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千屿山 13
林小钗2020-05-10 17:141,851

  第二日,从七哥的船队帆影远去,她便魂不守舍,一会儿盯着海域图估量船队的位置,一会儿出门观望天象,碧空万里,风甚轻微,闷热得紧。这样的天气,除了热些,水手多费气力,倒也适宜行船。

  只是……有种古怪的,不踏实的感觉围绕着她。

  她从内室转到厅堂,又从厅堂绕到火房,再由火房踱到门前空地上,一屁股坐在竹椅子上,嚼几口鱿鱼干、换马蹄糕,吃了两口,无什滋味。悲催,好吃的也不能安抚情绪,心底一会儿七上八下、一会儿百爪挠心。

  这些年,她混在雷州湾外洋,甚少与水师交道。两广水师近年究竟如何,她没底。闽浙水师怎样,也没底。人不在战场,更没底。

  七哥会不会为了安抚她,拣些好听的来讲?

  目光落在远处的红树林,一群白鹭扑哧着翅膀飞扬,在空中盘旋一阵、又落在林上。一时不知被何物惊忧,又展翅而去。原本赏心悦目的美景,让她更为烦忧。

  “七嫂!”阿晋拎着几束枇杷,眉开眼笑,“炮楼子边上两棵枇杷树结得猛,枝儿都压弯了。刚摘的,酸酸甜甜,爽口极了。”

  “你小子还有闲心摘枇杷?不出洋盯着两广水师?”都说他周谨果决,关键时刻可犯不得浑。

  “他们要是敢来,早来了。不必苦哈哈地等着闽浙水师。”

  献玉眼前一亮,突然灵台清明,“来得正好,你在广州城多年,又常往来闽浙,七哥派你去探水师的底,快说说他们兵力如何。”

  原来担心这个。七爷行前,交待他无论发生何事,务必护七嫂周全。何须交待,七嫂有事他定然能以命相保。阿晋拉过一张竹椅,坐下,“据我所知,浙闽兵数十万余,水师约二万。两广兵数九万余,水师约一万五千人。”

  “如此之多!”献玉大吃一惊,七哥此去不过万余人,千屿山留守亦只五六千人,远远不及,“有多少船炮?”

  “这个很是琐碎。”阿晋笑着,如数家珍,“闽浙水师有同安船三百六十余条,赶缯船二十余条,米艇六十余条,各类巡船三十余条,快船五十余条,哨船五十余条,钓船六十余条……另有双篷艍船数条。”至于两广嘛,“两广水师战船则不值一提,赶缯船不足二十,艍船六十余条,哨船二十余,拖风船不足四十。”

  “闽浙水师战船有我等五倍之多。”献玉倒吸一口凉气,追问,“炮呢?”

  “同安船,赶缯船,大米艇此类头尾超出七丈的主力战船,备五门二千二百斤重炮,艍船之类的小船备两门五百斤重炮。其余无帆桨船,备有数杆兵丁鸟枪。”

  “火力也不弱,怪不得东海帮被剿。”献玉担忧之情溢于言表,“我等只有南月号、白骨号两条战舰占优,这可怎么打?!”

  “七嫂莫要忧虑,都是造册的数字罢了。”阿晋笑容和煦,温言安抚,“闽浙水师经东海一役,兵员船炮损伤过半,水师李提督也没了,说起来,这算是本朝最精于海战的将领。”他颇为可惜的叹了一口气,见她面色稍有和缓,掰下一枚枇杷递了过去,故意将口吻变得神秘,“前几日在栖彩楼里听了一个有关水师的故事,着实匪夷所思。”

  献玉撕着枇杷皮,瞟了一眼,示意他有屁快放。

  “去年两广总督那鹤凌在虎门例行检阅水师,旗纛烈烈,金鼓鸣动。二十余条艍船分两队摆双龙水阵,号炮声中,荡桨齐出,左向右转,右向左转,场面煞是好看。那总督高兴,临时起意,让摆个鸳鸯梁子阵,变阵中不巧两条艍船撞在一起,你猜如何?散架沉海。气得那总督脸都青了。”

  “是不是只操演了双龙水阵,别的不会。”献玉猜测。

  “都是雇的老桨手,岂有不会。”阿晋摇头。

  “水师兵丁不会驾船?”献玉惊诧。

  “近几年,水师从将至兵长居陆上,连海都不下,甚至连海上巡防会哨都具文糊弄。”阿晋长叹着,“栖彩楼就有个长年流连的千总,用他的话说,好些千总亦是如此,总兵提督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何必去出那风头,随大流几多舒服。”

  “果然是愈发废弛。”献玉眉间一松,枇杷入口,甚甜,“那就是船的问题。”

  “水师战船明文规定三年小修,五年大修,十年则折旧造新。如此,我特意托了熟人去水师营地逛了逛。码头里的泊船,敝坏居多,或舵折桅倾,或蓬少缆断。那熟人道,上头来查,便涂饰颜色,都是走过场,谁去较真儿。”

  “你小子可以哟,放大话也底气十足。”献玉大笑着夸道。

  阿晋被夸得脸色微红,羞涩地笑着,“窥一斑而知全豹,闽浙水师又能强到哪里去?”

  “说得好!”献玉顿觉云开雾散,心下大宽,摘了一个枇杷扔给他,“来,预祝七爷凯旋归来!”

  五日后,依旧是碧空万里。一条快船在排牙湾靠岸,几人从船上跳下,一路撒丫子狂奔,一路兴奋地叫喊,“大败水师!我们打赢了!”

  所过之处,人群如被点燃的火种,呼啦啦起了撩原之势。

继续阅读:第十三卷 千屿山 14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龙嫂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