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指点江山
逍遥的书生2015-10-25 01:375,314

  委任状和新的军服已经送来了,雷天云还有十天的时间准备,随后就要起程到济南上任。

  雷天云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十天的时间很紧张。首先是保卫团的事情。张树元答应了雷天云的请求,淄川县保卫团的人事安排由雷天云自行处理。

  雷天云任命原副团长钟家强出任淄川县保卫团的团长。钟家强是个重情义的汉子,军事才能也很不错,雷天云先后将他提拔为副团长和团长,还治好了他的腿伤,他对雷天云感激不尽,将保卫团交到他手里,雷天云还是比较放心的。

  雷天云向钟家强交待了很多事情,包括如何处理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军队内部如何合理竞争,如何处理保卫团和各地联合护卫队的关系等等。

  钟家强现在已经有点崇拜雷天云了,将雷天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牢记在心,他知道这些对他以后的工作非常重要。

  雷天云还向他说明了自己和“互助会”的关系,希望他以后继续支持“互助会”的发展,还有鲁山山区,雷天云交待他自己在那里另有安排,保卫团暂时不要管那里发生的任何事情。

  钟家强对雷天云交待的事情一一承诺照办。

  钟家强提升为团长之后,新提拔杨刚为一营的营长,其他职位保持不变。

  杨刚也是原猎豹突击队的一名班长,在大练兵活动中担任教官,带队训练成绩突出,当上了连长,后来在剿匪战斗中表现出色,其后又训练乡镇的联合护卫队,成效显著,在保卫团中树立了较高的威望,这一次提拔也是众望所归。

  雷天云召集钟家强和三个营长,要求他们精诚团结,一些重大的事情相互商量以后再作决定,如果碰到棘手的难题,可以派人到济南找自己出面解决。同时要求三个营长听从钟家强的指挥,主动配合钟家强的工作。

  这些人都是雷天云的嫡系,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不错,他们都向雷天云保证一定团结协作,把保卫团的事情做好。

  雷天云高升,马上要到省城任职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许多民众都打着“雷团长不要走”的标语到军营门口挽留,短短三个月,雷天云带队扫平了淄川境内大部分土匪,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百姓们的生活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他们舍不得这样的好官离开。

  许多世家大族暗地里松了一口气,这个煞星总算要走了,咱们苦难的日子就要到头了。

  林彬和董方来给雷天云送行,那天,张树元对雷天云另眼相看,他们就已经有了思想准备,结果预想还是变成了现实。雷天云给他们的工作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大家在一起合作非常愉快,现在要分手了,不禁有些遗憾。

  林彬叹息道:“淄川这座庙太小了,终究供不起你这尊大佛。下次见面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雷天云终究选择了在军中发展的道路,以后很可能与他们这一派成为政敌,一想到雷天云那雷霆霹雳般的对敌手段,两人心中都有股寒意。

  雷天云笑道:“怎么说话酸溜溜的,像个深闺怨妇似的。我以后还会经常回来的,大伙仍旧可以经常见面嘛。”

  两人现在可是不敢小看雷天云,听到他这样说,心里感觉好受了一些,看来雷天云还是惦记着他们之间的情谊。

  雷天云知道他们的政治立场是站在世家大族一边的,忍不住提醒道:“如今淄川政令通畅,是因为世家豪强受到了打压,可是他们的生活仍然比普通百姓要好很多,一旦让他们重新掌权,他们一定会加倍盘剥百姓,逼上梁山的事情就会大量发生。

  一旦匪患丛生,豪强并起,淄川又会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之中,你们的权威也会受到挑战,日子就难过了,我希望你们以后行事要多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局面。这些话本来不该说的,可是我将两位当作知心朋友,一点肺腑之言,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两人听了以后,沉默了,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实,都证明了雷天云的正确性,可是这种做法和他们以前的思想观念背道而驰,他们都在心里反复思量。

  雷天云走之前,还找到了郑校长,希望他鼓励自己的学生和自己一起创业,无论是想从军、从政、从商还是投身实业,雷天云都欢迎。

  郑校长表示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动员他的学生和雷天云一起,投身救国的大业之中。

  雷天云没有在县城多加停留,谢绝了淄川各界举办欢送宴会的好意,和杨涛一起回到了新河村。

  济南离新河村有几百里地,以后不可能经常回来了。雷天云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感情,他在这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走之前,他要好好看一看。

  几个月过去了,新河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修起了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大部分是新居民的住房,还有一所学校,其余的是新建的工厂。

  新河村的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幸福,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不用担心挨冻受饿,也不用担心土匪的骚扰,生活安逸祥和,孩子们都在上学,未来充满了希望,人们的脸上也充满了笑容。

  赵天喜兄弟五人又团聚了,李秋明也在新河村等着雷天云的到来。短短三个月的分离,大伙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想到几个月以前,大家还在为生存而奋斗,如今却拥有庞大的势力,每个人都各自独当一面,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大伙都感叹不已。

  雷天云这次回来,就是和他们商议新河村和“互助会”今后的发展方向。

  这段时间“互助会”持续扩张,已经覆盖了淄川县四分之一的面积,人口达到了三万多人,雷天云建议“互助会”停止扩张,强化内部的管理和协调,巩固现有的成果。

  李秋明十分赞成这一提议,欲速则不达,扩张以后的后遗症现在已经有所体现,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互助会”分崩离析。

  王廷山率领的联合护卫队已经发展到十二个小队,三百多人,护卫队的训练一直没有中断,队员们的军事素质不断提高,现在已经具备相当强的战斗力。

  雷天云这次到济南准备带王廷山和三十名猎豹突击队的队员,以后根据情况会再次抽调人员。

  现在的猎豹突击队,是“互助会”手里最精锐的武装力量,联合护卫队中的尖子都被送到这里,而现任队长李贵显一刻也没有放松部队的训练,到现在人员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人,新队员的军事素质已经接近原来的老队员了。

  猎豹突击队是雷天云起家的部队,不管是县保卫团,还是各地的联合护卫队,都抽调了大量的猎豹突击队的队员,并以他们为核心重新组建的,他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格外重视。

  李贵显特意安排了一场演练,向雷天云展示了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尽管这支部队成立的时间并不长,雷天云还是成为这支部队的传奇,队员们心中的偶像。今天的演练队员们都格外卖力,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现出来了。

  雷天云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中挑选了三十名队员,他们将跟随雷天云到济南,成为三千名士兵的教官。

  雷天云也勉励其他的队员努力训练,练好本领,今后将有更大的舞台供他们纵横弛骋。

  雷天云来到了新河村小学,远远地就能听到琅琅地读书声。附近几个村寨近两百名儿童在这里学习,房屋虽然简陋,可是都安装了花大价钱买来的玻璃窗,孩子们都在明亮的教室里,如饥似渴地学习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个人都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都对此倍加珍惜。

  华夏人,不论贫贱还是富贵,都有望子成龙的传统,只要有一点可能,即使倾家荡产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这所学校让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许多人家里都有雷天云或者赵天喜他们的画像,每天上香为他们祈祷。

  村民们对学校里的教书先生恭敬万分,走路时碰到他们都要鞠躬行礼,生活上更是照料的无微不至,生怕先生们不高兴。

  这些教师们面对一双双清澈的目光,面对孩子们敬畏的表情,也将自己原先高高在上的骄傲放下,认真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他们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尊重,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

  有好几个教师都是张家派来的,其中有三人还听过雷天云的课,他们在课间休息的时候,都跑来向雷天云鞠躬。他们把雷天云当作自己的先生,天地君亲师,这个时代,先生的地位和父亲的地位差不多。

  雷天云对他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仔细询问他们生活是否习惯,还有什么要求等等。

  这所学校的教材是雷天云编写的,与现今普遍使用的教材都不相同,他向这些教师解释了编写这些教材的原因。

  首先是数学教材,雷天云的教材对于知识的讲述更加系统,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容易理解,教师讲课也更加轻松,这一点得到了所有数学教师的认同。

  其次是语文教材,这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

  雷天云说道:“华夏国传统的教育,是一种针对少数人的教育,是一种精英型的教育,华夏历史上大量的文学泰斗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可是归根到底,语言是一种人们相互交往的工具,社会上绝大部分人所需要的是会认字,能读懂一般的文章;会写字,会写出别人能够读懂的文章。

  所以,我们为了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就应该将初等教育转变成普及型的教育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从中选拔学习优秀者进行继续学习,将他们培养成精英型人才。

  如此,就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人才结构,可以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才。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场的教师们都若有所思,雷天云继续说道:“我编写的教材,大量采用白话文,就是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让大多数孩子们学会认字,学会写字。

  课文里文章的形式也比较多,有叙事、写景、人物描写,有书信格式,议论文格式等内容,我希望他们学了之后,能够写一些简单的日记,能够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写信,能够写一些简单的公文、告示等等,这些东西在生活中都是大有用处的。

  学生们学了这些知识以后,能够学以致用,这样也能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你们可以想象,当他们写出这些东西以后,他们的家长该是如何的激动。

  课文的内容都是我们华夏的历史、地理知识和英雄人物、民族英雄的事迹,我希望他们学了这些课文之后,能够正确地认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和强国意识。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为祖国奉献的精神,这样他们长大以后,不论他们的学问高低,都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都能成为一个品格高尚,具有民族气节的人,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所有听到这段话的人都有点震惊,他们都是知识分子,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是他们很少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看待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而这些话是从一个不到二十岁,从山里走出来的年轻人嘴里说出来的,让他们怎能不震惊?

  李秋明也在这里任教,他长叹一声,说道:“我从来没想到,原来这些课本里竟然蕴含了这么深刻的内涵,我等以后任重而道远啊!”

  其他教师脸色凝重,都在低头沉思。他们不再看轻这些表面上简单的文字,不再认为教授白话文是丢读书人的脸,他们都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离开了学校,雷天云走进了水利纺织厂,水车带动着纺纱机上六十个纱锭高速旋转着,织布机上飞梭往复,一匹匹棉布、麻布慢慢成形,只要几名女工的照看,大量的布匹就生产出来了。

  这个纺织厂将大量的人力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效率提高了上百倍,新河村的普通百姓最早就是从这架机器感受到雷天云给他们带来的变化。

  看到雷天云来了,大家都围上来向他问好。雷天云询问了设备的运转情况,原本是铁匠的维护工人告诉他,机器的运转非常好,就是那些齿轮和传动轴老是容易坏,需要经常更换。

  他说的那些部件都属于水车到纺织机的传动系统,是铁匠们铸造成型,然后雷天云用飞剑“流光”加工而成。材料就是普通的铸铁,润滑油就用的普通植物油,不容易坏才怪了,没有更好的材料,雷天云也没办法。

  其实,他明明知道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采用含铬合金钢,比如用渗碳、渗氮工艺,可惜没有这个条件。他又想起了他的大工业设想,没有基础啥事都不好办。

  他只好多加工一些齿轮和传动轴做备用,一旦坏了就马上换新的。

  接着,他又来到了陶瓷厂。原先跟谁雷天云学习新工艺的工匠们现在已经是师傅了,都带了众多的徒弟,他们看到雷天云以后,立刻跑过来,对他恭敬地鞠躬,称呼雷天云为师傅。

  旁边跟着的一大堆年轻人都呆住了,那个人的年龄比他们还要小,自己的师傅却对他毕恭毕敬称师傅。

  脑子灵光的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这位年轻人一定是“传奇”人物,文曲星、武曲星“双星下凡”的雷队长。这些人马上就跟在自己的师傅后面,喊道:“师祖好!”然后深深地鞠躬。

  雷天云在唐朝的时候就是一个工匠,当然明白规矩,工匠们特别讲究师承关系,师傅的手艺不会轻易传给他人,只会传给自己的徒弟和儿子,传子不传女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自己传授了他们新瓷器的全套工艺,就是他们的师傅了。

  雷天云在这里呆了一整天,回答了他们的各种问题,一些关键的地方还亲手示范。最后他鼓励那些年轻人不仅要认真学习,掌握这些工艺流程,还要钻研绘画、雕刻等技术,这样以后他们不仅能生产出日用陶瓷,还能生产出工艺陶瓷,做出一些传世佳品。

  后来几天,雷天云还到了皮革加工厂,养鸡场,养猪场,每到一处他都耐心地解答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嘱咐工人们要注意安全生产。

  万海涛和孙伟也赶回来了,保卫团撤军之后,跑到邻县的土匪们又回来了,万海涛他们最近和这些土匪们打了几仗,狠狠地教训了那些妄图来抢劫的强盗,在鲁山东北部打出了赫赫威名,已经在五溪谷站稳了脚跟。

  他们的后勤补给由“互助会”通过淄河提供,雷天云要求他们稳扎稳打,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最后的目标就是统一鲁山山区。

  那里有丰富的资源,是雷天云发展计划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目前雷天云准备的最后的根据地。雷天云要求赵天喜他们必须保证五溪谷的补给不能中断,全力支持他们的发展。

  雷天云站在一处高山上,俯视着这片充满了生机的土地,伸手指着周围的景象,对一直陪同自己的赵天喜五兄弟和李秋明说道:“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园,只要我们团结努力,以后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继续阅读:第72章 谭记陶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东方风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