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恭亲王府中,大清外交部部长李鸿章正和恭亲王相对而谈。
“少荃,怎么突然想到要来本王这里呢?”恭亲王一脸笑意的问道,李鸿章和自己一起搞洋务多年,彼此都相当了解,知道他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哎!六爷,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下官心中不忿。原本下官思及东面日本蠢蠢欲动,如我大清无强大之海军,必为泰西强国所欺,所以想建设海防,组建海军。但是那个左宗棠却一意孤行,要去收复那千里荒野的新疆。难道他不知道我们大清单单管治理新疆,就要花上一大笔费用,这次的军费更为浩大,朝廷哪里能担负得起啊!”李鸿章熟络的坐在恭亲王府大堂的座椅上,叹息连连。
恭亲王笑了笑,一副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事现在还是不要再提了,老七这次既然决定西征,必定有他的想法。而且俄国那事都已经登上报纸了,我们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来碰霉啊!”
“哼!俄国人会真心实意帮助我们?!有那个意思的话,用得侵占我们大清如此多的土地?!明明是在与虎谋皮,亏七爷他还好意思大书特书的。”李鸿章一脸的不忿,他身为外交部部长,极为清楚俄国人的德行。
“少荃,这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你也不要多说了?他的心思你难道不明白吗?而且你所在的外交部不是最大的得益者吗?那威妥玛最近没有再找你麻烦了吧?”恭亲王看透李鸿章了,知道他只是在为自己的主张不得到认同而生闷气。同时也暗想着应该还跟李鸿章和左宗棠之间的矛盾有点关系。
“那又有什么用呢?下官本想就此时和英国了结马嘉理一案,而威妥玛也又妥协之意。但是七爷他硬是说不能赔一个铜板,不让一分利,这样明摆着要和英国耗下去?!现在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却硬是被他搞得不上不下的,就这样一直拖下去,到时都不知道是什么收场。”李鸿章的脸色是越说越气。
“这事本王也劝过老七,但是他执意不听,本王也没有办法,现在朝政之事由他做主,我们再怎么折腾都没有用。我们现在应该安心下来,毕竟目前最重要的是我们所实施的新政,虽然新政和洋务颇为相似,但是个中差别你我心中有数。改革科举和建造学校的事情还没下旨,那些翰林院的书生就发难了,想起就让人头痛。”恭亲王说到这,揉了揉太阳穴。
“哼!那些臭书生,算得了什么,我们搞洋务时,就出来大声叫嚷,现在施行新政他们又不忿。不过现在他们也算安分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两宫太后死后,他们的靠山都塌了,最多也只能耍耍嘴皮。”李鸿章眼中露出一丝得意。
恭亲王若有所思的说道:“说起两宫太后,本王又想到老七,虽然本王早就知道他搞洋务真的很在行,不过对他大胆施行新政,本王还是吃了一惊。”
“的确,或许我们以前都看错人了。不过如我们所见,他并没有篡位之意,而且还整天往皇宫跑,亲自指点皇上看奏折,可谓用心良苦。而且下官看皇上的确聪敏异常,看来他日必是人中龙凤。”李鸿章接口道。
“说得没错,不过现在他毕竟还是小孩一个,很多事情我们都要多用心。其实应该帮皇上请个老师,但是那老六又不肯,硬是自己亲自来,但愿不要适得起反才好。”恭亲王眼中闪烁,他心中清楚醇亲王是为人,知道他是没有太大野心的,不过这事也不好跟李鸿章说,于是转道,“还有一件事,本王要跟你提提的。少荃,现在的财务部的人要改革一下税务,听说下面那些督抚颇有微言,你尽量开导他们。毕竟你和他们比较熟络,由你出面,他们应该会听从的。”
“这个六爷你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办的,毕竟下官也希望这次新政能成功。”李鸿章一口答应了下来。
“那就好,本王现在有事要办,哎!是关于宫中开支的,听说为了筹饷,老七要缩减宫中的花费,这可事关皇室颜面,岂能胡来?无论成否,本王也要去劝一劝。顺便跟他商量一下征集宫娥、太监之事。上次政变,宫中的宫娥太监就伤亡不少,他竟然不肯重新征集,这事本王真的看不下去,定要劝劝他。”恭亲王站了起来,看来当下他就要赶往醇亲王府。
“那样下官就先告辞了。”李鸿章见此也站了起来,准备离去。
保守派的全面衰落,让新政派得以顺利施行新政;而反战派的妥协,让整个朝廷几乎都在为新政劳碌,这是大清少有的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时刻。这为新政后来取得巨大成功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而这个时候,西征事宜方面,正紧锣密鼓的进行。
左宗棠已经把西征军总部,从兰州移驻到肃州(今甘肃酒泉市,紧邻新疆),并开始调动各路兵马,出关备战。
大清的军队,在清兵入关前,主要是满族八旗兵,后来增设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入关后,又组建了绿营兵。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时候,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屡战屡败,从而让新的军队出现。那就是原本由地方民团,不断发展壮大的武装部队,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等。他们的战斗力远胜,现在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在镇压内乱上屡建奇功,成为清军当仁不让的主力。
而这次西征的主力就是由左宗棠所统领的湘军。其余的军队包括和湘军一道出关的张曜所统帅的嵩武军,徐占彪的蜀军,以及先行出关,镇守在巴里坤、古城一带的迪化都统金顺所统领的部曲,在哈密办事大臣文麟所带人马,在新疆西北角塔尔巴哈台.独自孤守的伊犁将军荣全的部众。
左宗棠一到肃州就连下数道命令,一是,张曜率嵩武军前往哈密,与文麟一道镇守此地;二是,在塔尔巴哈台的荣全和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的各领兵大臣增兵防守漠北;三是,徐占彪率所部蜀军与金顺军换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刘锦棠率所统湘军,与金顺军会合,共同攻取迪化。
新疆古称西域,历来属于中国。他处于中国西北边缘,绝大部分地区处于海拔千里以上。天山山脉由西向东,横亘中部,习惯上天山以南地区为南疆(或南路),天山以北地区为北疆(或北路),哈密、吐鲁番盘地一带为东疆(或东路)。
此时新疆的南疆之地早已落入阿古柏之手,东疆的吐鲁番盘地和北疆大部都归附于他。在左宗棠大军到来之前,只有金顺在巴里坤、古城一带,文麟在哈密,荣全在塔尔巴哈台和阿古柏势力相持。其中以荣全的形势最为严峻,他身为伊犁将军,但是伊犁事实上是在俄国人手上,而迪化落入阿古柏手中后,他就被孤立起来。塔尔巴哈台成为大清在新疆西北部唯一的据点,它的补给也只能从外蒙古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那里获取。
这次左宗棠大军的到来,让金顺、文麟和荣全等人,都看到希望,正摩拳擦掌,等待着收复山河。
在通往巴里坤的路上,一路茫茫,戈壁沙漠,一望无际。作为主力军的刘锦棠部正顶着烈阳,向前迈进。不过他们似乎都没有什么倦意,因为士卒们都被后面有一道奇景吸引住心神。一大群乌鸦正尾随着大军,时飞时停,人人都在议论纷纷,说是什么仙人显灵。
前锋军统帅董福祥正大声吆喝着众将士,督促着士卒前行。这时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刘锦棠和其得力干将余虎恩带着几名亲兵,纵马而来。见到刘锦棠前来,董福祥赶紧策马赶到刘锦棠马前。
“少统领,你怎么突然上来了?有什么吩咐吗?”董福祥在马上向刘锦棠行了行礼,问道。刘锦棠统率的湘军原是刘松山的部下,刘松山生前身受部下的爱戴,被称为老统领,刘松山死后由刘锦棠接任,由于他是刘松山侄儿,所以被称为少统领。
“没什么,只是在大西北行军,真有点寸步难行的感觉,觉得有点慌闷,上来透透气。说来这回还得多亏你,我手下的湘军都不熟悉这里,如果不是你们董字三营和回营旌善五营肯做先锋,那事情还不知道要怎么折腾呢。”刘锦棠眼带感激的望着董福祥。
“少统领见笑了,我们这些人,出身西北,都不肯带路,那么谁可上前征战啊!等我们前去打他几场胜仗,到时士气必定振作起来。而且你和左帅那招一出,士气不是也振作了不少吗?”董福祥说到后来,声音压了下来。
“这些事情不要再提,我们知道就行了。如果泄露出去的话,士气泄了就麻烦了。”刘锦棠一副小心翼翼的摸样,还鬼鬼祟祟的瞧瞧四周有没有偷听。
旁边的余虎恩见到主帅这样,不禁笑出声来,“少统领,放心没有人在偷听,何况现在炮声隆隆,跟没有人会听到了。”
他们说的事情是什么呢?看他们的情形又不是交战,为何会炮声不断呢?原来湘军听说要出关征战后,许多人都水土不服,不少人都有厌战不前的情绪。所以左宗棠和刘锦棠就命人导演了一出戏,让一个老兵假装老统领附身,声称要人随他去西北打仗,杀敌立功。
那些湘军大多都是些农民出身,迷信之极。很多人信以为真,这样一来士气就稍有振作,至于炮声就是由于回兵听说戈壁中有巨怪,专食人畜,听到马步声后,会刮起飓风,那时就会有鬼怪出来吃人,弄得人人心惶惶。所以左宗棠命先锋军在队前一路鸣炮,说即使有鬼怪在,也有大炮轰掉它,士兵这才肯上前,后来一路上平安无事,士卒才放心下来。
“听到炮声,我就想打上几仗,看了送来的报纸,上面上经常提我们西征的事。可惜我不是少统领这样的大人物,没有我的大名,不然我那年老的爹娘,就能看到我余虎恩名扬天下了。”余虎恩满脸陶醉的说道。
“说得没错!好男儿就当如此。”董福祥在旁边附和道。
“哈哈!想名扬天下又有何难,这次士气振作,还吉瑞临军,此乃天佑我大清。到时你打上几场大胜仗,保准你的大名会挂上去的。”刘锦棠大笑道,眼中不禁看向身后的那群乌鸦。
“说得好,那就打得那些叛军屁滚尿流,让我们也威风一下。”余虎恩一副已经胜券在握的样子,眼中也不经意的瞧向了身后的乌鸦群。董福祥和刘锦棠听后都哈哈大笑,众人就这样斗志昂扬的向前迈进。
他们这么兴高采烈,很大程度是因为身后那群乌鸦,因为乌鸦的出现通常都被古人认为是瑞祥之象,唐代之前就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谚语,清朝更有“乌鸦救祖”之说。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群乌鸦之所以跟在身后,只不过是因为西北荒原乌鸦难以觅食,而大军一路上的大量的食物碎屑吸引着它们而已。但是远道西来的西征军,毕竟因此斗志昂扬,看来真有点上苍保佑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