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商量好了,大家一致决定下午去供销社买机子,进货。还有去看店铺装修和看要租的新房子。那么多事要忙。
买缝纫机的事最懂行的是吴静依。所以得留人在家看孩子。让吴静依去买机子。
瞎婆说她在家看孩子,让天衣带着书娟去吧。那孩子和静依一样,自从来到省城,还一次也没去街上逛过呢。天衣觉得是自己想得不周到。对书娟有些愧疚。觉得姥姥说地对。应该带书娟出去。可是有许多事,她还想和姥姥商量呢。没有姥姥在身边,她觉得少了主心骨。
吴老蛮提出,他反正什么也不懂,去了也没用。他留在家里看孩子,让老婆子跟着女儿天衣一起去逛逛。
商量了之后决定,吴老蛮留下,让如烟帮忙在家看孩子。
卫炎开着车,
天衣、瞎婆、吴静依夫妻,书娟一起坐着车去供销社。
书娟是个哑巴,那么多年,除了陆家庄,她很少出门。唯一的一次去卫家庄赶集,还是和天衣一起去卫东青家。那是她长大后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这一次,她下了车,跟着大家走进供销社里面。此时正是下午三点多钟。买东西的人不多,大多是闲逛的人。货架上那么多东西,书娟的眼睛都晃花了。供销社里那么多人,说着好听的普通话,穿着式样非常新的衣裳。书娟就像在梦里一样。原来外面的世界居然这么大。
因为今天要买的东西里面,缝纫机是大件。天衣等人先直奔东面。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这些大件全在东面柜台。靠南墙还有一排玻璃柜台,里面放着亮晶晶的各样的手表。
结婚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
这些东西,七八十年代属于奢饰品。人一辈子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才可能有机会拥有这些东西。农村人结婚家庭条件好一些的,才会给置办这三大件。有时候逼急了,一个手表就能要一家子人的命。
城里人结婚,年轻人才会要买电视机。
结婚买东西一般都会在上午。所以下午这个柜台就没有顾客。天衣一行人往这边一走,就非常惹眼。
“妈妈,你看缝纫机。爸爸,你看看自行车,我们家人多事多,也得买一辆自行车。”
天衣想着家里虽然卫东青和卫炎各有一辆自行车。可卫东青那家伙烦人。根本不是能和别人骑一辆车子的人。估计她若是让人骑了那辆自行车。卫东青一定会立马再买一辆新的。那家伙可是一点金钱观念也没有的人。至于卫炎那辆自行车,卫炎实在是个大忙人。店里事多人多,要单独放一辆在店那边使用。卫炎那辆肯定也不行。所以得买一辆大家都能骑的。这种东西自然得让男人看,他们天生在这方面比女人懂得多。
瞎婆去看布料,天衣小声和卫炎商量,他们要进布料的话,从供销社能不能直接进货。卫炎能找到什么人帮忙。
大家各有自己的事。只有书娟,她先是跟着静依看缝纫机。看了一会,她也不太懂。转过身想跟着瞎婆去看布料。走了两步,就被玻璃柜台里面那些亮光光的手表吸引住了。
此时正是三四点钟,阳光从南面窗户射进来,照在玻璃柜台上,里面的手表,每一只都像散发着照亮的光芒。
书娟的神情有些慌乱,她眼睛像被什么蛰了一样。碰到那些手表上,赶紧不安地闪开。可是不一会,又不由转过去看着。脚也不由自主地往那个方向走去。
书娟甚至都听得见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
村子里,只有定了日子要结婚的女孩子,才会在结婚前跟着对象,羞答答地到县城去,在供销社里买回一个小小的手表。
回到村上,几个女孩子躲在要要结婚女孩的屋里,把那手表细细地看了。叽叽喳喳,说说笑笑。
第二天,女孩子就会穿上最好的衣裳,把手表戴出来,在村里走来走去。找着各种借口,到各家去站一会。
手表是姑娘嫁妆里最显眼的一件。也是姑娘在婆家人眼里地位的象征。
和她一同长大的那几个同村姑娘都嫁人了。
每个人嫁人的时候,手腕上都戴上了一块手表。
尤其是同村和她当年关系不错的小琴,为了那一块手表,硬是逼得婆家嫂嫂差一点跳河呢。书娟听人说,因为小琴婆家穷,出了彩礼办了要结婚的东西,已经再没有钱给小琴买手表了。何况原先说亲的时候,就说过没钱买手表,只买一辆自行车。也不买缝纫机的。谁知道都快结婚了,小琴妈听人说婆家大嫂结婚的时候,都给买了块手表呢?这不是看不起人吗?小琴妈说什么也不愿意,不买手表就退彩礼,这门亲事就得黄。小琴婆婆没有办法了,只能和大儿媳妇商量,看能不能把她那块手表先借给她,送给小琴。等以后家里条件好一些,婆婆再补买了给大儿媳妇。结果就为了那件事,小琴还没进门,她家大嫂就上吊了。说婆婆这是看人下菜呢。哪有扎个笼子逮一只鸟之后,把鸟栓起来再拿着空笼子去逮另一只鸟的。
书娟明知她不该去看那些手表的。可是,她的脚不听她的话,一步步把她带到了玻璃柜台前。
书娟知道,她这一辈子也不会等来要娶她的男人了。
没有人愿意娶她,她这一辈子也不会披上红盖头,不会戴上一块手表的。
她轻轻告诉自己,她就是想去看看。
她只是想去看看。
那些手表到底是什么?多么稀罕的一件事啊。每个姑娘只要戴上一块那样的手表,就变得不一样了。就会由一个姑娘变成一个媳妇了。
她就是,只是,去看看而已。
手表,一只只躺在玻璃柜台里面,像一个个可爱的精灵。
在阳光里,书娟伸出手,轻轻在玻璃柜台上描画着。想像着如果哪一天,它们里面也会有一块戴在了她的手上……
“姑娘你看中了哪一款?”
因为这个柜台特殊的原因,下午跑个点,几个售货员都很慵懒。靠坐在一起说着闲话。吴静依看完缝纫机又要看锁边机。一听说是买了开裁缝铺子的。知道来了大买主。柜台经理就赶紧带着两个售货员,请吴静依去后面仓库看货了。剩下两个售货员,瘦脸的刘美琦和圆胖的张文娜。
两人正好乐得聊天。反正也知道这个时间点没客人。
书娟一直没有说话,原先站得又离柜台远了些。谁也没有在意她。
直到刘美琦一抬头,才注意到一个姑娘站在手表柜台前。动作行为实在有些可疑。她赶紧给张文娜递了个眼神。
两人小声地说话,
那是什么人?
不知道,看着穿的衣裳不像是省城的式样,长得倒不丑,你看那样子,土里土气的。
她站在那里干什么?多长时间了?
不知道,这个点不可能是来买嫁妆的。还就她一个人。光顾和你说话了,也不知她站了多大会了。
坏了,不会是小偷吧?
我的妈呀,你怎么才说啊。
快,我们去看看。
两人赶紧走向柜台。
“要不要给你拿一块看看?”
刘美琦盯着书娟仔细上下打量了。最后目光落在了书娟的鞋子上。黑布鞋子绣了花,式样绝对是农村的样子。
一个农村姑娘,都这个点了,来看手表?
书娟正看得入迷,突然听到人说话。猛地抬起头,就像一个小孩子在偷偷看别人手里的糖果,结果被别人抓住了一样。眼睛里猛地惊慌,然后后退。
“你想买一块吗?”
摇头,赶紧摇头。她怎么可能会买手表呢?她一辈子也不可能会买手表的。
摇头的同时,一股伤心涌上心头,书娟的眼里有了泪光。
“你只是想先来看看,是不是?”
刘美琦和张文娜互相看了一眼,这样的乡村姑娘她们见多了。要知道买一块手表可是她们一辈子的大事。有些农村姑娘就会一个人,瞒着所有人,偷偷跑到供销社来,偷偷看手表。偷偷比较着。看中了哪一块,回去后再对媒人说。然后到买手表的那一天。姑娘要么跟着一起来,要是不来,媒人就会告诉男方买哪一块。
书娟还是摇头,这一摇把眼泪摇了下来。
这个乡下姑娘,站在柜台前看了那么久。眼神迷离成那样。居然不是想要买手表。难不成就是为了看一下过一下眼瘾。
想到这里。刘美琦撇了一下嘴。
这样的乡下姑娘,她们也是见过的。有些婆家太穷了,实在买不起,结婚的时候也会选择不买手表。姑娘心里难受,就会偷偷来看手机表看一次,再看一次,每次走的时候都会哭着离开。像丢了一个原本属于自己的宝贝一样。
这姑娘既不是这,也不是那。难道真是小偷?
刘美琦和张文娜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退了回去。不再说话。但四只眼睛都紧盯着书娟。唯恐一眨眼,东西就被小偷偷了去。
被人家这样看着,书娟更是难为情。
心里不由埋怨自己,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怎么可以去看那些手表。
怎么可以去想那些事情。
慌乱地转身,像有什么追她一样,书娟转身就走。
“书娟。”
瞎婆喊了一声。看到人群中乱走的书娟,以为她没找着自己人。
听到瞎婆喊她,书娟站住。她从小得病变成哑巴,但听力还在。所以她能听到人说话,却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