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弑杀】
大择天下2019-12-21 01:533,297

  宋昭公被弑杀

  鲁文公十七年(前610年)春,晋中军佐荀林父帅卫陈郑三国军队伐宋,理由就是责问宋,为什么弑杀了宋昭公。

  鲁文公七年(前620年)四月,宋成公去世。其少子杵臼即位,就是宋昭公。刚当上国君的宋昭公,本想逐出群公子。但群公子先行动了,宋穆公、宋襄公的子孙,攻打宋昭公,杀死了宋昭公的党羽公孙固、公孙郑。在宋国六卿的调解下,宋昭公与群公子达成和解意向。

  但宋昭公这个人或许是性格使他这样,他讨厌群公子,对他的祖母宋襄夫人可能也讨厌,一点也不尊敬老太太。老太太就联合戴氏将宋昭公的党羽孔叔、公孙钟离和公子卬杀死。那个司城荡意诸跑到鲁国去了。在鲁文公的说情下,荡意诸很快又回到了宋国,继续当他的司城。

  司城就是司空,因为宋武公的名是司空,为了避讳,后代的宋人,就把官名司空改为司城了。宋国的六卿与晋国不同。晋国是军政合一,设三军,各军设将佐二人,其地位高下是依中军、上军、下军的将佐来排的。中军将是正卿,又称元帅。而宋的六卿分别是,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寇。从官名看,宋是军政分开的,右师和左师是统帅军队的,而其它四卿是执掌行政司法的。但上卿是统帅军队的右师。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时,华元为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鱹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华元就是当年刺杀宋殇公的华父督的曾孙。

  宋昭公有个庶弟公子鲍,人不但长得很帅气,还特别的有心计。他几乎每天都要走访六卿家,以联络感情。他还与宋国的有才华的人交朋友。在宋国出现灾荒时,公子鲍将自己家的粮食拿出来救济国人。公子鲍的嫡祖母宋襄夫人也拿出粮食,帮助公子鲍救济国人。据说这位老太太看上了这位孙子,想和他要好,但公子鲍不干,所以老太太就用行动表达对孙子的爱。

  老太太不但帮助公子鲍救济国人,还要帮助公子鲍夺取君位。她请宋昭公到孟诸去田猎,并安排了刺杀宋昭公的计划。宋昭公也知道了这事,但他不想逃。荡意诸是劝他出奔,宋昭公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好,与大夫关系不好,与祖母关系不好,与国人关系不好。如果到了其它诸侯国,也不会与人搞好关系的。况且毕竟自己当过国君,到其它诸侯国给人当臣,怎么能受得了?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宋昭公在孟诸被宋襄夫人派去的人刺杀。司城荡意诸为宋昭公殉死。公子鲍当上了宋君,这就是宋文公。

  荀林父虽然来责问宋弑宋昭公,但最终还是承认了宋文公的地位合法。齐懿公也是被弑而死

  鲁文公十八年(前609年)五月十五日,齐懿公也是被弑而死。这位国君,与宋文公倒是有点相似的地方。

  齐桓公死后,先是宋襄公立公子昭为齐孝公。齐孝公死后,其弟公子潘即位,就是齐昭公。齐昭公于鲁文公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去世,其子太子舍即位。但齐桓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商人,用自己的家财施于国人,身边聚集着很多有才能的人。七月,公子商人弑齐君舍。公子商人先提出请兄长公子元为君,公子元不干。因为公子元明白公子商人自己就是想当国君,如果自己不客气当了国君,他公子商人还不也会一样地杀了自己。这样公子商人即位,这就是齐懿公。

  但齐懿公只当了四年的国君。刺杀他的是邴蜀和阎职。邴蜀是给齐懿公赶车的,阎职是给齐懿公陪乘的。这二人怎么会想着要刺杀齐懿公呢?这天二人陪着齐懿公来到了申池。这二人就到水里去游水,在水中邴蜀用树枝抽打阎职,阎职当然很生气。邴蜀就说了,我打您几下,您就生气了。君把您的妻子夺去,您倒没有说一句话怨恨的话。阎职听了这话,也回给邴蜀一句话,您也好不到哪去,您的父亲的脚都被君砍了下来,您也没事儿人一样。

  这二人说的是什么事呢?原来齐懿公以前当公子时,曾与邴蜀的父亲争抢一块田地,但抢不过邴蜀的父亲,这块田地就成了邴蜀的父亲名下的产业。但齐懿公当上国君后,不但夺回田地,还把已死了的邴蜀父亲的尸体,从坟墓中挖出来,将脚砍了下来,以泄当年积下的怨气。可让常人想不到的是,齐懿公却命邴蜀给自己赶车。

  齐懿公当上国君后,看上了阎职的妻,就把人家阎职的妻,夺过来做了自己的女人。让常人还是想不到的是,齐懿公命阎职给自己骖乘。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仇人的儿子,但齐懿公却安排在自己的身边,当了最亲近的人。

  这俩齐懿公最亲近的人,在相互的激励后,就把齐懿公给弑杀了。公子元当上了国君,这就是齐惠公。他也是齐桓公的儿子。

  晋灵公也是被弑杀的

  让我们再回到晋国来。晋灵公即位时,还只是个婴儿。但当十四五年的时间过去后,已是位少年国君时,却变成了一个失去为君之道的没有教养的一个人了。而赵盾或许将心思都放在国家大事的处理上了,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教导这位少年国君。

  你说他一个少年贪玩可以,比如站在高台上,用弹弓射过路的人,看人家挨打或躲避弹丸,以得到他以为有趣的快乐。这种事情,只是说明他还小,还有童心,或者说是顽皮。但他把没有烧熟熊蹄的膳夫给杀死,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了。不但杀了人,还让人抬着从朝廷经过,好像是在警告赵盾他们什么。

  赵盾问明了情况后,感觉这晋灵公的行为已出了格,事情严重了,再不能不管了。准备去劝谏。士会提出由他先去向晋灵公讲讲道理,看能否说服他改正,如果不行,再请赵盾出面。

  这样士会就来到了公宫,当士会进入宫门时,晋灵公实际上已看见士会了,但他假装没看见。在士会三次给他行礼后,他才看看士会,并马上说,我知道我错了,准备改正。看来晋灵公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士会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好事了。有句诗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够补过的人实在很少。您如果能补过,能不再犯错,就是我们晋国社稷的保障了。

  晋灵公承诺得快,忘记得也快,他是照样不改。之后,赵盾也向他劝谏过多次,而这反倒使晋灵公怕赵盾再来找他的不愉快,所以命刺客刺杀赵盾。一早刺客来到赵盾家的庭院,见到的是赵盾早已起床了,朝服也穿好了,准备上朝见晋君。因为时间尚早,所以闭着眼睛打个瞌睡。刺客看见这个情景,就退了出来。他以为一个对国和君这么忠诚的人,一定是人民的主心骨,杀这样的人是不忠。但不杀又违背了晋灵公的命令,是不信。不论是不忠或不信,都得去死,他就撞向槐树,死了,来表明他进退两难外的唯一抉择。

  派刺客没有成功地杀死赵盾,晋灵公就在鲁宣公二年(前607年)九月的一天,设宴款待赵盾。但实际上晋灵公埋伏下了甲士准备再次刺杀赵盾。在赵盾喝了三爵酒后,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察觉到了晋灵公的阴谋,所以就对赵盾说,您在君面前,喝酒已过了三爵了,再喝就是无礼了。扶着赵盾要离开公宫。晋灵公就招呼他的猛犬去嘶咬赵盾。提弥明杀死了猛犬。并与包围上来刺杀赵盾的甲士格斗。赵盾边战边退,逃了出去。但提弥明为了掩护赵盾却死于格斗中。

  而赵盾能够逃脱,其实是还有一个人的帮助。此人就是灵辄,他是晋灵公的甲士,也是被安排刺杀赵盾的。但他却倒戟反攻晋灵公的甲士,保护着赵盾逃了出去。赵盾问起来才知道,灵辄就是当年自己送给他饭菜的人。那年,赵盾在首山田猎,见树下有一个饿得快不行了的人,就送给他饭菜,但他只吃了一半,说另一半要送回家给母亲吃。赵盾,就把自己所有的饭菜都送给了他。这人就是灵辄。现在他就是报答赵盾当年的一筐饭菜之恩的。

  在被晋灵公这样的刺杀,赵盾在晋国是呆不下去了,只能出走。但在他还没有出境时,鲁宣公二年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弑晋灵公。赵盾知道后,就没有出境,又回到了绛都。

  但晋国太史在记载此事时,并不是说赵穿弑晋君,而是写着,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赵盾没想到太史会这样写,不承认是事实。但太史给了他一个他无法驳倒的理由,您是正卿,出逃没有出境,说明您还是正卿,还是可以左右晋国的政局。回来后,您也知道是谁弑君,但您却不讨伐赵穿,说明您认可了此次的弑君行为。也就是说,此次弑君,是您的意志,所以就是您在弑君。这样赵盾,就永世背上了弑晋灵公的罪名了。

  国君被弑了,就得再立新君。赵盾派赵穿到王城去迎接公子黑臀,鲁宣公二年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回到了曲沃,朝见了武宫,正式成为晋国国君,就是晋成公。他是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一章【饮马河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