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C市发生一起杀人案。
案发现场位于桂湖公园废弃仓库内。
死者黄源,男,37岁,尸体头南脚北,呈仰卧状,尸身附近有小片血迹,经鉴定为死者本人血迹。
通过对现场足迹和指纹残留进行收集处理,除仓库内发现的一个较小足迹(不属于死者的足迹),未发现其他有价值线索。
从尸体检验情况来看,尸长176cm,发长7cm,身体无僵直迹象,无尸斑出现,角膜清晰。腹部有戳痕,遗留有些许锈迹,探查胸口处伤痕,被铁钎刺穿皮肉,穿过肋骨的间隙,紧贴心脏。经分析,死因为心脏附近的肺动脉被刺穿,压迫动脉瓣,包膜填塞致死,死亡时间是25日晚间9点左右。
从现场情况来看,死者自然仰卧,没有打斗迹象,且衣着整齐,头发自然无抓扯迹象。
赵前对案件做了现场重建分析。
凶手是将死者约到桂湖公园,在死者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对死者进行袭击,且袭击过程中并未一次得手。
在作案之后,凶手对现行进行了打扫,从指纹到脚印,以及整个房间的布局,营造出密室自杀的假象,这一点可以从现场发现的足迹中得到证实。
其中,案发现场有两处疑点。
一是凶手是如何营造出密室,制造死者自杀假象,并顺利从现场脱身。
二是现场遗留的脚印。死者在进入案发现场时留下了大量的足迹,虽然有的已经被破坏,但还是找到了不少,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现场发现的两个足迹是相互重叠的。死者的足迹大小约28cm,按照鞋码来算就是44码左右,而另一个足迹为24cm,鞋码应该在38左右,这很可能就是凶手的足迹,按照脚长24cm推算身高,凶手身高在160cm左右。
另外尸检报告中,两句关于胃部化验和解剖结果的话,让赵前感觉有些怪异。
记录上写的是“未消化的米线、鱼肉,食用后距死亡时间约1小时。”
按照死亡时间是发现尸体前一小时左右,那么被害人食用米线和鱼肉的时间就是晚间8点左右。
根据被害人黄源家保姆李某的说法,被害人出门当天晚间是在家里吃过饭的。既然吃过饭,为什么被害人会选择在下午8点再次进食?
“大概是饿了,有时候在家里没吃饱,出门再吃点很正常的事。”肖望解释说。
“家里没吃饱,出门再吃点?”赵前笑得很贼。
肖望明白赵前的意思,“你总不会认为被害人会到那种地方跟人幽会吧?”
“怎么不可能,有些人就有这些癖好也说不定。”
“你是花边新闻看多了吧?”
赵前不置可否,正色说:“先看看监控再说吧。”
随后,赵前带着肖望,调取了街道监控。
在经过一个小时的寻找和比对之后,赵前在警方的天网监控系统内找到了黄源的身影。
被害人于晚间7点30分左右离开了位于居住的旺府豪庭小区,于7点34分到达距离香城房产不远的“酸菜鱼米线”店,期间都是一个人。
再往后,监控视频的画面变得模糊,显示的画面也变得局促。扬起的尘土使镜头前的事物像是笼上了一层迷雾,分不清是人还是车辆,更不要说准确找到被害人的身影。
肖望起身拍了拍眼前满是灰尘的电脑机箱,“咔咔”的声音不断传出。它的构造肖望大概是清楚的,但是不知道因为紧张还是什么,他不小心按到了电源键,整个电脑屏幕一下子就黑了。再开机的时候,整个电脑却一直处于卡顿状态,始终不能正常播放监控视频。
肖望忙活了半天,手心里全是汗,依旧没什么进展。
“这古董早该换掉了!”赵前皱着眉说,接着,他忽然站起身,猛的在电脑机箱上拍了两下,监控画面又呈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这东西是欠抽啊!”肖望打趣的说,赵前却笑不出来,他担心监控后面的内容不能流畅的播放出来,现在立即换掉电脑也不太现实,而且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正担心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屏幕上一闪而过。
赵前愣了一下,停住手,将画面一点一点往后退,退到那个身影的画面,将它定格在了屏幕上。
从屏幕显示出人物的衣服颜色和体型来看,这应该是被害人黄源,只不过他的身边似乎多了一个人。
“这应该是黄源没错,这又是谁?”
“也许是路过的人,恰巧站在了他身边?”
赵前皱着眉,一点一点将播放进度往后拉,在监控拍摄到的30秒时间内,这两个身影都是紧挨着的。黄源的身影呈现在模糊的监控中是一个黑色的竖条,而另一个则是全身白色的竖条。
“你认为路人会一直以这么近的距离跟着他走?”
肖望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你的意思是被害人黄源在死亡前约见了什么人?”
赵前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伸手将播放的进度条继续往前拉。
这时,画面终于变得清晰起来,一男一女在要离开监控的最后一秒被赵前定格下来。
男的确定是被害人黄源,而女的则是一名学生,穿着校服。
赵前坐回赵前的身边,指着屏幕上的女学生,问:“像被害人的孩子吗?”
肖望白眼一翻,“我上午已经调查过了,被害人有一个女子,15岁,初三学生,关键是他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那这女孩儿是谁?”
“私生女?”肖望下意识的回了一句,又感觉不对,苦着脸说:“老大,你问我,我也不清楚啊。”
“这样的老板有个私生女也不奇怪,他家里人知不知道?”
“我瞎说的,你别认真,还是先查查吧。”
“那就先去查查这个女孩儿,兴许是我们破案的关键。”赵前说完,又讲播放进度拉到了很前面的位置,指着屏幕上的一家蛋糕店,继续说:“他好像是从这家蛋糕店里出来的,你看,他是正面面对镜头,而面前既没有停车,也不是人行斑马线。”
赵前又将播放进度拉到后面,进行比对。
“这里,他手里没有拎着蛋糕盒,显然是吃掉了,或者给了这个女孩,但是胃部化验报告并没有蛋糕这一项,所以只能是给了这个女孩儿,这不会是巧合。”
肖望起身看了一眼,的确,后面的镜头中,女孩儿是正面面对镜头,被害人也是正面面对镜头,女孩儿手里的东西应该是从被害人那里刚接过来的。
“女孩儿,蛋糕店,一起查。”
肖望应了一声,转身,拿着帽子出了门。
旺府豪庭,2栋1单元16楼门口。
胡静打开房门。
“回来了?”一个女生从房间里走出来,面无表情,视线不断在胡静和赵前身上来回移动。
胡静没有回应她,自顾自的走到沙发前坐下。
“怎么样?”女生接着问。
“是他。”
女生的脸瞬间变得沉郁,眉心出现一道线条。
“我是市分局的刑警肖望,你好。”肖望并不认为这个时候做自我介绍是好的时机,但这样干站着实在让他有些难堪。
“你好。”
“你是被害人黄源的女儿,对吧?”
“对,我叫黄筱。”
肖望点头致意,女生恢复了之前面无表情的状态,坐到何穗身边,递了一些纸巾过去,没吭声。
“最近贵公司里有什么异常情况吗?”
“我不太清楚,平时都是老黄负责公司的事。”
“意思是你完全不了解公司的情况?”
“对,公司的事,老黄向来不让我插手的。”
“我想知道贵公司最近是否有人事上的变动,比如有谁突然离职?”
“你们怀疑凶手是老黄公司的人?”
“不,我们只是例行询问而已,并没有别的意思。”
“应该没有人离职,最近倒是来了一批新人,大多是应届的实习生。”
“恩,那他是什么时候失去联系的?”
“那天他是下午6点左右出的门,具体是到公司上还是去别的地方,我并不清楚。晚上没回来,我打过电话询问,不过老黄并没有接,我以为是在应酬,就没有多想,直到接到了发现尸体的通知。”
“你丈夫是被人叫出去的还是?”
“我不记得了,不过他一般都是中午出门,但是却是下午出门,我以为有应酬来的。”
“那出门时的情况呢?”肖望顿了顿,“我的指精神方面,还有行为习惯,有没有什么异常?”
“当时我在洗澡,完全没注意到。”
肖望皱着眉,问的话里完全没有线索。
“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案发的仓库是归属于死者黄源的,这一点你知道吗?”
“我知道,那个仓库之前是老黄作为办公室在使用的,后来换了地方,一直没处理它。”
“那你丈夫有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比如吸毒,赌博,或者……”
“不不不。”胡静接连说了三个不字,“他没有这些不良嗜好!”
“那其他方面呢?”
“哪方面?”
“就是男女关系上。”
“哦。”胡静顿了顿,并没有受到刺激的样子,反而很笃定的说:“这个我基本可以确定没有,他在外面没有女人。”
“你对你丈夫这么有信心?”
“算是吧。”问到这里,胡静不知道又想起什么,像是有点失望的样子。
又问了几个问题后,肖望起身准备离开,而这时,张一人已经穿好了鞋子,看样子是准备出门。
“小筱,你今天最好待在家里,哪儿也别去。”
小筱扭过头看了胡静一眼,什么也没有说,拉开房门走了。
“让她去吧,估计心里不好受,要找个地方发泄一下。”
肖望说完,起身出门,准备前往下一站,桂湖中学。
从监控视频中女孩儿所穿着的校服来看,她应该是桂湖中学的学生,肖望在与校方沟通过后,顺利在初三年级2班找到了监控视频中的女孩儿——文敏。
她留给赵前的第一印象是——聪明。
当肖望询问文敏,关于桂湖杀人案被害人黄源,文敏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因畏惧而生怯。她言简意赅的说出了当天与死者黄源接触的全过程,并交代了与被害人黄源分别之后的去向,并有同学做不在场证明。
这种情况让肖望既感到意外,又感到失望。
一是对于文敏的回答感到意外,一个15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心理素质确实很难得,换做别人,遇到警察单独问话,怕是连话都说不清楚。二是关于案件的进展,从文敏那里得到的信息实在太少,对案件进展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据文敏说,案发当天她确实跟被害人黄源见过面,不过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时间。而后,黄源以有事为由,将文敏送去了图书馆。当肖望问到文敏与死者黄源之间关系时,文敏直言是自己母亲文艳上班较忙,因而一直由朋友身份的黄源来接文敏放学,这一点经过文敏班主任确认属实。
肖望也怀疑过文敏母亲文艳与被害人黄源间的关系,但即便这两个人之间有着一些苟且之事,与案件似乎也没有关联,便没再多问。
事后,肖望前往图书馆,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并调取了监控,确认文敏是在案发当天到过图书馆,时间是晚间的7点30分。
接着是发现现场的几个学生——顾秋、小玲、张一人、袁琴。
再次见到张一人,肖望第一眼竟是没认出来,直到李赣提醒他时,肖望才上下打量张一人几眼,勉强认出来了。
“怎么哪儿都有他?”
“你怀疑他?”李赣问。
“倒不是怀疑,而是觉得奇怪,怎么哪儿都有他?”肖望顿了顿,接着说:“你想想,第一件案子,他是被害人的弟弟,第二件案子跟他爹有关系,这第三件案子,他直接成了报案人了,你说怪不怪?”
李赣想了一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真要说张一人跟三件案子有关,那也过于牵强了一些,不仅没证据,而且连嫌疑都算不上,只能是个人主观臆测,“可能是咱们最近太过于敏感了吧?”
“你也这么认为?”
“还有谁这么说?”
“赵队啊,我当时就提了一嘴,被骂了半天。”
“你呀,一会儿聪明得不行,一会儿又糊涂得不行。”
“怎么说?”肖望偏着头问。
“对案子时而聪明,时而糊涂,说话做事也是一样。有些话,你只能自己想想,怎么能随口说出来,而且还是当着赵队的面。”
肖望傻笑两声,“不说这个了,下面怎么办?”
“你的提议,或者说是建议,保留吧。先带人去录口供,接着该去看看现场了。”
“对了,之前去现场,你怎么没去?”肖望问。
“我师兄夏尔找我,当时喝酒去了,嘿嘿。”李赣不好意思的笑笑。
肖望没再多问,带着四个学生到学校的办公室里问话,录口供。
四个人坐在椅子上,除了袁琴外,都显得有些紧张。
等肖望看清顾秋的眉目时,顿时又吃了一惊,这不是之前恶性伤人案的伤者吗?怎么转眼伤就好了,还跑到那种仓库去玩?
“肚子上的伤,好了?”肖望问。
顾秋略微一抬头,手心已经捏出汗来,虽然这件案子跟他关系不大,但见着警察,多少还是有些紧张,“好……好了。”
“这次说的是真话?”肖望的意思很清楚,上一次恶性伤人案件中,作为伤者的顾秋一直在对警方撒谎,虽然最后说出了实情,警方也帮助其保留了学籍,虽然受到了处分,但好在没有实情没有被宣扬出去,此时又到了录口供的时候,保不齐这小子又要信口胡诌。
肖望在考虑要不要将四个人分开询问,但警力似乎有些不够,到桂湖中学的警员一共只有四个人,这还包括足迹鉴定科的刘萍,她只是顺道过来而已,对于鉴定方面的事,她肯定是最为在行的,但说到审讯,她就不太会了。
虽然当初在警校都学过这些,但实际运用上却十分疏远。
肖望一时没了主意,只能挨个询问了,虽然这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但他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好在身边还有李赣可以支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