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科学管理,科学施工的意义!”
胡清越还没说话,邓科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李大姐一回头,就看到他和几个工友正满头是汗地从食堂里走出来。她便笑道:“巧了!胡技术员刚才也是这么说的!”
邓科咧嘴一笑,心里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欢喜,甚至还有点儿不好意思。这不过是平常的说法,大家都挂在嘴边儿上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他此刻听着还是觉得止不住地高兴,却又怕人发现这点儿小心思,忙抬手擦了擦汗,掩饰着心情。
天气炎热,不光干活儿的时候,就是吃个饭,大家也是满头汗。
“你们现在就要去队部啊?”胡清越赶紧三口两口地把自己剩下的饭吃完。
李大姐歉意地笑:“要不是跟我说话,你这会儿也该吃完了……慢着点儿可别噎着!”
“没事儿!”胡清越看着和邓科一路的几个年轻工友已经往队部走去,邓科还站着没动,显然是在等自己,生怕耽误了别人的功夫,几下吃完。
“对了李大姐,你不去听听?”胡清越问:“最近,就是在讨论你刚才说的这事儿……”
李大姐有些跃跃欲试,却又犹豫,“可是,我怕我听不懂……”
“莫怕!”邓科笑道:“我才来工地的时候,比你还不如。听他们说啥子,都像在听天书!”
“那,就去看看!”李大姐站起身来,“听不懂也不丢人呗!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听不懂!大不了我不吭声儿,别人也不知道我没听懂不是!”
几人一起笑了起来,快步朝着队部走去。
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工友,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大家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工作,李大姐还是第一次来参加这种讨论,满眼好奇。
等她静下心来听,才发现这里各个岗位工种的工友都有,也不缺乏她这样的运碴工。这倒真是超乎李大姐的想象了,她总以为,这样的探讨都是特别高不可攀的,怎么着也该是胡清越他们这样的技术人员才能参与的。
可是现在瞧下来,倒是一线的普工更多。这其实并不奇怪,工地上的技术员本来就很少,绝大部分就是分布在各个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看似只是出力,做着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可他们也是对这条线路的点点滴滴最为熟悉的人,就像一个个螺丝钉,拧在这条线路的每一寸之上,对这条线路无比的熟悉,深知它的每一处细节。
李大姐从队部走出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很亢奋。
“胡技术员,我想起来,在石工班那几天……我回来不是还跟你念叨过,那些石工,看着就是个抡大锤的呗,也一天天地惦记着改进呀,创新呀……那个铁钎都能被他们折腾出花儿来!我那会儿就觉得挺逗的,也好佩服……可没多想!”
胡清越笑着点点头,“您别说,他们还真琢磨出名堂来了的!现在铁钎的损耗率,一直在下降!”
“我也是开了眼界!”李大姐叹息着说:“看来呀,这不管在哪个岗位上,肯吃苦还不够,还得肯动脑子!只出蛮力气,远远不够啊!顶多就是对得起这份儿工钱,可要想做得更好,还是得学习,得下工夫钻研!”
“这话是没错的,任何时候,学习都是必要的。只不过,咱们说的这学习,可不是坐在教室里拿着纸笔那么简单。咱们这工地上,处处都是学问,有时候,我真恨不得一天有三天那么长!才能够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李大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实话,我原来就琢磨着卖把力气就行了,听你们这么一说,又觉得有点儿心热了!”
“凭力气吃饭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呢,出力本身也是有技巧的对不对?出同样多的力气,事儿却做得又快又好,您说是不是更好?”
两人一面说着话一面往工棚里头走,刚走到一半,突然听到有工友站在山上大叫。距离太远,听不清在叫什么,但是总令人觉得心里有些发慌。
“过去看看!”胡清越和李大姐对视一眼,便齐齐跑了过去。
原来是山顶上有一处又发生了小型滑坡,刚才的工友是在大声提醒那附近的工人及时避让。虽然破坏力并不算太大,但是仔细观察了周围的地形之后,许诺他们还是觉得,如果近期再有降雨,这里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滑坡,将正在施工的隧道口完全掩埋。大家顾不得休息,发现了隐患,第一时间便想要怎么排除。所有相关的人员都赶了过来,凑在一起仔细琢磨着。晚上视线不好,只能打着电筒,一点点地看着周围的情况。
“除了从前咱们用的加固、刷坡,我还有个别的想法。”邓科把胡清越拽到一旁,低声说:“不过有点冒险!”
“是什么办法?你说出来,咱们大家讨论,看看可不可行!”胡清越卷了卷滑下来的袖子,语气也有些急,“现在这正是赶工期的时候儿,又容易遇到洪水天,有一点儿办法,也得试试看!”
“你看那边。”邓科拿着手电筒朝着远处晃了晃。
这电筒的灯光照射不了那么远,根本看不到他说的是什么。好在胡清越对工地的情况十分熟悉,略一回想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那个位置堆放着一些管道,是准备将来埋在地下,导水用的。
“那可不能用作支撑,强度不够。”胡清越以为他是怕木料不够打算用这些顶替,忙说:“坚决不可以!”
“不是支撑!”邓科摸了一把脸上的汗,“把它们先放到隧道口那里去,万一真的这个位置塌下去了,也只能埋到那个位置……我们就把管子放在那儿……”
邓科一边说一边比划,胡清越马上就明白了。
“你是想,万一有工友真在施工的时候被堵在隧道里了,也能靠着这管子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