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恐慌】
大择天下2020-11-20 07:123,871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遨其二《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第一首《载驱》是讽刺文姜带着车队大张旗鼓地去齐国和哥哥幽会,用车队之华贵来反衬她厚颜之无耻。第二首《敝笱》是讽刺鲁庄公的,说他的“笱”(鱼网)坏了,拦不住文姜,让她像条鱼一样到处游走。

  《诗经》中关于文姜的诗共有五首之多(另外两首是《南山》和《猗嗟》),可见她在当时的名气之大,以至后辈的孔老夫子都成了她的忠实粉丝,将她的丰功伟绩收录了下来。

  她的名气固然与其美貌和文才密不可分,但我想如果她不和她哥哥来那么一腿,恐怕她也不会如此声名远播且经久不衰。毕竟一个淫荡的美女是很能吸引人们的眼球的,正如白云大妈所说的那样,“没有绯闻的名人算不得真正的名人”。可见,文姜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千古名“淫”。

  齐襄公灭纪刚回国,外甥卫惠公就来向他祝贺来了。他来齐国都八年了,是啊,八年了,日本鬼子都滚回老家了,可是他却迟迟看不到归期,你说怎能不让他心焦。可是齐襄公却总是说时机不成熟,时机不成熟,让他耐心等待。现在王姬已死,齐襄公和黔牟的连襟之情已不复存在,他的事该提上日程了吧。

  周庄王八年(前689年),齐襄公会同宋、鲁、陈、蔡五国进攻卫国,共纳卫惠公。

  面对压境的大军,卫国内一片慌乱,黔牟急忙派人向老丈人周庄王求救。周王室自东迁以来,形势已是江河日下,特别是自那次败于郑国,周桓王被祝聘射了肩膀之后,其威信和影响更是大打折扣,日子很不好过,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现在卫国却要向这种人求救,真是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

  多年不当大哥了,现在竟然还有人向自己求救。这种久违的感觉,让周庄王硬着头皮派出了二百乘战车。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算是为荣誉而战吧。

  这二百乘车很快就如飞蛾扑火般郧灭,卫国也很快被攻破。齐襄公杀左右二公子,放逐黔牟,复卫惠公之位。

  齐襄公回国后,为了预防周王室可能的报复,就派了一支军队驻守葵丘(今河南兰考),以扼可能来犯之敌,却不知这一举措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在古代,戍边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条件艰苦不说,更恐怖的是去了就不知有没有命回。所以,这是一件让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事。

  这一回,齐国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落在了连称和管至父这俩倒霉蛋身上。连称被任命为将军,管至父为副将军,他俩将率领另外一群倒霉蛋一起远赴边疆。

  两人自然极不乐意。在临淄多好啊,要雨得雨要风得风,葡萄美酒夜光杯,娱乐时有美女陪。可如今却要跑到一个叫葵丘的鬼地方去,除了毒蛇和猛兽,西北风和沙尘暴,那儿还会有什么?

  临行,两人就向齐襄公问归期。当时齐襄公正在吃西瓜,就随口说了句“及瓜而代”。意思是说,等到明年瓜熟的时候,我就会派人来接替你们。君问归期未有期!当时齐襄公也就是这么一说,纯属说者无心,但听者却很在意。

  时光漫漫无边,归期遥遥无期。在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最富裕的就是时间,最难捱的也是时间。好在齐襄公“及瓜而代”的承诺,多多少少还是给了这群倒霉蛋一点盼头,让他们感觉到,在漫漫长夜的尽头,还有一丝曙光在向他们遥遥地招手。忍耐吧忍耐,坚持就是胜利。

  连称让人在营地旁边的荒地上垦了块地,种了些瓜。看着瓜儿由播种到发芽,到油油的绿叶,到藤蔓铺满地,再到结出疏疏落落地果实,就像看着日历一页一页翻过去一样。大家都很高兴,苦尽甘来,终于熬到头了!

  可是,日历都快翻完了,轮换的人却迟迟不见踪影。连、管二人就派人到临淄去打探消息。回报说,齐襄公会情人妹妹去了,已经有一个多月不在家了。

  于是,两人就挑了一车又甜又大的瓜,派人给齐襄公送了去。想借此委婉提醒一下他,别忘了他曾经的承诺。

  齐襄公倒是个明白人,一看就懂了他们的意思,很不高兴地说:“代不代是我说了算,不是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吧,再给你们一次报效祖国的机会,明年瓜熟你们就回来。”

  消息传回葵丘,大家都很气愤,感觉被齐襄公忽悠了一回。想想又是漫无边际的一年,大家决心造他奶奶个反。为这样一个禽兽不如而又言而无信的国君卖命,不值得!一群倒霉蛋变成了一颗颗手榴弹。

  大凡造反,往往要推举出一个替代旧主的新人来,哪怕只是个木偶,该程序也是不能忽略的。否则就不会名正言顺,就会被别人视为谋逆。

  连、管二人经过商量,决定推举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是夷仲年的儿子,齐僖公的侄子。夷仲年忠心耿耿,且有大功于国,所以深得哥哥齐僖公的信任。基于此,齐僖公对公孙无知也很好,特别是弟弟死后,更是将他视如己出,各种待遇与世子诸儿没有差别。临死前他还特意嘱托诸儿,要好好照顾好无知。

  无知和诸儿从小一起在宫中长大,两个男孩子在一起自然免不了打打闹闹,发生一些磕磕碰碰。譬如,两人就经常一块摔跤玩儿,诸儿摔不过无知,常被他压在身下当大马骑。

  这些童年趣事如果拿出来写篇作文,那是相当有意义的(相信读者诸君都有类似的经历)。但齐襄公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简直是他的奇耻大辱。凭什么无知就和自己平起平坐了,自己贵为世子,在他面前却没有一点儿优越感。所以,他自小就非常忌恨无知,不单单是因为他骑了自己的马,更是因为在他面前自己不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尊崇感。

  齐襄公上台后,就将给公孙无知的特权打了个4.8折,让他一下子就从发达国家跌入了发展滞后国家。

  俱往矣,好日子!公孙无知满腹委屈无处诉,满腔怒火无处泄。有什么办法呢,寄人篱下的生活就是这个样。

  连称和管至父派人送了封密信给公孙无知,向他表达了他们对于齐襄公的无比鄙视和无限憎恶之情,并表示要拥戴他将齐襄公赶下台去。

  公孙无知做梦都想有这样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自然喜从天降,忙安排人到宫中联络连妃去了。

  连妃是连称的妹妹,是连称在信中向他推荐的人物,也是齐襄公一个不得宠的妃子。本来王姬死后,就应该是她升为正室了,但齐襄公将心思都放在文姜身上去了,早就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她内心对齐襄公也甚为怨恨,具有造反的强烈愿望和动机。

  公孙无知和她约定,造反一旦成功,便立她为齐国夫人。她的任务就是密切关注齐襄公的一举一动,一有可乘之机,就赶快通知他,他好通知连称他们。

  一张造反网络暗中织就。

  姑棼(大概为今山东博兴县一带)有座山叫贝丘。这里山高林密,无边无际,犀兕麋鹿满之,是鸟兽的天堂,也是狩猎者的乐园。齐国在此建有离宫,历代国君每年都会来此打打猎,轻松轻松。

  这一年的冬天,齐襄公决定去姑棼考察调研,顺便到贝丘去打个猎。

  消息很快通过连妃传给了公孙无知,又通过公孙无知传到了葵丘。

  机会终于降临!连称忙召集众人来商讨。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造反路线有两条:一是直接杀奔临淄,乘虚而入,来个鸠占鹊巢;二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突袭姑棼杀死齐襄公。经过权衡,最后他们先择了第二条路线。因为如果齐襄公不死,他完全可能借助国外势力卷土重来。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齐襄公不知道此去姑棼就是命赴黄泉,所以根本没有做任何准备,仅仅带了几个宠臣和百来士兵随行,其中最厉害的就只有一个大力士石之纷如。就在自个儿家里娱乐娱乐,用得着大动干戈吗?

  齐襄公的麻痹大意,后果很严重。

  齐襄公一行在姑棼修整了一晚,第二天便直奔贝丘。

  围定之后,齐襄公便命人举火。刹时,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茂密林木被烧得“噼啪”作响。火光中狼奔豕突,鹰飞兔跳,鸟兽们慌不择路四散逃命。外围的士兵则拈弓搭箭,觑准猛射,只射得空中羽毛纷飞,地上血流成河,猎物堆积如山。真不愧是狩猎的乐园,看来今天的收获肯定少不了。

  这时,从包围圈中奔出来了一只野猪。只见这只漏网之猪径直来到齐襄公马车前,安静地坐在地上,两只眼睛冷冷地盯着齐襄公。

  且慢!这是野猪吗?有点像牛,可是没有角;又有点像虎,可是没斑纹。——这是只形似野猪,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怪物!是传说中的妖怪!

  当时,众人都打猎去了,齐襄公身边只剩他的一个宠臣,孟阳。

  面对着这个蹲坐于前,又冷冷盯着自己的怪物,齐襄公感到非常恐惧。忙命孟阳射死它。

  孟阳定睛一看,大惊道:“这不是野猪,是公子彭生!”

  一听是公子彭生,齐襄公一把夺过孟阳手中的弓箭,大怒道:“你这孽障!敢来害我,我射死你!”连发三箭,但无一命中。

  野猪突然像人一样站立起来,并大声嚎叫。声音悲惨凄厉,侵人心脾,令人毛骨悚然。齐襄公吓得从车子上跌落下来,跌伤了左脚,跌脱了一只金丝鞋。野猪上前叼住那只鞋子,扬长而去,倏忽不见。

  齐襄公受伤,大家只得草草收兵,回姑棼离宫歇宿。

  晚上,姑棼离宫内。齐襄公辗转反侧不能成寐,一是因为脚疼,一是因为白天被吓了个够呛。实在难受,就命孟阳扶起他走两步试试。脚一踏地,才知道自己是一只赤脚一只鞋。慌乱之际,自己的鞋子掉了都不知道。就向徒人费要鞋子。

  徒人费说:“被白天的那只野猪叼去了。”

  齐襄公此时已患上了野猪恐惧症,见他又将那只恶心的野猪搬了出来,大怒,骂道:“你是干什么吃的?一只鞋都看不住。被叼去了,被叼去了!你为什么不早说?”

  顺手操起一根皮鞭,狠命朝徒人费的背上抽去。直抽得他皮开肉绽,血流满地。

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经典的一幕】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