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因果
林也深2019-07-03 18:174,197

  宝剑长三尺三寸,剑身二尺八寸,柄长五寸,轻若鸿毛,周身有青色剑气流转。

  少年人从未见过这等宝贝,顿时爱不释手,忍不住把玩起来。

  陈三千没有练过武,只是拿起宝剑随意挥舞,感受剑身传来的阵阵清凉,一时间心情畅快无比,竟然停不下来。

  院中青光飞舞,剑气纵横,剑声铿然。少年持剑随心而动,全无招式可言,借着落日余晖映照,却有几分说不出的洒脱,别有一番韵味。

  一番舞剑,消耗了不少力气,少年人停下一边歇气,一边打量手中的宝剑,难掩心中喜悦,于是对剑说道:

  “以前听闻阿婆讲,那些出名的宝剑,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比如从前有位将军,他有柄宝剑叫“三千里”,据闻可以三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说完,又叹了一口气道:“那把剑真是件宝贝,只是听阿婆说将军后来被人害死了,剑也折了,真是太可惜了!”

  这些故事都是陈三千从阿婆那里听来的。阿婆闲的时候,总是会向他讲些故事,故事里总少不了一位不知名的将军。

  将军勇武忠诚,武功高得一塌糊涂,灭十八路反王,绝七十二路烟尘。

  不过故事的结局却不完美,将军死了。陈三千以前问过将军的姓氏,阿婆推说不知。

  陈三千知道,阿婆其实知道将军的姓氏,只是不愿意说。因为每一次阿婆讲起将军擒王杀将,总是兴奋异常,每个细节都能讲得清晰无比,好像亲身经历一般,而每次讲到将军身死,总会痛心疾首,老泪纵横。

  阿婆讲的故事,开头永远是从前,结局是哽咽无言。

  “从前”是多久以前?或许古老得不可追问。不过陈三千能体会到,阿婆想让自己记住这位不知名的将军。

  少年性格孤僻,所以几乎没有朋友,因此也从未和人讲过这些故事。然而今天自己居然对一把剑讲起了这些事!

  少年人觉得自己有点莫名其妙,为了化解尴尬,便扯起袖子轻轻擦拭剑身,边擦边道:“看你周身弥漫着青光,就好像杨秀才身上穿的青衫,不如就叫你‘青衣’好了!”

  宝剑通灵,闻言竟然一颤,挣脱少年之手,以少年为中心在院中飞舞起来,并发出阵阵轻鸣,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少年一时发呆,但片刻之后便明白这是宝剑认可了他取的名字,于是口中轻唤着“青衣”,一人一剑在院中追逐起来。

  刘婆今天运气不错,在采得不少好药材,其中还有一株上了年份的山参,想着有了这东西,宝贝孙子的身体能够好好调养一下了。

  孙子孙体不好,刘婆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过以她现在的手段不可能治好孙子,唯一能做的便是细心调养,兴许十年二十年的,能有望治好。

  “老婆子今年已经六十又三,怕是也没有几个十年好活咯!”一想到自己的身后事和自家那个瘦弱的孙子,心中全是酸楚。

  刘婆便忍不住叹了口气,“英烈公一脉的独苗,可不能在老婆子手里折了!”

  想到这里刘婆忽然觉得自己又充满了力量,眼中爆出了几缕精光,“那些打我孙儿注意的人,最好小心夹好尾巴,别让老婆子揪住咯!”

  黑夜咬破昼的唇,只在天边留下一抹血红,于是霞光渐退,星辰渐显。

  刘婆踏着夜色慢悠悠的往家走,只要孙子不踏出家门,那些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上门挑衅的。这一点刘婆很自信,命圣一脉的“太乙阴阳阵”可不是吃素的,祖师爷可是用它封过天人!

  想找到这里,刘婆的脚步慢了几分,看起来心情愉快了不少,居然跟那些蹲在家门口吸旱烟的老爷们说起了荤话。

  然而,就在她快走近草尾巷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龙吟,一条火龙冲天而起,接着又有一道剑光直射斗牛,将火龙拦腰斩断。

  太乙阴阳阵——破了!

  刘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步十丈,很快就到了巷子口,一个头戴莲花冠,身着麻衣的老道不知从何处忽然冒了出来,挡住去路。

  刘婆心头一悸,停住了脚步,脸色阴沉似水,冷声道:“烦请道长让道!”

  “修道之人,不敢让‘道’,烦请仙姑绕道!”

  老道不慌不忙用左手捋了捋胡须,然后将右手中的浮尘轻轻在地上一划,口中喝到:“平地起高墙!”

  霍地,一道高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入云端,将草尾巷从镇中隔了出去。

  麻衣老道立于墙下,神态安然,手上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慢吞吞的说道:“刘仙姑,请了!”

  刘婆神色严峻起来,而后又恢复平静,淡淡道:“时隔十三年,你们这些人还是找到了这里。说吧,你们究竟要如何才肯放过三千?”

  老道摇了摇头,道:“贫道只是神君座下一小小的“色身”罢了,生死尚且由不得自己作主,又何来放过别人之说?

  依贫道看,倒是仙姑太过执着了,当年要不是您执意要带走转世灵身,哪里会有后来诸多祸端?施主不如将灵身交与贫道,贫道保证不伤他分毫?”

  “英烈公在世时就对朝堂上那位说过,‘神将府不信牛鬼蛇神’,所以陈三千只是英烈公嫡孙,并不是什么灵身,怕是坐不得你们玄教的神台!”

  刘婆神情傲然,说起英烈公脸上添了几分豪气,要是那个伟岸的男人还在世的话,这样的杂毛神她还不放在眼里。

  老道闻言拱手,笑道:“英烈公一世英雄,东封冥海,西定大荒,饮马北川,南灭十六国,傲视天下英雄,杀人如割草芥。边地蛮夷闻其名无不胆寒。

  然而,英烈公已没,纵有余威震于殊俗,也再难及当年。狂风蓄力之时,万物无不骇然,如今只剩微风拂面,只会让人觉得舒畅,哪里还会心生恐怖!”

  “是啊,如今英烈公对你等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死人罢了!”刘婆听了道士之言,神色有些黯然,长长吐了口气,回过神来继续说道:

  “英烈公虽然不在了,但我刘秀英还在,陈三千也是刘秀英的嫡孙,谁要敢打他的注意,得问问老身答不答应?”

  说完这句话,刘婆神情恢复坚定,一股凛然气势透体而出,眼露精光,直视老道,盛气凌人大声喝道:“老身的孙儿是不是灵身,自然由老身说了算,现在老身告诉你——他不是!”

  老道再次摇头,道:“仙姑何必固执呢!您乃是命圣嫡脉,最是精通天机之术,应该清楚隐藏神尊灵身会导致的因果。难道仙姑真以为能以一己之力对抗天道?

  您真以为费劲心力寻到这葬神之地,借助这里的风水气运和前代国师的敕封就能镇压灵身宿慧的觉醒?”

  “状元塔,白塔寺,双龙井,镇魔碑,仙姑借助这些东西,依山水格局布下太乙阴阳阵,想来天机之术已经大成,但和令师天真子相比如何?”

  老道三次追问,刘婆被问得哑口无言。

  隐藏神魔,阻止其宿慧的觉醒,使其终身困在隔阴之谜中,这是大禁忌。就算是师尊在世,他那样半步入神的人物,恐怕也不敢招惹这样大因果吧!

  自己这样一个中境修士,如若真造下这比天还大的因果,怕是难得善终了!

  但是自己还有其他选择吗?刘婆苦笑摇摇头。一想到那些所谓的转世者觉醒宿慧的场景,当场死亡者有之,痴傻者有之,就算侥幸成功了。他恐怕也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

  当前世的记忆占据今生,他可能是无恶不作的“魔”,可能是灭情绝性的“仙”,可能是高高在上的“神”,绝对不可能再是人!

  而刘秀英的孙子,只能是有些有肉,有情有爱的人!

  “小三千啊!我只愿平平安安做一世人,不作神魔不作仙!做有血有肉的石头哪有做人有意思!”刘婆低声呢喃,露出了慈祥的微笑。为了自己的孙儿不至于成为有血肉的石头,就算自己粉身碎骨,魂飞魄散又何妨?

  刘婆虽然修为不高,但为了至亲的孙儿,她敢赌一回。

  若是不能颠倒阴阳,逆转因果,大不了以身殉道。

  一念至此,她更是忧心自家孙子,但苦于高墙阻隔,神通也无法感知孙子的情况。

  刘婆自知多说无益,心急如焚,高喝一声:“鞭来!”

  无中生有,一根铁鞭兀的出现在刘婆手中,只见此鞭:鞭长四尺,共为十三节,形如宝塔。鞭身为方形,每节之间有突出的铁疙瘩。鞭尖成方锥形,把手处有圆形铜护盘。

  除此之外,再无雕花修饰,显得厚重古朴。

  老道见刘婆亮出兵器也无惧意,反而哈哈一笑,赞道:“大巧不工,好一条赶山鞭!贫道今日有幸得见命圣至宝,真乃三生有幸!”

  老道眼力非凡,一眼便认出了此鞭的不凡。此鞭正是命圣一脉的无上至宝,据传乃是上古圣人所铸。

  百年前明生夜从荒古遗迹中取得此鞭,从此强势崛起,追星撵月,填山赶海,闯出了命圣的赫赫威名。

  刘婆见老道一眼便认出了此鞭的来历,颇有些心惊,却也不废话,摧鞭便往老道头上砸去。

  “哈哈,来得好!”老道一声大笑,身上道袍随风摆动,并无多余动作。

  说时迟那时快,刘婆持鞭猛一步上前,用的是猛力,只听“呼啦”一声,沉重铁鞭带起一阵飓风砸将上来。

  老道不闪不避,只以头颅相迎。然而想象中的脑浆四溅的情形并未出现,那铁鞭落在老道头颅三寸的地方,便再难进分毫。

  刘婆骇然,这一鞭虽然未用神通,但仅凭她这身的力气,足以砸飞一座山丘,但眼下竟连这个老道的护体罡气都砸不破,这个老道的境界到底有多高,是‘神游’、还是已经踏上‘天梯’?

  老道并不理会刘婆的惊骇神情,伸手拂向额头上的铁鞭,手指接触铁鞭的刹那,刘婆顿感手臂一麻,铁鞭差点脱手,急忙后退三步。

  老道再次赞道:“好厉害的鞭子,难怪能将‘究极浮屠’抽入地下三丈,将其复位!”

  “那晚在状元塔上捣鬼的人也是你?”刘婆心猛地一沉。

  道人口中的“究极浮屠”正是刘婆口中的“状元塔”,镇中的百姓只知道塔下埋了一位状元,便把那座青铜塔叫做“状元塔”,却不晓得那铜塔本身便是一件无上“法器”。

  刘婆心中有些惴惴,“究极浮屠”的厉害,她哪能不知。当年乾元的末代皇帝可是召集了十二护国天师合力,才勉强催动“究极浮屠”,镇压了那位“状元”。

  但眼前这位老道却仅凭借一己之力便放出了那人的一丝“命魂”,

  难不成他已经踏入“天宫”?

  “那可不是老道做的,老道只是机缘巧合,遇到有心人想要献祭灵身放出大魔,便跟上去看个究竟,没成想碰巧看到了仙姑施展神鞭绝技。”

  “献祭!”

  刘婆闻言心里又是一沉,从老道的话中不难猜出镇里还隐藏了其他别有用心的高手!

  就在刘婆思忖间,老道道袍一卷,刹那间便结出一个繁奥的手印,一个金色符文在虚空中凝结而出,化作一双大手向刘婆抓来。

  刘婆神色严肃,赶忙收回心神,脚下踏出一个神异步伐,咒语脱口而出:

  “神君赠我一条鞭,赶山山走,赶水水开,赶星星河转,赶地现深渊。吾奉三山九岳无极神君之命!”

  咒语一出,只见原本古朴的铁鞭,瞬间神光大作,迎风而涨,一息之间便化作长达数十丈的神鞭,迎上那双遮天巨手。

  两者相撞,碰出一串璀璨的金色烟火,消散在夜空中。

继续阅读:第五章 潜龙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妖孽江湖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