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盟约背弃】
大择天下2019-12-21 01:533,628

  好了我们现在看到,齐桓公手上有了伐他谭国的理由,那就是他谭国无礼于当年的公子小白,今天的齐国国君。而伐这个谭国,胜算的概率又很大,最起码比胜鲁国的概率要大得多。而打败了谭国后的影响会是什么呢?各诸侯国会明白两件事情,第一,做什么事都不能无礼;第二,如果无礼,其待遇就是被齐国讨伐,以至于灭国。而齐国讨伐无礼,正是为了维持当时的礼的社会的稳定。

  到了鲁庄公十年十月,齐国出兵,很顺利地就把谭国拿下,并把谭国给灭了。所以,我们看到了,齐桓公做了国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灭了人家的社稷。而灭人家的社稷的原因和理由,就是人家曾无礼于他。我们来想,一个无礼的行为危害和份量,真的可以大于一个社稷的存亡的份量吗?这要看,由谁来做出判断。如果是齐桓公,他一定以为无礼于他的行为大于那个谭国的社稷。否者,他就不会去灭了人家的社稷。而在谭国国君,当然不会认为,他的无礼行为的危害会大于他的社稷江山,否者他也就不会对任何人无礼了。因为在当时,谭国国君实在很难判断出,这位公子小白能够回国当上齐国国君。那么在其它的诸侯国国君,有什么想法呢?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可能相同的,就是齐桓公这个人,是讲究礼的。

  53、齐桓公与鲁庄公结盟

  讲究礼的齐桓公,要娶周王的王女,来做自己的夫人。所以在他即位的第三年,鲁庄公十一年,他就通过鲁国,娶走了王女,也就是共姬。我们上面说过了,齐襄公娶的也是王女,也是通达鲁国。那么为什么齐不能直接从成周娶回王女,而必须通过鲁国呢?原来,周天王与齐侯不一个层次的等级。所以周王嫁女儿就必须得找一个同姓的诸侯为王女主婚。鲁国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在这一年的冬季,齐桓公亲自来到鲁国,把共姬娶了回去。这一段历史与当年齐襄公即位时的情景有些相似。当年,齐襄公杀死鲁桓公后,很快就由鲁国主婚,齐襄公娶回了王女。这位齐襄公是鲁庄公杀父的仇人啊,但是没有办法,周天王要他鲁国主婚,也只能照办。但那时,鲁国搞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在城外专门给王女建造了馆宫,就是为了齐襄公来亲迎时,鲁庄公可以不与他会面。

  那么现在是什么情景呢?在齐桓公即位前后,鲁国就与齐国打了三次仗,双方有战事就是敌人。而现在,敌人的齐桓公要娶的夫人,又是由鲁国来主婚,这真是有意思的事儿。周王把王女交给鲁国,嫁给齐侯,就如鲁君嫁自己的女儿一样。也就是鲁国,有这样的两次,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敌人。而鲁庄公的这两次嫁王女,在他不知是怎样的心理滋味。这恐怕也就那个时代,有这样的事情可以发生。吉礼与凶礼,战争与婚姻,可以在同一的时间,同一当事人中进行。

  通过鲁国的主婚,娶了王女共姬的齐桓公,似乎并没有与鲁国签订盟约的打算,所以实际上,两国还是处于敌对状况。这样敌对了大致近二年。到了鲁庄公十三年(前681年),也就是齐桓公即位后的第五年,齐桓公开始行动了。在这一年的冬季,齐桓公与鲁庄公,在齐国的柯邑这个地方会面。两位国君,当然会有很多的感想。在鲁庄公,当年不就是想着,从这位齐君的手中,夺过君位,交给公子纠吗?但公子纠已成故人了,而这位小白还在做着他的齐国国君。看来,鲁国的力量真的不如他齐国。在齐桓公,见到这位鲁国国君时,不论他心里是恨还是怨,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齐桓公真想拿下鲁国,使其成为齐国的领土。但现在两位国君却要准备结盟。

  古人结盟大致是这样的。先将牛,也就是牲,杀死在已挖好了的坑中,然后相对地位低的人,手执牛耳,地位高的人站在旁边,将牛的左耳割下,用器皿将血盛起。然后宣读盟辞,参加盟誓的人,每人微饮血。最后将盟书正本放在牺牲身上,埋了。副本由参加盟约的人带回去放到宗庙内。现在齐桓公和鲁庄公就在进行着这样的盟誓的仪式。进行这样的仪式就是化敌对为友邦,就是和平共处。但这里对齐桓公是有一个前题的,那就是鲁国是不太可能成为他的菜板上的鱼肉,而任其宰割的。而就是在这一年夏季的六月,也就是齐桓公与鲁庄公结盟的前几个月,齐桓公把遂国给灭了。

  遂国在齐国的西南约175公里的地方,鲁国北面60公里,今天山东省宁阳县。齐国跑到那么远的地方,鲁国的家门口,来灭了遂国,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在警告鲁国似的。所以几个月后,鲁、齐结盟。这也算是一个推断吧。但真正的原因是,齐桓公在这一年的春季,在北杏这个地方,举行了一次诸侯的盟会。在这次盟会中,遂国国君不来参加,所以齐桓公就把遂国给灭了,并派住了军队。北杏之盟,可以看作是齐桓公第一次召集诸侯国盟会,而这次盟会的议题是解决宋国的政治危机。那么,从这次的盟会的结果看,齐桓公实际上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宋国的内政,一个遂国的无礼。这样的一个盟会,其实还很难说,就确立了他齐桓公在诸侯中的政治地位。但齐桓公只要做了,他就会做下去,这是他成功的要点。但我们还是得先看看,宋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54、南宫万弑宋闵公

  前面我们说过,宋殇公被华父督弑杀后,立公子冯为国君,这就是宋庄公。宋庄公在位十九年,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他安稳地渡过了他的一生。太子捷即位,这就是宋闵公。宋闵公十年时,也就是齐桓公的北杏盟会的前一年,鲁庄公十二年八月十日(前682年),宋闵公被弑。弑宋闵公的是南宫万。而南宫万弑宋闵公的缘由,是让人不会想到的。

  鲁、宋乘丘一战,也就是上面我们说过的,齐、宋联军在郎会合,准备攻打鲁国。鲁国的公子偃提出先进攻宋国军队。当时鲁庄公不同意。公子偃就自己带着他的部属从南门出去,向宋军进攻。当时公子偃将战马蒙上虎皮,宋国的战马,没见过这场面,以为是真的虎,所以宋军战败。在公子偃带兵出了南门后,鲁庄公也率领军队出城去增援公子偃。

  鲁庄公的战车在进攻时,遇上了宋国大夫南宫万的战车,鲁庄公用箭射伤了南宫万,鲁庄公的车右将南宫万俘获。被俘在战场上是很正常的,不要说他南宫万这样的大夫,就是鲁隐公这样的国君,在当公子时,也曾在作战时被俘。被俘在当时没有什么可耻的,但却有可能成为人家议论的材料,沦为人们消闲时的或有感想时的话题。但战俘,如果在敌国不被杀死,就有可能回到祖国。回到祖国不被杀死,他就有可能继续国君效劳。

  在宋国的要求下,鲁国把南宫万送回了宋国。南宫万回到了宋国。宋闵公并没有杀南宫万,还是用他为大夫。但在见到南宫万时说了句玩笑话,以前我敬仰您,可现在的您,是人家鲁国的俘虏,我不会再敬重您了。南宫万也许是个实心的人,没明白这句是玩笑话,当真了。这话一当真,就会一直地折磨着他的心,让他难过,让他生出恨来。所以南宫万就弑杀了宋闵公,顺手把华父督也给杀了,这倒也是让人没想到的。

  宋闵公被弑后,南宫万立公子游为国君。但很快,宋国的贵族们,群起反对南宫万,他们请卫国帮助,出兵伐宋,杀死了子游,立公子御说为君,这就是宋桓公。南宫万跑到陈国去了。在宋国向陈国送了财赂后,陈国答应交还南宫万。方法是让几位女子陪南宫万喝酒,南宫万酒醉了后,用犀牛的皮将南宫万捆裹起来,用马车送回宋国。但当宋国人见到南宫万时,发现他将犀牛皮都给抓破了。原来南宫万不但力气大,而且确实是有功夫的人。他在剌杀宋闵公时,遇见了宋国大夫仇牧,一掌批下去,就杀死了仇牧。这一掌的功力,可能不是几年能练成的。他在逃到陈国时,是带着他的母亲一齐去的,由于出逃仓促,没有用马驾车,而他自己驾着车,带着母亲向陈国跑去。宋国到陈国约是100公里,他南宫万一天就到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有功夫有力气的人,却因为被鲁庄公射伤而被俘。那么我们又可以看到,鲁庄公的箭术是有相当高的水平的。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不论是国君,还是大夫,还是士,都有作战的本领。不但会指挥作战,还会实际的作战技能,譬如会射箭,会使有长兵器的戈戟,会驾驭战车,会擒拿格斗等等。鲁庄公的箭术,南宫万的武艺,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就的,那是日积月累的辛勤苦练的结果。

  55、齐桓公称霸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齐桓公。上文所言,就是宋国发生的政治危机。当齐桓公知道了此事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他在诸侯中树立政治地位的好时机。所以他派出使者到诸侯国去,要他们参加北杏盟会。我们不知道,齐桓公向多少诸侯国发出了邀请,但实际参加盟会的,有宋、陈、蔡、邾,然后加上齐,也就是说,只有五国诸侯参加了北杏盟会。但不管有多少诸侯参加,只要盟会的仪式启动了,只要诸侯国参加了,只要他齐桓公的意志能够一步一步地在实现了,他齐桓公就是在向着成功的殿堂的阶梯攀登。

  在北杏盟会上,五国达成了协议。而这个协议宋国也认可了,我们现在看不到盟约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就是齐桓公等四国承认了宋桓公的君位,而宋桓公也要作出什么承诺来。

  但不知为什么,宋国到了这一年的冬季,却不遵守盟约,弃盟背约,也就是不遵守盟会上的承诺。这在齐桓公又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因为可以借此机会,再次将自己的意志传达给诸侯国,以试探他在诸侯国中究竟有多大的政治能量。

继续阅读:第九十二章【战略情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