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乏舟之弋】
大择天下2019-12-21 01:533,170

  骊姬是为了复仇

  当然里克在杀奚齐和卓子时,也把骊姬两姐妹杀了。这在里克来讲,是很自然的连带行为,杀了人家的儿子,就不可能留下人家的母亲。否者,就是给自己留下麻烦。

  从《左传》的记载看,骊姬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将来即位当国君,才使出了离间晋献公与申生等三公子的计策来。但从《国语》的记载看,在晋献公灭了骊戎国,并娶回骊姬两姐妹开始,骊姬就想着报仇雪恨了,因为她的祖国没有了,父亲被杀了,而干这个事的,就是她现在的夫君晋献公。

  史苏在晋献公灭了骊戎国后说过,有男戎必有女戎,戎这里可以当作战士讲。如果晋用男戎战胜了骊戎,那么骊戎一定会用女戎来报复晋国的。即晋用男的战士战胜了骊戎国,骊戎国就会用女的战士来战胜晋国。他举出了历史上很有名的几次亡国的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的正确。

  一个是夏桀伐有施,娶回了妹喜,妹喜得了夏桀的宠爱,而使夏灭亡。一个是商纣伐有苏,娶回了妲己,妲己得到了商纣的宠爱,而使商灭亡。一个是周幽王伐有褒,娶回了褒姒,褒姒得到了周幽王的宠爱,而使西周灭亡。当然,历史上的简单类比是不科学的,但一个亡国的女子,为了复仇而使战胜国灭亡,却是极有可能发生过的事情。

  史苏说到晋献公,您灭了人家的社稷,杀了人家的父亲,却娶回了人家的女儿为夫人,并特别地宠爱她,这是灾祸的根源呀。因为这个骊姬很有可能就是来灭您晋国的女战士。

  那么骊戎国被灭了,父亲被杀了,自己却当上了战胜者的夫人,这在骊姬会是怎样的心境呢?骊姬能嫁人了,说明她已是成人了。晋献公如此地宠爱她,我们不敢说她如何的美貌,但她一定让人觉得可爱。如果骊姬只是一种单纯的可爱,则说明不了什么。但她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和离间晋献公父子,就完全可以证明,她的可爱,不过是为了赢得她复仇的胜利而必须设置的一条道路,她只能这样走。而复仇,最好的办法,就是由自己的儿子替代晋献公其它的公子,成为将来晋国的国君。那么将来会怎样呢?可以有这样的一个推测,待奚齐或卓子即位国君后,可以重新恢复骊戎国的社稷?如果不能这样做,或做不了,那么将来的晋国国君的血脉中,总是流着骊戎国君的血液了,骊姬的祖先也算是重生于它处了。

  公子夷吾当上了晋国国君

  里克杀奚齐、卓子,本来是准备迎立公子重耳的,但重耳没有答应回国即位,所以晋国的大臣才决定,请公子夷吾回国。

  而实际上,夷吾之前早已在行动了。他听从了郤芮的建议,答应重重地贿赂秦国,以期得到秦国对自己回国即位的支持。郤芮的理论很有意思,他说,如果晋国是别人的,我为什么要爱惜晋国呢?就是我把整个晋国送给别人也与我无关。但如果能回到晋国为君,就有了人民,那么就可以用人民的力量,夺回送给别人的土地。其实郤芮的理论的可怕点,在于晋国对夷吾来讲,就不是自己的祖国似的。最多不过是一个可以使自己能够获得享受的东西而已,在自己不能享受到时,就干脆送给别人。依据这样的理论,夷吾就送给了秦国五座城池。

  鲁僖公十年四月,夷吾回到了晋国,并即位,这就是晋惠公。晋惠公回国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里克。杀里克,一是表明,晋惠公不是里克杀奚齐、卓子的同谋,并且是反对里克的举动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晋惠公不表明这个态度,他就是篡位,而不是正常即位。但正如里克所说,不有废者,君何以兴?如果奚齐、卓子不死,还真轮不到他夷吾做国君。但这没有办法,你里克虽然为夷吾的即位,铺平了道路,但在他夷吾为了他自己的利益需要时,可以杀了你。

  二是,正如晋惠公问里克的话所表示的,你杀了二位国君,做你的国君,是不是风险太大了些?说不定你也会杀了我的。这倒是晋惠公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因为人们的判断和推理,多数是以曾经发生事件为依据的。但其实,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知道,里克是有他的鲜明的政治立场的,不是那种滥杀国君的那种人。他主张杀骊姬**,拥护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的。但为了自家性命的保险,晋惠公杀了他里克还是有必要的。

  第三,才是真正促使晋惠公杀里克的原因吧。就是当初里克并没有想着立夷吾,而是想立重耳。只是在重耳不愿回国时,才不得已而立夷吾为君。这说明,你里克并没有把夷吾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这一定在夷吾心中产生了很不舒服的感觉。人与人之间如果进行了比较,就会显示出等级来,而处于下一级的人,心理上如果调整不好,就会产生不服气的感情来,而这种不服气的感情,就有可能会使这个人采取激进的行为。所以,晋惠公不但杀里克,还杀里克的党羽。晋惠公所要宣示的就是,你们少拿我与重耳比较,否则就是下一个里克。

  纤纤朋友好,呵呵,读春秋的一个成绩,就是不要食言,否者人要肥起来的,这是鲁哀公教导我们的。

  兰有国香好。骊姬历史上真有其人。而西施多半是传说。句践如果只靠了一个女人,就可以打败吴国,则有未免太容易了些,也太小看了句践了和夫差了。

  清风好!读了您的部分贴子和博客。您谈到了经济和股市。我倒想到了自己。我是1993年入股市,到2001年离开股市。除了我在一级市场,有得赚,二级市场上,基本是亏损。我在做股票时,老是想退出来,但却戒不掉。01年退出后,总算戒了。我看到您只买基金,这是对的。不过,我劝您不要买股票。而且最好远离股市。这是我近十年做股票的经验。倒不是赚钱不赚钱的问题。而是浪费人的时间和经力。如果用做股票的时间和经力,做一个实事,就一定可以做成。这话,说得离春秋战国太远了。

  清风好。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

  在晋惠公杀里克时,里克的党羽丕郑正好出使秦国,任务就是向秦穆公解释,为什么送给秦国的五座城池,要晚些时候才交割的原因。无非是找个借口,暂时不给,到时候,有机会了,就耍赖不给秦国了。但当丕郑知道晋惠公杀了里克后,就将晋惠公不交割五座城池的责任,推在了吕甥、郤芮、郤称等人身上。要秦穆公派出的使者回访时,请这三位大夫到秦国来,然后将此三人抓捕。丕郑则想办法逐出夷吾,请秦穆公立重耳为晋君。看来丕郑,又拿夷吾与重耳说事儿了。

  秦穆公见夷吾一回国,就修筑城防,不交割五座城池,准备与秦为敌。就真的派出泠至出使晋国,并请这三位大夫出访秦国。郤芮觉察出不对,就没有去秦国,反劝晋惠公屠杀里克、丕郑之党。秦穆公看看没有机会,也就放弃了再立新的晋国国君的念头。虽然,丕郑的儿子丕豹力劝秦穆公伐晋,但秦穆公没有采纳。

  鲁僖公十三年,晋国出现了饥荒。晋惠公派出使者到秦国,商谈购买秦国粮食的事宜。面对晋惠公这样一个忘恩负义背信的家伙,秦穆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问公孙枝,卖不卖给晋国粮食?公孙枝说,如果您卖给晋粮食,而有了回报,您还想得到什么呢?如果他不回报您,那就是不义,晋国的人民就会叛离他晋君,我们去讨伐,就一定可以胜利。公孙枝的想法,就是可以卖给晋国粮食,不论他晋惠公报恩与否,对秦都是有利的。公孙枝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秦国的利益。

  秦穆公还下不了决心,又问百里奚怎么办?百里奚说,天灾就如水一样地流淌,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经过,所以,今年是晋国有天灾,明年就可能是秦国。救灾恤邻,是您该走的道路,走这样的道路,您就会有福禄的。百里奚的想法很朴素,主是因为我也有可能会有天灾,所以应该帮助别人来渡过这个困难的时候。那么在我有了天灾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我的。

  为此秦穆公采纳了公孙枝和百时奚的意见,而否决了逃到秦国避难的丕豹的,趁晋有灾而伐晋的意见。秦国输送给了晋国粮食。从秦国的国都雍(陕西凤翔),到晋国的国者绛,经渭水到河水,再到汾水,计360公里的水路上,全是载运到晋国的粮食的船只。这样的一个气势,表明了秦穆公的仁爱之心。他并不因为晋惠公的毁约不交割五座城池,而在晋国人民饥荒时,不救济晋国。因为这是两个问题,两件事情。而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历史上专门有**,叫“泛舟之役”。

继续阅读:第一百零二章【领导人的意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