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瑶怀着复杂的心情去找陈庭轩,她本以为自己这个四哥,应该在自己母亲那里,因为陈瑾璎和孙姨娘一直就在大太太的外间屋里住着呢,没想到半路上恰好碰到王英姑端着熬好的药正去给陈瑾璎送,得知她的来意便说:
“四公子说了,四姑娘掉到河里,怕万一感染了风寒,到时把病气儿过给大太太和二姑娘就不好了,是以就将四姑娘暂且和四少奶奶挪到了一起,二姑娘可是去看四姑娘,那咱们一起走吧。”
闻言陈瑾瑶就顿了一顿,说什么怕把病气儿传染给自己母女,这根本就是托辞吧,难道路明珠和王英姑就不怕,她们也不是铁打的!
虽如此想,陈瑾瑶却也没有吭声,此事若搁以往,她肯定第一时间就会问,可这时她却有些苦涩,四哥这是不相信陈家其他人会好好照顾陈瑾璎吧,原也是这样,家里除了祖父,还有哪个真心待他。
说实话陈瑾瑶此时心中疑团还是不少,她虽从孙姨娘口中猜到陈庭轩并非孙姨娘所出,可对方生母是谁,为什么从没听说过,又为何家中人都说他是孙姨娘所生,这桩桩件件都是谜团。
陈瑾瑶边走边想着心事,其实就是没有听到孙姨娘口误之前,她也曾对陈庭轩在陈家的处境产生过怀疑,最简单的一点儿,陈庭轩和五郎一样,都是庶出,若说是因为父亲的关系吧,两人又是同一父!既如此祖母为何一点儿看不上四哥呢,?待他的态度,说实话还不如对一个下人好!
陈瑾瑶边走边默默想着这些,其实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她闷在心里,莫非,四哥不是陈家子孙?然而这想法刚冒头就被她自己按下去了,和五郎比,陈庭轩和父亲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若说五郎不是父亲骨血才更可信吧……
想着心事,陈瑾瑶和王英姑一前一后进了那间草房:“四哥,四妹没有什么事儿吧?!”
陈瑾瑶一进去就看取陈庭轩在陈瑾璎身旁,正向后者问着什么。因是自家兄妹,陈瑾瑶也没有客套,略问了陈瑾璎几句儿就将智通大师来访之事告诉了陈庭轩。
陈瑾瑶也没有隐瞒,直接说出是孟家托后者来的,闻言陈庭轩就皱起了眉头:“孟家……竟有这样的打算!哼,他们倒是好打算,不过可惜——”
陈庭轩说着冷冷笑了一声,在这点儿上他是绝对放心的,就凭祖父对罗氏一族的恨意,孟家的打算也会落空,不为别的,就孟夫人是罗家女这一点儿祖父就半点儿不会考虑。
“好,二妹,这事儿我已知道了,不过祖父既专门儿换了地方和智通大师谈话,那我去也是不顶用的,相反倒会惹祖父生气。”搞清是老太太派陈瑾瑶来让自己去找陈老太爷,陈庭轩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而他的态度,让陈瑾瑶略微吃了一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四哥开始这么直接的反驳老太太了?
不过在这事儿上,陈瑾瑶没有了以往的冲动,她虽对陈瑾璎没有什么好感,可到底也是亲姐妹,而孟家给她的感觉很不好,就凭堂堂的一个知府夫人,竟认若兰、,一个庄户人家的小妾为养女这点儿,就让她觉得极不舒服,其码让她觉得孟家,是个没规矩的!
不怪陈瑾瑶这样想,此时正在路上赶路的路明珠也正想到了这个问题。因二老太太恰好提到若兰认了孟夫人为义母,路明珠就大胆问道:
“伯祖母,若兰姑娘和孟家竟有这等渊源?但不知她和孟夫人是如何认识的?是因为湘大哥的娘子吗?”路明珠也是根据二老太太方才说的,她之所以来孟府,也是受了当年陈湘娘子所托才走这一趟的。但不知陈湘妻子会有什么事儿,竟要用二老太太传话,对她来说,做为夫君的陈湘不是更可信吗?
路明珠其实不是个多事的人,但奈何她总觉得在陈瑾璎落水之事上,若兰或许有可能也插了一脚时,就不由想搞个明白了!
何况她又想,二老太太既肯说出是受陈湘妻子所托之事才来孟家的,那看来此事也未必特别机密。
果然路明珠猜的不错,二老太太应该是对路明珠印象不错,闻言哎了一声,突然道:“原来你对咱们陈家、很多事儿都不知道啊。湘哥儿娘子,也算是孟夫人的外甥女儿吧,不过可不是亲的,是一表三千里那种,而她能嫁给湘哥儿,正是孟夫人的大媒呢!”
说着二老太太略停了一停,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以一付回忆的口吻言道:“说起来湘哥儿媳妇儿,我虽一向看她极好,但她的家氏,细想起来……,我除了知道她娘家姓李、孟夫人是她的表姨外,其他的还真是一无所知。不过有一点儿毋庸置疑,这李氏也是大家族出来的孩子。
丫头,你是个好的,行动也知礼。那李氏,怎么说呢,我老婆子也不是夸她,做得只有比你好的!而且,我若猜的没有错,她应该是京城人氏,这从她的口音就能听出来,但却不知为何却是从孟家发嫁的……”
二老太太说着陷入了沉思之中,路明珠听了她的话,亦是一怔,若按二老太太说的,陈湘和孟知府一家还算是拐弯儿亲戚呢,何况孟夫人又是他的媒人,那按礼说陈湘一家应该和孟家走的极近才是,但不知为何,那天孟公子来送请贴时,陈湘却明显能看出是躲着对方的呢?
路明珠因乍听此事,总觉得难以消化,下意识更对若兰的事儿更加感兴趣了!
“伯祖母,按您的说法,湘大嫂子才不过是孟夫人的表外甥女儿,若兰姑娘,不过一个区区丫环,怎么反倒最后取得了和主母差不多的地位……,但不知,若兰姑娘是如何受到孟夫人的青睐的?”
路明珠说着一脸好奇地看向二老太太,后者却诧异地看她一眼:“丫头,你说李氏是若兰的主母?丫头原来你还不知道啊,这若兰根本就是李氏的陪嫁丫头啊!”
“啊!这么说原本若兰姑娘就是孟府的人,是孟夫人让她来伺侯湘大嫂子的?”,听到这里路明珠也大吃一惊,她一直以为若兰是陈湘家原有的下人呢。
谁知道二老太太还是摇了摇头:“不是,也不是孟家人,她是跟李氏从京城来宝安的,所以我才说李氏有可能是大家子出身,虽然我不知道她究竟是哪里人氏,但当年她出嫁时也是挺排场的——,陪嫁丫头是四个,还有两房陪房,我方才不是说了吗,李氏是难产而亡,而她并不看好若兰吗?
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李氏当时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怕福哥儿少了亲娘关爱,日后性子未免有失偏颇,所以她做主给你湘大哥安排了一个身边儿人,这人选自是从她的陪嫁丫头里选的,不过当时选的可不是若兰,当时选中的那个丫头,可比若兰还要能干,人也本份,可是不知怎的,李氏死后的第七日,她因过于悲痛,竟也跟着主子去了!“
二老太太说到这里,略停顿了一下,眉宇间突现一付欲言又止的神情,见状路明珠忙接口:“哦?这么说湘大嫂子这主仆俩,相隔去世不过七日?那这也算是殉主了,不过以我之见,虽也算是一段佳话,但她这样做岂不是辜负了湘大嫂子的一片苦心?”
口里这样说,路明珠其实是觉得这个丫头死得挺蹊跷的,是以想继续套套话,。而路明珠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她还是在前世时,受红楼梦的影响了,红楼里,宁国府少主子贾蓉之妻秦可卿因和其公爹闹出丑事,怕人得知吊死、也或者是郁结于心病死,她的丫头瑞珠,就是一头碰死了。
可那当真是忠心主子吗?曹公删文里虽然写得很隐晦,但是若仔细看还是能看出端倪的,这丫头根本是因不小心得知了主子的丑事,怕最后落一个更凄惨的结局才不得已出此下策的,或者再退一万步,也可能是被逼死的!
那陈湘妻子李氏看好的这个丫头呢?她明明知道可以做陈湘的姨娘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应该是好事,可她为什么也突然离世了?
大概是受了现代社会的教育,路明珠是完全不信有人真会自杀殉主,毕竟还有什么比生命还可贵的,因为存了这个疑问,路明珠忙问二老太太。
二老太太不自然地笑了笑:“这事儿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她死之后,后来也不知怎么回事儿,李氏最不待见的若兰,竟爬上了湘哥儿的床……”
二老太太说着唏嘘不止,大概觉得最后那句儿不太好听,赶紧又补了一句儿:“这事儿可不赖你湘大哥,他和那李氏,那真是少见的恩爱,不过内中情由我也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只知道最后你湘大哥因为震怒,赶走了李氏的一个陪房……,可不是若兰一家,而是另一个,
你湘大哥应该是气极了,将那陪房一家三口儿,把那男的打了个半死给卖了,其妻和女儿,应该是看在若兰面儿上吧,赶走后说是,永远不许她们进宝安,这样重的惩罚,可见你湘大哥有多么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