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青蔻有点不高兴,又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
“酒大伤身,少饮为妙。”虞筠霭替她夹了几道素菜,“你昨夜已饮了不少。”
“这是本店最好的浆谷溪春,二十年之陈酿,入口甘醇,回味无穷,比宫里的杏花春丝毫不差。”虞梓墨有意挑拨离间,闷声笑道,“你也管的太宽了,青蔻既然善饮,让她尝尝无妨。”
青蔻涂满面浆的小黄脸,顿时饱含期待。
“不行。”切金断玉般的语气。
若非几日之前的宫宴,他根本想不出青蔻居然海量,连饮数杯毫无醉意。若是由她放纵下去,对身体不好,对……子嗣也不好。
万一哪天他们……
防患于未然,她必须限酒。
“皇……厍公子,我不会喝醉的。”青蔻恳求道,“琳琅宫以酒肆起家,师傅在山里专门建了一处巨大的酒窖,足足藏了上千坛老酒。我们五个师兄妹,只要有机会便溜进去畅饮一通,不醉不归,我那时候……”
青蔻忽然不说话了,眼尾发红。
物是人非,莫过于此。
虞筠霭心里酸得一塌糊涂,但转念一想,一次让步等于次次让步,看似小事,长此以往,夫纲不振。
他一狠心,“我说不行就不行。”
青蔻默默放下银箸,垂下脑袋,蔫了。
虞筠霭:“……”
虞梓墨露出招牌般的笑意,“心疼了?”
是心疼了。
但事关子嗣,不能让步。
“马凌,苏卓,你们两人陪夫人出去转转。”又软下嗓子好言相劝,“若没胃口,旁边有几家点心铺子,都是百年名店。”
雅间内只剩虞筠霭、虞梓墨和闻忠三人。
虞筠霭问闻忠:“事情打探的如何?”
闻忠起身答道:“陆大鹏所述,完全属实。”
“四叔,”虞筠霭转而看向虞梓墨,“旖旎山庄冒着得罪琳琅宫的风险,派出陆小鹏护送青痕逃来京城,除琳琅宫的万贯家财,还另有目的。”
虞梓墨好奇,“那是?”
“据陆大鹏交代,琳琅宫有一件镇宫之宝——青痕的原话是,凡得此物者,得安康、得民心、得天下。”
“琳琅宫出事当夜,青痕正在逼问萧琳琅镇宫之宝的下落,不料却被突然出现的青蔻打乱了计划。”虞筠霭将竹筒内的消息和盘托出,“所以直到现在,包括青痕本人在内,镇宫之宝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无人见过。”
虞梓墨幽幽道:“得安康、得民心、得天下……听着不大像是金银财宝或武功秘籍,倒像是……”
“谋逆复国之利器。”虞筠霭替他说出后面的话,“或是类似的东西。”
“也许青蔻知道?”她毕竟是琳琅宫现任宫主。
“她应该知道些皮毛,但不是全部。”
虞梓墨挑了眉。
“她若完全不知情,萧琳琅便不会将宫主之位传给她。但是——”虞筠霭顿了顿,“她或无意间见过,或知道镇宫之宝的藏匿之处。但她肯定不晓得萧琳琅的真实目的,也不了解镇宫之宝的用处。”
“你就这么相信她?”
“我信。”虞筠霭面露微笑,“民间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你瞧虞筠霜,三岁便懂得认贼作父,傍上云海天的大腿。”
“好像你认识七岁的青蔻一样。”虞梓墨觉得好笑。
虞筠霭默了默,可不是么。
傻的跟什么似的。
“所以萧琳琅选择青蔻,只为立个幌子?琳琅宫真正的主子,另有其人?”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十有八九是这样。”虞筠霭推断道,“青痕弑师,绝非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且她内有同门鼎力相助,外有旖旎山庄协助逃逸,由此可以得出——她背后的人,势力及能力一定超过萧琳琅。萧琳琅唯恐青痕背后的人再次出手,她为了保护某个人,或是某种目的,情急之下将碧蛇环传给了青蔻。”
“有点意思……”虞梓墨摸了摸下巴,“如果真如你所料,镇宫之宝与江山社稷有关,那萧琳琅的胃口可是不小……我原以为她只是贪图名利,没想到还包藏祸心。”
“陆大鹏至少有一点说对了——萧琳琅在三国广开店铺,大肆敛财,未必不是牟图什么。”
只是青蔻并不知情。
虞筠霭想起陆大鹏在旖旎山庄的豪言壮语,又是后怕又是愤怒——万一萧琳琅举事,或成功,死无葬身之地的将是他。或失败,朱笔一批,他将亲手送青蔻上断头台。
届时相遇相认,说什么都晚了。
想到这里,虞筠霭忽然发觉,青痕并非一无是处。从青蔻当上宫主开始,一路入京,入宫,重新回到他的怀抱,全部拜她所赐。
或许该给她留个全尸。
“话说……你满脑子就剩青蔻一个了吧。”虞梓墨简直无语了,“我和苏卓两个日夜追查虎符下落,累得快要口吐白沫。你可倒好,为了追姑娘将人家家事翻腾个底儿朝天。”
“四叔这话对也不对,幸好我将心思都用在她身上了,才查出一桩大事来。”虞筠霭看了眼闻忠,“将你查到的事情,给四叔讲来听听。”
居然有比发掘叛党还大的事?
虞梓墨蹙眉,“是什么事?”
闻忠正色道:“属下奉二位公子之命,前往丐帮,打听到了一些陈年往事。萧琳琅,原名林霄。墨公子对这个名字,可有印象?”
虞梓墨回忆许久,缓缓摇头。
“我的记性实在不行了。”虞梓墨自嘲道,“别说多年前的往事,就算上个月才发生的,也不一定全部记得。”
虞筠霭低垂双目,神色淡淡,“二十多年前,我朝有个附属小国,国主郎氏对先皇早有不满,趁着太子于北境视察大军操练进度,将其请入宫中,好生招待,谁也不曾想到,郎氏居然在酒中下了毒。”
虞梓墨微微一僵,“陈年往事,提它作甚。”
“太子中毒之后,先皇震怒,亲率北境三十万大军。兵临城下,郎氏却抵死不肯交出解药。”虞筠霭的目光有些游离,“故事的结局是,短短十天之内,郎氏灭国,全族三千余人无一幸免。”
“解药没能到手,太子失去储君之位。可惜他天纵奇才,文韬武略,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江山旁落,还险些被外姓权臣霸了去……郎氏孤注一掷,虽说谋逆不成,却当真给寒山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故事倒是不错。”虞梓墨苦笑,“只是不知,这个故事与萧琳琅有何关系?”
“郎后善妒,在太子遇袭的半个月前,曾将一名极为受宠的嫔妃发配教坊司。国破之时,这名宠妃趁乱出逃,化作乞丐混入逃难人群。后因美貌无双,武功高绝,精通医术,几乎无所不能,将丐帮帮主迷得头晕眼花,很快收了房。”
虞梓墨明白过来,“萧琳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