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战一触即发
鹰羽2015-10-25 02:164,186

  又过了十数日,随着各路诸侯相继表明立场,天下局势逐渐清晰起来:袁绍所拥立的“正朔”帝得到张扬、公孙度、刘备、刘表、张绣的支持,而曹懆所拥立的“大统”帝,则得到了张鲁、韩遂、公孙瓒、孙策、刘璋的拥护。大汉王朝,自此彻底分裂成两块,乱世,非但没有如人们所愿般的尽早结束,反而是更加猛烈又清楚的呈现在当世每个人的面前。

  长安城丞相府中,曹懆召集自己麾下亲信文武,商议军情要事。曹懆率先道:“我军攻破长安,清除马腾之后,情势对我军可以说变得有利起来。首先广袤西凉之地为韩遂所控制,我军再无西顾之忧,又可得到其战马兵力的支持,可安心向东再做雄图,与大敌刘备决一死战矣!诸公有何妙计教我耶?”

  刘晔进言道:“我军之东,近在咫尺则是张绣、贾诩之军,若不能设法剿灭之,欲图刘备,恐难如登天矣。”

  郭嘉笑道:“子扬(刘晔,字子扬)所言确实有理,以我之见,我军当务之急,乃宛城张绣是也。”

  曹懆点头道:“奉孝(郭嘉,字奉孝)说的对,但张绣与刘备、刘表共同辅佐伪帝(指‘正朔’帝),其间必有关通,若是联为一体,相互应援,我军恐不易灭之也。”

  郭嘉笑道:“主公所虑极是,若想歼灭宛城张绣之军,必先断绝其与刘表、刘备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具体如何行事,还需计议啊。”

  曹懆道:“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笑道:“高见谈不上,只有一点不太成熟的想法也。”

  曹懆笑道:“那就请奉孝说一说,我等也好评议一下。”

  郭嘉道:“刘表之死敌,江东孙策是也。至于刘备,则欲图扬州久矣,再加上陈登之死的缘故,其已与孙策早成势同水火之势也。而汉中张鲁,亦是不甘寂寞之辈,可加以利用之••••••我之计策,全在孙策身上,几日内其必遣使来长安,尊奉陛下(指“大统”帝)的同时,定还要向主公要挟些好处,主公可大度一些,全部应允之,好如此这般••••••”

  曹懆与众文武群臣听完,皆喜形于色,曹懆笑道:“奉孝果是妙计也,就依此行之可也。”

  荀彧迟疑道:“可若是我军向张绣军动手之时,河北袁绍插手战事••••••情形可就大不妙也。”

  郭嘉笑道:“文若(荀彧,字文若)所虑极是,但袁绍嘛,可用北平公孙瓒加以牵制之也,其想难度黄河攻袭我军,恐也不是那么容易。”

  荀彧点头笑道:“奉孝考虑的十分周全,是我多虑了。”

  郭嘉逊谢,众人大笑。曹懆突然问毛玠道:“千里驹儿有何消息?”

  (这是个曹懆的秘密计划,到后文自会揭晓,但其实本书以前内容中已有所透露。)

  毛玠拱手答道:“情形大好。”随即上前对曹懆小声说:“此事事关重大,此处人多眼杂,耳目众多,主公似乎不该当众问询此事。”

  曹懆闻言微笑颔首,不再提及。

  ------------------------------------------------------------------------------------------------------------------------------------

  公元195年,汉“大统”、“正朔”元年8月。6个月期限与汉献帝三个月大丧终于过去。孙策自从鲁肃往长安,受到曹*盛情款待,得到了期望中的高位厚禄,诸事自专之特权后,已与曹*成坚定盟友关系,两人互派使者密议多时,由郭嘉、周瑜亲自商定计策:先由曹*自濮阳出兵向小沛,牵制住江北刘备大军,而孙策则趁此时机全力猛攻会稽,好将太史慈军彻底消灭,以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孙策则挥军向西攻刘表荆州之地,吸引刘表军主力,使其无力援助宛城张绣之军,以帮助曹*起兵攻灭张绣。

  计谋定下,随即发动。8月5日,曹*遣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四将领精兵2万,荀彧、荀攸随军出谋划策,气势汹汹向小沛杀来。

  而远在扬州腹地的会稽,太史慈也深切感受到了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迫景况。8月7日,孙策先遣陈武率精兵1万,进驻吴郡,自己则与周瑜、周泰二人亲统大军1万5千,随后而来。又遣韩当、潘璋二将率水师士卒5000余众,大小战船数百只,停泊于吴郡临近海港待命。

  这明显是要水陆两路夹击会籍啊!太史慈得到探马回报,心中忧虑不已,夜不能寐,命人召来廖化、魏休、博术三将,商议对策。

  魏休先道:“孙策大军水路并进,共有马步水军共计3万之众,为我军兵力5倍••••••看来孙策是必致我等于死地而后快了。以我之见,我军需分别设计击破孙策水路两军,才能保全会籍,有所胜算也。”

  太史慈微微一笑道:“孙策水军自有人打理,乐则(魏休,字乐则)不必劳心于此,只要将心思放在孙策马步军上即可。”

  魏休惊疑道:“将军此言何意?”

  太史慈笑道:“乐则不必多言,到时便知端详也。”

  魏休见太史慈如此说,也就一笑置之,不再追问。

  廖化道:“我军现只有6000之众,敌众我寡,何况那周瑜又计谋百出,实在不可掉以轻心••••••会籍城能否守住,就看我等拼死一搏了。”

  太史慈这段时间以来,亲自参与了城防工事、营垒、器械的营建与准备,心里暗自盘算一下,觉得以会籍目前这种防卫能力,抗住孙策3万大军猛攻数日还是可以的,但时间一长,必有纰漏••••••那就得看水路了••••••该来的迟早要来,就与孙策、周瑜、周泰、陈武这些江东英杰好好大战一场吧,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又有何惧?!太史慈想到此处,豪情霎时迸发,起身淡然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孙策军即使人多,周瑜纵然多谋,我等也不必恐惧心虚,与之决一死战即可••••••胜负!还尚未可知也!”

  廖化、魏休、博术见太史慈如此,亦是顿感壮怀激烈,异口同声表示要追随太史慈与孙策军血战到底。

  会稽已是准备停当,就等孙策统大军而来厮杀。而寿春城中,刘备接到探马回报,得知曹*、孙策两军几乎同时兴动大军,分别向小沛、会稽杀去,大吃一惊,由其是忧心太史慈安危,立即召集众文武计议此事。

  诸将到齐,刘备先问徐庶,徐庶答道:“曹*与孙策此举,必是已事先联络好的相互配合之行动,其中一为真,一为假,一为虚,一为实,弄清楚了这个,我军就好采取对策了。”

  调回寿春不久的关羽问道:“以军师之见,到底真假虚实如何?”

  徐庶未及答话,庞德在旁道:“以我之愚见,恐孙策攻会稽为真,曹*攻小沛为假也。”

  徐庶笑道:“令明(庞德,字令明)将军所言正与我相合也。”

  关羽思索片刻,点头道:“确实应是如此。以我军目前之实力,曹*恐还不能够轻易击败我军,以曹*、郭嘉之明智,为何要催动大军向小沛而来?行此无用之举?必是为孙策挥军攻取会稽起牵制配合之作用也。”

  刘备闻言面色转忧,叹道:“小沛与寿春相近,我军主力数日内即可驰援之,与曹*这2万兵马决战,不敢说必胜,但恐也不会大败,小沛也当不会有失••••••我实在放心不下的,是身处会稽孤城的五弟,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这••••••我如何向五弟老母、妻儿交待啊••••••”

  刘备此言一出,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人骤然变色,兄弟情意深厚,怎能无动于衷?张飞性急,起身叫道:“那大哥快快下令,我立即率军渡江援助五弟••••••”

  徐庶笑道:“翼德(张飞,字翼德)将军何必焦急,会稽那边嘛••••••子义(太史慈,字子义)颇有见识,又深得军心,定能坚持一段时日,我意我等可在别地下手,以图围魏救赵也。”

  赵云眉头紧锁,叹道:“孙策辖下要紧之地,不过秣陵、柴桑二城也,都在大江之南,“锦帆”水军已灭,我军没有水军,难道能插翅飞过长江天堑不成?”

  徐庶笑道:“我军虽然没有水军,但荆州刘表有啊,其麾下水军实力也不算弱,主力战船近在江夏,现今这种情形,主公与其都尊崇邺城‘正朔’帝,形同结盟,又都是汉室宗亲,无论如何,借用其水军一下,刘表应不会拒绝吧?“刘备疑惑道:“借用?如何借用?”

  徐庶笑道:“我军出动马步精兵自去攻打柴桑或是秣陵,而刘表水军只负责将我军渡过长江即可,这对于刘表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吧?何况其与孙策有不共戴天之杀父大仇,我军攻孙策,对其亦是大有好处啊••••••”

  徐庶说到这里,刘备等人皆喜形于色,张飞大笑道:“军师此计真是绝妙也,我怎么就想不出来?”

  刘备笑道:“三弟,平时无事多看看诸子百家、兵书战策,自然就有进益了。”

  张飞见刘备这么说,悄悄吐了吐舌头,只得拱手领命。徐庶一笑,又道:“马孟起(马超,字孟起)病情已经痊愈,过一两日就将与马云騄、马岱、杨修三位一起回到寿春,那时我军可谓是猛将如云,可以做一番惊天动地之大事了。我意如此,其一,主公速遣子仲(糜竺,字子仲)为使者,日夜兼程往襄阳见刘表,陈说厉害,向其借用水军。其二,由云长、翼德、子龙三位将军统精兵2万,火速往江夏,我也随军而行,得到刘表应允后,即乘其战船过长江登岸,向孙策之柴桑、秣陵而攻,以图迫使孙策军回军,好解除会稽之围。其三,由马孟起率马云騄、庞德、马岱等将军率‘西凉营’及1万兵马,往小沛而去,以助臧霸、魏继二位将军击退曹*来犯之军。”

  众人听完皆点头称是,刘备霍然立起道:“事不宜迟,就依军师之计行之,望诸位努力向前!”

  关羽领头,众将一齐起身,哄然领命,各去准备。刘备亲书一信,交由糜竺,令其携之,即刻启程往襄阳见刘表而行。

  ------------------------------------------------------------------------------------------------------------------------------------

  太史慈等人决意要同孙策大军好好较量一番,但决心好下,真正行动起来就难了。几日后,孙策大军铺天盖地而来,采用围三缺一之兵法(包围三面,敞开一面,预设伏兵,诱迫敌人出逃,将其歼灭于运动中的战法。),北、西、南三面将会稽城围住,只放开面向大海的东面,欲将会稽城中太史慈等人赶向茫茫东海,但其时大海之上,已经游弋着击败了刘备“锦帆”水军,号称天下无敌的孙策水师数百条战船,5000精锐士卒。太史慈若是真领军逃到那里,除了跳到海中喂鱼鳖,还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矣。

  太史慈毕竟是穿越过来的人,这些还是懂得,为了不让城中军民因有退路而心生动摇,太史慈索性学习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用土石从内将东门完全堵死!

继续阅读:第113章 会籍血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箭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