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一更,还有两更,万分感谢小伙伴们的赞!不离不弃)
……
谢离心中登时一惊,怕他想起唐赛儿之事,笑道:“你眼花罢!”
达尔扎乌轻轻摇头,手中不停。
那“降雕神掌”朱棣倒并未在意,而“正气剑法”却令朱棣不能移目,心思:
“这个羽侠使得这套剑法大气纵横,虽有诸多破绽,但观之不禁令人心浪激荡,森森古意更是教人忍不住赞叹。”
已起爱将之意,有意要收谢离入宫为己效力。
只不知他孤身入塞北,所为何事,倘若为襄助明军,则大合心意。
达尔扎乌与谢离久战不分胜负,瞥见朱棣对谢离欣赏之情见于面色。
想到即使胜过谢离也必是惨胜,到时再图朱棣势必难于登天,遂生出了偷袭之心。
心念已定,便引着谢离绕向朱棣。
又怕朱棣识破,便近三步,再寻机远两步,徐徐而进。
且语激朱棣道:“我不说你们车轮战了,你们一齐来罢,我也省事。”
朱棣笑道:“你也太小瞧俺大明君臣了。”
朱棣称谢离为“臣”,已现其意,但谢离正在酣战,并未在意。
达尔扎乌道:“若如此,我只能说佩服了。
“不过待会我制住他,你可就要好好尝尝这大元‘亢龙锏’的滋味了!”
达尔扎乌之前听朱棣要谢离将他铁臂当作铁锏,是以抛出一句口彩。
朱棣乃明朝皇帝,即为真龙天子,“亢龙锏”一语可谓十万分的不吉利。
朱棣本非江湖中人,于甚么口彩忌讳不甚了了。
若是他父亲——高皇帝朱元璋在场,闻听这三字必定心有所动,甚或上马即走也说不定。
只听朱棣大笑道:“口出狂言,先胜了大明羽侠再说。”
谢离听闻“亢龙锏”三字,预想起若是朱棣毙于这“亢龙锏”之下是何情状。
猛地心头一震,恍然省悟:达尔扎乌欲要屠龙,他亦要屠龙。
但在他内心深处,身为大明子民,本朝皇帝岂能死于外邦之手?
倘若如此,他有何面目再回中原?今后该当如何自处?
悟到此处,才懂方才为何出手救驾,终于解开了心结。
谢离心中想事,手下稍慢,胸前空门闪了一下。
达尔扎乌大喝一声,双拳齐至。
谢离返过神来时,已然不及,只得拼力硬接了这一击。
当下便觉奇寒彻体,寒到极致竟感燥热,几欲虚脱。
好在他内力家底甚厚,并无性命之忧。
遭了这一击过后,谢离只守不攻,暗待寒热平复。
达尔扎乌正在算计朱棣,心思未全用在谢离身上,是以并未抓此良机乘胜追击。
不知又过了多少回合,达尔扎乌断定时机已到,斜着向谢离打出一拳,谢离举剑相架。
达尔扎乌拳头乍出,陡然收束,身形一晃,一招“双形”偷袭朱棣。
朱棣目光尽在谢离身上,且方才一番对话使他以为达尔扎乌要专心对付谢离,未料到他会偷袭自己。
慌张之间,钢刀翻起,当胸直刺,口中大叫:“赤焰驹!”
达尔扎乌料到朱棣钢刀来刺,身子蓦地腾空,自钢刀下钻过,右掌向上便撩,左手探出,欲抓朱棣下体。
达尔扎乌先战朱棣,又与谢离缠斗几百回合,此时身法稍稍不如之前迅捷。
饶是如此,偷袭首重“突然”二字。
突然之下,朱棣猝不及防,这一刺贯注了洪荒之力,如何收得回?
眼见要上下两伤,或可毙命。
……
谢离长剑方举,但见达尔扎乌舍却自己直奔朱棣,心道:“不妙。”
便将长剑掷出,因是举剑,是以剑首先行,去处乃是达尔扎乌后心。
因心神俱疲,但看剑速,已是迟慢,纵然击中,朱棣不知还有没有命在。
就当此烛火燃眉之际,只听一声马嘶。
达尔扎乌只觉右侧黑影一晃,一庞然大物向自己撞来。
还未想到是马,只感身子已直直向左射出,心道:“功亏一篑矣!”
原来赤焰驹就守在朱棣左右,天子坐骑,灵性自然非比寻常驽骥。
听朱棣呼唤自己名字,急骋而至,救下了主人一命。
达尔扎乌算了谢离,算了朱棣,却未算到此马。
赤焰驹立得大功,但身子受了一寒,前胸挨了一刀,肚腹遭了谢离剑磕,横卧就地,戚鸣不已。
达尔扎乌虽受赤焰驹一撞,但毕竟内功奇厚,未负内伤。
当下空中一个侧滚翻,稳稳落在地上。
刚要大骂,突觉眼前又是黑影一闪,胸口倏中一记重击。
……
谢离长剑掷出,见赤焰驹奔来,即已移身挪步,待达尔扎乌落地,正好赶上。
不由分说就是一式“正气拳”“为严将军头”,虽然气衰,但攻其不备,正中达尔扎乌前胸。
达尔扎乌一口热血还未喷出,谢离猛提一口真气,又一式“在汉苏武节”,依次抡出双臂。
达尔扎乌慌忙举臂迎架,只听“喀喇喇喇”几声响,但见谢离双臂垫着达尔扎乌左臂砸在他右肩之上。
达尔扎乌左臂及右肩骨应声而碎,那一口鲜血方始喷将出来。
达尔扎乌心下大骇,未料到刹那之间,谢离竟势如猛虎,用自己的一条铁臂来攻自己的肩膀。
如此达尔扎乌左臂与右肩连伤,如若不退,则必死于他掌下。
当下忍住剧痛,向后退去。
忽认出谢离这一招“在汉苏武节”便是三年前中原那座破庙外,他与唐赛儿相斗之时,唐赛儿侄子使出的掌法。
心念及此,大惊道:“白……”
……
(今日第一更,万分感谢小伙伴们每一章的赞,还有两更,咱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