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茹默看出了各位盐工的心思,开口笑了起来,其实她的心里可是比他们还要焦急,但也要按照计划一步步的来:“你们各自俱是不用急,先听从默儿的安排!”
向茹默一开口,几名盐工方自觉出有些迫切了,尤其是巴蜀来的那位盐工更是懊恼连连,这怎能坏了周章呢。
郑逢时轻声一咳,几位盐工即刻在郑逢时的带队下,站成了笔直的一排,听从向茹默的吩咐,尤其是从巴蜀来新来的这两名盐工,对郑逢时是极为敬重跟感激的。
向茹默道:“各位肩上扛的六。合铁制工具不重吗?!”
盐工们有些纳闷,工人扛着做活计用的工具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有什么重不重好言说的,这是他们的本分。
向茹默含笑续道:“默儿的意思是要各位先将肩上的工具放下去,我们空手到对面先去选择盐址,而后在回来取工具不迟。”
转眸对了郑逢时道:“但逢时哥跟大漠就要辛苦些了,你们两个得要扛着工具过去,当选定盐址后,你们两个好开凿试看土地的软硬程度,定下来后他们再回来取工具。”
一番交代过后,向茹默又将木研跟苑娇留在了这边,毕竟他们两个做不了什么盐工的活计,跟着去也是要受辛苦的。
向茹默带着六。名盐工去了温泉岩壁对侧的那一片青青草地而去,虽只是隔了一条阡陌小路,可那边的空气鲜润度跟这边又是有些不同的。
由于香草肥沃,使得空气中遍布了鲜润的幽幽草香,更是让人心肺舒畅,直抒胸臆,踩在沾满了露水的青青草地上,脚下的触感都变得格外的柔软,似行在云端。
向茹默他们一行人站成一队,沿着草地的中心行着,向茹默行在最前端,郑逢时跟大漠扛着六。合铁制工具断后,中间是四位有两位是从前大理国的盐工,两位是巴蜀新来的盐工。
行过了大约三四百丈远,也看不到那一条阡陌小路了,向茹默止住了脚步,盐工旋即也都跟着停了下来。
由于路途行的远,向茹默的裙裾亦或盐工们的裤脚上都被草上的露水濡湿了,草间蚊虫又颇多,每个人裸露在外的肌肤上也被不同程度的叮咬了包块,渐渐就变得有些红肿了,还微微的痒。
巴蜀过来的那位刚刚抢先要过来的盐工忍不住痒,不停的挠着,郑逢时示意他停下动作,那盐工神情极为难忍,却也是停下了手来,极力的忍受着那种微微的却又钻心的刺痒之感。
向茹默看着白皙手臂上愈发红肿的包块,摇头轻笑:“这都怪我了,这里面虽说景色别致,苍翠重重,可我们喜欢的地方,蚊虫自然也是喜欢的,按说它们来的还比我们早呢!”
颔首又道:“下一次来前让木研多多的熬些蛋黄油来,涂抹在肌肤上,对止痒去包块有奇效。”
见主家都这般容忍,刚刚那位巴蜀来的盐工涨红了脸,人家一个女孩子家都可以忍得,我这么个粗壮的男人又是有何忍不得的。
很快,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浓郁芬馥的草木清新之气味毕竟是让人呼吸起来很舒适的,渐渐的也就尽量的不去想身上的痒了。
向茹默看着这周遭,笃定道:“据古籍上所载,一般特级的盐井都会出现在草木肥美之地的偏安静处,而这一处安静宁和,人烟罕至,离那一条阡陌小路也有些距离了。”
向茹默一双灿若星子的眼眸左顾右盼,而后宁和道:“所以默儿决定就在这一处选择盐址。”
盐工们听得颇为感触,原来选择盐址也不是那般简单的事情呢,若是平常以为只要是草地,那么就近开凿一下也就算了,而且平常出入也方便些,但原来这也都是有讲究的。
向茹默对了站在最后面的郑逢时跟大漠道:“逢时,你们两位可以将工具放下了,我们就在这一带寻找个合适的点。”
向茹默带了六。名盐工轻装上阵,在这块草地上寻找新盐井的盐址。
这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草原乍看之下没有什么不同,然只要细观,每一块草地都还是有些不同的。
饶是都是绿,可有的地方草的颜色浅些,而有些地方草的颜色变是深些,并且通过仔细观察,向茹默发现浅色草的地方露水相对的就少些,露水的颗粒也小,而颜色深的草上挂的露水珠多,颗粒也大。
这个发现让向茹默惊奇不已,她回忆着古籍,草地颜色愈深而草上水珠也多的地方是上好的地界,由于这下面的湿气多,地表土层相对就会软些,不仅好开凿,并且若是可以凿出盐卤的话,下面的盐卤也会比别处多。
向茹默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郑逢时他们,他们七个人分头去找,就要找这个草的颜色最深,而露水又是最多的土地。
待到午后申时,向茹默他们几个人各自拿着认为颜色最深的草,回到了之前聚集的地方,相对比之下,还是向茹默找的那一块土地上的草颜色最为深。
那一处离这里有二里多的路程,绕过一个小小的山包,过后便是了,向茹默带着六。名盐工,按照回来时路上一路做的标记找过去。
到了那里果然是愈加的视野开阔了,草的颜色是浓浓的翠碧色,简直浓得化不开,成片的连在一起看起来像极了一个巨大的绒毯。
而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此时更是澄碧如洗,悠悠闲闲的浮着几朵白云,忽而的白衣,忽而的苍狗。
这里果然是沧澜谷的又一个迷人的风景,偌大的一个沧澜谷果然是景中还有景,饶是向茹默在谷底生活了四年,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也没有完全了解。
向茹默在这片草地上行走观瞧了半晌,终是在这片最为苍翠的绿草地偏正中央的位置停住脚步,弯下腰身去,伸出手指按在了草地的土层,只觉得土地略有柔软度,抬起手来将手上的细土一点点碾碎,又将土放到鼻子下面闻着,新鲜泥土带了点清新的土腥味让人有种服帖的感觉。
向茹默笃定道:“就在这里了!”
向茹默指挥着这六。名盐工先是将这块土地上的青草刈除掉,鲜润的草径根儿上连带着玄色泥土都新鲜十足。
不过须臾,一大片的青草就被清除掉,露出了玄色的土地来,目测上去有六。七丈见方大小。
郑逢时眼底里是怎么也掩不住的笑意,不自禁的对着向茹默道:“这里的草木颜色看着眼睛都舒服,三姐儿,您为这个盐场赐个名吧!”
大漠等其他几名盐工也附和着:“是呀!是呀!如此美好的一个地方,三姐儿就起个名字给这个盐场吧。”
向茹默唇角笑意澹澹笑意,这一刻她是满足的!开心的!因为毕竟已经有了三十丈棚跟温泉盐场两处盐场了,而今这里又要开凿第三个盐场,前景也是大有可为。
向茹默都不曾细想,脱口便道:“这里偌大的一个苍碧的大草原,那么干脆就命名为草原盐场吧!”
“草原盐场!”几名盐工忍不住欢声笑语起来:“好名字!”大漠虽然不曾开口言语,心中却是暗暗想着,草原盐场这个名字虽然简单却是朗朗上口,一语中的!
大漠想看三姐儿一眼,却是不敢直视,只用余光感受着就站在不远处的向茹默,就只觉得三姐儿的身上有无限的光环闪烁,刺得他的眼睛都要睁不开的感觉。
日影渐渐难移,灿烂如金的阳光洒在这一大片青草地上,就连草尖上的露水也被灼灼日光晒得少却了些,那些留下来的露水,在翠碧草尖上愈发显得晶莹透剔,每一滴露水都顶着一个太阳的光辉。
向茹默指挥了郑逢时跟大漠在自己花圈的位置先行进行开凿,而后又让其他四位盐工回去之前的地方取六。合铁制工具回来。
这一处的被大片青草地所滋润着的土地柔软度颇高,六。名盐工又是齐心合力,很快的就被挖出了好多的泥土出去,渐渐的就被挖掘出一个一丈高的深坑来。
郑逢时对于开凿盐井已经是轻车熟路了,他一个人便可以顺利的带着人继续开凿下去,而向茹默也是完成了自己带领他们寻找盐址的先头重任,便就先行离开,因为三十丈棚盐场跟东岸卤井与西岸盐田还需要不断的往朝廷运送盐巴,那里更需要她。
向茹默对郑逢时他们做出了安排,交代郑逢时今日先用早上背过来的麻饼跟纯水,而后再指派几名盐工带些他们备在库房的茅草跟茅竹过来,在草原盐场直接搭建茅草屋以供郑逢时他们居住,而后再慢慢派几个疱人过来,专门为几名留在这里的盐工做膳食。
吩咐过后,向茹默一个人离开,留下郑逢时带领另外五名盐工在这里继续舂凿,时近午时,郑逢时他们简单使用了些带来的麻饼,用饮了用水囊背过来的纯水。
而向茹默指派的那几名盐工带着向茹默所绘制的从三十丈棚到草原盐场的草图,在申时初刻便就找到了这里,当然他们带来了上尖一车的茅草跟茅竹过来,就地给郑逢时他们搭建茅草屋。
随后几日又陆续拉来了开凿盐井用的一系列大小工具,包括郑逢时从前在开凿三十丈棚盐井之时所用的十余丈长百余斤重的九曲舂,以及重新找郭铁匠做的后续开凿盐井以及汲取盐卤所用的钻盘跟大盘车。
很快,草原盐场的茅草屋搭建好了,跟三十丈棚与温泉盐场的茅草屋都是大同小异的,乌金色的茅草屋顶,柳黄色与昏黄色茅竹的房梁,不过搭在青青草原上的茅草屋因为长在地面上的青草与干透了的茅草相较之下,倒是更显出别具一格之感来。
草原盐场这边是安顿下来了,由郑逢时领队做活计,而向茹默则是在东岸卤井与西岸盐田来回往返忙碌着。
她一壁指挥人在东岸卤井的煮卤屋熬煮温泉盐场的混合盐卤,又将熬好的合霜晶盐巴带人送往西岸盐田进行扬翻晾晒。
进入晚秋的时候,合霜晶盐巴已经熬煮出了一千担,除去送往朝廷的,向茹默的宁厂盐场第一次有了剩余留存的盐巴。
而后三十丈棚那边的盐卤也源源不断流出,温泉盐场那边的盐卤亦是源源不断流出,都汇聚到了东岸卤井。
盐卤不断通过连排主管运输过来,东安的煮卤屋也是忙得紧,两位资深煮工齐玄跟齐庶带着学徒日夜不停熬煮盐巴,而在西岸盐田下面向茹默又带人搭建了几间库房,专门用来存储盐巴。
郑逢时在草原盐场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开凿盐井进行得十分顺利,已经进入了第四步——三丈垒石圈了。
做完了这一步,就可以正式进入开凿盐井的实际阶段了。
宁厂沧澜谷盐场从未有过这般顺利的时候,几口盐井的工作同时顺利进行着,盐巴的存储量也已经达到了上千担。
一时间,三姐儿在宁厂上的风头正劲,犹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而同时在堰塞关堰塞湖的北岸,赵佶由于得到了三姐儿供应上来充足的盐巴,使得极度匮乏盐巴的时候已经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而禹王那边,大理国的盐工都是从三姐儿宁厂这里离开的那些人,由于他们只是学会开凿盐井,但是对熬煮盐卤方面还是欠缺得很,以至于盐卤打出来了,可熬煮出的盐巴却是浓度过于低,杂质含量又高,吃起来口感及差,营养物质也低,所以结果很是差强人意。
禹王那边的砖盐由于数量极为有限,吃一块便就少一块,那些盐巴只够他们领导层的人吃,可近乎十万的兵士能吃到盐巴的人却是极少的。
这样一来,禹王的四国联盟军队怎能跟盐巴供给充足的大尚朝来比呢,无论是在体能上,以及战略战术上俱是低了一大截的。
孟冬时节,赵佶带着十八万大军从堰塞关返回了大尚朝,他们战功赫赫,他们完胜了禹王带领的四国。
铭德帝极大的嘉奖了赵佶,又赐予他铁将军称号,正可谓一时间风头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