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陪您一起默听
改编作者:一言 2020-06-19 10:371,875

  一晃眼七年已过去,当初血气方刚的少年陈盛已被时间淬炼成成熟稳重的大男人。

  当初他在祖宗牌位前发誓要为陈家传宗接代、延续烟火,七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做到。美玉一开始还会在大哥大嫂面前诉苦,跑到陈老太太那里暗示,希望能给陈盛施加压力,然而,时间一长,她也就麻木了。

  在无数个沉闷又寂静的夜里,美玉会恍惚的想起自己出嫁前的样子,举止温柔心里也藏着一股活泼劲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变得跟块木头一样?从床上起来就屋里屋外地忙,没有了笑容,也没有了对未来的憧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昨天。到了夜晚,就麻木地躺在床上,不管陈盛回房还是不回房。

  七年过去了,新加坡的街道上还是乱糟糟的。英军、印军在路边堆放起厚厚的沙袋,弄出一道道防御工事。随便走在哪条街道,都很容易听到中国年轻学生高举着画满口号的横幅游行,唱着悲哀的《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冷风吹远了他们的歌声,翻动着他们手上的横幅,上面的文字冷静地贴着白布,细看之下,却是字字泣血:“南京大屠杀血债血偿”、“日寇必败”、“支持祖国抗日战争”……

  一条狭窄的巷子里,躲着些小贩卖些小玩意维持生计,菊香也在其中。她坐在一张小凳上,把篮子里的娘惹糕掀开一角,给前来选买的客人看。

  一个小女孩儿蹲在菊香旁边,每每见有客人来都会乖巧热情地递上芭蕉叶给客人装娘惹糕。

  有客人见她可爱又有灵气,哄逗她:“你几岁了?“

  小月娘伸出手指比划出“八”的数字。

  客人夸赞道:“真乖,小小年纪就会帮妈妈了。不过可惜,这么大了还不会说话。”

  旁边的人跟那客人絮叨起来:“妈妈是哑巴,女儿也是。长那么机灵,太可惜了。”

  客人寻常的一句话落在菊香的心里成了一道深深的伤疤,等客人走后,她伸出手指在嘴上比划,又点点月娘的小嘴,着急地催她开口说话。

  自打生下月娘,菊香就害怕她不肯开口,总是想尽办法教她,用干哑发痛的喉咙发出简单的音教她,可月娘就是不肯开口。

  月娘把嘴巴闭得紧紧的,惹得菊香不得不用手去掰她的嘴,可她越是着急月娘就越抗拒。

  菊香没辙了,举起手就要拍打月娘。月娘机灵,才不肯老老实实地坐在原地挨打,起身就往巷子口跑了去,却被一双结实的手臂抱了起来,还欢欢喜喜地转了个圈。

  抱她的人是陈盛,他把一个纸袋放到月娘手里,里面装的是巧克力。

  月娘高高兴兴地拿出一块,比过节还开心。

  “月娘,你做了什么事惹你Nya生气了?”陈盛问她。

  月娘抿着嘴不肯说,菊香走过来,指了指月娘的嘴,陈盛顿时就明白了,忍不住笑道:“月娘还小,不必着急,到了她想说话的时候自然会说话的。”

  有陈盛劝,菊香的心也冷静下来,她用宽大的芭蕉叶包了一包娘惹糕递到陈盛手里。多年来,承蒙陈盛照顾,她们母女才不至于饿死街头,而她也只能包点娘惹糕让他带回去给一家老小吃。

  “我也有东西给你。”陈盛把一个纸袋子递给菊香,是块上等的布料,快过年了,想让菊香给自己和月娘做套新衣裳。

  菊香不愿接受这份礼物,一再推辞,陈盛铁了心要把东西送出去,急眼道:“如果你不接受,那我以后也不拿你的娘惹糕回家了。”

  不等菊香反应,小月娘已伸出手从陈盛手里接过纸袋,放到了篮子边。孩子的心里没有避讳,谁对她好她就跟谁亲。陈盛对菊香母女的好,小月娘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早已把他当成了家人。

  陈盛摸了摸小月娘的头。

  菊香拿月娘和陈盛都没有办法,只好接受。

  小月娘突然把一块巧克力喂进菊香的嘴里,菊香轻刮了她的小鼻头,甜甜一笑。

  对陈盛来说,世上再美的风景也美不过菊香的笑容。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他都不顾避讳地跑来给菊香搭手,因为这么美的脸、这么善良的心不该被世间疾苦折磨得憔悴又疲惫。

  此刻,不管是菊香还是陈盛,都没有注意到巷子尾巴的砖墙之后,有一双眼睛正盯着它们,目光中满是熊熊燃烧的妒火。

  那是美玉,她脑袋轰轰炸响,仿佛过去为陈家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笑话,在丈夫陈盛面前的委曲求全也成了耻辱!

  美玉一回到家就跟大嫂秀莲哭诉起来,还记得七年前,陈盛把一份香辣虾糯米卷带回家里,美玉就起了疑心,只是因为后来没有见着菊香,就没多想。此时想来,原来他们之间已从那个时候就已经搭上联系了。再细想陈盛与菊香母女相处时脸上洋溢的笑容,那是美玉从不敢奢求的灿烂,莫非那孩子与陈盛有着血缘之亲?

  秀莲也万万没想到陈盛和美玉的夫妻感情会糟糕到如此地步,除了说上几句安慰话又还能怎样呢?

继续阅读:第24章:战事最无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娘惹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