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了这么多菜?书娟姐你和姥姥真是辛苦了。”
天衣拉着卫东青进了客厅。一眼就看到满满一桌子菜。两个盆菜,两个小炒,还有两个凉菜。一盆是小鸡炖茄子,一盆是毛鱼汤。小炒一碟子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素炒土豆丝,一碟子是最下饭的青椒炒肉丝。凉菜一个是凉拌豆角,一个是木耳洋葱片。稀饭是小米粥。馍是白面掺杂着玉米面的花卷。
“我不是只买了白面吗?直接做白面馒头就行了。哪来的玉米面呢?”
天衣在供销社只买了白面。她早想过了,既然带了大家来省城过活。她就会想办法挣钱养活这一大家子人。会让她们有吃的有穿的。以她一个二十一世纪重生过来的人,觉得吃白面馒头是一件太平常的事。而且没有菜只吃馒头,还真吃不下。
小鸡是姥姥拿来的,猪肉是今天她刚买的。说是青椒炒肉丝,肉少地可怜,差不多都只是青椒了。那盆小毛鱼汤倒好,小毛鱼被面包裹着先炸一下,然后再下锅做的汤。鱼小地可怜。真只能叫汤了。
“我不是买了许多菜吗?肉要多放一些。鱼孩子们吃最好,我忘了这事。明天再去买菜的时候,买条大的。这些小鱼又是从哪来的?”
她买的东西没有做上桌,她没买的倒都端上来了。天衣觉得书娟简直会变戏法了。
“啊——”
书娟习惯性地啊了一声,比划了一下。突然又意识到了似乎不妥,脸一下子红了,低下了头。
“妈妈,书娟姨做的这小鱼是我们邻居张医生家大婶送的。她炸好送了一碗过来。说鱼是她家张医生在河里钓的。让我们别嫌小。”
如烟赶紧补充说明。这个孩子眼皮子活,自然看出来书娟的困窘。
“玉米面是我们来的时候,我家里剩的点带了来。我们这一大家子若是只吃白面,哪能吃得起。我正想着要和你说一下这事。天衣啊。我们这是一个大家子。要花费的地方多着呢。以后这买菜的事你就交给我吧。你只管忙你的。还有那布,你要买时和我商量一下。我计算一下做什么衣裳买多少正好,这样不浪费。”
瞎婆一开口说话。天衣越听越觉得奇怪。
姥姥这些话根本不像一个过小日子的人会想到的。就姥爷那个穷家。以前家里只有三口人。这些事情根本用不着想。所以姥姥这些经验只能是她在当姑娘时学会的。从各种迹象,天衣越来越相信。她姥姥一定是大家门户出来的人。
“姥姥说的对。这些我倒是没想过。家里人口多事杂。我倒是没考虑周全。姥姥以后多费些心吧。放心,至于吃穿方面你们不用担心。只要有我天衣吃的一口,就有大家的一口。”
“小嫂子,姥姥这话说地太对了。大家庭过日子,得会精打细算,不然早晚会过掉底的。”
卫炎终于忍不住,插了一句话。
这些天,真快把他憋死了。以前只有他和主子两个人生活时。主子的所有财产,包括他的工资全在他手里拿着。他就只要照顾好主子就行。至于他自己随便就行。除了往卫家庄寄的钱。他们两个单身汉根本花不着多少钱。所以钱是非常宽裕的。月月都存不少钱。
自从小嫂子掌家以来,花钱像流水一样,眼看着存的那些钱一天天见少。
卫炎就是不问小嫂子,只看小嫂子买的那些东西,还有交得医药费。就知道这些天一定花销了许多。主子的钱,小嫂子随便花,主子都不说什么。他自然也不敢说什么。可是,他担心啊。这么一大家子人,小嫂子又这么敞着手花钱,万一哪天钱花没了。主子可是不管这些事的。只能是他厚着脸皮去借。唉,所以他着急上火的,又不敢说啊。
“我还真对这方面不太懂。”
天衣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姥姥,现在不光她叫姥姥,卫炎和田拉拉也都叫姥姥。本来按照年龄,他们自然应该称一声吴奶奶。可是因为天衣喊姥姥,他们自然也就随着喊姥姥了。天衣心想,这样大家都喊还真挺好。也不显得她自己喊了显得突兀了。
“姥姥,这样吧。你粗略估一下一个月开支能有多少,我把生活费每个月按时给你。由你来管理好了。我这样才能省下精力来——”
天衣还没说完,卫东青伸手揽住了她的肩膀,
“这样好,她就可以多陪我。”
什么?
大家突然无语了。
这秀恩爱也太突然了吧!
“干爸干妈还在医院,等他们出院了,我们再想办法。把每个人要做的事都安排一下。大家各自有事做,就不乱了。”
天衣回头看了一眼如烟和梦生,
“还有几个孩子,都得去上学。卫炎啊,你明天联系一下看看,这周边哪个学校离得近些。能不能接收,要什么手续条件。”
啊?
上学?
新妈妈居然会让她们去上学?
如烟不敢相信地僵住了,当,手里的勺子掉到了碗里,汤水溅了她一脸。
“姐,你听到了吗?妈说要让我们去上学。”
梦生毕竟年纪小一些,一听说能去上学,立马兴奋地小瘦脸笑开了花,伸手拉着如烟的胳膊摇晃着。在卫家过了那么多年,村里和他们同年龄的小孩子大多去上学了。她们三个自然也想去上学。可是,根本没有胆量开口。卫家人早就说过了,她们吃的这口饭都是可怜她们才给吃的。衣裳破了,冬天连个能保暖的棉衣棉鞋都没有。饭更是从没有吃饱过。怎么可能还敢奢求上学那样的事。
“妈,梦生和阿离年纪小,让她们去上学吧。我大了,就不去上了,在家里帮着妈妈多干些活好了。”
如烟多聪明啊。向来是个习惯看人眼色过活的孩子。新妈妈居然愿意送她们三人去上学,如烟做梦也没有想过。
新妈妈真是太好了,给她们吃饱饭,带了她们来省城。刚才如烟已经看到了,卫炎叔叔带回来好多布。说都是新妈妈买的,要给大家都做新衣裳穿。跟着这么好的新妈妈,她们要再不知感恩,再提别的要求,那真是不知好孬了。所以她想,让两个弟妹去上学。她就在家帮着妈妈多干些活。让妈妈高兴一些。她毕竟是姐姐,她答应过梦生和阿离的妈妈,会照顾她们两人的。
这孩子也太懂事了。
天衣伸手摸着如烟的头,心里有些发酸。
这孩子怎么可以这么懂事。太让人难受了。
“如烟你上一年级是年纪有些大。但你能答应妈妈吗?不要怕别人嘲笑你年纪大。你不但自己要好好学习,还要看着弟弟妹妹,让她们都好好学习。好不好?”
妈妈是真心想让她上学的。不是那种假装的好,是真心的好。如烟是个非常敏感的孩子。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了新妈妈的诚意。不由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拼命点了点头,
“嗯,妈妈,我会的。”
在心里暗暗发誓。新妈妈是天底下最好的人。她一定会带着弟弟妹妹孝顺新妈妈的。对了,有一件事。如烟觉得她现在可以放心告诉新妈妈了。那就是阿离的秘密。如烟相信,新妈妈知道了阿离的秘密以后,一定会对阿离非常好,会帮着阿离找到亲生的父母。
“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瞎婆轻轻地说,声音少有地温柔。
她现在总算是放心了。面前这个陆天衣,别看年纪小。可她做的事处处透着周到。不管是对丈夫前妻生的孩子,还是对她们这些陌生人,都是真心地好。原来在庄上时,瞎婆眼睛不好,很少到外面去。也从不和村里那些姑娘媳妇坐一起说闲话。所以并不知道,原先的天衣在村人的眼里,那就是个两面三刀的人。在清水奶奶家人面前野蛮凶狠,在张春花面前怯懦畏缩。
所以瞎婆不知道那些,此时自然也不会觉得陆天衣有什么不对劲。只在心里想着,她听老头子说天衣以前在县城上学,直到他爸受伤瘫了才回到老家。这样看来,陆天衣这丫头在县城上过学,就是不一样。心眼活眼界也宽一些。自然是那些乡下丫头比不上的。
八十年代,家家的日子都过得不宽裕。家家又响应号召生了许多孩子。别说陆天衣这样的后妈了。就是亲生父母,自己家孩子多的,日子过得不好的。也不能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去上学。庄里那些孩子多的人家,经常在开学季的时候,上演一场抓阄大赛。当爸妈的让孩子们都围在一起玩抓阄。谁抓到了谁就去上学。抓不到的就得在家割草喂牛带弟妹。像天衣这样把丈夫前妻的孩子都送去上学的。还真是第一个听说。
所以瞎婆在心里特别服这个小丫头。有远见,有胆识。跟这样的丫头合伙做生意,她现在算是彻底放心了。
孩子们吃饭快,很快就吃饱了。大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自然慢了些。如烟一吃好饭就带着梦生出去玩了。瞎婆进屋去喂两个孩子。饭桌前只剩下卫东青、天衣、卫炎、书娟等人了。
“书娟姐,一会吃了饭。收拾好以后。下午我让如烟看孩子。我们跟着姥姥,把大家的衣裳和被子都做出来。卫炎,你呢,去买些棉花来。至于买多少,你去问姥姥。”
天衣吩咐着。现在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什么事,都去问姥姥了。并没有谁觉得奇怪。
不知为什么,瞎婆的眼好了以后。不自觉就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大家一遇到事就去问瞎婆。做什么都得看天衣。仿佛只要这两个一老一少的女人在,什么事都难不倒一样。
院门就在这时被人敲响了。
“谁呀?”
天衣皱眉,吃饭的这个点,能有谁会来呢。她们刚搬来,和家属院的人还不熟。应该不会有人来串门的。就是串门,也不会捡这个吃饭的时间来吧。难道是张春花和陆细细。
一想到刚才做的梦里的陆细细,天衣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