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梁赵之战(二)
浮生往梦2020-05-12 11:003,601

  四月之初的黄河岸边,天色尚早,气温还不算太高。滚滚黄河水涛涛,声音从十几里外传来,依旧大如擂鼓,能够淹没马小腿的草场上,两军即将对垒,他们要在十里之内摆开阵势,这样的话,两军前军相隔只有三里不到。

  梁军位于东南方向,赵郡位于西北方向。他们中间是一块两侧稍高,中间低缓的地带,这是两军共同选择的战场,都是对自己有利的地形。

  对赵军而言,这样的狭窄地形十分利于骑兵的冲锋,同时由于地质的原因,这片土地相比其他草场更加坚固。在青草疯长的时节,土地也没有其他地方那般泥泞。

  祯毅几乎一夜没有合眼,眼眶黑得如同被烟囱熏过一般。

  时值大战,典群也不敢怠慢,梁军还等待着殿下指挥战场呢!

  他端来一杯浓茶,呈给祯毅:“殿下,喝杯浓茶,醒醒神吧!”

  祯毅喝了浓茶,精神好了一些,忧心忡忡问典群道:“还没有小贵子的消息吗?”

  小贵子被张明才派来大野接受五十里的庄园,结果他刚出发几天,祯毅便听说了赵胡作乱的消息便。

  祯毅派人出去找,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如今大战在即,祯毅忽然想起小贵子,便问道。

  典群无奈的摇摇头,祯毅眼神便黯然许多,典群一凛,立刻开导自家殿下:“殿下不要担心,我们派出去的侍卫是沿着成县这条路上来的,但是到大野还有另一条路,说不准贵公公走得是另一条路,因此没有遇上呢?”

  祯毅想想也是,那条路他是知道的,便点点头不再多想。此时众将已经济济一堂聚拢在帐下听令,纷纷看着他。等待他的发号施令。

  祯毅疲怠不得,只有在典群的帮助下才能披盔戴甲,他正了正头盔,发号施令道:“全军出发!”

  呜!

  呜!

  呜!

  随着祯毅的帅令下达,整个大梁前营吹响了号角,梁军整军出发!

  梁营在南,赵营在北,赵县在东,在三方等待了一夜之后,大梁全军开拔了!

  梁军动,赵军也跟着动了!

  赵复头戴银盔,身着铁甲,手持一根丈长白缨枪。他长枪指天,号令三军:“将士们!昨夜梁军后营烧了一夜,火光冲天,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我们的弟兄已经得手!梁军粮草辎重尽毁!他们此刻人心惶惶,这一战我们必胜!打赢梁军,复国指日可待!”

  赵复发表了一篇振奋人心的演讲,顿时身后响起了群情激愤的声音,声音传得极远,就连五十里外的梁营都隐隐可闻……

  “复国!复国!”

  “复国!复国!”

  梁师

  大梁皇宫之中,如今刚刚黎明时分,魏宏早早已经起床了,他这两天比平日里任何时间斗更加勤勉,一直忙碌到深夜,每天只睡两个多时辰便起床了。

  黄显仁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生怕君王累坏了身子,耽误了江山社稷。

  但他却不敢阻止,因为他知道,君王除了政事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等候北边敬王殿下的消息……

  没错,魏宏这几天一直晚睡早起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祯毅,或者说是因为北方的战局。

  左武卫军是大梁唯二的机动军队,平日里拱卫梁师,战争时驰援前线,如果这一战没能打赢,那么大梁的损失不仅仅是伤筋动骨可以形容的,这完全是动摇根基!

  如果战败,那么大梁从此以后不但失去了两线防御的能力!而且赵胡的势力可以直接逼近梁师治辖范围内!到那时,要么迁都,要么梁师终日都要处在惴惴不安之中!每时每刻都要担心赵胡进犯!

  “哎……”

  魏宏无心政事,他随手翻了翻龙案上的折子,这些都是左武卫行军的快报。

  强行军五天的路程,硬是被祯毅拖了七天才走完。不仅如此,祯毅居然在抵达赵县之前停留了一天,修整一天后这才继续出发。

  “祯毅,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魏宏随手翻看着快报,虽然快报上写得都是大将军朱亥如何如何,全部都是朱亥在指挥左武卫行动。但魏宏心如明镜:这完全不是朱亥的领军风格。

  若是朱亥,最后一封快报上记载的应该是:大军前抵赵县,小战四仗,胜几败几。

  而今天送来的快报,应该是整个战役的胜败。但此时魏宏手上的战报,记录的还是梁军选址建营这些无关轻重的小事!

  魏宏手指敲打着龙案,喃喃自语:“你难道不知道整个梁师都在等着你的消息吗?这般恣意妄为,朕日后也难保你啊!”

  快报截止的时间是祯毅建好后营,开始建造前营的日子。算算日子,今天的祯毅,就应该与赵胡交战了才对。

  魏宏望着御书房外的天色,虽然此刻还有些阴沉沉的,但日出之后便会晴朗开。

  “希望今天的战况,能和艳阳高照一般令人心情畅快吧……”

  虽然忧心至极,但魏宏是大梁的掌权者,繁重的政务驱使他不得不沉心公事,就在他刚刚静心的那一刻,御书房外又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让开!我要见陛下!”

  “内史大人,陛下正在处理政务,不如稍许等上片刻可好?”

  “此事刻不容缓,我必须现在就见陛下!”

  “出了什么事?”魏宏不悦的问道,他刚刚沉下心来,此刻又被打扰,此时心情不是很好。

  黄显仁听见声音,立马禀报道:“是内史曹大人,他说有要事禀报。”

  曹昀?

  魏宏心头一愣,作为内史,曹昀是朝廷高官,他口中的大事就真的是大事。这种事情黄显仁居然还敢阻挠推延。

  魏宏暼了黄显仁一眼,责斥他不懂事,随后开口道:“请内史大人进来!”

  传令小宦官去了,不久曹昀走了进来,他步履匆匆,急不可耐。

  见此模样,魏宏不禁皱眉,曹昀向来都很是沉稳持重,遇见大事也很少慌乱,如今居然失了分寸,魏宏忧心之余又不免有些觉得反差好笑。

  “原来是曹爱卿,不知曹爱卿一早就来见朕,有什么要事要说?”

  曹昀匆匆走到魏宏前大礼参拜道:“事情紧急,请陛下赦免臣无礼之罪!”

  “什么事,爱卿不要急,且慢慢说来!”

  “是!”

  曹昀一路风急火燎而来,此刻也有些喘不上起,他喘了两口粗气,半晌后才道,“臣为敬王殿下而来……”

  魏宏愣住:祯毅出了什么事?

  他不禁耐心听下去。

  原来,曹昀急急忙忙来找他的原因是为了祯毅沿路买牛之事。

  这件事他也已经听说了,原因在于祯毅想要改善军队的伙食,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听说一路上已经杀了几百头牛了。

  耕牛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私自贩卖宰杀耕牛罪同谋反。

  但这件事情,祯毅也向朝廷做过说明:自己买的是蛮牛,不是耕牛。蛮牛并不适合犁地。

  此事魏宏觉得并没有半点不妥,既然他已经将左武卫交给了祯毅,那么这些细枝末节就不必在意。

  但没想到曹昀却较了真,小题大做了。每天的快报不但会送来军队的进展情况给魏宏,也会送一份比较详细的财政使用情况给曹昀。

  曹昀得知敬王祯毅买牛之事后顿时就坐不住了。他倒不是以为祯毅在宰杀耕牛。

  “陛下!左武卫军中有粮十万石,这已经够用的了。臣不知为何敬王殿下要每日都花大价钱买牛,这样花销,虽然不多,但日后出军大将都这般胡乱来,那对我大梁的财政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啊!”

  魏宏不知道祯毅此举的用意到底如何,但他却并没有像曹昀那般紧张,他不容置否的摆摆手道:“原来是这件事啊,朕也有所耳闻,十万石对于一万人的左武卫来说,确实少了点,更何况大军是为了剿匪出征,沿路改善一下伙食,又有何不可?爱卿有些小题大做了!”

  “可是陛下!”

  曹昀还想再说,却被魏宏不耐烦的挥挥手打断:“好了,朕已经知道了,你退下吧。”

  曹昀暗叹一声,知道君王的主意已经定了,便不在多言,起身退下。

  黄河岸边

  时间渐渐流逝,太阳已经完全跳出天边。此时在梁师遥远的北边,梁赵两军已经对垒。两边各有五六千人,正在一块十里大小的草原上排兵布阵,这块草原相比于其他地方更加狭长,适合两军冲杀。而双方也除了马匹的嘶鸣声,没有其他声音!嘶鸣声,赵军的大,梁军的微小

  山雨欲来风满楼,两军将士的脸色越来越凝重,战鼓已经立起,战鼓响时,他们谁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能够活下去!

  梁军的中军在一个小土丘上,视野很开阔,可以俯瞰整片战场。作为主帅,祯毅早已经来到这里。中军大帐已经扎下,祯毅将在这里指挥全军。

  梁军的排兵布阵已经完毕,中军最前面的不是骑兵,而是刀盾兵,骑兵还在刀盾兵之后,而两侧两个弓弩阵地,呈月牙阵型封锁了赵军骑兵冲击的必经之路。

  而在弓兵两侧,又各有一阵刀盾兵和步甲兵。守卫弓驽手的同时防备敌人骑兵冲击弓弩阵地。

  祯毅站在小土丘山上,他眺望着远方的赵军阵地,相比于梁军,赵军的阵型就太过简陋了。

  前军是整整几千人的骑兵,后军则是密密麻麻的步兵,弓箭手。战马嘶鸣,杂乱无章,但在草原上,这却是最有用的阵型,如果祯毅手上也有这么多骑兵的话,他也会选择让骑兵打头阵。但事实确实他手上的骑兵还不够赵复塞牙缝的。

  眺望后,祯毅又将目光收回到己方刀盾兵阵地上。

  这场战斗的胜败关键,就再也自己的这支奇兵能够发挥多少威力了……

  在祯毅眺望赵军时,赵复也在高台上眺望梁军,当他看到祯毅用刀盾兵打头阵时,顿时指着梁军开怀大笑:

  “黄口小儿,竖子祯毅,果然不懂兵法!来人呐,擂鼓进军!”

继续阅读:第十九章 梁赵之战(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皇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