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出谋划策
偶来尘世2020-05-12 20:213,112

  看起来跟他瞒亲切的样子,穆衍掩声问三喜:“我以前跟他很熟吗?”

  “算不上多熟,那是郴州首富张家的少爷,对谁都是自来熟。”三喜小声回道。

  那就好,穆衍就怕遇到原主的熟人,他又不认识,总觉得尴尬。谁承想,穆衍刚松了口气,那几十个书生齐齐朝他看来,然后七嘴八舌的邀请他一起在请愿书上签字画押。

  能读书的多数是家有余财的,甚至不乏家境不错的,他们的家人既然不阻止他们来请愿,那基本上就代表了郴州的部分富户的意见,他们是持反战的态度。

  原主以前也是同他们一起,专门跟官府作对的,现在看来,这些书生十之八九都是被人利用了,幕后的黑手就是那些富户,利用书生们集体请愿,来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

  因书生们的身份不低,官员和小吏只维持秩序,只要他们别闹太凶了,基本不怎么管他们。

  “郴州绝不能出兵,要是将南夷的军队引到郴州来,那就是祸水东引,大人们三思啊。”

  “虔州有虎头军,哪用的着我们。”

  “这劳民伤财的事儿,别的州躲都来不及,小小的郴州有什么能耐,偏往枪口上撞。”

  “就是,要管也是朝廷来管,没有朝廷的命令,擅自出兵,那可是犯了大罪,我们也是为大人们着想。”

  “穆公子,快点签字画押啊,还愣着干什么。”见穆衍迟迟未动,有书生催促道。

  “我有疑!”人声鼎沸中,一个轻飘飘的声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众人看了看声音出自穆衍,便又该干嘛干嘛了。一个无父无母,无权无势,寄人篱下的小公子,众人根本不放在眼里。

  穆衍声音略略提高继续道:“如今是虔州被困,若换做郴州该如何自救?南夷可不止三万兵马,若南夷另派两万兵马攻打郴州,郴州又该如何应对?”

  围观的百姓基本都是看热闹的心态,大多不会发表什么意见,只有书生们一阵唏嘘。

  “吆,穆公子,几日不见洗心革面了,也知道忧国忧民了。”有人起哄,语气里满是讥讽。

  “回去问你大伯去啊,你大伯不是郴州守将吗,保护郴州是他的责任。”

  穆衍不怒不恼,心平气和地道:“南夷无故侵占我天顺的领土,其心可诛,说难听一点,同疯狗乱咬人一般无二。对付疯狗,难道非要等它咬上你了,你才动手打它吗,那就已经晚了。”

  有人不乐意了:“哎,你什么意思……”

  “读书是为了让人明事理,辩是非,学以致用,受益终生,不是让你整日痴心妄想,无病呻吟。”穆衍声色俱厉,“如今南夷就是疯狗,咬你之前不会跟你商量。现在无非是两个结果,等着被咬,或者被咬之前将疯狗打死。

  大人们正忙着如何预防被咬,身为读书人,为何不能用自身所学,为大人们出谋划策,为保护身下的土地尽一份力,而不是在这里纸上谈兵,妄加揣测,平白给大人们添乱。”

  “他是穆家的人,当然向着穆家说话,说白了他就是支持出兵。”

  “若有战,我必会冲在最前面,你敢同我一起吗?”穆衍看着那人质问。

  看热闹的群众里不乏有消息灵通者,出声道:“听说上次剿匪,小公子都是冲在最前面,立下不少功劳。”

  “小公子之前惩治违反军纪者也毫不含糊。”

  “小公子一直跟着穆将军一起练兵,想来也是得到将军的重用。”

  众书生不可置信,他什么时候跟兵扯到一起了,他不是地道的读书人吗。

  穆衍仍对那人道:“你既不敢上战场,闲着没事儿,有劲儿没处使,可以去帮驻军加固城墙。到时候,郴州的城墙上也曾留下你为保护郴州付出的点滴,子孙后世也以此为荣。”

  他这样一说,倒是激发了民众的斗志,瞧着那些书生就矫情了。

  “加固城墙,算我一份,我没钱可以出力。”有朴实的民众首先跟着附和。

  “我在行,我家世代都是砌墙的,郴州每次修城墙我家人都有参与过。”

  “我能上战场,让南夷小儿看看,我们天顺的百姓,不仅地种的好,打起仗来也毫不含糊。”有激进的百姓带头,后面就激起了百姓们的热情。

  “我也能。”“算我一个。”

  众书生傻了眼,这话题怎么突然就转变了,他们是来号召百姓反战的,反倒成了积极参与了。

  最朴实,最善良的总是百姓们,他们的愿望也很简单,只要家和万事兴,安分守己的过日子就是幸福了,所以谁来破坏他们的幸福,他们就会齐心协力同谁斗。

  穆衍欣慰道:“诸位所言极是,身为郴州百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不为大人们添乱,就是在保护郴州了。”

  转身对书生们道:“兵法云: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取长利而弃小利,故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大人们自有准则,大家还是先散了吧。”

  “散什么散,今天的事情还没解决完呢。”有书生道。

  “对啊,说了半天等于什么都没说。”

  这时,人群中走进来两个小道士,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穆公子,我们观主说了,只要郴州有战,汇阳观愿尽一份绵薄之力,派道医随军,听任穆公子差遣。”其中一个小道士恭敬地道。

  汇阳观的名声现在可是很响亮的,尤其是医术越来越精湛,看病不要钱,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穆衍离开后,观主也不知怎的,突然就开窍了,广收徒弟,教习医术,造福百姓,是以汇阳观现在香火鼎盛,好不热闹。

  差不多的时候,有官员出来打圆场了:“多谢道长好意!我郴州百姓上下齐心,共同抵御外敌,城池更加固若金汤。大家都是为了郴州好,这份心意本官先领了,大家先散了吧。”

  大概这位官员品级太低,书生们根本不买他的账,正打算继续闹下去。

  “正如大人所说,大家都是为了郴州好,那我们交上请愿书都散了吧。”张家公子突然发话了,笑容可掬,“日后谁还有什么好的计谋,一定要提交给大人,我相信好的建议,大人一定会采纳的。”

  等于是双方都有了台阶下,官员立刻跟着道:“那是,那是,欢迎大家出谋划策。”

  书生们的集会并没有象原计划那样,不达目的不罢休,怎么也要闹上个三五日,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散了,第一次这么好打发,官员们都有点庆幸。

  虽然书生们请愿构不成什么大的危害,但也是让人很头疼的事儿,打不得骂不得,还要听他们无理取闹,信口开河。

  这次多亏了穆家的小公子出面,才这么快就把集会压下来,因此穆衍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回府的路上,张家公子突然蹦出来拦住了穆衍,笑眯眯又神神秘秘地道:“穆公子,你要是出征虔州,一定要带上我。”

  这个张公子,看起来随和,实际没那么简单,刚才在府衙门口闹事的书生,好象都听他的,他很可能就是幕后指使人之一。

  “你不是反战吗?”穆衍不冷不热,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

  “我现在改变主意了。”张公子信誓旦旦地道,“你都能上战场,我当然也能。”说完又觉得不妥,赶紧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都是年轻人,我们一样大,你能做的我也可以。”

  “我能上战场,是因为我出身武将世家,而你只会做生意,去了战场上能做什么。”穆衍不想跟他多言,施礼道,“我还有事,张公子,告辞。”

  “等等,听我把话说完啊。”张公子靠前一步继续拦着他,“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不需要粮草吗,指望后方补给,万一供应不上呢,不如边打仗边做生意。

  做生意赚了钱,将士们都穿得暖,吃得饱,养得膘肥体壮,一到打仗时,个个冲锋在前,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准打胜仗。”

  好象很有道理的样子,郴州军之前缺的就是钱,穆衍想了想道:“我做不得主,可以给你引荐,找穆将军谈。”

  “别,他们那些个老……”古板,两字没好意思说出来,张公子改口道,“我跟他们有代沟,还是喜欢找你谈。我知道你肯定要出征,你骗不了我,我看到你跟那两个汇阳观的小道士私下谈了什么,汇阳观可是要派道医随军的。”

  善于观察,消息灵通,此人城府太深,还是远离为妙。

  “那你去问小道士吧。”穆衍说完,侧身避开他。

继续阅读:第二十二章 谈笔交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为王爷的白月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