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宴会之后,果然刘府夫人便特意又备了重礼,央了亲娘薛老夫人亲自出马,登门来提亲事。
袁绛云又惊又喜,急忙命人告知了唐尚书,自己陪坐在前厅上。她温婉文雅的外表,让薛老夫人与薛氏看得十分满意,更觉得有母如此,女儿必定差不到哪里。
虽然听得说,唐家嫡长女的长相平平。但大户人家的观念一般都是:娶妻当娶贤。身份品格儿才是第一位。
又不是纳妾,只要长得艳丽的才好。
唐尚书自然也无话说。于是刘唐两家,两下里都各自有意了。两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家,一套流程自是必不可少。
大顺朝百姓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接下来是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谓之问名,后称“合八字”。
接着是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然后便是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亦称“过大礼”。
当下刘唐两家便下了定。
要嫁嫡长女是大事,唐老爷当机立断,将老娘从老家请了回来。
张老夫人的轿子,今儿半晌便停在了府门外头。唐尚书领了后院二位夫人,以及两个女儿恭敬迎候着。连小儿唐继祖,也被奶娘抱着一起站在那里。
洛安然面色很差,连昂贵的香粉也遮不住那脸上的憔悴。她才被唐尚书解除禁足,这么多天都不允许见到亲生儿子,几乎癔症了。
女儿唐月莹搀扶着她,亦是面色不愉。她的名声儿算是彻底完了。即使没毁完也给毁了一半。
那孟家的秀才小郎君再也不曾约过她唐月莹。她以为孟公子忙着其它事,还偷偷使了丫鬟找他,总却被他吱吱唔唔过去,避而不见。
唐月莹把这些账,都算在了唐衣头上。娘说了,这都是唐衣捣的鬼,为的便是要毁了她。
看到如今唐衣这般风光无限,又有这么好的清贵公子愿意求娶,唐月莹恨得简直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早晚,她必定要狠狠报复这个假清高的嫡姐,将她从高高在上的云端拉下来,再踩上几脚!
轿子帘掀了起来,当先下来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这老太太身上农户装扮,七月天气,头上还包着块花手巾。她抬起头瞧瞧尚书府,无限感慨的叹了口气。随即,脸上绽开了菊花般的笑容。
袁绛云身怀有孕,仍然勉强站了半天迎候。洛安然却已快站不住了。她觉得头顶上的太阳仿佛格外晒,这会儿已是头晕眼花。
如今好容易看见这便宜婆婆来了,洛姨娘急忙嘴角勾起个极乖巧的笑来,正待抢在大夫人前头迎上去搀扶了老太太,不料老人却已回过头说道:“槐花呐,你还不赶快下来见过老爷呢?”
敢情这老太太不是跟她笑的!
等等,她方才说的槐花,却是哪个?
只见轿帘子又一挑,下来了个年方二八的女子。这女子身穿妆花衣裳,素净的鹅蛋脸,柳叶眉下是一双怯生生的大眼睛。
最重要的是,她的发髻已是梳成了妇人发式。
唐月莹正满心没好气,见了低声道:“真是土鳖。穿这么多,这鬼天气也不嫌热的慌。”
唐尚书早已快步走上前去搀扶住他老娘:“娘啊,您可终于来了。”
不料张老太太开口便说道:“儿啊,这是娘做主替你纳了个妾,看看如何?还不赖罢。槐花,快来见过。”说着呵呵笑了起来。
那槐花娇羞的看看相貌堂堂的尚书老爷,壮起胆子低低唤了声:“老爷。”
张老夫人便道:“你挑个日子,便收了她罢。她在乡下服侍得我甚好,我是对她满意的很哩。”
众人听在耳朵里,都十分意外。袁绛云倒无所谓,无非只是添个人罢了。洛安然却不由得立起了两只眼睛,如临大敌!
唐尚书为难道:“娘,这个时候您给我纳妾,不适合罢?”说着话,他早打量过了那叫槐花的女子,特意在她的胸脯子上溜了两溜。
不得不说,自家老娘挑的这个妾室,倒是还颇合唐庭之胃口的。当然,他表面上绝不能显露出来。
张老太太瞥了自己儿子一眼:“行了罢,你。”自家儿子甚么德行,她还有个不知道!
唐尚书嘿嘿一笑,于是在袁夫人的白眼和洛安然妒火中烧的双眼下,事情就此定了下来。
这日天气极好,晴空万里。鸟儿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尚书府府里人声鼎沸,喜气洋洋。从随处可见的红绸和一张张大红的囍字,不难看出,府里有人正在办喜事。
张老太太认为,早早纳了妾,叫她尽快伺候儿子才好。于是在她的张罗下,唐尚书便一切从简,当晚就将槐花收用了,还给她改了个名儿叫做可儿。
大凡男子,多半是喜新厌旧。再美、再有才华的人,看久了也会变得腻歪,何况唐老爷向来怜香惜玉,风流多情呢?
娇怯怯的可姨娘居住的所在,叫做可人苑,便在尚书府的西北角,坐北朝南,平时都是大门紧闭,门外种着的两颗婀娜多姿的垂柳。进门之后是一道刻着“福”字的影壁,转过影壁,中间一条石子甬路直通正房台阶。
院子里有三间正房,中间是客厅,东边一间是书房,西边一间是卧房。两边各有一间耳房,一间耳房当仓库,另一间布置成了小厨房。
院子两侧各有两间厢房,周围有曲廊,院子中点缀着几点山石,青藤蔓绕。两边各有花池,种着牡丹、芍药、木兰等花,看起来倒也十分雅致。
院子南边的厢房里,住着粗使丫鬟和看门婆子,以及两个厨娘和使唤的丫鬟们。
正院后面还有一个小花园,不大却很精致,里面花木扶疏,安静清幽,是个让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可姨娘向袁氏夫人敬了茶,便正式成为了唐尚书的第二位侧室,一时风头极劲,唐尚书宠爱无比。
不过这些事,都与唐衣无关。
她如今满心期待的,乃是刘公子便来下聘之事。
重来一回的人生,其实并没有非常容易。唐衣嘴上对母亲说着不愿意出嫁,但内心深处,哪个女子不渴望有个好夫家呢?
刘宁便是个非常好的人选。他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也不喜欢吃酒应酬,与同窗聚会也是有限。
作为一个适婚男子,唐衣觉得实在无可挑剔了。别的不说,他起码是真心愿意求娶自己的。与梦中前生的李府李彦飞相比,她还有甚么不满足呢?
唐衣走进碧桃苑东间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书:四书五经、女四书、诗集、话本、史书、游记、佛经、道经等等。墙上还挂着几张名家字画。靠窗的一张黄花梨木书案上,摆着一整套的文房四宝,还有一摞唐衣平时闲着无事时随笔的诗词字画等。
书案上还摆着一本未抄完的佛经,一张纸上只抄写了一半。唐衣怔怔得看了看,又提笔继续往下写,下笔越来越流畅,越来越得心应手,一口气竟连续写了五六张,才停了下来。
她长出了口气,终于明白自己如此情形所为何来:想必女子面临自己的婚嫁事时,都会有过如此一段时间的仿徨无措罢。
“小姐!小姐!”
随着声音,绿柳满面兴奋的跑了进来。这丫头,恁不稳重了些儿。
“刘府有信儿说,便要来正式下聘礼了咧!”
唐衣皱起眉头看着她。
绿柳没有察觉她的反应,继续叽叽喳喳的说道:“听刘府的婆子说,有三十六抬聘礼哩!”
唐衣放下纸笔,拿毛巾擦了手:“我要出去一下,你跟着我罢。”
绿柳高兴的应道:“是咧!姑娘可是去瞧聘礼单子么?”
唐衣摇摇头:“我有一事不明,想去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