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郡王府来人了
鹿离2020-06-10 15:457,880

  李大婶见女儿无动于衷,憋着气回到庄子上,冲着李大叔一通牢骚。李大叔亲自去了一趟儿子家,恳求刘夫人帮忙。

  “亲家夫人帮着想想法子,咱们劝不动,就请能劝得动她的人来说项。菜花对纪夫人一向敬重,能不能请亲家夫人出面,帮忙一起劝一劝?”

  刘夫人转了转眼珠,痛快地答应下来,转天就给纪府送了拜贴。

  刘主簿作了省城衙门的训导,比纪大人矮半级,是能经常碰面的同僚。刘夫人与纪夫人的关系,也跟着亲近起来。

  纪夫人把刘夫人让到房里,听她说明来意,沉思片刻,才缓缓说道:“云夫人不急,咱们去说项恐不大好。不如请京城相熟的人帮忙打听,看看云进士还在不在京城?我娘家刚好有一位表亲,在京城户部当员外郎,我这就去一封书信,求娘家帮忙打听一下,不知刘夫人意下如何?”

  “再好不过!”刘夫人听后心中大定,从纪府出来就派人给亲家传话。李大叔听说有人帮忙在京城里打听,也就不再去劝女儿,而是默默等候消息。

  李菜花耳根子清净了一个月,李大婶又来了女儿家。

  一见面就嚷嚷道:“云祥那小子果然是个陈世美,听纪夫人京城的娘家亲戚说,他已在京城的翰林院当官了,还是个五品的大官。也不知怎的,就入了郡王爷的眼,还打算召他作女婿,如今人就住在王爷府上……”

  “当真?”令李菜花没想到的是,家里人暗中请托纪夫人在京城打探消息。

  “白纸黑字,哪还有假?纪夫人的娘家书信,都让我带过来了。”李大婶还怕女儿不信,特意请求纪夫人把家书借给她用用。

  李菜花紧锁双眉,抖着手打开书信,淡淡的墨香,娟秀的字迹,上好的信笺,先让她信了三分。认真看了一回,果真如老娘所说,只不过说得更为详尽。

  云大人于七月月中被礼部授官,入翰林院作了侍讲学士,官居从五品,与赵郡王来往甚密,如今住在赵府。听说赵郡王有意把女儿赵惜兰许配给云大人,暂时还没听闻云大人娶亲的消息。若家有发妻,应速来京城,云云。

  李菜花看过书信,重新装入信封,递给李大婶,让她还给纪夫人,并托老娘代自己道谢。

  李大婶没想到女儿就这几句话,一时气闷地问道:“你不打算去京城找他?”

  李菜花心里乱得很,耐着性子应付老娘,好不容易才把人打发走,秋娘缓步进来,偷眼打量了一番,才斟酌着说道:“夫人毋急,咱们派刘全去一趟京城吧?”

  “眼瞅着就秋收了,秋收后再说吧。”李菜花这一次并没有拒绝。

  秋收提前了十来天,李菜花又从府里抽调人手,自己跟着一起去了庄子上。忙了一个月,总算把地里的庄稼收完了,又帮着弟弟的地里收。

  瞧着一车车粮食运到家里,刘夫人有些艳羡地说道:“改日陪我去二姑奶奶家里坐坐。”

  刘妍儿听说老娘也想买地,想了想说道:“趁着二姑奶奶还没走,明日就去说吧。”

  次日早膳过后,刘夫人与女儿同乘一辆马车,来到食街找李菜花。

  铺子里的山草一见,笑嘻嘻地迎上来说道:“前日掌灯时分,京城的人到了。这两日夫人在家忙着收拾东西,不来铺子了。”

  “京城来人了?”刘夫人与刘妍儿对视了一眼,连忙上了马车,吩咐赶车的吕大郎再快一些。

  马车赶到云宅,守门的老孙头一见是她们,连忙派小山子去上房传话。

  刘夫人也不多理,带着女儿直奔后宅。

  来到上房的堂屋,看到房里多了好几个陌生人,陪着说话的不是李菜花,而是秋娘。

  “听说京城来人了,可是这几位?”

  刘夫人停下脚步,与刘妍儿仔细打量。房里的主位空着,下垂手坐着两位衣着光鲜的妇人,一位上了年纪,瞧着五十出头的样子,身体有些发福,宽额圆脸,浓眉大眼,虽说是妇人,却长着一副男人相,脸色绷得紧紧的。

  另一位中年妇人,三十上下,面容白净,柳眉杏眼,一脸的恭谨,同样穿绸裹缎。她身后还站着两个年轻貌美的丫头。见刘氏母女进来,立刻站起身。

  刘夫人跟随刘主簿在官场混迹多年,虽说是小官,但见识还是有几分的。知道这两个妇人不过是有些头脸的管事妈妈,并非什么主子夫人。

  “二姑奶奶呢!”刘夫人瞧着上了年纪的管事婆子并没有起身,心里一时有些不快,也没理人,而是瞟了一眼守在门旁的周嫂,直接问道。

  “夫人去了小少爷的房里,亲家夫人请随我来。”周嫂对着房里坐着的老婆子福了福身子,带着刘夫人与刘妍儿去了厢房。

  到了厢房,瞧见李菜花正与李大婶低声交待着什么,便凑上前去打招呼。

  “方才去上房找二姑奶奶,瞧见堂屋里坐着的那一位好有气派,是京城郡王府里的管事妈妈吗?”刘夫人一时坐定,说起方才的事。

  “郡王继妃手下的严妈妈,她身旁跟着的是何嫂,夫君院里的管事妈妈。同时来的还有严妈妈的儿子,府里的二管事严大郎,刘全陪着呢。”

  李菜花挑重点介绍,简单说了京城赵王府派人过来接她和孩子的事。

  刘夫人听得眼前一亮,有心多问几句,又觉得事关人家私事,不宜打听太多。只是一旁陪着说话。

  刘妍儿说了老娘打算买地的事,李大婶听了说道:“如今买地也看不出庄稼长得好好不,如果过了明年春耕,让菜花陪你们一起相看。”

  “二姑奶奶不去京城了?”刘妍儿吃惊地问道。

  “过了年再说吧,天凉了,铺子里的生意越发好起来了。这时候离开实在可惜。”

  李菜花却有这个打算,但严妈妈不依,双方正别扭着。李大婶也希望过年时能再聚一聚,最好让女婿回省城来过年,对于女儿这个决定分外支持。

  这一次,张二宝也跟着回来了,私下里跟李菜花说了一些到郡王府的见闻,特别说到赵郡王有意嫁女,最后父子相认的事。

  李菜花听得颇为吃惊,背着外人把秋娘找过来,询问云祥的身世。秋娘见隐瞒不住,就详细说了。

  听说自己的亲婆婆被休,难产而亡,顿时对还未见面的公公赵郡王没了好印象。再看继婆婆手下严妈妈傲慢的做派,李菜花一下子心里踌躇起来。

  严妈妈是继妃小云氏的奶娘,秋娘是先王妃云氏的陪嫁丫头,而小云氏是先王妃云氏的堂妹,两个人身边服侍的丫头婆子在云家时就见过面。

  严妈妈一到省城,先派儿子严大郎向知府衙门的陈知府送了贴子。

  陈知府听说本省进士云祥是京城赵郡王的长子,京城来人是来接李菜花的,特意派衙役过来帮忙搬家,还让夫人带着礼物亲自登门探望。

  李菜花与云祥在省城住了三年多,从未与陈知府打过交道,反倒是与同知夫人有些往来。

  陈夫人带着一车礼物与四个衙役一同登门,一时让李菜花吃惊不小。听说是来替自己搬家的,李菜花笑眯眯地道谢,表示还未打算立刻搬走。

  一旁站着的严妈妈,并不给李菜花面子,当着陈夫人的面,冷着脸说道:“老奴出京前,曾得王妃叮嘱,务必把少夫人与小少爷接回京城过年。还望少夫人毋要让老奴为难!”

  李菜花也有些不大高兴,直接顶了回去:“若严妈妈觉得为难,我可以手书一封,告知夫君,让他在王妃面前替你美言,决不会怪到你头上。你看如何?”

  严妈妈没想到一个山野女子,还懂得暗藏机锋,巧言辩驳。对她稍稍去了轻慢之心,打起八分的精神来应对。

  云祥入郡王府,没有父子相认前,赵郡王有意许婚,继妃小云氏特意派人打听了云祥是否娶妻。

  后来父子相认,听闻当初云祥还是秀才的时候,就与同村的李菜花订了亲。对此,赵郡王还颇不满意,打算让云祥休妻,在京城娶高门大户之女。

  继妃小云氏替云祥求情,才让赵郡王放弃了让大儿子休妻的念头。

  听说云祥娶的媳妇是一个乡野村姑,小云氏满意之余,又多方打听,但都知之不详。直到严妈妈来省城前几日,才打听到李菜花之弟已于去年秋闱中举,李菜花善于经商,在省城开了多家铺面,都很赚钱。

  本来只想让张二宝驾车自己回来接人的小云氏,临时改了主意。不仅派出自己的奶娘,手下最得力的管事妈妈,还派了府里的二管事严大郎一起前往。临行前叮嘱严妈妈,让她私下打探云祥的家底,务必把人与银子一起送到京城。

  云祥发现继妃小云氏如此重视,心里隐隐感到异常,派了自己到京城后新挑的人,也就是他院子里的管事妈妈何嫂,让她跟着张二宝一起回省城。

  严妈妈与李菜花互看不顺眼,话也谈不拢,谁又不服谁,让有心巴结的陈夫人深感为难,最后只好把礼物和四个衙役留下,自己寻了个借口早早回府。

  严妈妈对着李菜花说了一大堆王府的规矩,还提及家里一应用度,都要统一安排,所赚的银钱也要交到公账上,由王妃娘娘统一管理的事。

  李菜花听出了弦外之音,才把李大婶请过来商议对策。刘夫人听说立刻警觉起来,有心提醒道:“怕是二姑奶奶会赚钱的事被王妃娘娘知道了。”

  “自己娘家带过来的嫁妆,是不用交公的。如果婆家没钱,让媳妇交出自己的嫁妆,也要看媳妇愿不愿意,哪有强迫的?何况是郡王府!”刘妍儿插话道。

  李菜花没想到大宅门里还有这样对自己有利的规矩,一时多问了几句,刘夫人与女儿帮着她补习规矩,李菜花才发现,严妈妈故意隐瞒,专挑有利的说。

  特意留了刘氏母女与自己的老娘用晌饭,饭后把陈夫人带来的一车礼物,分给了亲家与自己的娘家。然后趁着往外运礼物的时候,把自己房里的一盒子钱票与几箱银子,一起偷偷运了出去,交给李大婶替她保管。

  在家里待了几日,严妈妈日日催促她及早动身,李菜花就是不理会。后来听得烦了,索性恢复了每日去铺子里打点的习惯。

  开始严妈妈派严大郎跟着,被忍无可忍的李菜花给赶了回去。后来改为派衙役跟着,说是保护少夫人的安全。衙役一杵在铺子门口,无人敢来买东西。

  李菜花托纪大人帮忙,暗中跟吴同知恳求,四个衙役被吴同知找了一个由头调了回去。

  严妈妈听说后,派严大郎去找陈知府,要求再调几个衙役过来。

  陈知府早已从夫人口中了解到严妈妈与李菜花不睦的事。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就以盗匪猖狂,衙门里缺人手为由,最后只给派过来两人。

  日子不紧不慢地又过了十余日,严妈妈见李菜花依然没有走的意思。一日趁她去铺子里的时候,跟严大郎商议,最后想出来一个釜底抽薪的法子。

  李菜花更愿意在铺子里待着,有时候故意拖延晚些回去。如今两个衙役在她的多次抗议下,终于不来了,铺子里的生意又恢复正常了,她还挺高兴。

  晚上收工,带着众人回去,老孙头照常开门,李菜花歪头向马厩的方向瞅了一眼,发现两辆马车不见了。连忙询问门房的人,老孙头禀报道:“京城的人回去了。还带走了小少爷,不过请夫人放心,有奶娘与秋娘跟着呢。”

  “什么?”李菜花身子一栽歪,幸好被身旁的山草扶住了。

  “这秋娘的胆子也太大了,夫人还没走呢,就敢把小少爷抱走。”跟着一同出门的周嫂不满地说道。

  李菜花带着人扑向上房,发现女儿云苒、外甥女石念儿都还在。房里的东西有被人翻动的痕迹。

  让人去叫刘全,周嫂提醒道:“刘管事被夫人派到庄子上处理皮货,还未回来。”

  “张二宝人呢?难道也跟着去了吗?”李菜花脸色发白地问道。

  “张二宝不放心小少爷,在秋娘的劝说下跟着一起去京城了!”传话的小山子说道。

  “很好!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李菜花气得捶墙捶出了满手的伤痕。吓得周嫂与山草合力把她拉住,送回了房里。

  转天,李大婶与刘妍儿都收到了消息,吃惊之下,赶过来安慰。

  李菜花躺着,红着眼圈愤怒道:“娘,郡王府的人如此下作,我更不敢去了。如今云童也不知能不能顺利见到他爹。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想干什么?”

  第八十一章 犯倔谁受罪

  李菜花躺了三天,终于起来理事了。云宅内院走了秋娘,李菜花让周嫂顶上。又从牙行领回来两个小丫头伴春、伴夏,亲自教导后放到女儿云苒与外甥女石念儿的房里,让她俩跟着奶娘与粗使婆子一同照看小主子。

  表面上是添置人手,实际上是互相监督,生怕再有人把孩子抱跑了。

  食铺里又添了一对夫妻吴老二与吴嫂,李菜花让吴老二先跟着刘大板学着去饭庄送货,平日里就与吴嫂一起在铺子里打杂,同时把刘妈调回宅子里。

  天冷了,肉食与烧烤的生意又好转起来,庄子上开始批量宰杀鸡鸭与猪羊,做好了放到铺子里,一部分被送入饭庄,一部分直接散卖。

  饭馆的生意在冬季有些清淡,李菜花开始让弟妹接手。在一个月利润平分的前提下,刘妍儿也赚了七十多两银子,高兴之下说与狗蛋听,狗蛋却叮嘱道:“有空多劝劝二姐,让她早些去京城与姑爷和孩子团聚才是正经。”

  刘妍儿不是没劝过,其实不只她一个人劝过,连自己的婆婆带着一帮亲戚都劝过。开始李菜花还沉默不语,直到有一次李大婶唠叨得狠了,李菜花咬着牙说道:“娘要是再劝,我就离了省城,搬到外地去,也好让您眼不见,心不烦!”

  李大婶当场就被唬住了,陪着小心说了好一会儿希望女儿留在身边的软和话,这才让她顺了气。从此以后,亲戚们都心照不宣地闭了嘴。

  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李菜花收了京城里来的家书,是由一位不认识的小校骑快马送过来的。见到李菜花,单膝跪倒,抱拳禀道:“护卫唐小虎奉王爷之命,把大爷的信捎与***奶,并传王爷口谕,命***奶即刻进京,不得有误。”

  信上的笔迹确实是云祥的,上面寥寥数问,却饱有嗔怪之意,说李菜花不该任性不听严妈妈的话,使孩子离了亲娘老是哭闹,让她速速进京与之团聚。

  提到孩子,李菜花鼻子发酸,但见云祥也埋怨她,又让她气往上撞,一时把信收好,对唐小虎说道:“信我看过了,你回去传个话,孩子被严妈妈等人私下里抱走,致使我大病一场。这件事不处置胆大妄为之人,我是不会答应的。”

  唐小虎微微一怔,斟酌着从怀里取出另一封信,绷着脸拱手说道:“卑职临来之前,王爷私下里叮嘱,如若***奶多有违拗,请接下直郡王府的休书。”

  此言一出,房里服侍的人皆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夫人,毋要倔强!”周嫂紧张得第一个跪了下去,接着便是春杏、柳月、刘妈和管事刘全。

  李菜花强忍着接过休书,打开来细看,上面写着:“云祥之妻李氏,生于乡野,不懂规矩,任性妄为,不敬长辈,不配学士之妻、王府之媳。即日起休之!”

  字迹刚劲有力,略微潦草,不似云祥的清新飘逸,行云流水。

  “这是王爷的亲笔?”

  “正是。”

  李菜花强压下胸中的急火,把休书重新装入信封还给唐小虎,冷着脸说道:“请替我传话时多带一句,王爷代我夫君写的休书,我已看过。”

  “***奶可随卑职进京?”唐小虎见李菜花并未要那休书,试探着问道。

  “夫君高中,我娘家想与他省城团聚。”李菜花淡淡地撂下话,转身疾步出了前厅,房里的丫头婆子们也都一路小跑地跟了过去。

  留下唐小虎杵在原地,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刘全并没有走,目送李菜花一行出去后,连忙解下腰间的荷包,陪着笑塞入对方手里,拱手客套道:“请唐护卫回京城后,在王爷面前替我家夫人美言几句。夫人也日日念着大爷与小少爷,只是被严妈妈私下抱走孩子之事气不过……”

  送走唐小虎,刘全急匆匆地跑到上房禀报,李菜花揉着太阳穴听他说完,想了想说道:“你去外面打听一下,给咱们宅子也雇两名护院。”

  刘全也不多问,点头应下就去着手找人了。

  几日后,罗家兄弟被请到了云宅,刘全向李菜花介绍道:“罗大郎的骑射甚是了得,罗二郎的拳脚猛烈异常。”

  听说罗家兄弟的曾祖父曾做过前朝的总兵,后来家道中落,自幼习武的兄弟俩开始四海为家,被大户人家雇去看家护院。

  他们初到本地,刚好被托人打听武师傅的刘全在钱家饭庄里碰上。机缘巧合下,两个人就跟着刘全来云宅了。

  李菜花听了刘全的话,当即以每人二十两银子的工钱雇了两个人。给罗大郎的第一个差使,就是让他去一趟京城,找到云祥,替自己捎带一封家书。

  临行前,李菜花特意交待道:“不要去直郡王府找人,去翰林院打听。”

  云祥收到家书的时候,是在翰林院封印的前一日。

  罗大郎自报家门,云祥才知道眼前这位并不相识的人是李菜花雇的护院。

  一时展开信笺,李菜花歪歪扭扭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详细诉说了严妈妈来省城的情形,对她私下里抱走云童的事大为不满,而且把直郡王府派唐小虎送来休书的事也做了询问。

  云祥脸色变了又变,把信折好揣在身上,微微蹙眉问起家里的情况,听说罗大郎刚到云宅不久,就被李菜花派了过来,只好说道:“你先随我去直郡王府,待我禀明王爷,与你一同去省城接夫人回京。”

  罗大郎跟着云祥的亲随张二宝,与云祥乘马车回了直郡王府。

  云祥直接去上房找到赵郡王,开口便问休书之事。

  赵郡王也不隐瞒,一脸正色地说道:“李氏行为乖张,不适合作正妻。正好她不肯进京,你亲自写一封休书,也好让她死心。我已与你母亲商量过了,年后就让你玥表妹进门。虽说从小寄养在你舅舅家,但也是大家闺秀,比李氏强多了。”

  “父亲若执意如此,请恕孩儿不孝,我这就回房里收拾东西,搬出王府。”云祥根本不理会赵郡王吹胡子瞪眼,直接负气而去。

  回到自己的东跨院,找来何嫂与秋娘,负气说道:“收拾收拾,带上云童,咱们回省城过年。”

  何嫂难掩面上的惊愕,却没有开口劝阻,而是把目光瞟向了秋娘。

  秋娘怔了怔,福了福身子说道:“小少爷还在王妃房里玩耍,代奴婢先把他抱回来。”

  云祥坐等了好一会儿,秋娘抱着孩子回来了,身后跟着奶娘圆嫂。

  秋娘把孩子交给奶娘带下去,一时遣退了房里的人,取出银钱盒子,打开放到云祥面前,小心翼翼地解释道:“当初同意严妈妈的决定,私下里抱走孩子,也是为了让夫人早些进京。走得匆忙,并未带足银两,如今就只有这么多了。”

  云祥瞧着盒子里不足百两的散碎银子,一时蹙眉问道:“过年的节礼你是怎样安排的?”

  “王府的节礼,统一由王妃安排。各院相熟的人,王妃说自行安排。奴婢还有些首饰,凑出路费钱倒也够了。大爷还真得赶快接夫人入京,也好主持家中之事。只是天寒地冻的,抱着小少爷前去,万一生病怕是不好办!”

  一时听了严妈妈的蛊惑,秋娘私下里把云童抱走,入了郡王府才发觉多有不妥。特别是云祥的月俸要交公,每月府里只给他二十两银子的月钱,一切用度由府里统一安排。手里没银子,云祥自己连平日的迎来送往也低调了许多。

  秋娘看在眼里,心下也盼着李菜花能早些入京,助云祥一臂之力,打理好内宅之事。云祥提出亲自去接,自然没有意见,但却不同意他与郡王府闹僵。

  继妃小云氏听了严妈妈回来时的禀报,知道李菜花是个不依理行事的人,怕把她接回府中也不受管束,所以才撺掇赵郡王替云祥休妻,打算让云祥娶自己中意的娘家堂侄女云小玥为妻。

  不想云祥坚决不同意,还扬言要搬出去住,一时生了气的小云氏,私下里苦劝赵郡王:“祥儿并未在府中长大,从小也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子,不给他些苦头吃,怕也不会驯服。倘若要搬出王府,就遂了他的心意吧!”

  所以对于云祥要搬出去住的事,赵郡王与小云氏都未出面劝阻。

  骑虎难下之下,云祥让张二宝去雇马车,带着秋娘给他凑的一百多两银子的路费,匆匆离了京城。一路上风餐露宿,等见到李菜花时,省城已过了正月初六。

  “大爷回来了!大爷回来了!”老孙头一开门,欣喜得大叫起来。

  小山子一溜烟儿地跑去内院禀报。正在房里陪着爹娘说话的李菜花,得了消息,激动得顾不上披羊皮斗篷,穿着夹袄就冲出了屋子。

  一时反应过来的李大叔与李大婶也跟着追了出去,周嫂、春杏、柳月、刘妈等人紧紧尾随在后面,就连抱着孩子的庄氏与杨氏,也跟了出去。

  风尘仆仆的云祥,见到扑过来的李菜花,身子一栽歪,险些跌倒。

  李菜花发现了异样,一时抓他的袖子打量道:“夫君清瘦了许多,一路可还顺利?”

  “还好!就是为了赶路,三餐变成了一餐,只晚上宿在客栈。”云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强撑着疲惫的身子,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屋子。

  一顿饱食之下,却引发了周身的不是,夜间竟然上吐下泄地发起烧来。

继续阅读:第五十二章 进京遭冷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小俏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