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也要软实力
鹿离2020-06-10 15:446,899

  房里乱作一团,刘妍儿帮着孟氏呼唤表姐,近身服侍的莫妈妈给老太太顺气,廊下听到动静的小丫头飞奔二门禀报管家,林妈与小玉也跑了进来,把人抬到房里的软榻上,又是拍打又是呼唤,等大夫赶到的时候,刘倩儿已经醒了。

  不顾外人在场,刘倩儿爬起来跪在曹老太太脚下,哭着说道:“老太太,我嫁过来这些日子,一直陪着小心,生怕惹夫君不高兴。既便如些,还是难得老爷的欢心。老爷不要我,可以休了我,但贬我为妾,我万万不能接受!”

  孟氏跟着嚷嚷起来:“是呀!曹家虽然没用八抬大轿一路吹吹打打接我闺女进门,但事先咱们曹刘两家已经说好了的,倩儿是代受过的表姐出嫁,就算没有大操大办,进门也是正妻。要是作妾,我才不会让女儿进你们曹家呢!”

  赶过来的大夫瞅了瞅气得脸色发白的曹老太太,扯了扯管家的袖子,二人迅速地退到了门外。

  管家有些尴尬地替曹家掩饰道:“瞧房里的情形,也不是看病的好时机。请大夫先回去,诊金照付,晚些时候再请您过来诊平安脉。”

  送走了大夫,管家再次进屋,房里的气氛越发剑拔弩张了。

  曹老太太一脸嫌厌地瞅着孟氏与刘倩儿,见管家进来了,直接命他去告知大儿子曹仁义,立刻把休书写好,要写两份,一份给刘沁儿,一份给刘倩儿。

  孟氏与刘倩儿却双双傻了眼,刘妍儿也担心此番事后,姐姐婚前有孕的事会传扬出去,连忙上前一步劝道:“请老太太息怒!我二表姐一心想要做个好媳妇,只是人没那么聪慧,看在她肯努力的份儿上,能否再给她个机会?”

  曹老太太摇了摇头,“岂止是不聪慧这一条?性子木讷、倔强、没眼色,小家子气实足,上不得台面。方才的事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们曹家不给你们刘家留脸面,是她娘俩不分轻重,当着外人的面自曝宅门里避讳的事……”

  刘倩儿听了曹老太太的一番话,连哭都忘了,整个人瘫软在地上,靠着孟氏不知所措。孟氏听得明白,事到如今,只好硬着头皮说好话。

  管家回来得很快,把手里的两份休书递了上去。曹老太太瞧了瞧,一份扔给刘倩儿,一份让莫妈妈递给刘妍儿。

  刘妍儿迟疑了一下,痛快得收下了。刘倩儿又掩面大哭起来,孟氏也不肯拿那飘落在地上的休书。

  曹老太太冲她们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回去收拾收拾,出府去吧。刘家带过来的嫁妆,曹家不要,你们一并带回去吧。”

  “老太太,真地没有转还的余地了吗?”刘妍儿收好姐姐的休书,替表姐刘倩儿求请。

  “我大儿也是个倔强的性子,如若他不肯,这休书就不会写。”曹老太太颤巍巍地站起身,由莫妈妈搀扶着进了内室。

  刘妍儿知道在曹家赖下去也于事无补,冲林妈和小玉使了个眼色,合力把刘倩儿扶起来,捡起她的休书帮忙收好,然后轻声劝解:“先回房收拾收拾,姐夫那里,咱们请亲家出面帮忙说项。男人间好说话,咱们等消息就行了。”

  回到主院,刘妍儿让自己的丫头巧月跟着林妈、小鹃、小玉一起收拾衣物与金银细软,孟氏陪着女儿伤心落泪,等到离开的时候,刘倩儿一步三回头的不舍得。

  曹府派了一辆马车,加上大生子赶的马车,不只拉她们收拾的包裹,还把房里的小样陈设也装了上去。一车人与一车日常之物,低调地回了李宅。

  卸下家什,曹府的马车回去复命,李家马车停在了二门口。

  刘夫人惊闻事情有变,带着春嫂、文嫂、佩儿等人接了出来。

  刘妍儿把两份休书交到她手上时,刘夫人下意识地说了句:“这下完了!”

  当晚,李宅就传来刘沁儿流了的消息。

  转天,刘妍儿来了一趟食街,找到李菜花,忧心忡忡地说道:“娘让我来请二姑奶奶,一起商议我姐和二表姐的婚事。”

  李菜花安排了一下铺子里的生意,跟着弟妹去见亲家夫人。

  一路上,刘妍儿说了曹府发生的事,又说了刘沁儿流掉孩子的事。

  李菜花没料到才短短数日,亲家竟有如此大的变化,吃惊之余,追问刘夫人与孟氏的意思。

  “大伯娘一直埋怨我姐,说二表姐能有今日都是我姐造成的。我娘憋气之下,听了大伯娘的意思,让春嫂熬了堕胎药。等我姐身子养好了,把她送到乡下去。夏秀才这门婚事,让二表姐代替我姐嫁过去,也算是对她的一点补偿。”

  李菜花默默地听着,也不好说什么。等到了弟弟家,见到刘夫人与孟氏,先行了礼,寒暄了几句,等着亲家夫人切入正题。

  刘夫人斟酌着说了孟氏的法子,又进一步补充道:“曹家那里,刘家不方便出面,还请亲家二姐从中斡旋一番。就算做不成亲家,也别做成仇敌。刘家的名声,还要对方高抬贵手才能保得住……”

  李菜花点了点头,表示不日就会登门拜访曹老太太。

  刘夫人松了口气,脸色也跟着和缓下来,又谈起了省城里的外地客商,请李菜花帮忙留意一下,打算等刘沁儿做完了小月子,就把她嫁到外地去。

  夏秀才由狗蛋陪着来到李宅,同时带来了媒人。

  当他听说自己的准新娘换了旁人时,连忙出言表明态度:“原来说好要求娶刘家大小姐的。换了别人,我是不会应承的。”

  在座的人谁也没想到夏秀才会如此执着,也不论对方的名声,执意非卿不娶!

  这让刘夫人与孟氏都觉得尴尬,孟氏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在曹家不被看好,如今连没有什么身价的夏秀才,对她也毫不在意,一时心里泛起了嘀咕。

  当着众人的面,刘夫人收了夏秀才的庚帖,又把刘沁儿的庚帖交给夏秀才。在订礼这件事上,刘夫人送了女儿随身戴着的一个彩霞荷包,夏秀才送了一对银耳环。其实还是依了当初狗蛋相亲的心得,事先借了同窗的银子买下的。

  谈妥了大女儿的婚事,送走准女婿,刘夫人脸上也有了淡淡的笑容。

  孟氏冷着脸直接逼迫她想法子,“要不是为了刘家的脸面,倩儿也不会来到省城,如今才嫁过去几日就被休了回来,弟妹该替倩儿今后的日子作些安排。”

  刘夫人无法,只好求李菜花帮忙找户人家,快点儿把侄女的事情解决了,免得孟氏的脾气一上来,不管不顾地胡说又让外人看刘家的笑话。

  李菜花想起了去年刘夫人相看过的刘子生,随口提了一下,没想到刘夫人对他还有一丝印象,跟孟氏说了。

  孟氏一听对方也是秀才出身,年纪与曹仁义相仿,便先有几分肯了。只是说要见一见人,如果觉得还行,就让刘倩儿早些嫁过去。

  刘夫人知道自己的嫂子也着急回镇上,请李菜花跟云祥说一声,从中牵个红线。

  云祥那里并没有耽搁,私下里先找了刘子生,得知他还未续弦,便直接把人带到了李宅。

  刘子生身量不高,方脸小眼,人长得并不出彩,话也不多,言谈并不夸张,人看上去踏实憨厚。

  孟氏虽不甚满意,但听说他以教书为业,如今在城南杂货街有一处宅院,而且老娘与兄嫂都在乡下住,并不跟他一起生活,女儿嫁过去不用伺候婆婆,便当场应下了亲事。

  在男方请来媒人互换庚帖之后,孟氏还央求刘夫人跟她一起去刘子生家瞧了一眼,小院离杂货街是不太远,一进的宅子并不大,两个孩子,女孩九岁了,男孩只有三岁。平日里女孩在家照看弟弟,兼做简单的家务,家里并没有仆人。

  可见这个刘秀才,在教书之余,也是要做一些家事的。当他听说女方嫁过来会带上一个小丫头与一个粗使婆子帮忙做家务时,先蹙起了眉头,委婉地拒绝道:“家里只有三间房,如果再有仆人跟着过来,只怕没地方住,而且开销也会多。”

  孟氏一听就不乐意了,立起眼睛抢白道:“我女儿嫁给你,可不是为了跟你受苦的,如果你连两个仆人的月钱都给不起,还娶亲做什么?”

  刘秀才一时憋红了脸,垂下头去不说话。刘夫人怕孟氏改了主意,连忙接过话头打起了圆场:“刘秀才别担心不够住,我看可以再接一间屋子。至于两个仆人的月钱,一年也才几两银子,也就是你一个月的束脩钱。能帮家里干些活儿,你媳妇与你闺女腾出手来打个络子、绣个帕子,拿到杂货铺子里去卖,也能赚些钱补贴家用,并不会让她们吃穷了。”

  “我闺女每年还能从出租的铺子里拿到一百多两银子,哪会把你家吃穷了?”孟氏撇了撇嘴,不满地说道。

  刘夫人一听这话,也不乐意了。当初答应把两个女儿合开的铺子,让给侄女一半,也是为了补偿她为刘家所做出的牺牲。可是如今刘倩儿因为不得曹举人欢心,被曹家休了,心里本就有几分不痛快,如今瞧着嫂子还惦记着女儿的铺子,当下反驳道:“倩儿的嫁妆,我们可以帮她置办,但铺子不能给。”

  孟氏一听弟妹改了主意,立刻嚷嚷道:“当初咱们可是说好的,倩儿为了给沁儿遮羞,如今变成再嫁妇,你还舍不得那半间铺子,良心叫狗吃了吗?”

  刘夫人知道孟氏的浑劲又上来了,多说也无益,直接甩袖子离去。

  孟氏自顾自地站在院子里发脾气,刘秀才无奈地杵在原地默默陪着。等她发泄完才察觉自己落单了,疾步走了出去,此时李宅的马车早已不见踪影。

  “乔大丫,你想过河拆桥,我跟你没完!”孟氏气得直跳脚。

  第五十四章 破财送不走难缠的人

  一周过后,狗蛋休沐又来姐姐铺子帮工,脸上带有几分倦容。李菜花瞧见弟弟先是吃了一惊,一时想起先前的嘱托就觉得有些不大高兴。

  “不是说好了你回去探望爹娘吗?怎么还没走?”

  狗蛋变颜变色地叹气道:“岳家的事还没了,耽搁了行程。”

  听说刘夫人想让女儿把茶点铺子卖掉,得的钱分给孟氏一半,打发她赶紧走人。

  一时间合适的买主不好找,就想到了李菜花,托狗蛋来说项,狗蛋不大乐意,觉得妻子每年能得茶点铺子一百多两银子的租金补贴家用挺好的。把铺子卖了,虽说收回了当初开铺子的成本钱,但却少了一条生财的门路。

  刘妍儿也不想卖铺子,无奈孟氏非说刘夫人曾答应过她把刘沁儿的那半间铺子转到刘倩儿名下,无论是卖还是出租,她们家都要分一半利润的。

  刘夫人不想女儿再与大房有什么瓜葛,就主张把铺子卖掉。

  李菜花想了一下,建议道:“铺子我可以先买过来,只是租金我已先付了二百六十两银子,孟氏又借走了五十两银子,目前我只租了两个多月,这价钱上要刨去九个月的租金钱,再加上被借走的五十两银子才行。”

  狗蛋一听事情比自己想像得还要复杂,回去同刘妍儿私下里商议。

  刘妍儿听了李菜花的话,认真地盘算一番,一时蹙额嘟囔道:“当初铺子是花了五百一十两银子买下的,刨去九个月的租金与孟氏借的钱,卖了铺子也只能得二百五十余两银子了,正好是半间铺子钱,咱们还有什么银子啊?”

  小两口来到刘夫人暂住的客房,把李菜花的话又重新转述了一遍,刘夫人微微一怔,反应过来却不肯改主意,命春嫂请来孟氏与刘倩儿,当众宣布道:“茶点铺子卖给亲家二姐,一共能拿回来二百五十余两银子,全当侄女的聘礼。”

  “怎么会卖得这样少?”

  孟氏一时质询,听了刘夫人说明缘故,也就没了言语。

  刘倩儿却另有一番小心思,想了想柔声开口插话道:“卖了铺子,以后就不能年年拿租金了,还是不卖得好。”

  刘夫人哂笑着露出嘲讽的眼神:“当初铺子是沁儿与妍儿二人凑钱买的。如今你无端得了一半还嫌少,如果你还想要铺子,可以自己花钱买……”

  有些尴尬的孟氏转头扯了扯刘倩儿的袖子,当即表态愿意卖铺子。

  刘妍儿有心再劝两句,一瞧老妈的脸色就歇了心思。

  李菜花被请过来,刘妍儿拿出铺子的房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孟氏手里无端多了二百多两银子,加上先前预支的五十两,三百两银子到手了。

  铺子开了四个多月,刘氏姐妹折腾一回,差一点就收不回铺子的成本,刘妍儿心下不高兴,却不想这个时候告诉还在坐小月子的姐姐,只好依了老娘。

  事情已经办妥,刘夫人提出回镇上的事,孟氏见弟妹要走,也跟着着急起来。求亲家派人知会刘秀才,请媒人登门。

  对于自己女儿的婚事,刘夫人也作了安排,让刘沁儿带着林妈、小菊等人迁回学市附近的宅子,在征得夏家同意后,就让夏秀才搬过来与女儿成婚了。

  碍于曹家与女儿的名声,刘沁儿与夏秀才的婚礼很低调,只通知了直近的亲属,在刘沁儿一进的小院里摆了两桌酒,当着大家的面拜了天地。

  相较于刘沁儿的婚事,刘倩儿就矫情多了。

  第一次成婚嫁给曹家,没有喜轿,没有喜乐,没有喜娘,没有酒宴,没有回门,这样的憋屈之下,还只在婆家待了半个月,就被一纸休书给休掉了。

  刘倩儿心里憋着一口气,无论孟氏如何劝说,非要热闹的婚礼。

  孟氏拗不过她,派人把刘子生找来,说了刘倩儿的意思,没想到对方却不大同意:“岳母大人,倩儿是二嫁,我是娶继室,如果大操大办,别说没那么多银两,就是有也不能越过我娶元配时的情形,我觉得还是少些排场吧!”

  双方争执了一回,最后一拍两散,接洽中的亲事意外地告吹了。

  刘夫人与嫂子孟氏都急着回家,一时又无处寻觅合适的人选,刘倩儿与随侍的丫头小玉就被留了下来。

  临走时,孟氏塞给女儿十两银子的零花钱,又与侄女刘妍儿打了招呼,就坐上刘夫人来时的马车,妯娌俩在狗蛋的护送下离开了省城。

  刘倩儿是被休之人,尚未再嫁,也不好随意外出,每日不是闷在自己房里绣花,就是去堂妹刘妍儿房里说话。

  刘妍儿也是自顾不暇,贵妾曹春雁有了身孕,她作为当家主母需要照应。

  曹春雁还好,每日除了给她请安,就窝在房里不出来,但她身边的陪房范大嫂却不是个省心的,借着自家小姐有了身子,不时地到上房来要东西。

  今日要鸡汤进补,明日要上好的细布做小孩衣裳,再就是曹春雁只要是略有不适,范大嫂就会派香兰跑过来央求刘妍儿,让大夫过府给孕妇诊脉。

  先前刘妍儿因为自己投资了饭馆与茶点铺子,每年的租金能有三百两银子的进账,加上她新嫁才半年多,从娘家带过来的压箱底钱还没怎么浪费,即便是狗蛋每月只有从李菜花那里得来的区区五两银子,她心里也并不担忧。

  如今却不一样了,茶点铺子卖掉了,以后少了一项年租钱,姐姐的嫁妆在省城唯一的进项也没有了,嫁妆又给了刘倩儿,嫁给夏秀才时手头无钱,刘妍儿偷偷借了她一百两银子,让刘沁儿坐好小月子,连铺子被卖的事也没敢诉苦。

  如今家里又多出了一个堂姐刘倩儿,作为亲戚也不能怠慢了。每日好吃好喝地供着,却拿不到对方补贴家用的钱,心里早已有了成见,只是碍于脸面不好发作,刘倩儿还不知好歹地抱怨闷在李宅无趣,央求出门逛逛。

  初始,刘妍儿给府里上下诸人买布料,曾带上她逛过一次街。结果刘倩儿看上了绸缎庄里的丝绸,直接要了一匹绸缎让刘妍儿付钱。

  心里不爽,却又不能在外人面前丢面子。

  刘妍儿替堂姐付了五两银子,对方才痛痛快快地跟她出了铺子。

  这一次外出会客是李菜花携弟妹去如意当的周掌柜家,贺周家添了嫡长孙。刘倩儿听说了,表示也想出门散散心。

  刘妍儿不好对堂姐明说她出现在洗三的场合不合适,只好找了一个借口,让刘倩儿代替自己去探望姐姐刘沁儿。

  刘倩儿面上虽说有几分失望,但能出门走走,她还是愿意的。

  刘妍儿跟着李菜花出席了周家的满月酒,意外见到了曹老太太,少不得上行礼寒暄几句,曹老太太的笑容淡淡地,指了指身旁的一位年轻妇人说道:“让小辈也跟着过来沾沾喜气。”

  李菜花揣度着搭讪道:“长得与老夫人有几分像,是娘家亲戚吗?”

  “云夫人真是好眼力,迎儿是我娘家二哥的嫡次女,她公公是做皮货生意的秦家,一家子刚搬到省城来,她妹子眉儿也跟着过来了。”曹老太太的笑容立刻深了些,眼光瞟向了年轻妇人身后那个湖绿色的窈窕倩影。

  李菜花陪着聊了几句,就打算过去跟主家打声招呼,没想到那位叫眉儿的姑娘很是爽快,直接问曹老太太:“姑母,你说的刘倩儿就是她们的亲戚吗?”

  从一个陌生的姑娘嘴里提起刘倩儿的名字,李菜花与刘妍儿都是微微一怔。好在李菜花反应还算快,一时有几分不满地反问曹老太太:“您这是……”

  “云夫人不要误会,是眉儿的大哥想要续弦,我就想起了倩儿,她虽然不甚聪明,但人很勤快又恪守妇道,要不是与仁义合不来,我原也不打算让她走的。”

  曹老太太有心说媒,而且还是婚事上不顺的刘倩儿,让人意外之余,生怕她长住李宅的刘妍儿立刻热心地打听起来。

  听说打算娶继室的这个鳏夫性子憨厚,除了一条腿有些不利落,并没有别的大毛病,刘妍儿心思雀跃地应承道:“回去就派人回镇上告知大伯与大伯娘,少不得要相看一番,如若能促成一段好姻缘,我们刘家也要谢谢老太太的帮忙。”

  从周宅回来,刘妍儿换了常服,兴冲冲地来到客房,发现刘倩儿与她的丫头小玉都不在,一时问起门房,才被告之人还没有回来,只好坐等。

  直到傍晚时分,才瞧见窗外刘倩儿与小玉的身影。

  刘倩儿进门见到刘妍儿在自己房里也是吃惊不少,连忙说道:“大堂姐刚出了小月子,整个人还有些没精神,我陪着她聊了好一会儿,堂姐夫才回来。”

  “冷眼瞧着,姐夫对我姐怎么样?”刘妍儿还是很关心胞姐刘沁的。

  “自然是极好的,只是堂姐夫打算等乡下秋收过后,把爹娘接过来住一阵子,大堂姐瞧着有几分不乐意。堂姐夫说让他大哥送人过来时,再稍些粮食与秋菜,大堂姐没吱声,我猜算是应下了。堂姐夫这个人脾气真不错,生怕大堂姐生气似的。我要是能遇到这样的人,就算对方是个穷光蛋,我心里也肯了。”

  刘妍儿放了心,笑眯眯地凑趣道:“正有一门好亲事等着你呢,否则我也不会巴巴地坐在这里等了你小半天!”

  曹老太太给娘家侄孙牵红绳的事,刘倩儿听了立刻变了脸色,犯倔说出来的话让刘妍儿听得直皱眉:“除非遇到夏秀才这样的,我不会再嫁给别人的!”

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小俏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