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余音拿完饭菜之后将食盒收好,这可是她付了押金的,明天早上还要还到人家酒楼去。
院子里的丫鬟还站着,忙完了手上的事情,苏余音回头一瞧,忍不住嘲讽道:“这可多谢夫人的好意,送来这么些残羹冷饭……原来杨家已经穷到了这个地步,夫人可真是持家有方!”
丫鬟闻言便红了脸,但是看了自己弄脏的衣裙以及地上的饭菜,好半天才愤怒的跺了跺脚转身回去了。
苏长歌看到碍眼的人走了,便一屁股坐在桌边的椅子上,嚷嚷着要开吃。徐姨娘这里也不讲什么规矩,大家将刚才的烦心事抛开,其乐融融的围成一团。
苏余音夹了一筷子卤鸭腿放到杨氏碗中,嘴上还笑道:“娘,我在白云县杨家附近转了好几圈,这家酒楼里的卤鸭腿儿可是远近闻名……您瞧瞧这鸭腿的色泽和那股子酱香,手艺确实精湛的很!”
杨氏自从到了杨家之后就未曾出府,自然没有听说过这酒楼的招牌鸭腿。她看着一脸关切瞧着自己的女儿,心中的担忧也被压了下去。
“阿音,你可是有心了,我们三个正饿着呢!”杨氏夸赞一句,随后她眉头一皱,忽然发问道,“方才傍晚的时候你匆匆出去,是想在外面租一间院落吗?”
苏余音正在大口吃着饭菜,突然听到杨氏说话点了她的心思,顿时手一抖。
她只和徐姨娘商量过要离开杨家,杨氏虽然知道苏余音有这个意图,但还不清楚她该如何付诸行动。
不过毕竟知女莫若母,杨氏从苏余音晚归的举动中就看出了他坚决离开杨家的打算,不然刚才也不会那样不客气地嘲讽杨夫人派来的丫鬟。
苏余音放下筷子,看着外面的夜色,叹了一口气道:“娘你心中也清楚,这杨家虽大却已经不是我们的容身之所!”
如果说杨老爷对于自己的姨娘和庶女以及正妻嫡女相提,他肯定会偏向后者。
提到这个话题,刚刚还其乐融融的餐桌氛围顿时冷了下来,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院子外头传来的小厮清朗的声音。
“徐姨娘,老爷让我请您过去一趟!”
徐姨娘眉头一皱,但还是跟着小厮去了杨老爷的书房。进到书房之中,徐姨娘只见杨老爷一个人在书房中坐着,听到动静抬头一看,脸上就露出了懊恼和悔意。
看到杨老爷露出这样的表情,徐姨娘便嗤笑一声,语气锐利的讽刺道:“怎么,我以为从下午的事情中得知你的铁石心肠,还不会为我们娘俩离开杨家感到伤心。”
杨老爷动了动嘴唇,好半天才叹了一口气。
“我方才从她那里知道,其实当年那苏家小子……能够和雪儿培养感情,也是因为她多次促合。”杨老爷闭了闭眼睛,想起现在杨雪的状况,也不知道该如何评论当年的荒唐事。
平心而论,那苏家小子除了家境贫寒之外,其他的才貌样样皆可。但是这在杨夫人看来,仅凭着家世一项,就足以让她把苏父贬低到篱笆里。
所以她才会想办法撮合杨氏和苏父之间的恋情,然后在杨老爷面前揭发出来,趁机破坏刘家三少爷看上杨氏想要提亲的计划。
杨夫人也是破罐子破摔,毕竟她背后还有一个势力不小的娘家。她在杨家宗族颇有地位,就算是杨老爷,平时也得给出杨家当家夫人的体面。
徐姨娘听了这话,目光冷冷的看着杨老爷。
“老爷又同妾身说这些话做什么,等到明日天亮,我那外孙女找到了屋子,我们便搬出杨家,从此一绝两断不复相见。”
听了这个话,杨老爷眼中闪过一抹无奈。他抬手揉着眉心,有些烦躁的问道:“为什么你们就要离开杨家,是我这家业不够富裕,又或者……”
徐姨娘打断了杨老爷的话,道:“雪儿有一个好女儿,老爷您当初肯回头将她接回来,不就是贪图这苏神医的名声吗!”
杨老爷顿时张口结舌,忽然从自己边上的一本书中翻了翻,抽出了两张大面额的银票,推到了徐姨娘面前。
徐姨娘目光一扫,发现银票是是官方钱庄发行的大额五百两银票。
这两张银票加起来一共一千两,即使是对待如此富裕的杨家而言,也算得上是伤筋动骨。
徐姨娘去摸银票的手抖了抖,她只是一个普通农女,虽然后来因为长相貌美被杨老爷看重娶回家中。但杨家的钱财从不归她管理,想来就算是杨夫人拿起这两张大额银票,都会紧紧的捏在手中,心中翻起滔天巨浪。
书房中一片沉默,就在这个时候,门外的小厮忽然向杨老爷禀告道:“老爷,表姑娘过来了。”
苏余音看到小厮将徐姨娘叫走了之后,实在担心已经扯破了脸皮的杨家会使出阴谋诡计。
她虽然对杨老爷还抱有几分希望,但总担心已经起了坏心的杨夫人会不择手段的伤害自己的亲人。
苏余音先到了杨老爷的书房,看到书房里点着灯。从外面的窗户纸上照出了一个坐着的人和徐姨娘窈窕的身姿,她这才放下心来,让门外守着的小厮帮忙通禀。
杨老爷咳嗽一声,让小厮把苏余音领进来。
苏余音刚刚踏进书房,目光就落在了桌上摆着的两张银票上。
她一开始为了苏家的生计奔波时,也见过有钱人拿着银票付账。
尤其是朝廷设立的钱庄里面出的官方银票。用上等的桑皮纸制作,染料各是加入了特殊的配比,又设置的多处防伪印记。
朝廷的钱庄里还有专门设置的监银一类官职,这官职不大不小,但都是请当地有名望的人担当,专门负责用自己特殊的笔迹签发银票,而监银所书写的笔迹也是鉴定银票真伪的一处。
苏余音只上来借着灯烛的光一看,便能够辨认出这正是附近郡县一带通行的银票。
而且是两张五百两面额的!
等闲人家可不会有这样的银票,一般是商户人家做大笔买卖时才会随身携带。
苏玉英连忙抬头去看徐姨娘,却见徐姨娘面沉如水的盯着杨老爷,而杨老爷的手还保持着将银票推出的姿态。
“杨老爷……您这是?”
苏余音这声称呼生分无比,她伸手指了指桌上的银票,脑海中一个想法遏制不住的冒了出来。
难不成杨老爷是打算把钱给她们?
苏余音想了想自己在杨家见识的各处富丽堂皇,虽说一千两不是小数目,但是杨家也确实拿得出来。
这可真是一笔诱人无比的财产。
苏余音这段时间将自己的衣服收好,尤其是夹层里的两张五十两银票,更是日夜不曾离身。
这样的一笔钱苏余音都要小心保管,生怕自己弄丢,而这时候杨老爷推过来的则是十倍的财产。
可是她不能收。
苏余音也不多说,只转头看着徐姨娘,抿着嘴唇摇了摇头。
徐姨娘顿时明白了外孙女的意思,心中可惜起来。
但是徐姨娘转念一想,又看到了杨老爷脸上羞愧想要补偿的神色,她忽然将银票重新推了回去。
既然要离开杨家,那就选择干干净净的走,不过是一千两银子。她那外孙女一看便是人中龙凤,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又怎可因为这一千两银子和小小的杨家扯下羁绊。
徐姨娘摇了摇头,一拂袖子便走了。
苏余音本来转身正想离去,但是她看着一瞬间颓废了许多的杨老爷,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杨老爷,你们杨家家大业大,但是家风还需整肃。”丢下这句话,苏余音也跟上了徐姨娘的脚步,回到小院里。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苏家人就已经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站在了内院和外院交接的地方。
苏余音没有等多久,就看到朱管家陪同着自家哥哥走了过来。她谢过朱管家帮忙报信的好意,正要离开杨家的时候,忽然听到朱管家指点说是城东有一间正要出租的小院。
苏余音仔细一问才知道是朱管家结识的一个朋友打算远行,将院落托付给家中老仆。现在这院子正空闲着,老仆人平时也干些收租的事情,将钱攒起来留着自己的主人回来取。
“多谢朱爷爷介绍!”苏余音对朱管家笑了笑,随后从自己的包袱中摸出了一枚和苏长歌一起在白云县的寺院里买来的平安符。
朱管家接过苏余音送给他的平安符,脸上的笑容更加和善。
“不过是举手之劳,我在这县城里消息灵通,你们要是在白云县遇到什么难处尽管来寻我!”朱管家招了招手,就在这时有人过来通知她有事务需要去处理,于是他收好护身符便匆匆走了。
苏余音按照朱管家指的路线找过去,果然看到一间清雅幽静的院落正要出租。那老仆人提前得到了朱管家的提醒,要的租金十分低廉。
很快苏家人就将行李都搬了进去,将这个即将暂住两天的院落布置得温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