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这处洞府,元尘神念一动,丹田内转,脚下内劲暗生,身形一展,犹若蛟龙出海一般向崖上腾挪升起。
到了崖边手触石岩,他借力使了一个“懒龙翻身”站在了悬崖之上。低头再看向刚才落脚的崖下,入眼处一片云雾缭绕,高深莫测。不知道的人远避惟恐不及,更别说跳将下去了。实在是隐秘之极。
抬起头来,元尘难抑内心的激荡,引颈长啸好似龙吟一般,高亢声中饱含着兴奋和期待。
元尘半刻钟后回到玄天大殿后山的“道意禅境”见过玄一真人,并将此行的种种一一秉明陈述。
玄玄真人早知元尘在剩下一年半多的时间里也该学习金丹大道了。所以倒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
但是听元尘说及玄玄真人论述大道妙之时,天地间出现的奇兆后,暗道师兄果然先自己一步修炼圆满,与道合真不过仅仅是形式过场罢了。
玄一真人想到此处,命元尘回去收拾物品,从玄天大殿搬到“道意禅境”做为炼丹的道场,如此,有了自己在旁看护,加之幽静的环境,算是修道之人所要具备的“法、侣、财、地”一应俱足,而无后顾之忧了。
元尘领命后就回转了玄天大殿。
刚到大殿外门的门口就看到十几个官兵守在那里。元尘心想,这多半又是朱元璋派人来请大师父了。
元尘进入东跨院后,看到院子正中的石凳上坐着一位头戴黑色乌纱,身着一袭紫红色的官袍,在官袍的正前面有一补子,上面绣着一条破浪跃起的飞鱼的朝廷大员。自己的师兄元风道人则坐在侧位。两人手端茶杯谈笑着说些什么。
元尘认识来的是当朝的二品大员,湖广布政史潘泽云。遂礼貌性的打了一个诺。
而在他顺势要向自己的静室走去之时,就听门外传来一个娇滴滴的声音:“爹爹,这个张神仙住的武当山可真不错,比我们蜀山都不逊多让呢!”
话音还未落下,就见一个翠绿的身影迅疾的从偏院的门口向元尘冲了过来。
元尘见势,冷静的一展身形步法,用了半式“醉舞蛮歌”就轻巧的闪了开去。
此时只听那女子“咦”了一声。
从其反应来看,似乎本就是想故意顽皮的吓一吓元尘,但是却没想到元尘能这么轻易巧妙的躲避开来。
翠绿身影停在原地,元尘下意识的放眼望去,只见进来的这个女子瓜子脸盘,柳眉俏目,高鼻梁,面色秀美之极。
再看她身形高佻,上衣三尺有余,香肩覆以霞帔,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露裙二、三寸,裙褶细密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年龄与己相若。
这非礼勿视,元尘也不好再多看,立即收回望去的目光,转身就欲离去。可那少女却开口说道:“小道士你给本姑娘站住。”
元尘身形一停转过身来说道:“不知女施主有何见教?”
少女此时两手叉腰,看着俊朗的元尘眼珠一转俏皮的说道:“你刚才躲开我的身法叫什么名字?”
元尘一听之下不知如何做答,灵机一动就看向了自己的师兄元风道人。
元风道人晓会其义,笑对潘泽云说道:“潘大人,我这师弟本性敦厚,不善言辞。有什么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精于世故的潘泽云一听,哪还不明白元风道人话里的意思。
这趟他再次奉圣上的谕诏来武当山求见“活神仙”张三丰,虽然心知恐怕又是一次白忙活,但是圣命难违!况且从皇帝三番五次的渴求来分析,可知对武当山这个张真人那是真真切切的向往!自己一个臣子可不能不识抬举的自以为在这就可以乱来。再者,人家道士也没什么过错,纯粹是自己的女儿顽皮。人家武当派的掌门大弟子元风道人这么轻描淡写的一说实际是在给自己台阶下呢!常在官场混,风浪里翻跟头的潘泽云又怎么会不明白这层道理呢!
思及至此,潘泽云遂对元风道人笑道:“邱真人真是虚怀若谷,令师弟年纪虽小,但无过错,自是不须怪责。小女年纪尚幼,顽皮而已,也请莫要当真。”
说完又转过头故做严厉的嗔道:“巧巧,来的时候爹爹怎么嘱咐你的都忘了吗?不许再胡闹了,速速到我身边来。”
潘巧巧看自己的爹爹假做嗔状,于是眼珠一转,娇笑着转身向外面跑去。潘泽云无奈的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说元尘拿了些必备的物品后就出门直奔玄一真人的“道意禅境”行去。
就在他刚走过香客止步的石墩不远,突然身后响起了潘巧巧的声音。
元尘诧异的转过身来。只见潘巧巧追上来也不多言,只是娇喝了一声:“接招!”
元尘脚下一蹬,侧身一让,避开了来式。又一个滑步拉开了与潘巧巧的距离后。不禁纳闷的看向潘巧巧气鼓鼓的样子问道:“敢问施主为何这般紧紧相*?”
“还能有什么?本姑娘和你又不认不识的。不过我看你是个可造之材,而本姑娘今天又心情大好,难得的想点拨点拨你一番。”潘巧巧看着元尘不无得意的娓娓说道。
元尘听在耳中,再看着潘巧巧与自己相仿的年龄却摆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真的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欲与她多做计较,转身打算继续前行。
那潘巧巧正得意的等着元尘露出吃瘪的样子时,却没想到元尘宠辱不惊的转身就走。千金小姐的面皮顿时受不了了。她小姐的性子上来后,也不多言,纵身就向元尘后背立掌削去,这一掌当中带上了内劲,风雷破空之声骤然响起。
元尘听到身后风雷震动,心中暗惊。立即向前迈了半步,就这半步的距离使得潘巧巧的劲道顿时落了个空。
潘巧巧见他如此轻巧就破去了自己势在必得的一击,更是气急,也不多说。又抢步上前展开自己蜀山派的“风雷掌法”就向元尘疾风骤雨般的击去。
说来也怪,无论这“风雷掌”使将出来是多么的惊涛拍岸,却每每看似要击中元尘的时候都被元尘以巧妙的身形步法闪避过去,劲道总是差了那么一拍半拍的落空。
元尘也是第一次与外人较技,初时还觉担心,稍久便知道自己技艺较潘巧巧高出许多。遂放下心来与之周旋,却不发力回击。
潘巧巧三路一百零八式“风雷掌”使将出来,周围顿时风起云涌,沙走石飞。电闪光灼之下,如果挨着一下定然是吃不了兜着走!
可潘巧巧来回反复使了三遍之后,那元尘只如大海中的一叶轻舟,天空里的一只小鸟。任你使出浑身解数也是不能沾到元尘身上分毫。
潘巧巧这心中是越发的着急气恼。最后突然收手也不追打元尘了,只是蹲在原地掩面哭泣起来。
元尘一看,心中一楞。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好。想了一想就要转身离去。
佯装伤心的潘巧巧从指缝当中看到元尘像个木头似的无动于衷,不由得放大哭声。元尘听她哭声大作,心想这一走了之似乎也太不合情理了。就转身近了两步欲问个中一二因由。
而那潘巧巧偷看到元尘毫无防备的近到身前尺许,突然使出风雷掌法中的一式“奔雷追电”。
此时就见她低首侧身,两手成龙爪形,一上一下的斜向奔着元尘的胸腹抓来。
突兀发生的变化让元尘也没时间细想,待潘巧巧的手指刚一触及元尘的道袍,还未来得及高兴的时候,元尘胸腹出人意料的向内凹去,同时两臂由下经内侧向身前似蛇一般缠绕住潘巧巧的两臂,而后胸腹一鼓一荡,也未见怎么使劲送劲,那潘巧巧曼妙的身躯就被元尘这一式却只使了一半的“老君梳头”弹得向后上方飞了出去。
潘巧巧遂不及防之下,只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变化身法也是挣脱不掉这股怪异的劲道,因此竟惊恐得在空中大声呼救起来。
元尘一看不好,心知自己不知不觉间用上了混元之力。这要是不接住并化去潘巧巧体内自己加诸其身的元力,潘巧巧肯定是难以自行卸去这股纵横交错,犹如老树盘根般的混元之力的。
他心中这般做想,脚下却不曾有丝毫的停顿。只见他一纵身施展开“梯云纵”的绝技,双手就快速的接住了下落的潘巧巧,然后使了个“卧云观日”稳稳的盘坐在了地上。
但见他双脚错步,落地转身,一悠一转将潘巧巧身上的劲道极为巧妙轻松的化解开来。而这些说时迟,那时快,电光石火间一切已经结束。
那潘巧巧只觉得自己如在云里雾里,飞来飞去一般,一切全不凭自己做主。而此时再看向接住自己的元尘,顿时四目相对,一时俱都愣在了当场。
元尘长大后这是第一次接触同龄的女子,面对此情此景,扑棱着一双大眼睛,一时间真的抱也不是,放也不好。
突然,潘巧巧抽出玉手,不轻不重的打了元尘一个耳光。随后自己也不可思议的用手掩住张开的樱桃小嘴,迅速逃脱元尘的怀抱,翻身一跃站了起来。
看着元尘莫名的诧异,潘巧巧满脸歉意的想说些什么却始终没有说得出口,随即轻“哼”了一声,转身就向玄天大殿跑去。
元尘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有些火辣的脸庞,神情呆傻的看着潘巧巧渐去渐远的身影,片刻后也转身向“道意禅境”走去。可这一路上,涉世不深的他却怎么也没想明白他救了潘巧巧,为什么潘巧巧还会打了他一巴掌。
再说潘巧巧心里好似揣了一只小鹿似的“嘭嘭”直跳,闪身进了东跨院后乖巧的立在了自己的父亲潘泽云的身后不语。可脑子里却尽是刚才元尘接住他的那一幕。
女孩子都成熟的相对早一些,阴阳相吸本是天地间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事了。虽然潘巧巧还不至于想到情爱上去,也未在意元尘是不是一个出家之人。但是,一丝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朦胧感觉却是如何也挥之不去。一时间她两眼呆呆的望定一处,沉浸于其中。
潘泽云对于女儿的变化感到很是诧异,但是又不方便开口问询。稍待片刻,与元风道人寒暄了几句后言及天色已近未时,下山还需要一段路程,于是就拱手向元风道人告别。
出了大殿门口之后,潘氏父女各乘一架藤椅,由脚夫肩扛臂举,领着众亲兵向山下行去。
潘巧巧临走之时,低首偷偷看向通往“道意禅境”的小路。心里又是没来由的一阵惶恐。
当她悄然的收回目光,看着山脚下秀美的武当山色之时,自己不由的自问以后是否还会再来这里,来了又是否会碰到那个小道士?
她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渺茫、无解!不知何时,一丝的难言的愁绪已经添堵在了胸口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