以为鲁庄公他会是活雷锋,他会无偿帮助公子纠,他就没有什么企图?同志们,当初宋庄公先援立郑公子突而后索贿无穷之事仍历历在目,难道你们就忘了吗?难道你们想齐国也成为第二个郑国吗?前车之鉴,教训深刻啊,大人们。”

  这番话有理有利有节,犹如当头棒喝,让那些大臣个个惊出了一身冷汗。

  公子小白顺利即位,是为齐桓公。春秋时代最牛的霸主以这样传奇的方式诞生了!

  公子纠得知小白已经登极,只得怅恨而返,和鲁庄公会合后,将情况告诉了他。

  鲁庄公大怒,骂道:“他妈的,堂堂一个大国却出尔反尔,说话如同放屁,害得老子白忙活一场。嗯,既然你们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我鲁国三军决不空手而回!”催动大军继续前进。

  齐桓公刚一接位,鲍叔牙就提醒他,鲁国大军正在路上,决不会善罢甘休,应赶快想法应对。召集诸将来商量,大家一致认为,乾时(今山东省临淄县一带)水草丰茂,鲁军定会先在此扎营,我只需在此设伏,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果然,鲁军行至乾时,鲁庄公便命安营扎寨。

  管仲在旁边急了,说:“小白初立,必无准备,此时应急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鲁庄公揶揄道:“如你所言,小白早就见马克思去了都!”

  管仲哑口无言讪讪而退。鲁庄公不听他的,命安营扎寨。

  没待鲁军扎定,齐国伏兵四面突起。鲁军大乱,四散奔逃。鲍叔牙见此情况,趁机又下了一道火上浇油的命令:有捉得鲁侯者,赏万户之邑。

  齐国士兵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漫天价大喊“捉鲁侯啊,捉鲁侯,捉到鲁侯中大奖”。

  鲁将秦子忙将鲁庄公车上的旗子拔出扔在地上,并让他脱了衣服,另乘一小车混在士兵中逃跑。另一鲁将梁子将旗子从地上捡起,插在自己车上,想以此误导齐军。

  齐将宁越果然中计,带兵将他重重围住。梁子摘下头盔,向宁越道:“不好意思,我是鲁将梁子,我君早已远遁矣。”

  梁子遂被捉,后被鲍叔牙斩于军前,英勇牺牲。

  再说管仲,他是被安排和公子纠等一起在后面看守辎重。听到前面打得火热,也不知情况如何,忙带兵上前,正遇着从前面仓皇逃回的鲁庄公。此时,鲁军已十去其七,损失惨重。不一会儿,大将曹沫和秦子也杀出重围,逃了回来。于是合兵一处,往回逃。

  没逃多远,前面又杀出一彪人马拉住了去路,原来鲍叔牙早就派兵埋伏于此。曹沫、秦子接住伏兵厮杀,管仲等忙护着鲁庄公冲了过去。一番昏天暗地的厮杀,秦子战死,曹沫身受重创,死战方脱,赶上鲁庄公一起死命地逃。

  前面鲁兵如惊弓之鸟一溃不可收拾,后面齐兵如下山猛虎一通穷追猛打。齐兵一直追到鲁国境内,过了汶水。然后将那儿的田地尽数占去,再在那儿修筑防预工事,留人设守后才从容离去。而鲁人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不敢有任何的轻举妄动。

  鲁庄公试图凭定公子纠之位一举而一洗自己从前唯唯喏喏的窝囊废形象,不料却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时也?命也?表面看是他的犹豫和小白的精明使然,实际上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鲁国实力不够。所以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鲁庄公非但没把活干好,还把自己的手给伤了,真是发人深省啊。

  君位终于得以安定,齐桓公大摆宴席以示庆祝。

  鲍叔牙提醒他说:“现在我们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还远未到高枕无忧的时候。小庆尚可,切不可因此而得意忘形啊。”

  “你说啥?”

  鲍叔牙解释道:“公子纠在鲁国,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量区区一个公子纠,怕他个球!乾时之战还不是杀了他个无可奈何花落去,难道他还敢似曾相识燕归来?”

  “嫩啊,相当嫩!没有一点政治头脑。”鲍叔牙内心不住摇头,嘴上却说道:

  “尽管如此,你总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安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吧。俗话说得好‘小心驶得万年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何况他还有像管仲这样的人才的辅佐,还有心有不甘的鲁侯的支持。再说,你敢保证朝中就没有他的粉丝?”

  “那你说该咋办?”

  “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鲍叔牙以手拟刀,做了个“咔嚓”的动作。

  “这……不大好吧,他可是我哥哥。”

  “这就是政治!政治与亲情无关。”

  “那……这事就交给你了,你办事我放心。”

  其实聪明如齐桓公这样的人,这点政治头脑都没有,谁信?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还谈什么称霸武林?但杀亲哥哥这种事自己总不能表现得太积极吧,所以只能装嫩,装糊涂了。

  三天后,鲍叔牙统帅三军,屯兵齐鲁边境,营造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态势。然后,写了封信,派隰朋给鲁庄公送了去。

  信中无非是说,齐国君位已定,希望鲁侯不要再搀和进来了,同时希望鲁侯为了两国万古长青之友谊,伸出援助之手杀了公子纠,因为齐国实在是下不了这个手。最后还提到,管仲是齐侯的仇人,希望能将他引渡回国,接受齐国法律的制裁,云云。

  临行前,鲍叔牙还特意叮嘱了隰朋一番,“管仲是天下奇才,这个人你一定要让他活着给我带回来。如果鲁国要杀他,你只要提‘射钩’之事,保管没问题。”

  “保证完成任务!”隰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信心满满地上路了。

继续阅读:第二十八章【宽广的齐桓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