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佛(二)
无剑十二少2019-07-11 18:456,762

  吃过菩提粥和素饼,众人健步如飞,赶着马车在崇山峻岭间迂回行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盛夏之际,一行人马顺流溪河南下。日上中天,众人来到一个潭边,寻个酒家用过午膳,林冲盘坐于马车上打起盹来。

  “北有豺狼,家有蛀虫,天灾人祸,不止不息……”一个干瘦老道倒骑于毛驴上,摇头晃脑唱个不停。“杞人忧天,果老自烦,倒骑毛驴,信口开河。”一位袒胸露腹的中年道士摇着大罗扇哈哈大笑,身旁一位仙姑手持荷花闲庭信步,仿佛天上仙女临凡。

  “你这口大钟,损老朽足矣,何故笑老朽千里神驴。”老道士满脸不高兴道。“你那破驴身无十斤肉,若是大钟坐上去,非压成一团驴肉烧饼不可,还说个什么千里神驴?”大罗扇在驴背上一拍,小毛驴痛得哇哇叫。

  “好个大钟,不知老朽毛驴厉害,你有胆量敢骑它否?”老道士跳下毛驴道。“有何不敢?压垮了小毛驴可别怨大钟。”大罗扇轻轻一跃,竟跳上了毛驴背。“神驴,给点颜色大钟看。”老道士在驴臀上轻拍,毛驴驮着大罗扇上下颠簸左右摇晃,吓得大罗扇抓着驴毛大叫“驴儿乖,驴儿乖……”

  小毛驴哪肯罢休,把大罗扇颠至潭边,猛一甩,大罗扇跌入潭水中。“钟落潭、钟落潭……”仙姑与老道士捧腹大笑。公主、花荣、武松与一众喽啰也拍手大笑。

  一阵香风吹过,仙姑、老道士、毛驴与水中的大罗扇皆不见影踪,众人正诧异间,忽闻林冲梦中大叫:“龙,好威风的一条青龙。”公主与众人快步上前,但见林冲喘着大气,冒出一头冷汗。“哥哥醒来,青天白日,哪有真龙?!”花荣与武松齐唤道。

  “一条青龙从哥哥眼前飞过,如何不是真龙?”豹子头林冲透过气来,突然手指前方,“这不就是一条卧龙吗?”众人抬头望去,连绵的群山向南延伸,林木郁郁葱葱,远看果然象像一条卧在地上歇息的巨龙。

  “巨龙现显,想来云山珠水也不远矣。”武松道,众人听之,甚为鼓舞,拿好行李,继续前行。望着那大山蜿蜒前行,秀丽山色透出气吞山河之势,小李广花荣不禁拍掌叫好:“此真龙脉也!”“本姑娘听闻,秦朝始皇帝曾遣道士南下寻觅真龙踪影,不知是此龙脉否?”公主道。

  “这般说来,此山中恐有神仙隐居其中。”行者武松道。“哥哥,你看,你看。”花荣手指群山之间,几朵白云悬在山腰,隐隐透出几分仙气。“云山,此正是云山。”武松大叫,众喽啰欢呼雀跃。“公主,我等终于找到云山了。”花荣眼中闪出泪光。“天下高山莫不是云雾缠绕,尚未望见珠水,将军切莫高兴过早。”公主道。

  “对,武松哥哥,我等赶快去找珠水。”花荣急道。“兄弟莫急,有山就有水,攀上云山,不怕见不到珠水,前方有一个小山岭,我等过去看看。”武松一挥手,众喽啰上下一心,催赶马车往前跑。

  不多时,车马行至小山岭下,一块石碑立于小径旁,上书:柯子岭。小山岭边上有个数丈宽的水池,涓涓细流从山林间流入,小荷尖尖,含苞待放。公主走近池边,把手伸进泉水里,正要洗脸。“水好清……不好,水中有人。”公主吓得猛往后退,两把飞刀已抓在手中。

  水花绽开,两个小道童随荷叶从水中升起,呵呵大笑。“小一点,小半点。”武松、花荣齐呼。两把小刀闪电飞出,“不好。”公主惊叫,后悔莫及。“姐姐的小飞刀好精致。”小一点,小半点各收一把飞刀,呵呵笑。众人见小道童神技天下无双,又惊又喜。武松、花荣上前,把两个小顽童抱下荷叶。

  “哥哥,你们为何到此?”小一点问。“咱们要找云山珠水。”武松道。“这里就是白云山,珠江水就在不远处。”小半点抢着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等终于寻得云山珠水。”武松感叹。

  “你两个小猴子为何来到南岭之地?”花荣问。“师傅云游四海到了白云山中的白云古寺见云中子老和尚。”小半点道。“师傅还让我俩下山,到柯子岭下引四位菩萨上山。”小一点接着道。

  “姐姐像不像菩萨?”公主上前问。“好靓,好靓的菩萨姐姐。”小一点呵呵笑道。“好不靓,好不靓的菩萨姐姐。”小半点摇头道。

  “好靓的菩萨姐姐你抱我。”小一点一跃,站在公主左肩。“好不靓的菩萨姐姐你抱我。”小半点也不甘人后,跳上公主右肩。公主苦恼,武松、花荣与众喽啰哈哈大笑。

  青烟缥渺,钟磬齐鸣,苍松翠柏之间,流水潺潺。游人如织,往来于半山能仁寺。“此处真乃人间仙境。”行者武松赞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想岭南竟有如此洞天福地。”小李广花荣由衷感慨。

  “哥哥、姐姐见过神仙否?”小一点问。“人间果真有神仙?”公主甚为好奇。“神仙在山上,请随我等上山。”小半点向前一跃,飞出十丈开外,小一点叫声:“兄弟等等。”也没入山林之间。

  众人顺着小路盘山而上,清风吹来,枝头摇曳,鸟雀啼鸣,走兽潜伏,云飘雾涌,飘飘然如上九重天,禅声阵阵,如至西天极乐。香风中,一员罗汉身披袈裟,双手合十立于牌坊之前。牌坊之上,一个金字闪闪发光,夺目耀眼,两旁对联龙飞凤舞,熠熠生辉。

  宝龙公主抬头仰望金光闪闪之字不禁脱口而出道:“善”行者武松抚胸前人顶骨数珠念上联:“一天和尚一日钟,雷音寺前把经诵。”小李广花荣把下联接上:“佛祖菩萨慈悲送,撒遍云山珠水中。”念罢,众人齐声叫好。

  公主、花荣、武松向袈裟和尚回礼,领着小喽啰大步踏进牌坊内。马车从和尚身边擦过,豹子头林冲两行热泪喷涌,手指罗汉放声痛哭:“兄弟……”和尚下跪叩拜,声泪俱下:“林冲哥哥,想死兄弟也……”

  公主、花荣、武松扭过头来,但见罗汉袈裟之中,隐约探出龙角龙爪来。“是史进哥哥。”小李广花荣飞身扑上前,一把抱着罗汉,哭作一团。“好兄弟,武松眼拙也。”武行者快步上前,扶起史进、花荣,抱头痛哭不止。众喽啰停下脚步,围上前来,齐呼:史进哥哥。

  宝龙公主上前与九纹龙史进见礼,众人抹去眼泪,重新见过礼,护着马车一同上山。

  白云望晚,仙鹤或振翅高飞于古柏苍松顶,或闲庭信步游走于嶙峋怪石旁。紫气升腾,异彩华光,香风扑面,流水潺潺。华光笼罩之中,天人对弈,伶俐小一点、小半点乖乖立于罗真人身边。史进扶着林冲,引武松、花荣、公主拜见罗真人与白云寺主持云中子。众人恭恭敬敬下跪,给罗真人、云中子磕头。

  两位高人哈哈大笑,扶起四人,云中子大师打量林冲四人捋须点头,拂尘挥处,众人眼前一亮,云山外现出三条珍珠白带,泛着闪闪麟光,聚结于白鹅潭。“云山有幸,珠水有缘,英雄盖世,巾帼豪情,侠骨丹心,正气凛然,岭南福地,万世昌盛。”大师仰天哈哈大笑。

  “师兄法眼无量,”罗真人拂尘轻点林冲之头,“心端正,国难容;盗有道,官无道;力拔山,主猜疑;平生恨,世不平;英雄志,天未酬;云山义,收急流;珠水情,挽豪杰;青山在,夕阳红;春风醉,笑无愁!”

  仙鹤归来,彩霞缤纷,夕阳西坠,佛光普照,清风送爽,绿叶轻摇。白云古寺暮鼓响,紫檀香烟心清静,罗汉素斋腹中暖,一席轻纱胜龙床。

  滚滚红尘,一生戎马,刀枪立名,棍棒扬威,乌云蔽日,明镜蒙尘,南征北战,血雨腥风,徒劳无功,西东各散,天涯亡命,落魄失魂,南岭山水,除尘洗恨,解困消愁,凤凰涅槃,风轻云淡,禅声悠悠,世外桃园,海阔天空,竹林慈悲,南海观音。

  晨钟敲响,旭日东升,霞光灿烂,山岳巍峨,千里佛音,善经流传,霹雳震响,地动山摇,清泉涌出,九龙腾升,白云古寺,华光漫射,琉璃异彩,目不暇接,群龙威风,呼风唤雨,五谷丰登,惠泽万民,仙聚云山,龙戏珠水,人杰地灵,岭南福地。

  九龙泉中升,云中子、罗真人率弟子、居士跪拜,神龙飞天,畅游云雾之间,甘泉涌动,淌下云山,流入凡间。小一点、小半点捧上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仙骨坛,九龙泉青松旁,云中子、罗真人亲手埋下仙骨坛,一众和尚敲钟念经,击鼓礼拜。

  善事毕,云中子、罗真人、清净罗汉引武松、花荣、公主入云霄殿。殿内碧玉床上躺着董平、扈三娘二人,武松、花荣扑上前去,口呼:兄弟、小妹。董平、扈三娘神色安然,貌似熟睡,武松、花荣跪拜在云中子、罗真人身前,欲请高人指点迷津。

  仙人把三人扶起,罗真人执行者武松之手道:“菩萨慈悲为怀,有心救人,自有义士除魔灭妖,舍命相帮。秋风起时风云涌,义薄云天成菩萨,义士切记,切记。”“真人真言,武松铭记于心。”武松再三拜谢真人。

  离开云霄殿,小一点端来九龙甘泉,罗真人扶豹子头林冲喝下,对众人道:“春光朦胧,豹子啸林,云开月明,威振南天。”武松、花荣扶林冲欲拜谢真人与云中子,两位仙人皆不再受其佛礼。

  用过午膳,罗真人命小一点、小半点折下九龙泉旁的青松半枝,装满一袋甘泉,与众人辞别下山,云游四海而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北风吹过,带来丝丝秋意。行者武松每日陪伴在林冲哥哥身边,扶着林冲游走山林小径之间,呼吸天地清爽灵气。

  夕阳娇艳,霞彩绚丽多姿,白云晚望,江山秀丽,碧水长流,一片片金黄稻田依珠水两旁伸展无边,人间富足,天下太平。林冲悠然闭上俊目,神思渐远:十年光景两不同,娇妻相伴乐融融;郎才女貌天仙配,长厢厮守自陶醉;天若有情天亦老,鸳鸯泣血万世少;若得浮尘再相会,两手相牵永依偎……

  脚步杂乱,人声鼎沸,仙鹤惊恐闪避,一行数十人,拈枪握刀大摇大摆闯上山来。为首锦衣玉带,骄横跋扈者乃北京大名府梁中书,身后毒妇恶男,正是俞氏与万春,身旁西域番僧达辣,十八名喇嘛兵执铜跋不离左右,四五十名精壮侍卫如狼似虎推撞上山礼佛善男信女。

  “不想南蛮之地竟有如此吞云聚雾仙山。”梁中书道。“此中土三大龙脉之一,藏龙卧虎,始皇帝尚且惧其三分,大官人切莫小看之。”番僧道。“哪及上人西域之山,顶天立地,气势磅礴。”梁中书不屑道。

  “大官人错矣,若得此龙脉,贫僧愿以天山、昆仑相换之。此龙脉依傍大海,气吞山河,龙珠吐于南海,深藏而不露,非凡人可知也。若非龙虎山泄露天机,那道君皇帝焉肯托铁鞭王暗藏百万金珠于此山中?”西域番僧哈哈大笑。

  “上人高见,今番若寻得那百万金珠,天下自在你我手中。”梁中书也开怀大笑。

  “哈、哈、哈……”一串豪气笑声响彻山林,吓得梁中书、番僧一帮鼠辈毛骨悚然。“你、你是……”梁中书手指镔铁戒刀,脚步后移。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梁山泊打虎武松在此,奸贼纳命来。”行者武松飞身跃起,双戒刀快如闪电,三名喇嘛兵喷血倒地。

  “此人不除,大事难成,上。”番僧达辣一挥手,喇嘛兵与众侍卫一齐涌上,重重围困武二郎。电光火石间,惊涛拍岸,寒光上下翻飞,如入无人之境;天马行空,幻影穿梭松林,往返进退自如;君临天下,气势惊天动地,冲锋视死如归;勇冠三军,戒刀出神入化,杀敌势如破竹。

  鲜血飞溅,丧命亡魂堆叠古柏之下;枝叶飘舞,打虎英雄跳跃腾挪于松林之中;喊杀声中,侍卫、喇嘛兵心中发怵,脚步不敢往前。

  “此大虫猛也,娘子快逃。”恶男万春眼见武行者乱众之中斩人首级如探囊取物,情知不妙,拉起毒妇俞氏就要逃跑。“临阵脱逃,皆小人也。”梁中书怒从心起,挺剑直刺,插入万春后臀。万春惨叫,与俞氏跌落石阶,扑倒在乱草丛中。

  “奸夫**,哪里逃?!”行者从半空跳下,戒刀乱砍,把俞氏、万春这对狗男女剁成肉酱。“中。”番僧达辣一挥手,一支飞镖钉在武松后背上。“拿下大虫,本官重重有赏。”梁中书向着侍卫、喇嘛兵叫嚣,众人齐声诺,群起猛攻武二郎。

  “来得正好!”武行者仿如中箭猛虎,受伤蛟龙,震天大吼,飞身扑向长枪利刃。镔铁戒刀狂舞快如斩瓜切菜,猛如排山倒海,把侍卫、喇嘛兵斩得七歪八倒,尸陈山野,所剩无几。

  梁中书与番僧两只老乌龟见武松浑身血污,勇悍如金刚罗汉,侍卫、喇嘛兵溃败,大势已去,转身急逃下山。武松快步如飞,把侍卫、喇嘛兵逐一收拾,方才随山势跳下,追赶达辣、梁中书二贼。

  番僧走投无路,连放飞镖,皆被戒刀拦挡,心慌之际,脚下一滑,扑个狗吃屎。武行者赶上,快刀斩下,切下乌**。梁中书见达辣惨死,两脚更是发软,哭叫:好汉饶命。武行者哈哈大笑,力劈华山,把梁中书拦腰斩作两段。

  凉风中,武二郎豪情大笑,鲜血淋漓的手上握着两颗大红药丸。“武兄弟,你、你……”豹子头林冲两眼含泪,缓缓伸出两手,扶着行者。“哥哥,俞氏、万春这对奸夫**已被二郎斩杀,解药在此,董平兄弟、三娘小妹有救也。”武松脸上笑意慢慢消逝,铁塔轰然倒在林冲怀中。

  “好兄弟……”豹子头林冲痛不欲生,泪如雨下……

  凉风阵阵来,秋叶纷纷落,清风吹走了暑气,吹乱了青丝,却吹不去忧愁,更吹不干英雄腮边热泪……

  青烟袅袅,柴火熊熊,千年灵芝的药香熏得菩萨醉。公主端来九龙泉水熬的神药,放在林冲身边,豹子头一勺一勺喂入二郎口中。寺上钟声清脆,沁人肺腑;庙间鼓声激昂,提振精神;床边神针飞舞,云中子施妙技;体内六脉贯通,武二郎神微睁;屋内兄弟喜极而泣……

  凉风吹,人陶醉,秋高气爽山林美。明珠楼上,林冲、花荣、宝龙公主宴请武二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正吃得高兴之时,一阵香风伴着叮当、叮当的铜铃声由远而近飘来,宝龙公主起立,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花荣、武松猛拍林冲肩膀,齐声叫道:“哥哥、哥哥……”

  豹子头微睁醉眼,转过头望向火红一般的枫叶林。人间有情天未老,人善有缘天不欺,秋香身旁站着亭亭玉立一朵霸王花,四目相对,四行热泪不住淌流……

  “强盗哥哥……”清脆的铜铃声随风飘来……

  春光明媚,暖风吹拂,百花盛开,鸟鸣枝头。摩星岭上草庐堂,两杆铁枪擎地立,一群小鸡吱吱叫,随母鸡在青草地上觅食。俊男帮少妇挂晒湿衣服,两个小顽童在草地上奔跑打闹嬉戏。山路上,行者武松追赶着一群连蹦带跳的小孩爬上摩星岭,宝龙公主与花荣在后头呼唤小童勿要跑得太急,豹子头林冲牵着龙玲公主之手笑看风云……

  “董平兄弟、三娘小妹,林冲哥哥与花荣兄弟来看你们啦。”武二郎离远高呼,董平、扈三娘春风满脸转过身来,灿烂笑容如春天的阳光。众小童聚在一起,追逐嬉戏……

  春明时节雨纷纷,草青花红马儿奔。顽童快手飞石频,鸡飞狗跳鸟儿嗔。叶清把小宝、小玉放在大白马两边的小箩筐里,小顽童抓石在手,见啥打啥,嘻哈大笑。琼英策马直摇头,没羽箭张清颇为得意,一路鞭马飞奔,放声大喝,把山路旁的山鸡,丛林中的小鸟惊起,任由两小童随意发挥,打石取乐。

  天王山上,晨雾笼罩,露水冰凉透彻,天王庙里晨钟敲响,震动山林。黑旋风墓前,一名布衣大汉埋头清扫落叶杂草,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垂手侍立。

  没羽箭张清、琼矢镞、叶清携好酒熟肉等祭品走近,张清收步,目光盯着布衣背影,泪水滚淌而下。“哥哥,难道是哥哥……”没羽箭喃喃自语。

  布衣闻声,直起腰,缓缓转身。“哥哥……”张清泪珠飞洒,扑向布衣大汉。“张清兄弟,好兄弟。”托塔天王张开两臂,紧紧拥抱张清。

  “晁哥哥,难道是梦中相见否?”琼英难掩心中喜悦,带笑落泪。“好妹妹,晁盖终得见天日,终得见好兄弟、好妹妹。”晁盖泪如雨下,声音颤抖。叶清、项充、李衮在旁,既伤悲,又欢喜,百感交集,难以言语。

  “听闻哥哥囚于东进园,张清万般无用,施救无策,哥哥如何脱得囚笼,上得天王山?”没羽箭张清收住泪水,握紧晁天王之手。“说来话长,”晁盖万分激动,无限唏嘘,“柴进兄弟易容从地道钻入东进园,以偷梁换柱之法把愚兄送出东进园,柴进兄弟却替身愚兄留在了东进园……”

  众人千言万语诉说不完,一胡须汉子头戴旧斗笠,身被烂蓑衣远远隐身松树旁。“着!”小宝、小玉飞石齐发,打落斗笠,打乱散发,打得汉子脸青鼻肿。“贼子别走……”两个小顽童拍手呵呵大笑。

  胡须汉子弯腰捡起旧斗笠,顶在头上,遮着脸孔,快步离去,低泣声中洒下两行王孙泪。

  “贤弟、贤弟……”

  清风中,听得闲人曰:

  王孙知不知?帝位不可攀!

  风起云涌日,刀光血雨时。

  浮云轻飘去,楼台烟雨梦。

  众山虽巍峨,终是沧海粟。

  又曰:

  王孙归不归?寂寞最难耐!

  脚踏七斗星,胸怀凌云志。

  高朋聚满堂,朱门挡布衣。

  心高气傲时,难觅魂归路。

  至此全书完,书生手捧翡翠玉如意至云山古庙前,焚香礼拜,忽闻清脆笛声,悠扬舒缓,声传千里……

  晨光中,一缕青烟升起,玉如意化作一名小道童,安坐小白象之上,悠然奏起神曲,没入石壁内。书生对着古庙虔诚再三礼拜,檀香飘来,晴天霹雳响,九龙现真身,再拜书生□□□□(作者注:此处省略四字),方才冲天而起,消失于云山薄雾清风中……

  禅唱声里,但闻:

  菩提树下南柯梦

  一天和尚一日钟,

  雷音寺前把经诵。

  六劫浮生逐利禄,

  神通广大众生弄。

  无间道上数前尘,

  地藏一怒千塔重。

  善果修成菩提颂,

  前缘再续桃花梦。

  南海竹林大悲咒,

  渡过苦海万世功。

  “……天若有情天亦老,红尘一笑万事休……”

  “将军,醒醒……将军……”

  …………

继续阅读:第六十五回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水浒一千零一回之血仍未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