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混沌风暴2015-10-25 01:364,184

  崇祯十七年腊月二十三日清晨,四川明军前沿据点,酆都。

  “今个过小年儿,灶王爷上天儿,上天言好事儿,下界保平安儿……”五火球教左护法洪小七迷迷糊糊地哼着小调,睡眼惺忪地在床上打着盹儿,忽然一阵剧烈的臭味儿来袭,把他熏醒,然后隔壁传来了五火球教右护法霍二倜的叫骂声。

  “*!洪小七你这厮给鼻子上脸,从前不洗脚臭的要死就算了,如今竟然发展到半夜大便不出屋一泡屎拉在被窝里的程度,你说你恶心不恶心,你说你还是人还是畜生?!”

  洪小七被骂的劈头盖脸,十分委屈:“霍二倜你不要血口喷人,你那只眼看到我在被窝里上大号了?哎呦哎呦,臭的更厉害了!看着样子……臭味儿是从西门大哥那屋子飘出来的!”

  洪小七和霍二倜戴上猪头防毒面具,蹑手蹑脚的跑到西门戎屋子的窗户边,只看见炮将带着防毒面具,举着一个瓷瓶子兴奋地手舞足蹈:“奶奶个熊的,成了,终于成了,硫醇终于被我搞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洪小七不解:“刘纯是什么玩意儿?”

  霍二倜自作聪明:“肯定是狗贼刘廷举和翟洪他老姨通奸而得的私生子!”

  “不,不,不,二位护法误解了,”西门戎捧着瓶子,开门走了出来,“硫醇是硫磺的硫,醇厚的醇,是卤代烃和硫氢化钠的反应产物,毒性很低,就是奶奶个熊的一个字:臭!”

  为了证明这一点,炮将把装硫醇的瓶子凑到左护法面具跟前,打开了瓶盖,掀起面具一角,一股浓烈的恶臭迎面而来,洪小七招架不住,立趴,倒在地上还有些不服气,嘴里“此臭只应地狱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嘟囔个不停。

  霍二倜看着乍舌,怕西门戎在自己身上故伎重演,急忙向上风向跳了几步,拉开了距离:“西门大哥就是厉害,这玩意儿不杀人,却能让人生不如死……莫非是用来审讯、生擒和对付啥子巫魁的妖奴的?”

  “没错,没错!”西门戎盖上瓶盖,喜形于色,“除了上次战斗中幸存的天杀、地暴、地暗、地狗等星之外,我们以后肯定还要面对更多的天罡地煞,这些人都身怀绝技,又知道不少情报上的秘密,奶奶个熊的要想活捉起来可不容易。我是个粗人,用武器也是傻大黑粗要么打不着要么就打死类型的,没办法和陶哥一样去石柱三教寺找个大和尚法龙的师兄叫什么法海的学软兵器……不过俗话说的好,扬长避短,到时候真遇到这群家伙,石灰、氯气、二氧化硫、硫醇轮换着上,这帮人武功再高也一样被熏倒,到时候来一个活捉一个,来一对儿活捉一双!”

  洪小七好容易从硫醇臭气攻击中缓过劲儿来,和霍二倜一起跟着西门戎走进那间卧室兼实验室。只见一张大桌之上,十个小瓷碗一字排开,里面放着绿不啦叽的液体,还冒着泡泡。

  “这个试验做了好几天,其中一项意外的结果让我恍然大悟,”西门戎示意手下摘下防毒面具,把一个小瓷碗之一端到霍二倜鼻孔前。五火球教右护法马上有了反应:“难闻……酸味儿,还有臭鸡蛋味儿!”

  “很好,”炮将嘿嘿一笑,把另一个小瓷碗端到洪小七鼻孔前,“这个,还有臭鸡蛋味么?”

  “报告西门大哥,我鼻子估计是被啥子硫醇熏坏了,现在只闻的到酸味儿,闻不到臭鸡蛋味儿!”

  “闻不到就对了,”西门戎放下瓷碗,开始长篇大论,“奶奶个熊的,现在我终于明白,改进我军兵器钢铁材料的真正突破点在哪里了!”

  在石柱城火器营就任以来,西门戎和牛一飞等人一起,制造了相当数量的“迫击炮”,这些炮在形状上都属于“臼炮”,口径大,形状粗短。因为混合有“烈焰燃雷”的火药威力远远大于普通的黑火药,这些炮在射程和威力上表现非凡,但当火器营的匠人们,也就是五火球教教徒试图制造超远射程的大炮时……困难终于浮出水面。

  要提高射程,就改变炮的形状,换句话说,那种可以打到六七里之外的红衣大炮,在形状上比短射程的臼炮“瘦”的多。而在这时候就遇到了一个没法绕过去的难题:用什么材料?

  若是刚入火器营,没干过几天活的匠人,会傻乎乎地回答:“铁呗,就是那普通的生铁,烧化了灌注在模子里不就成了?”然后独臂老匠牛一飞会把他一拳打飞:“生铁铸那么大的火炮,你小子等着炸镗祸害死人啊,兵器要好用就不能怕花钱,用青铜,用青铜!”

  相比于生铁,青铜有着更低的熔点,更好的铸造精度、更低的加工难度和更优的热传导率,青铜铸造的大炮,内壁可以很光滑,火药爆炸时的热量也能及时扩散。然而这一切优秀性质的代价就是:价格!铜是造币金属,锡也不便宜,若是用青铜量产巨炮,就等于把成千上万串钱变为军火,就算把石柱、忠州、酆都三城卖了也供不起啊!

  于是五火球教回到了生铁,价格便宜量又足,我们一直都用它的生铁。铸造精度、加工难度可以通过提高模具质量来解决,这个费工时,但毕竟还有路可走,但生铁大炮在巨大的冲击下容易炸镗这个简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防止炸镗只有三个选择:加大大炮壁厚、让炮形状变得粗短、提高生铁的韧性。加大壁厚就必然增加重量,到时候来个十万八千斤的重炮,运输起来太不方便,放在巨舟混江龙上都晃晃悠悠的,此路不通;炮型变得粗短就牺牲了射程,得不偿失;而提高生铁的韧性……这根本就是个高科技攻关课题。

  西门戎仔细研究了这个年头最常见的大型钢铁物件:锄头的制造流程,基本上就是熔融生铁浇筑成型,然后在红热状态长时间保温柔化,其成分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可锻铸铁,虽不能和钢相比,但比硬脆的普通生铁确实韧了不少。铸铁柔化法虽常用,却在处理炮管上出现了问题,先不说长期在红热状态下的变形,光那容纳巨型炮管的炉子大小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了。

  此路还是不通,西门戎快要抓狂了。半夜三更一直念叨着“脱碳、成分”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翻了两个时辰忽然高呼一声跃起:“奶奶个熊的,是成分,是成分!”

  没错,后世冶金技术和古代冶金技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真正意义上控制了材料的成分。古代确实有不少神兵利器,但因为只能确定性能,不能确认成分,而解决这个年代生铁韧性不足的节点,也在于成分!

  西门戎找了十种不同的钢铁样品,先测定其机械性能,包括硬度、韧性、弹性等等等等,然后称取其中的小块,放置于足量的酸液中浸泡,等全部溶解后过滤、蒸干,来计算其中非铁成分的比例。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了意外的发现,用煤炭冶炼而出的样品,腐蚀过程中无一例外有着较强的臭鸡蛋(硫化氢)气味,而用木炭冶炼而出的样品,硫化氢气味较淡而甚至无痕,联系到煤炭冶炼出的样品在韧性上明显弱于用木炭冶炼出的样品。西门戎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要提高韧性,就要除硫!

  尘封的记忆渐渐复苏,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西门戎猜想的正确性。硫在钢铁中以硫化亚铁的形式存在,硫化亚铁既没有铁的强度,也没有石墨的润滑性,换句话说,硫在钢铁冶炼中是不折不扣的有害元素。中国的煤炭含硫量较高,用来冶铁虽然能提高产量,却会严重降低韧性,这就是为何宋明钢铁产量远远超过汉唐,但武器质量反倒下降的症结所在!

  一步走对,全盘皆活,当洪小七、霍二倜还在为一大堆新名词头晕脑胀翻白眼的时候,西门戎已经做好了一整天的打算:钢铁冶炼技术突破第一步——脱硫!

  崇祯十七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午,酆都熔炉。

  收复酆都之后,为了最大程度地支援前线,五火球教的冶金中心也搬到了这里。无论是那直接从铁矿石中熔炼出来的生铁,还是氧化脱碳以致柔软的熟铁,还有那以苏钢法制造,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炉火炽燃之时,生铁板开始熔化时,既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淋到生铁液,两者渐渐融合而成的钢,均可出自这里。熔炉烈火的毕剥声,铁液冷却时的滋滋声,锻造敲打时的撞击声,在酆都熔炉交织成一曲铿锵的大合唱。西门戎酷爱这些,因为这是属于工业的声音。

  独臂老匠牛一飞见西门大侄儿来了,一脸欢笑地带着两个得意新徒:毛大和毛二来迎接。别看这两个人名字土,其实是都是好把式,他们是新招募工匠中的佼佼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靠能力在火器营得到了和那些工作多年的老师傅相当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这兄弟俩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和用不完的热情。而在今天,毛一和毛二见西门戎一行人扛着几大筐石灰来到酆都熔炉,立马猜到肯定是有新举措了。

  西门戎说:“来,把这些生石灰敲碎成粉,熔炼的时候加进去,奶奶个熊的,要加多少我现在也不清楚,最好用多个熔炉加入不同量平行实验,以求的最佳比例!”

  独臂老匠牛一飞慈爱地看着炮将西门戎,和那循规蹈矩的牛道、牛德相比,西门大侄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造力。他想不出西门戎那么新想法、新主意是从哪里来的,虽然未必每个都管用,但只要有创意,就是希望所在。

  敲碎的石灰粉,加入到高热熔融的生铁液之中,由于比重远较生铁轻,石灰漂浮在上层,需要不停地搅拌。炽热的冶炼过程很快让众人大汗淋漓,西门戎却在其中一边流汗一边兴奋:“诸位请看,诸位请看!这就是脱硫过程!我已得到确切结论,用煤炭冶炼出的钢铁硫磺含量太高,容易断裂,而我们毕竟不可能放弃煤炭,全用木炭,所以最适宜的办法就是用生石灰吸收掉铁液中的硫,提高韧性!”

  和生铁液中杂质充分反应的石灰,以炉渣的形式漂浮在熔融铁液之上,铁液被倒出,一部分铸成生铁锭,一部分经过氧化脱碳变为熟铁,生铁和熟铁通过苏钢法融合为钢,于是三种样品的铸件全部完成。

  下面是韧性的测试,包括锤打和烈焰燃雷冲击爆破实验,加入石灰量最少的那一组提高不明显,但从第二组开始,韧性的改善已经到了让诸匠人热泪盈眶的地步。独臂老匠牛一飞带着牛道、牛德和李萧尧用大锤子敲着那脱过硫的生铁、熟铁、以及钢锭,笑的合不拢嘴,说这样的生铁完全满足铸造巨炮的需要,材料成本还不到青铜炮的十分之一,而这熟铁可以用来制造高质量的火铳枪管,此钢更是可以用来制造耐用、不易断裂的刀枪兵刃,前途无量啊前途无量。

  毛大、毛二两个工匠在脱硫工序中不畏劳苦,出力甚多,现在,他们擦去汗水,累的瘫在地上还不忘高唱五火球教教歌、他们的歌声让太多太多的人被感染,甚至连西门戎那本来不咋地的家产歌曲也显得好听了,酆都熔炉洋溢着比炉火更炽烈的喜庆之情,因此,也没有人会注意毛氏兄弟俩笑容之下潜伏的一丝诡异。

  崇祯十七年腊月二十三日晚,正当酆都城军民热热闹闹地过小年、吃糖瓜儿、祭灶之时,“毛大”把一封写满蝇头小字并绘有图形的信件细心地封好,让“毛二”交到一个一袭黑衣的人手里。黑衣人很职业化地点了点头,转身西去,融化在无边的暗夜之中。

继续阅读:第186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歧路三部曲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