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的魔鬼训练,闻珞姝的宫廷礼仪终于获得了李姑姑的认可。
闻珞姝起了个大早,只简单做了拉伸,并没有再运动,不是她坚持不下去了,而是今日情况特殊。
一则入宫妆容复杂,自她起床乐言和乐语就忙开了,到现在她的妆容还没有化完,实在是没有给她运动的时间。
二则宫中禁驶马车,马车到了皇宫大门口就要停下来,接下来去各个宫里的路全靠步行,闻珞姝这两天经过魔鬼训练精力有限,她得保存体力。
终于做好了一切准备,闻珞姝和老夫人、冯氏坐上马车向皇宫驶去。
到了皇宫正宫门,闻珞姝和乐言乐语下了马车,前面两辆马车各坐着老夫人和冯氏。
乐言和乐语是没有资格入宫的,毕竟闻珞姝现在还没有嫁给瑾王,她除了闻二小姐的身份即是白身,而老夫人和冯氏都有诰命在身,可以带一个仆人进宫。
老夫人带的是她身边的崔姑姑,崔姑姑几个月前回老家省亲去了,这两日才回到闻府。
崔姑姑看着年老不少,却也和蔼许多。
老夫人、冯氏、闻珞姝、崔姑姑和李姑姑五人进入宫门先接受了检查,有专门的宫女前来搜身,许是知道她们是贵妃娘娘的娘家人,并没有太多冒犯。
此次进宫按照规矩要先去拜见太后和皇后娘娘,然后才能去见贵妃娘娘。
闻珞姝她们一行人随着引路宫女去往太后的寿康宫。
进的寿康宫正殿,引路宫女便退到了一旁,老夫人与冯氏都跪下行叩拜大礼,闻珞姝紧随其后跪下行礼,崔姑姑和李姑姑在闻珞姝后面也跪下行叩拜大礼。
只听得一声“平身吧。”,闻珞姝她们一同道,“谢太后娘娘。”
而后闻珞姝站了起来,却也没敢抬起头,李姑姑说了,面见太后和皇后娘娘时不能直视,需得低头以示尊敬。
闻珞姝默想着李姑姑给她说的面见指南,心里渐渐有了底。
“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皇上给瑾王挑的媳妇儿是什么样的。”太后娘娘又发话了。
闻珞姝反应过来太后是在说她,缓缓抬起了头。
闻珞姝这才看到太后的尊容,只是她又赶快垂下了眼眸,李姑姑说过不能直视的。
太后看着并不显老,美貌犹存,可以看出年轻时的痕迹,她头戴凤冠,一身金色与黑色交织而成的宫服,使她整个人看起来更加威严。
太后没有错过闻珞姝的小动作,毕竟她一直在看着闻珞姝呢。
她仔细打量了闻珞姝,看见闻珞姝的脸,太后心里有些欢喜。
想来太后和明修长公主一样,都是爱美之人呢,对长得好看的人会心存好感,此时太后虽对闻珞姝那瘦小的身板有些许不满,却也没说什么。
颜值就是正义,果然不错。
“容貌倒是不错,日后与瑾王成了婚就好好过日子吧。”太后收起了威严的面容,转而和蔼地交代。
“是,太后娘娘。”
闻珞姝心里有些惊诧,这位太后似乎并不如坊间传闻那样不喜瑾王。
坊间传闻,太后当初生瑾王时伤了身子,又因生育后容貌受损,所以对于自己生下的这个小儿子诸多不喜,一直到当今皇上登基后也没有改变态度,反而不喜比从前更甚。
只是传闻毕竟是传闻,闻珞姝经历过网络信息时代,知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道理,所以这坊间传闻就只能听听罢了。
不过太后与瑾王感情淡泊似乎是真的,闻珞姝注意到太后提起瑾王时只叫了瑾王的称号,这很能说明问题。
“好了,哀家乏了,你们退下吧。”太后摆摆手。
“是,太后娘娘。”
闻珞姝她们都恭敬地低下头,向后退了五步,这才转身从正殿退出。
出了寿康宫,闻珞姝微微松了口气。
太后就是太后,周身的气势果然很强,到底是上一届宫斗的胜出者,单看先皇仅有的三个儿子中,两个都出自太后,也晓得太后有多大的本事了。
又是一段时间的步行,这才到了皇后娘娘所在的凤仪宫。
一番行礼后,皇后只说了几句,便让她们去见闻贵妃了。
闻珞姝她们又从皇后的凤仪宫离开去往此次的目的地,闻贵妃的华清宫。
千万不要觉得进宫看望贵妃还要面见太后和皇后麻烦,这可是荣耀的象征。
太后和皇后是想见就能见的吗?能允许面见太后和皇后,那就表示皇家重视这些命妇身后的家族和大臣,需要依仗他们,所以才会给命妇这样的殊荣。
到了闻贵妃的华清宫,闻珞姝她们又是先行礼,倒是不必再行叩拜大礼了,闻贵妃受下礼后,摒退宫人,只留下乐琴和乐棋。
她站了起来,把老夫人和冯氏扶上座位,老夫人和冯氏立即推辞,“娘娘,这不合规矩。”
闻珞婷态度坚决,“今日是女儿的生辰,亦是母亲的受难日,祖母和母亲就不要推辞了,在这华清宫我还是能做主的。”
老夫人和冯氏听了这话,都不再拒绝,坐了下来。
闻珞婷跪了下来,向老夫人和冯氏磕了一个头,闻珞姝见状也跟着跪下来向老夫人和冯氏磕头。
闻珞婷直起身,看着闻珞姝笑了笑,牵了她的手两人一起站起身,也坐了下来。
乐琴和乐棋奉上了茶,恭恭敬敬地站到一边。
冯氏最先开口,“娘娘近来过得可舒心?”
闻珞婷笑了笑,“皇上对我是极好的,这日子没有什么不舒心的。”
冯氏注意到老夫人的目光,也心知自己有些失言。可她已经许久没有见过闻珞婷了,上次闻珞婷归宁她去给闻珞姝寻解药去了,没有在家,错过了和闻珞婷的见面。
身为母亲,总是担心孩子离开自己的身边会受了委屈,更何况是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里呢,她为女儿担忧的心恐怕没有人可以感同身受的。
冯氏眼里隐隐有些泪光,“那就好,那就好。”
若是当年早点让女儿嫁出去就好了,也不必被一纸圣旨召进宫里,做了这看似风光无限却也举步维艰的贵妃娘娘,就连见一面都是极难。
冯氏心里虽难过却也没忘了要紧事,她压低了声音,“婷儿,你父亲说朝堂上有大臣提起皇上的子嗣之事,累及后宫,娘娘现在不宜有孕,还望务必注意。”
这是闻崇的原话,冯氏虽因当年之事对闻崇失望,可是他交代的事经她思量后也会尽力做好。
闻崇不会害她们,冯氏还是很肯定的。前朝后宫向来都是利益相关的,后宫不得干政,前朝却能干涉后宫,甚至于皇上过于宠爱哪个妃子有时都会被大臣劝谏。
当初先皇就因过于宠爱当今的太后娘娘而被一根筋的大臣劝谏,先皇不听,那大臣竟以死相逼,直接在朝堂之上一头撞了柱子,幸而被救了下来,不然太后娘娘必定要被骂为妖妃了,冠上祸国殃民的罪名,何其无辜?
闻珞婷蕙质兰心,听到冯氏的话没有急于仔细询问原因,只点头,“女儿知道了。”
冯氏看她这样稳重,内心里也有些安慰,终究是自己教出来的女儿,即使遇见了特殊情况,也不会乱了手脚。
闻珞婷静静地在一旁听着,倒是也听出不少门道来。
朝堂上发生的事只要不涉及到闻家的根本利益,闻崇是不会给她们说的,而朝堂上的事又与后宅之事不同,岂是容易探听的?
所以闻珞姝即使有乐语这个“百事通”,知道的也不过是一些后宅之事和坊间传闻,对于朝堂之事她是一无所知的。
现在听到冯氏提起闻崇交代的朝堂之事,她看着言笑晏晏的闻珞婷,心里不禁为她感到有些难过。
嫁了皇上,做了贵妃娘娘又如何,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都要考虑多方利益,又要应对太后、皇上和皇后,哪一个都不是容易的,怎是一个累字了得!
更何况贵妃再尊贵再得宠,也终究是妾啊!
闻珞婷是那样的惊才艳艳,才貌双全,又是左相的女儿,身份尊贵,任是哪一个高门大户、王侯公子来求娶,都是能做嫡妻的。
一番闲谈,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正午,闻珞婷在华清宫摆上了她的生辰宴。
正式的生辰宴会在今晚举行,届时皇上与皇后还有其他妃嫔也会参加,故而正午的生辰宴只有她们几个,倒也让她们多了相处的时间。
皇宫里的御膳房做的东西自然都是极好的,食材是最名贵新鲜的,御厨的厨艺又是炉火纯青的,就算不想好吃恐怕也难。
闻珞姝有幸能吃到御膳房所做的饭菜,一时也有些激动。对于她这个追求美食的人来说,大祁的御膳房绝对是她最心驰神往的地方。
虽然穿越前她也去过五星级酒店用过餐,但这大祁御膳房所做的菜与之相比却丝毫不逊色,更因特殊的烹饪技艺而带来绝佳的味蕾享受。
原来这就是皇家般的享受啊,权力果然使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