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别人的及笈礼
丰七七2020-10-10 00:053,489

  转眼过了一个冬,二月初明堂上龙颜大悦,原是西北的旱灾、雪灾得以缓解。三位尚书领着一面锦旗在堂上并立,听候逢场作戏的赞赏。

  “爱卿善心感天,生活拮据,还东拼西凑出万两黄金到西北赈灾,朕备感欣慰,望再接再厉。”

  孔凡闻言汗如雨下,以为皇帝已经知晓他们的罪行,而今未动是在谋划什么。他与其他人眼神交流一番,恭敬跪拜,“为皇上分忧,是臣职责所在。这都是皇上心系苍生,感动上苍才会降下如此甘露,润我代国土地!”

  “朕系苍生,天下周知。不过这般有效建议,还是司礼监掌印李长乐提议,真是少年有为。”

  区区一个刚胜任东厂提督的李长乐能有如此大的本事,去了一趟尚书府就捞出这么多银子,且能让工部连续半月购置赈灾之物送达灾区,究竟使了什么绊子?

  他见众臣面面相觑,透出丝丝缕缕的惊叹,颇为满意这般效果,对孔凡问:“听闻李长乐曾夜访尚书府,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使得三位齐心协力,陪他走这一遭?”

  哼,什么法子,自是威逼利诱,双管齐下!

  孔凡面色难看,到现在还觉心口缺了一块肉。一个人五千万两黄金,三个人就足以捞空整个尚书府!

  他胸口此起彼伏,眼底流露出狠戾,却弯起嘴角垂视地面,表现得没有半点不服:“李提督同我等提及西北实情,听后醍醐灌顶,决定舍小家保大家,与百姓共难。”

  听及此处,朝堂上的彦成项双肩抖若波浪,垂首忍得极为辛苦。一想到当天去了茅房躲过一劫,那女人明目张胆打劫,骇得三个老狐狸猝不及防,便忍不住笑出声。

  彦励知晓次子在笑什么,赈灾钱上报户部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追问只得出一件事,便是项亲王也在尚书府。这是暗中勾结,他大失所望,要不是在堂上定然一顿鞭打。

  “放肆!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随意!”

  听及训斥,彦成项仍是放声大笑,引得站他一边的臣子以手肘碰撞提醒,才有所收敛。他一本正经上前,拱手道:“儿臣是替父皇高兴,收了一名良将,难道不应该开心?”

  这小子倒是变机灵,没白在明堂上受骂几个月。

  彦励心中颇为欣慰,决定旁推侧引:“良将忠于礼法,的确值得赞赏,但若有异心,必留不得。朕决定开设宦官学堂,由李长乐担此重任,为代国打造栋梁之才。”

  朝堂上顿然喧哗,难以置信皇帝会重用一个宦官,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事。何况宦官本不完整,这般支持,无疑是让那群低微的中人抢饭碗,谁不心慌意乱?

  一时间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然而举例李长乐屡获奇功,西北赈灾谋略过人的事例一出,堂上顿时鸦雀无声。一声案响退朝,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儿,也使得众臣各怀鬼胎,另寻打算。

  “那小子是出了名的贪财,敲我等不计其数的黄金,还捞了不少油水。如今既得名得利,要是不除难,恐怕以后都睡不着觉。”

  对于工部尚书的话,孔凡自然颇为认同,可思及那人的特别交代,便也忍了下来,以大局为重。他步下阶梯,目视前方用彼此能听到的音量说:“如此,不妨拉拢过来。”

  工部尚书惊讶:“这小子如何拉拢,精得跟条鱼似的,一不留神脱离控制……”他豁然顿悟,笑了笑:“不怕年纪小,只要有弱点,就能成为掌中之物!”

  二人相视一笑,步下玉阶,向彦成项行去。

  正从司礼监出来的李长乐打了个喷嚏,暗忖今日朝堂论西北赈灾之事,定是那三个蠢货在议论自己。

  她揉了揉鼻子,正准备向御书房行去,却在经过端门时,见了一群身穿礼服,画了桃花妆的宫女。

  她们穿过社稷街门,在社稷坛周围并排。

  李长乐知道,这是宫里的及笈礼。

  由于宫女自幼步入皇城,等同于无父无母,到成年时,宫里的主事姑姑就会让满十五岁的女子举行及笈礼。

  动听悠扬地丝竹之声,随着微凉地风飘过来,勾得李长乐的双足无法动弹。她伫立门外,看主事姑姑致辞,及笈者款款而出,向已经及笈的宫女行礼。随即跪坐在笈者席上,任由那些相好的,已经及笈过的女子为她们梳头。

  殊不知,身后有一个人影靠近,猛地拍她肩膀,大声问:“哥哥!你可是要去东宫?!”

  惊扰到了里边的人,主事姑姑愠怒,可见是李长乐,便行了个中规中矩的礼,恭敬问道:“督公可有什么要事?”

  李长乐斜睇躲在背后的周宽宏,对主事姑姑莞尔一笑:“无事,只觉得这些姑娘朝气磅礴,宫中又添花色,便忍不住瞧罢了。姑姑先忙,我就不打搅了。”

  言讫,揪着周宽宏的耳朵走。

  后边探出脸的彦晴晴上前观察,见主事姑姑唤了声“公主殿下”,不解问:“她们拜来拜去,可是要同人成亲了?”

  主事姑姑瞧这水灵可爱的模样,笑颜逐开:“回禀公主殿下,此为及笈礼,女子到了这般年纪,便可许嫁成人。”

  思及宫女未到年纪不能出宫,且无法觅得良人,主事姑姑缺憾,仍是对她说:“小公主年今十二,往后便知晓了。”

  彦晴晴似懂非懂地点头,提起裙摆,撒开腿追上李长乐的步伐,玉铃禁步叮铃作响,没半点公主模样。

  可入了紫禁城,她又端起姿态,判若两人。

  “姐姐,他们说那是及笈礼,表示可以成年了,以后可以嫁给别人。姐姐成年了吗,是不是想嫁给哥哥呀?”

  面对童言无忌,李长乐付之一笑,手不自觉抚上胸口,依旧一马平川,并未有系统提及的恢复女儿身的迹象。

  今年十七岁了,昭华易逝,在现实世界中也快成年。可今在这个世界,便是年纪大了的女子,嫁不出去。

  “这几日在御书房办事,好像书架不对劲。”

  彦晴晴乐于指点迷津,扯了扯她的衣袂,凑到耳畔用细若蚊蚁地声音说:“姐姐,我曾做过一个梦,能到……”

  “快看!太子爷过来了!”

  彦珩墨发低束,青色常服在身,坐着轮椅悠闲自在,手捧蛐蛐罐任由宫女推来,脸色冰冷如霜,冷冷注视她。

  李长乐听完秘密,起身朝他躬身作揖,却被扣住腕处,手心多了一枚纯银打造,嵌着雕刻竹叶花蕊的银笈。

  “带着你的东西,滚出我的视线。”

  她愣了一下,知晓这是他送自己的礼物,不经莞尔一笑,道了声多谢,便背道而驰,沿着冗长的甬路行去。

  推开御书房的门扉,见彦励正在批阅章疏,头也不抬问:“为何每日经过东宫,不来先拜朕,却去拜太子?”

  李长乐不卑不亢答:“臣是个守礼之人,先途经当朝皇太子的门前,自然要依着照规矩向他行礼。”

  “伶牙俐齿。”

  彦励心情很好,西北灾事得到解决,威名远扬不说,还能让她费尽心机造个宦官学院,选拔人才为己所用。

  他抬眸看去,说道:“明日立春,朕打算促成一桩美事,让太子跟公孙家的女儿见面。你觉得定在何处?”

  一个皇帝没点主意,大小事依赖内臣打理,久而久之便成了一个傀儡。李长乐不露声色,脱口而出:“立春好时节,瀛洲湖海棠花开,适合迎喜事,自是再好不过了。”

  话从口出,却不自觉攥紧袖中拳头。

  难怪是父子,试探的方式都如出一辙。

  “宦官学院已经交给工部去打造,你要是有什么要求,同他们沟通便是,朕已经昭告天下,你可放心去做。”

  彦励目光扫过她的秀美容颜,难以置信有此宦官。下意识转移视线,问道:“朔月教领头还未捕获?”

  李长乐把头埋得很低,忆起彦洵的脸,抿唇道:“是。贼人狡猾多端,臣排查各处皆未发现,决定引蛇出洞。”

  其实排查尚书府,从老鹰瞳孔里的蛊虫,已经发现他藏在那里,可去抓又能怎么样?他依旧能够逃脱。

  “以太子作为诱饵?”

  听及此话,李长乐眼底结霜,在迎上他的目光时碎裂不见,绽开一抹恰到好处的笑:“以臣做诱饵,再合适不过。”

  她就像一团迷雾,明知雾罩森林不可琢磨,却又把最好的结果放到他的面前,令人找不到一丝破绽。

  “狮虎相争,究竟谁能谋得森林之王的地位?”

  面对别有深意的询问,李长乐不自觉凝眉,迎上深不见底地眸子,毫不留情戳穿他的狭隘之心:“先帝为求长生之术,在皇城内构造道宫,引妖道炼就所谓长生不老药,却引出世人渴望换人魂夺躯壳谋得权贵的狼子野心。”

  言下之意,何必担心儿子会夺走皇位。人固有一死,渴望长生不成也就罢了,还搅得世间一团乱,实在罪过。

  彦励脸色骤变,眼角微微抽搐,似在隐忍李长乐的狂妄无礼,难以置信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看得如此通透。

  殊不知,她两个世界的岁数加在一起,也不小了。

  李长乐心明如镜,仿佛要将他从黑暗的角落里拎出来,放在展台上评头论足。可碍于威压,又恰到好处收场:“这世界上,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只有高高在上的龙。”

  也算拍拍他的马屁,安抚弱者之心。

  彦励闻言脸色有所缓和,问:“为何不除掉孔家?”

  “一条罪状,不足以令人愤慨,可若是多条,便能使一个人遗臭万年。”李长乐笑里藏刀,分明低眉顺眼,恭顺有态,却散发出一种从炼狱出来的冷冽,使人备感压力。

  彦励浑身一振,也不是没有征战沙场,可就在那么一瞬,他好像看到了嫡子的影子,下意识往椅子靠去。

  他突然起身,面对畜牲无害,气势全消,歪头迷惑看自己的李长乐,不悦道:“日落之前,盖印完这批章疏,将问题列在纸上给朕过目。”

  言讫快步而出,不知在逃避什么。

  偌大书房,仅剩李长乐一人,她注视明黄背影,嘴角牵起一道嘲弄地笑:“原来偷东西的人,也会心虚。”

  她站在书架前游览,根据小公主所言,找到一本《孙子兵法》,纤指轻轻按下去,下方空出一个格子。

  里面藏有一个鲁班轴。

继续阅读:第214章:等了很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陛下万万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