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的房东没敢亲自来敦煌府取钱,但王允还是送去了十万万钱,并拿回了房契。
随后一连数日,王允就一门心思的扑在了孤儿院的建设上了。虽然实质上是一所少数民族孤儿院,但王允的野心更大一些。他原本的计划是将孤儿院叫做“敦煌小学”的,但貂蝉和阿思齐都不同意,他也觉得这样太俗,而且也不好听。想想也是,王允思前想后,决定改名叫做“敦煌书院”。
名正言顺,言顺事成,王允立即着手进行改建。他亲自绘图,进行规划。
“既然是书院,当然不能仅仅考虑生活问题,这些孩子长大了,总要有自己的生活的,他们不仅仅要知书达理,更要有一技之长。这样,等他们长大成人,他们不仅可以自立,还可以反馈书院,帮助更多的孩子,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懂么?”王允一边绘图,一边对阿思齐说道。
阿思齐则一脸崇拜地看着王允,拼命地点头。虽然王允十句话她最多能听懂七八句,但貂蝉不也是如此么?
“因此,今后前院是书院的教学区。女孩子学什么、男孩子学什么,我们都要有个规划,不仅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技术。技术是敦煌的特色,盐铁坊塞满了来自中原和西域诸国的匠人,我打算聘请他们来讲课。”
“让工匠们来给孩子们讲课?你想把我的孩子全部变成匠人么?”
王允皱着眉头道:“阿思齐啊,记着,永远都不要看不起匠人,技术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当然,我会教孩子们四书五经,但他们是胡人,要让他们去当朝廷的官员,恐怕是永远不可能的。掌握一门手艺,不仅仅不丢人,而且值得骄傲。铸铁冶金是技术,治病救人也是技术,行商做买卖也是技术。这些,我都会想办法教给孩子们。这些技术,就是今后孩子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懂么?”
阿思齐点了点头,又问道:“可那些匠人的手艺都是不传之秘,他们会愿意传授给孩子们么?”
王允一笑道:“这就是我的另一项创举了。”
说是创举,实际上是故弄玄虚。王允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聘请教师。
“我会寻找、挑选、选拔一批优秀的匠人,聘请他们成为书院教师。他们今后不用再靠手艺混饭吃,他们直接从书院领钱,技术越厉害的匠人,我还要给他们一个‘职称’。比如,普通匠人就是教师,随着他工作时间的累积,技术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他可以升任到助教级别,然后是副教授,教授,最后成为大师。当然,如果书院不满意他的工作,我们也会和他解聘,让他重新变成普通的匠人。”
阿思齐大张着嘴,这样的想法让人震惊,但她只要一听,就能感觉到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绝妙的点子。
在中原地区,学习四书五经,也要交一些“束礼”。比如拜孔子为师,就要交上来几斗米和几条腊肉。当然,朝廷也会设立一些“官学”,但这样的官学一般百姓的子弟是无缘得入的,而且官学传授最多的也是儒学,是教人如何做官的地方。
要学习手工艺技术,要么靠家传,要么只能拜师,当学徒。古代,“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不是一句空话。因此,即便是当学徒,在师父死前,也很难能学到真本事。师父的传授全凭良心,学徒也就成为了师父免费的劳动力和剥削对象,传授的效果自然很差。
王允的创举则是将“老师”这样的岗位固定下来,不和学生的利益、发展产生冲突,还以教学成果来考核评价他们,成绩好的,还进行奖励。此外,王允本身就对虚伪的儒学没有什么兴趣,在他的设想中,敦煌书院将是一所专业技术学院,今后,敦煌将利用它汇通东西的优势,成为一块技术高地,如果可能,他要吸引全天下最聪明的人来到了这里。
“可是,司徒,教师的钱谁出呢?”阿思齐担心地问道。
王允道:“当然是敦煌府啊。”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敦煌府有这么多钱么?”
“你又忘了我说的话了么?今后,敦煌府是不愁没有钱的。放心吧。课程设置嘛,我得再斟酌一下,不过,按照年纪不同,课程不同,划分出来二十个教室,应该足够了。”
“什么?!二十个,太多了吧?”
王允道:“我还担心二十个不够呢。等敦煌书院建好了,我想不仅仅是你的孩子们,敦煌城中的孩子,还有城外的胡人,都可以让他们来这里上课。敦煌书院,有教无类,将来不分胡汉,人人有学上,人人有书读。”
王允大手一挥,望着远处,好像已经看到了将来。
阿思齐越来越崇拜这个男人了。他能轻易被自己的美色骗到,但也能轻而易举地畅通了阻塞已久的商路,沙场上,一个人击败了四大部落的酋长。而现在,他的宏图,他的构想,更让她心跳加快。
貂蝉好幸运……
“不过,敦煌现在还没什么钱。我手头只有两万万钱,买这块地方,还有整修这些房子用掉了一半。不过,别担心,有我呢。将来书院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你有没有信心?”
阿思齐望着王允,用力点了点头。
王允继续规划,在图纸上写写画画,道:“然后就是后院了。后院就简单了,简单来说,就是分开男女,然后怎么方便,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另外,我还需要建一所职工宿舍专门给老师住。还要建专门的食堂,孩子们都在长身体,你整天给他们吃这些,不仅不健康,而且缺乏营养。”
阿思齐脸红着低下了头。
“不过这也不能怪你,今后伙食也由敦煌府来确定。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这些都要有,尤其是奶,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
“司徒,你在说什么啊,我听不太懂。”
王允挥挥手道:“别在意这些细节,我回去写一份食谱,今后,吃饭就按照这个食谱来。好了,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张司马,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敦煌你熟,就按照这个规划来改建吧。”
张就在一旁听着,内心激荡,但又有些怀疑。
“真的要投入这么多,来安置胡人孤儿么?”
“不仅仅是胡人孤儿,今后,汉人孤儿也可以来这里啊。而且,谁告诉你学府就是给孤儿的,只要父母愿意,都可以来学员学习。”
“嗯,然后向父母收费?这样还可以减轻敦煌府的压力。”张就点了点头。王允说了半天,全是花钱的地方,至于书院如何挣钱,一个字也没提。张就还在担心,现在总算是看到了盈利的希望和可能。
王允却摇了摇头,道:“不,书院完全是免费的。”
“什么?!司徒先生,按照你的计划,以后书院人多了,你要是还免费,你信不信,光是吃,就能把你穷咯!”
王允道:“首先,书院中有孤儿,孤儿不收钱,有父母的孩子交钱,这中间肯定会产生不平衡。孩子们的内心都是很敏感的。你猜他们会不会被瞧不起,或者被欺负?至于书院的盈利方式嘛,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虽然还不完善,但是这样继续下去,应该可以维持的。不,不仅仅是维持,我想我有办法让敦煌府起码今后不愁钱。好了,我还要回敦煌府一趟,这里就交给你们二人了,我在敦煌府等你们的好消息。张司马,改建一定要在半个月前内完成。”
张就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听了王允的构想,他也突然对建设一座这样的书院充满了干劲。
阿思齐将王允送到了门外,说道:“司徒先生,”王允如今的所作所为,已经彻底改变了阿思齐对他的看法,由心而发地更尊重这个男人了。
“别叫我先生,我还是喜欢你叫我司徒,听上去更熟悉些。”
“嗯,好,司徒,谢谢你为我做的这些。”
王允笑道:“不,我不是为你做的,我是为了孩子们,也是为了敦煌。而且,我还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但我还是要谢谢你。其实,我就要支撑不下去了。如果没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做了一件事,差一点就……”阿思齐低着头,眼眶微红。面对王允的付出,她必须将羌人围城的实情告诉他,要不然,她晚上会睡不着觉的。
王允用食指,轻轻盖在了阿思齐的双唇上,笑道:“阿思齐,今后我们就是朋友了。有些事情不用说出来的。而且事情已经过去了,虽然有些危险,但结果还算不错,这都多亏了你。就当这是意外的收获吧。”
“司徒,如果,如果你想要回报的话,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除了……。”阿思齐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满脸通红了。
王允先是懵懂无知,然后突然心跳加快,阿思齐的意思是……。。天啊,这,这变化得也太快了吧。西域的女人都这么奔放么?但看阿思齐的样子又完全不是那回事。否则,她有没有必要一直拒绝那个房东。
阿思齐以为王允瞧不起她,脸更红了,说道:“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从小学的就是这些,除了服侍男人,我不会别的了,如果你不嫌弃,我愿意为你……。我知道我很没用,但我只会这个。”
王允感觉自己的理智陷入了欲望的漩涡之中,说是漩涡可能有些夸张,也许更像是甩干机,正在被摔绊的四分五裂。当一个长得像阿思齐一样的女人站在你面前,为了表示感谢而愿意委身的时候,王允相信没有几个男人能够抵抗这种诱惑。
但王允还是冷静了下来。
一个豪取,一个巧夺,如果因为阿思齐的谢意,自己占据了她,那他和那个房东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阿思齐,你会的有很多。今后,忘记你以前学的那些吧,帮我管理好书院,照顾好那些孩子。好么?这才是‘阿妈’应该做的事情,不是么?”
说完,王允就离开了书院,留下阿思齐望着他的背影呆呆地站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