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鹿离2020-06-10 15:443,654

  刘妍儿对这位矫情又不知进退的堂姐,越来越不想面对。特别是在探知了刘倩儿的心意后,既怕她再与姐姐的婚姻搅和在一起,又怕她哪天突发奇想,又让自己不知如何应付,亲自跑到刘沁儿家,说了与刘倩儿交谈的事。

  刘沁儿经历了有孕、成亲、被休、再嫁等事儿后,早已不是当初被痴情蒙了眼的天真女子了。

  对于夏秀才这个人,刘沁儿从心里往外是有些瞧不上眼的,但阴差阳错地结为夫妻,日日相处下来,少不得要顾及对方的存在,何况对方对她真心不错。

  听了妹妹控诉堂姐的不着调,刘沁儿也只是微微蹙了下眉心,并没有失控地发怒,而是柔声开解自家妹子,表示自己不会在意刘倩儿的胡言乱语。

  “就算二堂妹真想嫁与你姐夫,他也不会同意的。你姐夫是个聪明人,如果同时娶两个被曹举人休弃的下堂妻,他在书院与省城的熟人面前就再也抬不起头来。倒是二堂妹与曹老太太娘家侄子的婚事,应该派人告诉大伯娘一声。”

  狗蛋已经护送刘夫人与孟氏离开省城回了镇上,只能另外派人去家乡送消息。刘沁儿思索了一下,自家与夏秀才成婚,除了近身服侍在侧的林妈与小鹃,就只有一位看大门兼顾打扫院子的粗使婆子方妈妈,根本无人可派。

  刘妍儿在李家使换的人除了从娘家带过来的华妈妈和丫头巧月,还有李家原来的仆人文嫂、丫头佩儿。二房曹春雁带过来的丫头香兰、翠兰,和陪房范大嫂一家四口,刘妍儿是不好明着轻易去使唤的。

  思来想去,刘妍儿坐马车来到食街,瞧见自己与姐姐当初合开的茶点铺子已经更换了招牌,变成了李记茶点铺,婆家二姑奶奶李菜花正坐在柜台旁盘账。

  身边的丫头春杏眼尖,瞧见刘妍儿连忙出声招呼:“大少奶奶来了。”

  李菜花这才抬起头,把账本收起来,站起身来把刘妍儿让到后头,寒暄了几句,听对方说明了来意,随口说道:“派人捎信可以,只怕不成又是一番折腾。要我说,如果曹家有心,派人去镇上提媒就是了。至于你二堂姐,至多再住几个月,等到过年,咱们一起回镇上,她也是要回去的,你就再忍她几月便是了。”

  刘妍儿想了想,觉得也只能如此了。起身告辞之际,李菜花让春杏给她包了两包点心。

  临走时,刘妍儿有几分犹豫地问道:“二姐,你铺子里需要人手不?”

  “你打算做什么?”李菜花觉得弟妹吞吞吐吐,并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

  刘妍儿脚步一顿,脸色微窘地诉苦道:“春雁怀了孩子后,家里的开销越发大起来了。姐姐手头也紧得很,姐夫又没赚银子的出路。听说乡下忙过秋收,冬天她公婆还要过来住上一段日子,前几日我还借给她一百两银子……”

  对方说得含含糊糊,李菜花却听得认真,最后总算明白了刘妍儿的意思。

  当初刘夫人坚持卖茶点铺子的时候,刘妍儿就不大同意,但孟氏口口声声要铺子的一半,为了尽快了事,免得大伯娘不满胡乱编派,也就顺了娘亲的意思。

  卖了铺子,就断了刘氏姐妹在省城的一项收入来源,刘妍儿还有每年饭馆的租金,刘沁儿就没有进项了,夏秀才在书院靠打杂才许他留下来读书,也没什么收入支撑家里的开销,日子自然是越过越紧巴,实在无法只好借钱了。

  李菜花建议刘妍儿把她名下的饭馆收回来,与她姐姐一起经营,并表示可以派人手先带她们一个月,等饭馆走上正轨后,再把自己的人手撤出来。

  刘妍儿知道李菜花开的食铺与租的饭馆都很赚钱,但让她亲自经营,又担心自己做不来,一时有些遗憾地说道:“如果只收租金就省心多了。”

  李菜花也知道刘妍儿的嫁妆钱子不多,刘沁儿如今更是手头紧得很,不可能再拿出几百两银子买铺子租出去,只好说道:“你名下的饭馆原来租金是一百八十两银子,我再给你添二十两银子,以后每年租金涨到二百两银子。”

  刘妍儿接过二十两银子,放入荷包中,带上点心直接去了姐姐家,看见小鹃在院里洗衣裳,就直接进了屋,刘沁儿正坐在榻上打络子,林妈一旁捋线。

  小鹃擦了把手,拿了两个盘子进来,把点心包打开,一块一块地摆到盘子里。一时笑眯眯地说道:“每包点心有四五种,奴婢还是头一次瞧见这样的卖法。”

  “婆家二姑奶奶买了咱俩的茶点铺子,听说生意好得很。”

  刘妍儿说了去探望李菜花的事,眼瞧着刘沁儿轻轻叹了口气,一时追问道:“要不要把饭馆收回来,咱俩自己管着?二姑奶奶每月能赚一百多两银子呢。”

  “今年都过了大半年了,就算现在接手,再过四个月也得停业。再说人家把二百两租金都给你了,生意也做得好好的,这个时候易手不大合适。”

  刘沁儿考虑得比较多,怕自己的妹妹不分轻重,得罪婆家人。

  刘妍儿一向比较听姐姐的,解下腰间的绣花荷包递了过去,刘沁儿接过来捏了捏,知道是银子,一时推却道:“你家里开销大,前几日刚从你那里拆借了一百两,这荷包里的银子你收起来吧。我与林妈商量好了,平日打些络子卖到绣品铺子里,一个月也能赚些银钱,实在不成,就再养些鸡鸭,长大了买掉。”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居然要养鸡养鸭?姐姐的一番话,听得刘妍儿鼻子一酸,也不肯接那送出去的荷包。

  姐妹僵持之下,一旁的林妈把荷包接了过来,一起帮忙劝说刘沁儿:“二姑娘一番好意,您就先收下。等咱们手头宽裕了,再还给二姑娘就是。”

  “就是、就是!” 妍儿用力地点头,却不敢瞧姐姐的表情。

  刘沁儿窘着脸收了荷包,房里的气氛又变得和顺起来。姐妹俩聊天,问起夏秀才乡下爹娘要来省城的事,刘沁儿也不太清楚,只是说道:“过年只怕回不去了。前几日,他大伯一家来过一次,他大伯娘让我们帮衬弟妹,我没接茬儿。”

  一想起当初在刘氏茶点铺子门旁见面的情形,刘沁儿就不待见夏秀才的堂弟与弟媳。夏大伯带着全家过来做客时,刘沁儿也只是勉强陪着。

  对于夏家的亲戚,刘沁儿是不打算亲近的,夏秀才提出来要让乡下的爹娘来省城过年时,她就没什么好脸色,只是拗不过对方的心思罢了。

  刘妍儿也不好深问,在姐姐家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刚出了姐姐的小院,还未坐上马车,就瞧见夏秀才带着一个衣绸裹缎,举止张扬的人走过来。

  “姐夫!”刘妍儿在车门口,对着夏秀才福了福。

  “妹子来得正好,我身边的这位是秦秀才,他家是曹老太太的外家,刚搬到省城不久。听说曹老太太有意给二堂妹与秦家二房的大公子保媒,秦秀才是他三弟。今日二堂妹没有跟你一起过来作客吗?”

  夏秀才的话说得有些唐突,但刘妍儿听了还是很高兴,与秦秀才见礼后提议道:“我这就回去打发二堂姐过来给我姐送布料。”

  秦秀才会意,目送刘妍儿上车离去,转头对夏秀才说道:“夏兄,我瞧着你这位小姨就很有眼色,估摸她的堂姐也错不了。我娘希望新妇早些进门,大哥那里也需要个知疼知热的人照应,也就不会日日酗酒乱发脾气了。”

  “放心吧,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但咱们事先说好了,你可不能穿帮了。”两个人在外面又嘀咕了一阵,才嘻嘻哈哈地进了小院。

  刘妍儿一路催着马车快些走,等进了自家的院子,直接去了客房说项。刘倩儿对早上把她留在家里的堂妹原还十分不满,听了她的话后竟有些心动。

  巧月亲自端来净面的水,小玉服侍着刘倩儿重新梳妆打扮,又换了一身外出见客的衣裳,跟着刘妍儿回房取了布料,戴了堂妹首饰盒里的一支珠钗,心满意足地坐上了马车。

  为了能打听到当场的情形,刘妍儿让丫头小佩也跟过去,对刘倩儿的解释是一个丫头撑不起场面,由两个丫头随侍在左右,才有大户人家的排场。

  打发了刘倩儿一行人,二房的曹春雁带着范大嫂亲自来上房请安。

  刘妍儿端坐在主位上,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扫了曹春雁一眼,让她坐下来说话。

  曹春雁的孕身还不满三个月,平日一向谨小慎微,除了隔三差五地请安,从来都是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房里静养。

  刘妍儿以为这一次又是例行公事,没想到曹春雁却面露喜色地请示道:“姐姐上午外出那会儿,曹家派人送了帖子,说我娘家大哥明日过来送乡下的土产。我想请他来家里坐坐,留他吃一顿便饭,不知姐姐能否应允?”

  “明日让厨房给你房里多送一份膳食。”

  刘妍儿爽快地答应下来,没想到曹春雁还有话说:“我幼弟今年十四岁了,与我大哥一向形影不离,估计他也会跟过来,我打算让他在省城里找个活儿,赚些钱来补贴家用,等收秋再送他回去。这期间能否暂住在咱们家里?”

  “不成,咱家本来就不宽敞,客房里住着二堂姐,我大伯娘很有可能不久后再次过来商议二堂姐的婚事。再过两个月,公公送麦子过来,也会在家里暂住的。你幼弟过来住在哪里?妾室的亲戚不算亲戚,这一点你要劳劳记住!”

  曹春雁脸色一变,起身冲着刘妍儿福了福,垂头歉意道:“是我越矩了。”

  “只住一两个月,也不妨事的。”

  房里的人听到熟悉的声音,同时转头向门口的珠帘望过去。狗蛋由张二宝陪着,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刘妍儿一脸惊喜地站起身扑了过去,曹春雁也不示弱,急着冲了过去,脚下一个不稳,栽倒在地,惊得一屋子的人目瞪口呆。

  瞧着曹春雁见了红,刘妍儿才反应过来,急忙命人去请大夫。

  狗蛋慌乱地把曹春雁抱到软榻上,同样反应过来的范大嫂瞪起眼睛大声嚷嚷道:“是二奶奶的脚绊在了***奶的脚上,二奶奶才跌倒的。”

继续阅读:第三十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农门小俏媳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