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回顾
子悦V2020-09-17 20:292,017

  宝成铁路工程异常艰巨,线路北自宝鸡过渭河越秦岭至广元,十六跨嘉陵江,横穿大巴山和剑门天险,才经川西平原到达成都。而它又是连接祖国南北的主要干线,出入川物资数量巨大。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每段工程刚一通车,就要立即承担起数量惊人的国家运输任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面要继续保证工程的进展和质量,另一面还要承担运输任务,改进运营条件,确保能够完成运输任务的发展和需要,给广大的职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但是其实大家并没有半点埋怨,更不拘泥于设备条件的简陋,反而本着国家的基本建设应该尽早发挥作用这样的精神,只要宝成铁路铺轨到较大城镇两个月内,就开办临时营业。从1953年10月起,就开始了成都绵阳段的临时营业。

  这样的做法,在开始时也是遭受到了一些担忧甚至是质疑的,没有先例、没有经验,甚至还没有完全完工,这样能行得通吗?但是事实证明,尽早开展临时营业,不止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活跃了地方生产,改变了通车地区人民的生活;而且从企业管理本身的角度来说,也给正是管理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能够极大地促进运营质量,提高运营效率。

  在宝成线正式运营前,有上万名中外人士前来参观,交口称赞中国工人阶级创造的世间罕见的奇迹,盛赞这条铁路是全世界铁路工程展览馆。

  它承载的荣誉越多,建设者们自豪的同时,也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更加沉重,直到国家验收交接委员会分三次验收,给出工程质量合格、良好的结论之后,邓科和胡清越他们这样的建设者们,才算是长长地松了口气。

  但他们并没有太多休息的时间。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宝成铁路宝鸡到凤州段,全长近93公里的线路上,隧道就又60座,占据了线路总长的21%。宝鸡至秦岭一段,线路坡度为30%,隧道密集,特别是杨家湾至秦岭隧道就有45座,站了线路总长的57%。

  从1953年起,铁道部门就开始筹备电气化铁路设计工作了。这个时候可以说完全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别说是专业的电气化设计人员,就是电化设计资料都是一片空白。

  邓科和胡清越私底下聊起这件事的时候,才听她说到设计总局的总工程师早就率领工作组到阜新、抚顺煤矿电气化铁道去参观,搜集设计资料。然后才成立设计组,又有苏联专家帮助编写电化初步设计的组成及内容,并且帮助设计人员答疑解难。

  还有唐山铁道学院的师生,也有参与初步设计,胡清越的老师,也进行着技术指导。从1054年1月到1954年5月,边学习边设计,历时4个月完成了直流3300伏电化初步设计。

  而到了1956年的时候,铁道部领导率队到苏联考察关于宝成电气化建设的问题,1957年4月铁道部召开了会议,讨论了我国今后电气化铁路采用哪种电流制。会议认为,为了避免采用直流电后将来过渡到交流电时衔接困难,以及采用交流电制可以大幅节约钢、铝、水泥等材料;还可以减少牵引变电所项目提高牵引力;决定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交流工频25千伏电压制,并且还要预留出将来发展为35千伏的可能性。

  胡清越通过与母校老师的信件来往得知了这些情况,邓科便问:“那之前的工作不是都白做了?”

  他从之前胡清越和老师的来信中也了解到过一些之前的设计情况,知道完成的非常艰难。

  “话也不能这么说。”胡清越认真地说:“对于新技术的探索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他们之前做的努力,对于后面的帮助,都会很大。”

  “这倒也是。”邓科想了想说:“看咱们平时也是这样,有时候看着走了好多弯路,可是后面一看,嘿!都在积累经验!”

  “是啊,部里虽然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这个新的交流制是铁道电气化中最先进的科学,世界各国在理论上尚且不完善。我听说,已经又派遣了电气化设计院的设计人员去苏联学习了,也派了人去电力工业部学习建设电力变电所的经验。”

  “施工现场不是也早就有设计小组常驻?”

  “是啊,他们在汲取施工经验嘛。以前旧社会的时候,遗留下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技术人员喜欢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想象指导施工,没有良好的施工组织,也不工人交底,跟工人们的操作脱节,造成经常返工窝工,浪费很大。”

  “是,现在可是完全不同了,你看看咱们这条线路上,多少技术人员,跟工人同吃同住。

  “是啊,我的老师在我来之前就一直反复叮嘱,不能脱离广大工人阶级,一定要向广大工人交底,依靠和他们的紧密合作,才能攻克困难。事实证明,我的老师说的是对的!”

  小夫妻俩说这番话的时候站在山坡上,看着已经蜿蜒到远处的铁轨感慨万千。身边还有无数低矮的茅草工棚和半山腰上凿出的山洞,都是他们生活过的地方。而对面的山坡上,不仅有图书角还有小茶馆,周末晚上,职工们还会自发组织舞会晚会,看看家属和孩子们的表演。有些工人业余剧团在整条线路上都享有盛名,利用废弃材料,做成道具,开创了许多能真实反映建设情形的节目。

  现在工地上的生活条件虽然依旧艰苦,可是却越来越丰富了,整个工地就是一个无比欢乐的大家庭。

  胡清越指着山坡问邓科,“你还记得上次看过的那个叫“板车号子”的节目吗?”

  “记得!当然记得!”邓科忍不住笑了起来,“那个反映的不就是我们的板车工人在宝成线上这些崎岖小路上跑得比风还快的场面嘛!当时蛮牛还跟我说,他也会跳这个舞蹈!”

继续阅读:140 一定会回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国动脉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