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晋国家族】
大择天下2019-12-21 01:533,469

  宋襄公拥立齐孝公

  鲁僖公十七年(前643年)十月初七,齐桓公去世。但齐桓公死后,他的尸体却一直放在床上,没有入敛。到十二月十四日才殡殓,放了六十七天的齐桓公的尸体都生出了虫蛆。一代霸主,却得了这么一个死的结果。

  我们说过齐桓公有三位夫人,六位如夫人。这正是齐桓公为自己的悲惨的死,而埋下的祸根。齐桓公的三位夫人都没有儿子,而六位如夫人倒是都有。长卫姬,就是卫文公的姐妹,也就是齐子,有自己的儿子公子无亏,也就是当年帅三百乘战车保卫卫国的那个齐国公子。易牙这个寺人,不知怎么得到了长卫姬的宠爱。易牙有一手很高明的厨师的技艺,齐桓公也很喜欢易牙烧的饭菜,所以也很宠爱易牙。易牙先是由于得幸于长卫姬,而后才得幸于齐桓公,他要报恩,所以他对齐桓公说,是否可以立公子无亏为储君,齐桓公也竟就答应了。

  但在之前,齐桓公与管仲已将郑姬的儿子,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立公子昭为太子。此时的齐桓公可能是因为年老,或许就不记得早已立公子昭为太子之事了。而管仲是先齐桓公去世的。在齐桓公死后,易牙还有竖人貂,就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公子昭只好出逃到宋国,去找他的保护人宋襄公去了。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太子,名兹父。宋桓公病重时,太子兹父向父亲提出,由庶兄公子目夷即位为国君。他说公子目夷是我的哥哥,而且特别的仁厚,应该立他为太子,将来即位。宋桓公听从了太子兹父的话,命公子目夷为太子。但公子目夷推辞掉了,他说,能将国家都让出去,还有比这个更仁厚的事吗?这真是我所不及的,而且我又不是嫡子,立我为太子是不顺的。这样,太子兹父才在父亲去世后,当上了宋国的国君,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宋襄公。

  宋桓公去世的那一年,就是齐桓公等诸侯葵丘之盟的那一年。宋襄公参加了葵丘之盟。正是在葵丘,齐桓公与宋襄公会面了。我们猜测二人当都是非常地谈得来,是知心的朋友。而且管仲也与宋襄公很要好。之后,宋襄公与齐桓公又见过三次面。就是这四次见面的某一次,齐桓公和管仲将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要他帮助公子昭将来即位为齐国国君。一个是齐桓公相信宋襄公的人品,另一个是齐桓公相信宋襄公的力量。没有这两点的相信,齐桓公是不会把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外国国君的。

  现在易牙、竖貂竟敢立公子无亏为齐君,而齐桓公托给自己的公子昭却成了亡命者,这怎么能行呢?宋襄公必须得完成齐桓公交待给自己的嘱托。

  鲁僖公十八年(前642年)正月,宋襄公联合曹卫邾等诸侯伐齐,准备护送公子昭回国即位。这就是宋襄公的气势,他敢于向比自己强大的齐国挑衅,虽然他有齐桓公的嘱托,但毕竟人家齐国已有了自己的国君了,而且齐国是强国,还是霸主。但宋襄公不管这些,他要对得起信任自己的齐桓公。

  三月,在宋国等诸侯国的压迫下,齐国内部出现了分裂,公子无亏被杀。一部分齐国人愿意接受公子昭为国君,但另外四位公子的支持者却出城与宋襄公作战,但被宋军打败。宋襄公终于完成了立公子昭为齐君的这样的一件死去了的齐桓公嘱托的事情,公子昭就是齐孝公。从正月到五月,我们看到了宋襄公的守信和毅力。在这五个月,其它诸侯先后回国,宋襄公实际上是靠宋国的军队和他自己的坚强的意志,打败了齐国四公子的支持者的,立公子昭为齐君的。看来齐桓公和管仲确实没有看错人,这位宋襄公。

  但从此后,齐国却再也不能使自己强大得使诸侯们听从自己的命令了,因为接下去,齐国处于不稳定的状况中。虽然此时的宋襄公、秦穆公、楚成王都想称霸中原,而另一个诸侯国虽然此时还处于自顾不暇的时刻,但这个诸侯国终究会成为春秋时代最伟大的诸侯国,因为之后百年多的历史,其实就是这个诸侯国的历史,这也是一个霸主,但却是几代称霸,这就是晋国。

  而此时,晋国最伟大的国君,还是公子,而且在流浪,这就是公子重耳。当然,我们还是要将晋国的历史简单地梳理一下,以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晋文公,以及有着百年多霸主时间的晋国。

  晋国历史的简单回顾

  晋公子重耳的祖先是周武王,周武王生子虞叔,到周成王时封于唐(山西翼城)。到唐叔虞之子时改国号为晋。

  重耳的父亲是晋献公,晋献公的父亲是晋武公,晋武公的父亲是曲沃庄伯,曲沃庄伯的父亲是曲沃桓叔,桓叔是晋穆候的公子,但不是太子,太子是桓叔的哥哥晋文侯。从桓叔到庄伯,都不是国君,只是公子公孙,以及公孙的儿子、孙子而已。

  但从桓叔被封邑于曲沃开始(山西闻喜),曲沃的城池就比翼城大,桓叔又是一位有德的人,所以深得晋国民众的心。到了庄伯,虽然出兵过晋,想夺取晋的社稷,但没有成功。到了武公时,就改变了这一切,他下定了决心,要从晋侯手中,夺取江山。鲁庄公十六年(公前678年),武公打败了晋侯缗,并得到了周僖王的承认,成为晋国的国君。两年后,晋武公去世,其太子诡诸即位,这就是晋献公。也就是公子重耳的父亲。

  晋献公是在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年)即位的。这时原先晋侯缗的势力已基本被清除干净。但是,多年来,在与原晋侯争夺社稷时,桓叔、庄伯的公子公孙,全力帮助晋武公,在消灭了原晋侯后,这些桓叔、庄伯的子孙的势力也随之慢慢地强大起来了。这在现在的晋侯看来,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威胁,毕竟晋武公是从人家兄弟那儿,夺得晋国天下的。那就难保,这些其它的兄弟,不会再从他晋献公手中夺走晋国天下。因此必须消灭桓、庄之族,这是由晋献公的祖辈的切身经历所得出的经验。大概这也就是当时的世袭制度社会,一个非常悖论的事情,血亲是最靠得住的,所以一切都以血亲的远近来考虑问题。但血亲又是最危险的所在。

  晋国大夫士蔿为晋献公提出了,先消灭桓、庄之族中最强大的富子,然后再解决其它的公子公孙的行动步骤。士蔿先是离间富子,然后利用桓、庄之族来消灭富子。之后士蔿又离间另一较强大的游氏,游氏被杀。鲁庄公二十五年,士蔿在聚这个地方筑城,请桓、庄之族的子孙都居住到聚邑来。冬季时,晋献公出兵包围聚邑,将桓、庄之族全部消灭。

  谢木鱼之木。修改好了,有空了,就来更新。

  77、晋献公的五位公子

  灭了桓庄之族的晋献公,把国都迁到了绛。在最早时,晋国建都于唐,就是今天山西省翼城县。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山西省太原市。翼城县处于今天临汾盆地东侧,其东面北面和南面都是山地,向西去就是临汾盆地。汾水经临汾盆地流向黄河水。在汾水的东边是太岳山,西边是吕梁山。

  而当年桓叔被封于的曲沃,在今天山西省闻喜县。闻喜县处于运城盆地的北端,中条山横亘于其东南面。曲沃在翼城西南约70公里处。所以当年曲沃武公灭翼时,实在没有什么大的困难。从曲沃到翼,路程不远,也不难走。武公第一次灭翼是在鲁桓公八年(前704年)春,同年周桓王立公子缗为晋侯,武公只好再回到曲沃,一直到他再次攻下晋,才建都到了翼城。

  到了晋献公灭了桓庄之族后,士蔿被命为大司空,主持工程事务。士蔿办得第一件事就是修建绛城(山西绛县)。绛正好在翼与曲沃之间。到士蔿修缮好了绛城后,晋献公就迁到了绛,绛成为晋国新的国都。

  晋献公的夫人是贾姬,但贾姬无子。晋献公又纳娶了后母齐姜,有了一个女儿,嫁给了秦穆公,一个儿子,就是太子申生。晋献公还娶了大戎狐姬,生子就是重耳;娶小戎子,生子夷吾。我们发现晋献公完全不理睬同姓不婚的规矩,照样娶了贾姬和重耳的母亲,而且重耳的母亲的祖先就是晋献公的祖先叔虞。

  在晋国东南面,有一个诸侯国骊戎国(山西阳城)。晋献公想要攻下这个地方,但卜卦后,史苏说可以战胜,但却不吉利。晋献公没有听史苏的话,照样攻打骊戎,并攻下。而且还把骊戎国的两位公女娶了回来。这两姐妹也是姬姓,姐姐就是骊姬,她为晋献公生了个儿子,就是奚齐,妹妹为晋献公生了儿子,就是卓子。

  晋献公在清除了桓、庄之族后,也确实需要自己的子孙来维持晋国的江山稳固,所以多生几个儿子也是很正常的。但骊姬在得到了晋献公的宠爱后,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国君只能有一个,但公子却有很多,也就是只有一个公子可以成为将来的国君。所以她就想着,自己的儿子是否可以争取到太子的地位呢?骊姬看到晋献公非常宠爱东关五和梁五,就送给这二五财物,联络感情,然后叫这二人在晋献公面前进言,将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分别住防到曲沃、蒲和屈这三个地方,而奚齐和卓子却留在绛。而在晋献公面前说出来的理由是,曲沃是先祖桓叔宗庙所在的地方,蒲和屈是重要的边境城邑,分别由三位公子住守,可以起到震慑国人而使戎人惧怕的效果,将来还可以开拓疆土。

  晋献公听从了这个建议,到鲁庄公二十八年的夏季,命三位公子分别到曲沃、蒲和屈三座城邑去了。

继续阅读:第一百章【诺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话之帝国崛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