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俗妇
月将离2019-12-17 12:003,119

  姜见鱼进趟宫,就像进龙潭虎穴闯了一回,脑壳都要被掏空。

  这帮娘们不光要挖她脑壳,还要恶心她的胃。

  就在她因为陶婉容提出想给越无疆纳小妾的建议而陷入短暂的沉默时,她的后背也已经叫人用侧目和碎语扎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洞。

  几个官眷隔了大半个院子,围在一棵盛放的桂花树旁,嗅着清香,嚼着舌头。

  “我就说嘛,西蜀女子大多缺乏教养,连公主都是这般指天画地,说好听是心直口快,要是往难听了说,那就是口下不饶人。”

  “可不是么,就跟没人教过她该怎么说话似的,也难怪,亲娘不在,养母不教,这样长出来的孩子啊,横冲直撞早晚有她碰壁的时候,我家两个丫头可不能像她这样。”

  “你看她那个油嘴滑舌的样儿,哪里像是公主?我看倒更像是个在瓦子里说书的,还添油加醋的厨子呢,也不知从哪个三教九流那儿学来的。”

  “她整天往勾栏瓦子里钻,可不是沾了一身坊间习性?那话也许是从什么青楼女子那儿听来的也说不定。”

  “要我说呀,这样的人嫁给我们东齐做王妃,简直是往名画上泼墨,不过好在嫁给的是那废太子,破罐子破摔,以后寻摸着也没什么出路了——”

  一声短促的轻咳打断了风言风语,众人背后兜过一阵风,颈子一凉,立刻敛起表情收了声,回头看去,齐齐欠敛衽行礼:“如妃娘娘,赵王妃。”

  如妃端着下巴,轻扫了几人一眼:“这里是宫中,不是各位夫人家的后花园,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拎着些分寸。”

  “是。”

  几个女人讪讪地走掉了。

  如妃瞪着她们远去,掀了个眼皮看回来,发现宋氏手里一直攥着条帕子,不经意地擦擦抹抹,把帕子揉得皱皱的,便劝她道:

  “王妃实在不必太过在意那宁阳的言语,你好心帮她,她不领情就罢了,居然还当众揭短,这般不通晓事理,也多亏了贵妃娘娘宽厚优容才容得下她,要是放在旁人,早就上茶送客了。”

  宋氏是当朝宋宰相的嫡长女,千金中的千金,掌上明珠最顶端那米粒大的亮点。

  宋家世代清流,家学渊源,教子育女张弛有度,这个女儿不算骄纵,没有大小姐的臭脾气,处处循规蹈矩,也决然从未被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说成“有病”。

  她看病,向来都是太医上家里隔着帘子摸脉问诊,连开的药方和药渣都要严格保密,敢外泄者,治罪。

  在贵圈里,压根就不会有当面戳穿别人的隐疾的怪胎奇葩。

  这宁阳公主算是个独树一帜的先驱。

  不过这还要看话是出自谁口,本人说穿是为了表示“关心”,他人说穿那就是“不懂礼数”。

  宋氏猝不及防被她注了一肚子怨气,脸色很难看。

  明明是陶贵妃这个亲婆婆要她来试探的,反倒碰了一鼻子灰。

  可她作为高门名姝,封王正妃、还很有可能是未来的东齐后,觉得自己怎能像个长舌妇似的抱怨?

  抱怨也不能明说。

  宋氏露出个知书达理的浅笑,轻轻摇了下头:“也不怨宁阳公主的,她说的没错,我本就手心有汗,许多年的老毛病了,也许是因此而不愿再与我相谈了吧,可她也给了我一张帕子不是?我倒忘了谢谢她。”

  如妃:“不是我说王妃,你也太好心了,她那明摆着就是要给你难堪啊,你还要帮她说话?”

  宋氏轻摇一下头:“不提了,我也说了她手上有疤,本是好心想赠她些膏方,却不曾被她给惦记上而不吐不快吧,罢了,妯娌一场,别放心上。”

  “王妃大度。”

  她这么惺惺作态,如妃这等在宫里存活到如今的人精又哪里会察不出?

  今日不帮她说话,待到明日自己若有了麻烦,必将孤身一人,这些日常的矫揉造作都是必要的积累。

  而日子久了,人们或许连自己说出口的都分不出哪一句是真话,心里只剩下该说什么和不该说什么,是非对错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

  默默走在两人后面的梅若云不露声色地叹了口气,扪心自问为什么要跟这个两个人走在一起。

  也许是她气流控制的不好,或是无意出了些声音,总之立刻就被多心又脆弱的宋氏捕风捉影地给发现了,回头问她一句:“弟妹有何高见?”

  梅若云此人,如果不是楚王妃的缘故,那在建安的名流千金里其实排不上号。

  她在人群中不显山不露水,往女人堆里一丢,转眼就忘了是哪个,她也恨不得别人都看不见她。

  与姜见鱼的明杠不同,梅若云与这帮娘们算是另一种格不相入。

  她父亲是翰林院的老学士,多年前致仕,于朝堂无争,但无人不敬。

  而她作为梅家最说不上话的庶幼女,时常被家人遗忘,早已熏陶出“你们看不见我我只是一棵蘑菇”的自得其乐的守拙气质。

  直到阴差阳错嫁给了越明弛,才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进入了所谓的贵眷圈子。

  她与那些娘们本就不是一路,可无奈身份如此,许多宴请不得不去,也自然要忍受她们的假言假脸。

  梅若云对这些人的不满态度一般不太表现出来,大多时间都是在沉默的。

  话少不代表她没主见,只是“本王妃不与尔等俗妇同流”的清高。

  她非但极有主见,而且存在肚子里的话都能著成一部书。

  先前与姜见鱼说了那一番话的行为则相当罕见,那是她觉得“俗妇们”都明里暗里地针对宁阳公主这股“不同于俗妇的清流”,为她鸣不平才出的口。

  梅若云方才一直装作低头数蚂蚁的样子,闻言一愣,稍稍恍惚地抬起头来:“嗯?四嫂方才说了什么?好像起风了,小妹没能听得清。”

  “你平日里少言,”宋氏微笑着停步等她跟上,“今日怎么话多了?”

  看吧,这就是梅若云不想跟她们说话的原因。

  多说几句还要被问为什么话多。

  她慢慢悠悠地晃过去,忖着怎么用最少的字来给自己的多言找个合理的解释。

  这时,前面不远处经过几名神色匆匆的婢女,脚步轻快地卷起了一阵落叶。

  如妃余光一掠,觉得前面那人身形熟悉,就定睛看了一眼,发现果然是自己宫中的婢女,不知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她唤去一声:“小竹,你怎么在这?”

  梅若云当即一偏头,顺着话音的方向看去,故作关切地转开话题:“发生什么了?”

  宋氏木着脸白了她一眼。

  那叫小竹的婢女停步一顿,左张右望地看见了娘娘,连忙趋步过来行礼:“娘娘,赵王妃,楚王妃。”

  “为何不在宫里待着?”如妃语气略显责备,“康儿呢?”

  小竹急得一头汗,满面焦促:“回禀娘娘,十一殿下闹着要来凝香苑找娘娘,奴婢们可劲儿拦了,哪知一个不留神,小殿下竟翻墙跑了出来,请娘娘恕罪,奴婢们正找着呢。”

  如妃听罢,登时慌了一丝心神,款款的步态也乱了幅度,掐着小竹手腕把她拉到一旁低声斥道:“千叮咛万嘱咐要你们看好他,四个人八只眼睛都是白长了的?想挨杖子就直说,本宫成全你们。”

  小竹才不想挨杖子,委屈地连连摇头:“娘娘恕罪,实在是小殿下跑得太快了,但应该就在这附近,很快就能找着的。”

  如妃把声音压成了一条缝,飞快地说:“今天是贵妃娘娘的局,没见各家夫人都在么?千万别给她惹了麻烦,赶紧去找,低调一点,找着了就赶紧送回宫里去。 ”

  她这个七岁的儿子就像浑身长满了腿一样整天上蹿下跳地闹,怎么都静不下来,今天不是在这里跌了撞了,就是明天在那里磕了碰了,简直是孙猴子转世。

  孩子没轻没重的,有次还差点冲撞了越征的圣驾。

  好在是亲生的崽,看在儿子年幼可爱,调皮一点尚能容忍,老父亲不怒反喜,倒也没太责备,一次两次也罢了,不能总是这么闹腾。

  这会儿又不知跑哪儿去,如妃也跟着焦急地张望起来。

  “啊,屋顶上有个孩子!”有人仰头喊了一句。

  “好像是位小殿下。”

  “真的是,那是……十一殿下么?”

  整个园子里的女人脑袋都张弓搭箭一般地望向周围的几处屋顶,终于齐齐定在一座屋顶的前坡边儿上。

  那里颤颤巍巍蹲了个慌的一脸的孩子,鼻涕拖下来一截,怀里还抱了只小白猫。

  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上去的。

  就像谁也不知道他前天是怎么把头卡在夜壶里的一样……

继续阅读:第77章 仙女能否等我长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这个大王,妃同小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