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兵临城下
狂生汪某2015-10-25 02:423,251

  突厥军中一阵号角,旗帜变动,一彪人马簇拥着一杆绣金狼头旗纛从阵中闪出,旗纛下一柄杏黄遮阳伞,伞下一个头插金翎,身披金甲,外罩黄袍的人物正是始毕可汗咄吉世。

  杨广命虞世基高叫:“始毕,我大隋皇上待你不薄,如此兴师动众却是为何?”

  始毕可汗手下大将都灵厉声说:“休要说‘不薄’二字,我家可汗看在姻亲份上,为你隋朝镇守着北方边疆,杨广薄情寡义,居然离间可汗兄弟,要分裂我突厥。杨广无道,隋室衰微,我突厥汗国军威强盛,岂能再俯首称臣?”弯弓搭箭,一箭朝城楼上射来。本来都灵所在位置离城楼相距甚远,足有两箭之遥。他臂力极强,所用是铜胎铁角的强弓,弓弦粗出寻常一倍,这一箭正中虞世基头上高帽。虞世基“哎呀”一声,虽未受伤,却惊吓得魂不附体,两脚发软,向后一跤坐倒。

  隋帝杨广急叫下城楼。侍卫统领魏文通见状,“皇上,且看我回他一箭!”从一名守兵手中拿过弯弓,随手拔出插在虞世基帽上的羽箭,“虞大人,得罪了!”

  突厥将领见城楼上有人弯弓搭箭,大叫,“保护可汗!”众将带马挡在始毕可汗前面。

  魏文通以内力辅助,一放手,羽箭发出尖锐呼啸,声势惊人,直如天外流陨,“喀嚓”射断遮阳伞伞杆。大伞跌将下来将始毕可汗人马蒙头盖脸罩住,马匹受惊,前蹄一抬几乎把可汗掀下马背。

  众将慌忙护着可汗退回阵中。隋帝杨广见状,胆气稍壮,问:“谁人愿为朕出马一挫突厥锐气?”

  雁门关总兵马奎说:“末将愿冲杀此阵!”隋帝杨广大喜,见此人铁盔铁甲手提一柄折铁刀,膀大腰圆、粗眉大眼,看起来很是威武,料想是员猛将。郡丞陈孝意传令打开城门,马奎带着本部人马冲出城外,喝骂叫阵。

  突厥兵马阵中也闪出一员大将,叫做阿史那破罗,是突厥特勤(王子)。这破罗王子年纪虽轻,却很是剽悍,精赤着上身露出胸口恶狼纹身。

  双方擂响战鼓、呐喊连天,皇帝和群臣都在城楼上凝聚目力观战,但见,两员战将双马交错,盘旋来回,看得人眼花缭乱。猛然间,那破罗王子打马往自己阵内逃去,马奎策马紧追。虞世基笑道:“皇上,看来我方战将得胜了。”话音未落,那破罗王子忽然勒马回身,马奎战马靠近,眼见折铁刀就要劈上破罗王子。不知怎么回事,马奎一刀落空,呼罗王子左手肘弯里挟着他颈项,右手手起刀落,砍透他背上重甲。马奎当即毙命,呼罗王子抛尸马下,拍马来冲杀马奎手下步卒。隋军忙不迭鸣金收兵,突厥兵马见杀了隋朝大将,摇旗呐喊追击,铁蹄竟然突破外围防御工事,直指城下。

  突厥兵马当着隋帝杨广的面夺了一阵,士气高昂,一时箭如飞蝗,射向城楼,有几支竟射到隋帝杨广脚下。杨广大惊,命陈孝意死守,自己在群臣簇拥下,慌忙逃下城楼。陈孝意见突厥兵势强盛,命紧闭城门不得出战,滚石檑木雨点般从墙头砸落,呼罗王子的兵士不得近前,始毕可汗只得命他撤兵回阵。

  西城门是大将来护儿负责据守的,此人身经百战,隋朝三征高丽,他都有参与。但此时形势刚好相反——朝廷动辄出动百万大军攻打高臣小虏,现在却是一个边城之力对抗突厥几十万骑兵。来护儿两次派将出城讨阵都落败而归,也只守不战。

  南城敌军攻势稍弱,守军堪堪抵挡住突厥兵几轮进攻。唯有东城将突厥兵远远阻在外围。

  北城、西城、南城败绩频频传来,隋帝杨广苦恼不堪,唯有东城有捷报:毙敌军大将一名,多次击退进攻,将突厥骑兵阻在防御工事外围——原来,这苏夔自幼就精通骑射,熟知兵法,又因他是老国相苏威之子,而苏威向来力主减免赋税徭役、反对攻打高句丽,深得百姓及将士的崇敬和爱戴,雁门百姓听说是苏威之子守东城,都赶来助战,军士们也斗志激昂,所以旗开得胜,斩杀突厥一名俟利发(部落酋长)。

  突厥兵受挫,攻势略缓,傍晚鸣金收兵。雁门郡军民得以憩息片刻。

  同为国相,内史侍郎虞世基惧怕突厥流矢躲在城内,纳言苏威却伫立在最危险的北城城头。此际红日西坠,暮霭沉沉,天地混淆,关山荒原逐渐模糊一团。突厥营帐连绵如云,灯火星星点点,传令声隐隐约约此起彼伏,人马往来走动。看情形,料想突厥军正调兵遣将,准备发动明日的攻势,再看看己方,军士们横七竖八躺在城头,疲惫不堪,他不禁忧心忡忡。

  摩云一直在旁注意他,一来,他素来敬重苏威刚正不阿,敢为民言。二来,他与小苏相公结义,便是苏威义弟。当下便上前叩见,将与小苏相公结义之事告之。

  苏威听罢,叹息说:“那个忤逆之徒,老夫已经和他断绝兄弟关系,还提他作甚?”原来,小苏相公苏晓春并不象乃兄那样死死维护隋朝杨家,而是暗地里各处动员百姓起义造反。苏威发现后,认为是大逆不道,便断绝兄弟之情,将他赶出家门。

  “摩云,难得你一片忠君爱国之心,比那忤逆之徒强过千百倍。”

  “其实义兄剑胆琴心也是忧国忧民之人,只不过,他和苏相爷走的路不一样罢了。”

  “哼,忧国忧民岂能做背叛国君之事——老夫说了,不要再提他。摩云,你既然替义成公主传递书信,想必对突厥有所了解,不如谈谈你对战事的看法。”

  “摩云,只会喝酒打架,对两军争战之事一窍不通。不过,我曾单独深入草原放牧打猎,接触过突厥人,知道他们能征善战。塞北的地理和气候都有利于他们,况且雁门兵少将寡,这个仗难打,城也难守。不过只要能坚守一段时间,始毕可汗久攻不下,或许就会退兵。”

  “你说的确实是实情,我儿苏夔是逞能好胜之人,请命守东城,打了个小胜仗。他在朝廷任职鸿胪少卿不过是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罢了,虽精于骑射,又曾跟皇上出征过高丽,然而从未带兵打仗,缺少实战经验。老夫就怕他的东城首先抵挡不住。”

  摩云说:“苏相爷,摩云不才,愿意替令郎苏少卿助守东城。”

  苏威点头说:“也好,你武功高强,虽不谙阵仗,倒也是一个好帮手。只盼你能上阵力拼杀他几个突厥大将。”

  摩云摇摇头,“突厥骑兵三十万、战将千员,摩云哪里能杀得他们尽?这个形势不能力敌,只能固守。”

  苏威闻言一怔,望着他,“你有拒敌之策?”

  摩云笑而不语,自行去东城找苏夔。

  苏夔正在工事上巡视,见摩云来助守,知道他身怀绝技、武功高强,加上又听他说和自己叔父苏晓青结义之事,自然对他十分倚重。摩云见他眼望蠢蠢欲动的突厥兵营,神色凝重,便问:“苏少卿准备如何御敌?”

  苏夔摇头,“只有誓死一拼了!”

  “此次始毕可汗亲领三十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来袭,苏少卿所率一千禁卫军都是关中人难以适应本地环境,而三千雁门本土守军又多为步卒,要与突厥兵马力拼,恐怕难以取胜。”

  “以叔父之见,应该如何拒敌?”苏氏是世家大族,苏威共有兄弟姐妹七个,小苏相公苏晓青排行第七,他这侄子苏夔比他还大一两岁。但是,按照辈分,他还是要叫摩云叔父。

  摩云自幼生长在边塞之地,熟知当地风俗人情,便建议,“雁门一带百姓也多有放牧打猎的,而且有斗牛的习俗,每年都举行斗牛大会,在会上赢了的乃是莫大荣耀,因此,家家户户都圈养着凶猛的公牛。苏少卿可火速派兵卒征用百姓家的斗牛,圈放在城下防御工事的外围,突厥骑兵一来,就放出斗牛以猎犬驱赶,我有‘呼雷豹’神犬可以控制这些畜牲,胡马必定不敢近前,这是第一道屏障;大人再调集郡中工匠,在工事上修建几丈高的弩楼,每座高楼上安置弩机,专射突厥将领,这是第二道屏障;再造半腰高铁壁车厢阻挡突厥骑兵,内伏弓箭手和长枪手,突厥兵利箭射不透车厢,我弓箭手站起来却可以向外放箭,长枪手也可伤敌,这是第三道屏障;突厥兵马通过这三道屏障,锐气折去大半,不过,就凭这三道屏障也不能作旷日持久之计。城中有十几万百姓岂能坐视突厥骑兵入侵毁坏家园、掠夺财产和妻女?苏少卿依靠雁门高大厚重的城墙号召军民作殊死搏斗,可构成最坚实的第四道屏障,有了这道屏障,足以拒敌!”

  苏夔闻言大喜,说:“叔父如此人才,竟没得到朝廷重用实在可惜。此次若能破敌,当面见圣上为你请封!”

  摩云笑言:“请封是不必,弄几坛好酒给我喝就再好不过了。”原来,按军规战时是禁止饮酒的。

  苏夔一怔,随即也大笑说:“好,一言为定!”立即去布置防务。

  依照摩云的建议,苏夔连夜赶建了,“弩楼车厢兽圈”——征集斗牛一千头、猛犬两百条,于东门防御工事外围建立了两个大兽圈;又在防御工事里搭建了三座弩楼,每楼设两架威力巨大的“大力神臂弩机”,二十副轻弩;又建造成丈长的铁壁车厢十具,用以阻挡突厥铁骑的冲击,每厢安排五十名勇士在内。

继续阅读:四十七、势如危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魔武长生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