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刘备此言,张绣、贾诩不禁一怔,徐庶则微微一叹,给刘备使了个眼色,刘备一笑,不动声色。
张绣略微有些激动的起身拱手道:“久闻刘皇叔贤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我军占据汝南,确实有赖贵军之力••••••要不,将汝南城中钱粮分贵军一半,以表我之诚意。”
刘备摆手笑道:“不需如此。贵我两军,皆与马寿成(马腾,字寿成)有故交旧情,现其正在危难之中,我等不尽力救援之,恐有失大义也。”
张绣正色道:“我乃晚辈(刘备与张绣之叔张济同辈)是也,当然惟刘皇叔之命是从。”
刘备笑道:“张绣将军乃当世英雄,我怎敢自居长辈耶?此话将军今后休要再提。至于驰援长安马寿成之事,以我之见,贵我两军应即刻合兵一处,火速往许昌攻之。许昌乃曹懆治下重镇,若是被攻打甚急,曹懆或许会回兵救之。”
张绣闻言,望向贾诩,贾诩点头笑道:“刘皇叔所言是也,我军无有异议,就请约好起兵时日。”
刘备大喜,与徐庶商议后,说道:“那明日一早寅时(大约早上7点)出发如何。”
张绣当即允诺,双方皆大欢喜。刘备、徐庶二人起身告辞,张绣率众文武亲送出府,并请贾诩代送出城。
贾诩领命,与刘备、徐庶二人并辔来到汝南城外。三人皆下马,刘备过来,握贾诩之手,动容道:“先生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我五弟太史子义(太史慈,字子义)屡次赞叹先生乃当世奇才,今日一见,我••••••深有不舍之心也。”
贾诩笑道:“承蒙刘皇叔厚爱,我惭愧之至。闻听刘皇叔大军新破吕布,震惊天下,如此一来,刘皇叔辖下北海、徐州、寿春之地连成一片,方圆一千余里,户口数十万,人心拥护,麾下猛将如云,精兵若雨。天下群雄,能与皇叔争锋者,曹懆、袁绍、孙策聊聊数人而已,皇叔大业将成也。”
刘备摇头笑道:“文和(贾诩,字文和)先生过誉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方今乱世未平,社稷未定,我实在不敢松懈也。贵我两军已成盟友,望今后先生能时时赐教也。”
贾诩大笑,点头应允。刘备拱手告辞,上马先行。贾诩见四下无人,悄对徐庶说:“长安之事元直(徐庶,字元直)有安排乎?”
徐庶笑道:“长安天子之事?我到是已做安排。”
贾诩叹了口气,道:“我在陛下身边侍奉过一段时间,若论感情••••••但若为刘皇叔大业着想,元直需下定决心啊。”
徐庶闻言,点头道:“多谢文和兄提点,我明白了。”
贾诩笑道:“长安之事若了,元直当虑及后事也。”
“后事?”徐庶一怔,随即恍然大悟,拱手施礼道:“文和兄真是天下大才,我自愧不如也。”
贾诩一笑,转身自入城去了。徐庶上马赶上刘备,一同回归军营。路上徐庶笑道:“张绣趁我军与曹军激战之机占据汝南,其心中有愧也,只要主公稍加为难,其必要给我军补偿。”
刘备大笑道:“补偿?要挟张绣点粮草钱财?这又何必?为大事者不拘小节,我军势必与其结为盟好,不如索性大度一些。”
徐庶点头道:“主公此为是也,有舍才有得啊。”
--------------------------------------------------------------------------------------------------------------
却说长安马腾义弟韩遂勾结曹懆,打开函谷关,放曹懆大军进入关中,自领其军与曹军会合,一同围攻长安。
马腾见韩遂背叛自己,勃然大怒,一面遣使者潜往洛阳召马超、庞德速速回援,一面亲率兵马死守长安。
曹懆、韩遂两军猛攻长安数日,毫无进展。曹懆心急如焚,坐卧不安,谋士郭嘉劝道:“主公不必心焦,长安之中能战者,只有马家军1万余众,连番血战,马腾已是强弩之末,长安城破指日可待也。”
曹懆叹道:“我到不是忧心破不了长安,我是在担心汝南、濮阳、许昌等地。长安之战久拖不决,恐我之根基兖州,将不保也。”
郭嘉笑道:“汝南••••••必失,许昌••••••也恐难保。我军只要守住濮阳、陈留二城,再夺取长安,掌控天子,此战我军就是大有所得也。”
曹懆点头道:“奉孝(郭嘉,字奉孝)之言却是,但能否有尽快攻破长安之计?”
郭嘉笑道:“与韩遂结盟,谋划长安突破之事我军已谋划良久,我早与孝先(毛玠,字孝先,掌管‘飞刺’)在长安城中埋下棋子,不出两天,就将有好消息,主公精心等待就好了。”
曹懆大喜,随即沉色道:“马超、庞德那边有何消息?”
郭嘉道:“据探马回报,洛阳马超、庞德、杨修等人接到马腾求援之信,倾巢而出,向西猛攻,许褚、典韦、夏侯惇三位将军率“虎卫军”为主力的1万余精兵守的甚是辛苦啊。”
曹懆笑道:“马超乃有勇无谋之辈,听闻其父马腾有难,必然丧失理智,不管不顾,只要能拼死将其军挡住,等自濮阳出击的曹仁、曹洪、满宠之军一到,从后攻破洛阳,马超兵马将四面受敌矣,必然灭亡无疑。”
郭嘉笑道:“主公之见极是。如若一切顺利,此战结束,我军将拥长安、洛阳、陈留、濮阳四城,两京(西汉、东汉首都长安、洛阳,是为两京)在手,更重要的是,天子••••••到时主公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群雄,谁敢不从?即使汝南、许昌失守,也无伤大局。而西凉之地,按主公与韩遂的密议,交由其统辖,亦成我军西方之屏障也,再无后顾之忧,我军可先向东攻灭宛城张绣,即可与刘备争霸中原矣。”
曹懆振奋道:“消灭了刘备,再北向平灭河北袁绍、公孙瓒等,南下破了孙策、刘表、刘璋,收取扬州、荆州、益州三州之地,天下将成一统,我之大业,可成也。”
郭嘉见四下无人,小声道:“到那时主公功高四海,名震天下,可顺天应人,承继帝位,开万世之江山也。”
曹懆闻此,笑道:“奉孝之言太过,我岂有登基称帝之心乎?以后不可再提。”
郭嘉笑而领命。
----------------------------------------------------------------------------------------------------
此时的长安城皇宫内,汉献帝刘协正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曹懆、韩遂联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围攻长安几天了。听着每日隐隐传来的喊杀声,汉献帝不由心惊胆颤,深恐自己就要大祸临头。内侍统领张于(名字乃作者杜撰)是他最亲信的人,见状屏退左右,在旁进言道:“陛下不必焦急,我听说攻城的曹懆、韩遂皆是忠义之士,尤其是曹懆,其乃大汉丞相曹参之后(曹参,西汉开国功臣,是继萧何之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曹懆为曹参之后,其实这是曹懆自称,曹懆原姓夏侯,与曹参并无血缘关系),久有拥护报效陛下之心••••••”
汉献帝大怒道:“既然有忠君之心,又为何挥大军来攻长安?明明欲置我于死地也。”
张于道:“陛下息怒,曹懆此举,非但没有伤害陛下之意,反而是为了将陛下于奸臣手中救出而不得已行之也。”
汉献帝吃惊道:“奸臣?谁是奸臣?”
张于笑道:“这陛下心中还没有定见吗?谁位高权重?长安守军皆是谁的兵马?”
汉献帝惊异道:“你是说马大将军?(马腾其时任大将军之职)这••••••不太可能吧。”
张于笑道:“陛下久居深宫,不知端详,马腾此人外表忠厚,其实乃奸佞小人,据密报••••••其有篡位自立之心也。”
汉献帝闻言犹豫半晌,面色阴晴不定,好一阵才长叹道:“没有证据,不可随意冤枉好人。”
张于道:“当然有证据,否则奴婢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诬陷当朝大将军、京兆尹啊。”
汉献帝道:“证据何在?”
张于请汉献帝稍等,下堂去了,不多时引一人进来。那人30多岁,仆役打扮,看面相乃老实巴交之人。张于对其道:“还不赶快参见陛下。”
那人忙跪倒在地,磕了好几个响头,汉献帝让其平身,问道:“你乃何人也?”
那人答道:“我是马腾大人府上的一名仆人,我••••••”止住不说,面露惶恐之色。张于在旁道:“但讲无妨,自有陛下为你做主。”
那人沉默,似乎是在考虑,半晌才道:“好吧,我全说••••••半月之前,有一天我正在打扫我家老爷的书房,无意中看到火盆中有一块没有完全烧掉的纸片,我本也不留心,但瞟了一眼,看见上面有几个字••••••我小时念过几年私塾,认识字,见了大为惶恐,整天吃不好,睡不着,后想到我乃大汉子民,应为陛下效忠,这才悄悄来到皇宫告发马腾,请陛下一定小心提防啊!”
汉献帝一听,急问道:“什么字?”
那人从怀中摸索出一个小小的布包,双手奉上,张于接过,进献给汉献帝,汉献帝赶忙打开一看,只见是一块巴掌大小的纸片,四周有被火烧的痕迹,上有七个字赫然在目:“••••••愿拥立马大将军••••••。”
这是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但其中显露的意思却很明确,有人意欲拥立马腾称帝!
汉献帝见此,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马腾焉敢如此?此乃谋反也!”
(这显然是曹懆方面买通张于弄的一个骗小孩的玩意,可惜汉献帝刘协才十多岁,才智又属平常,心中对马腾又有罅隙,再加上张于在旁煽风点火,不由其不信也。)
张于作色道:“陛下轻声,宫内广有马腾耳目。”
汉献帝愤然道:“一帮乱臣贼子••••••到底是谁要拥立马腾?”随即转向那人问道:“马腾常与何人来往?”
那人想了想,答道:“也就是御史大夫孔融、太尉杨彪这些人。”
汉献帝听到这里,似乎想起来了什么,来到书案上翻找出一份奏章,将其与那块纸片细加比对片刻,随即勃然大怒,恨声道:“我说看这字迹有些眼熟,原来却是出自杨彪手笔••••••这纸上与其奏章之字一般无二!”
张于道:“如此看来马腾、杨彪等人意图谋反已是昭然若揭了。”
汉献帝怒道:“我必将这些大逆不道之贼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张于见此,暗自高兴,假意作色道:“陛下不可心急,现整个长安皆在掌控在马腾手中,此事还需谨慎图之也。”
汉献帝点点头,叹道:“你说的有理。先请这位义士下去,重重赏赐!”
那人闻言赶忙磕头谢恩,张于领其出殿,来到一僻静之所,张于笑道:“事情进展颇为顺利啊,照当前情势看,与贵主曹孟德(曹懆,字孟德)为敌的马腾、杨彪、孔融之辈已是在劫难逃了。”
那人笑道:“这还不是多亏张公公鼎力相助吗?公公尽管放心,我主允诺的条件事成之后必然兑现。”
张于得意大笑,饶有兴趣的打量那人一番,笑道:“你模仿杨彪笔迹出神入化,装个仆人也这么像······你真是个人才啊!能否告知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