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悁又怕梁帝担心,便趁着长安去审讯的功夫回了宣仁殿,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告知了他。
“娘子可真能干!”梁帝对她笑道。
“陛下就不生气?”莫悁看着他全无惊愕的神情,忽然间明白过来,“陛下早就知道田美人根本就没怀上孩子,是不是?!”
梁帝笑而不语。
“这么大的事,陛下为什么不早日和臣妾说!”莫悁动了肝火,“你早就了然于心,娇儿也心知肚明。全天下你们就只瞒着臣妾一个人!”
“莫娇也知情?!”梁帝这才开始惊诧。
“她自然知道,连人都是她抓住的呢!陛下难道不是和她一起的?”
“朕怎么可能同她一伙!她消息怎么会如此灵通?”梁帝忽感到不安起来,他不知道究竟是谁泄露出的消息(见章尾说),他总觉得莫娇这个女人太过狡诈,太过可怕,不仅耳通八方,还能将事情做的滴水不漏,若不严加防范,没准将来有一日,自己反会折在她手中。
梁帝沉思一阵,刚想问莫悁细节,便又见她坐在一旁,赌气不说话。
“娘子生气了?”梁帝的脚已经能够勉强行走,他一瘸一拐地走到莫悁身边,将胳膊环在她雪白的脖颈上,微微笑道,“为夫不是想有意瞒着娘子的,只是见你前段时间因你舅舅的事伤心,不忍心再给你添堵。”
莫悁低头想了片刻,觉得这个理由倒也能接受,于是转过来对他道:“那这次娘子就饶你一回。下次,无论发生什么,陛下都不许瞒着臣妾了!”
“娘子的话,为夫定当谨记在心。”梁帝连忙赔笑道。
两人正说话间,长安已经问完了话,进殿回复。
“启禀陛下、娘娘,田美人和密太医受不住酷刑,全都招了,就连田美人身边的侍女冬荷,也主动将那些恶事交待得干干净净。只是寄云口中依旧一言不发。”
“倒是个忠仆!”莫悁恨道,“寄云必定还知道无数秘密,务必要将她的性命留住!既然酷刑对她不顶用,那就索性把她放在那儿,命人严加看管,等她的伤好了之后,再想法子慢慢审问!”
“是。”
“口供物证在此,朕倒要看看他们还能如何抵赖!长安,你速调集五千精兵,革抄杜府!记住,要留活口!”
“奴才遵旨!”
“终于等到这一日了!”梁帝抑制不住高兴的神情。
“杜如沛父子为非作歹四十年余年,作恶无数;陛下若能趁此将其一举拔出,倒是件彪炳史册的壮举。”莫悁看着他道。
“朕何曾不想这样,只怕此事远远没有那么容易。”梁帝远远看着窗外枝头的残月,脸色由欣喜逐渐变为凝重。
长安走后不久,便见门口宫人来回:韩凌霄将军前来求见。(见章尾说)
“还未天明,韩将军这么早进宫里做什么?”莫悁不解。
“自然是朕喊他来的。杜家出事,留着一个手握十万精兵的心腹在宫外,朕如何能够放心?”
“臣妾明白了。”
梁帝忽又拉过她的手,面露担忧道:“朕怕是一时脱不开身,你且去外头,帮朕继续盯着抄家的进展。韩凌霄出宫之前,不许再回来找朕。”
“可臣妾怎能放心陛下同他待在一起?”莫悁急道。
“放心,朕自有对策。”
莫悁见他坚持,只得忧心忡忡答应。梁帝见她走了,便忙让人将韩凌霄请进殿内。
“微臣韩凌霄叩见陛下。不知陛下深夜喊臣至此,可有要事吩咐?”
梁帝笑道:“韩爱卿快坐。朕方才闲来无事,看到了一则战场上的故事,其中有些地方不甚明白,又知韩大将军素有威名在外,故想向你请教一二。”
韩凌霄是先帝留下的重将,为人虽有才干,却奸猾无比。他和杜家一向关系亲厚,手中又握有十万重兵,是梁帝既警惕又想拉拢的对象之一。
他在进宫后,听闻宫人谈论起醉溪台的事,便想到此事多半和杜家脱不了干系,自己此番深夜进宫,怕也是凶多吉少。然而他却始终谦卑恭敬,面色含笑,不露出一分一毫的畏怯之情。
“朕方才读到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国攻打赵国,赵国请求魏国出兵援助。而魏王惧秦不敢救,魏王的弟弟信凌君盗取兵符,又派杀手除掉了魏国大将晋鄙(bǐ),最后率晋鄙手下的八万大军击溃秦军,解赵之围。韩爱卿对此怎么看?”
“回陛下,微臣以为信陵君能因势而为,不拘泥于常理,实在可敬可佩。”
“爱卿所言甚是,不过从朕眼中来看,魏王弄丢兵符,也着实昏庸。对了,韩爱卿麾下也有十万大军,不知爱卿的兵符,可放好了没有?”梁帝故弄玄虚,冲他微微笑道。
韩凌霄听出梁帝这话是在试探自己的心意,于是连忙起身拱手回道:“陛下放心,那兵符是臣的命,臣一刻也不敢松懈。陛下深夜喊臣入宫,来的匆忙,因而微臣并没有将兵符带在身上,如今它正放置在府内一个隐秘安全处。”
梁帝心中想着,若是他将兵符携带在身,自己便可趁机缴了他的权,可眼下这老狐狸怕是早就预感到自己会出手,竟事先准备得如此周密。
“韩爱卿有心了,朕能得如此良将辅佐,自是大幸之事。”
“陛下过誉!臣为大梁尽责,乃是分内之事。陛下不知,臣为了提升军中的战斗力,可谓昼夜难安。就比如说罢,即便兵符不在臣手中,即便臣孤身在外,但只要臣向空中发射出一种隐秘的信号,手下的人得知后便会明白该怎么做。如此一来,即便臣将来不幸被敌军所围剿,也能有办法让手下出兵相救。”
梁帝听后一惊,心中想着:“这话明摆着是在威胁自己!韩凌霄分明是在说,即便自己抓了他,他也有办法调动十万精兵殊死一战,到时候谁生谁死,可就不好说了。”
脸色的笑容僵硬了片刻,梁帝立刻转头笑道:“韩爱卿有大将之风,朕心甚慰。”
说毕,梁帝又将话锋一转,同他讨论起了南孟国事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