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北海大结义
鹰羽2015-10-25 02:153,198

  北海稍定,刘备聚集众将商讨招安臧霸、孙观之事,尚未及言,有守城士兵报曰,徐州陈珪来访。刘备知道陈珪乃陈登之父,不知何事,忙率众人出城迎接。

  见了陈珪,刘备行晚辈之礼,陈珪道:“不可,玄德贵为一郡太守,我为一介平民,玄德如此,折杀老朽矣。”

  刘备道:“我与元龙好友也,老先生为元龙之父,亦像我父一样,行晚辈之礼,理所应当。”

  陈珪微笑,频频点头。刘备请陈珪入太守府,分宾主落座,刘备问道:“不知老先生远来何事?”

  陈珪笑道:“特为玄德贺喜。”

  刘备疑惑道:“喜从何来?”

  陈珪笑道:“听闻玄德年已三旬,尚未娶妻,今有一门好亲,故老朽不避嫌疑,来为玄德做媒。”

  刘备大窘道:“备奔走天下,枕无安席,今功业未立,不敢有娶亲之念。”

  陈珪笑道:“玄德差矣,娶妻,人伦之常也,何况玄德现贵为北海太守,何曰‘功业未立’乎?”

  刘备闻言,不知如何回答。陈珪一笑,近身对刘备小声道:“玄德无意于徐州乎?”

  刘备闻言大惊,道:“老先生何出此言?”

  陈珪笑道:“徐州之根基,四大世家,二陈糜曹也。”

  刘备道:“请老先生详言之。”

  陈珪道:“二陈者,陈群陈长文一家同我与我子陈登一家也,糜者,糜竺糜子仲和其弟糜芳糜子方一家也,曹者,曹豹将军一家也,此乃徐州四大世家。据我所知,陈长文与我子陈登皆有意玄德你为徐州之主。”

  刘备吃惊道:“此万万不可,陶恭祖尚在,我不能夺其基业,为此不仁不义之举。”

  陈珪笑道:“玄德真仁义之主也,陶恭祖年事已高,加之体弱多病,恐不可保,如陶恭祖去世,徐州无主矣,玄德岂无意徐州乎?”

  刘备迟疑道:“陶恭祖若要亡故,其子尚在,何不子承父业?”

  陈珪叹道:“陶恭祖二子,皆酒色之徒耳,不成器也,不提也罢,如玄德能成徐州之主,则徐州幸甚,徐州百姓幸甚呀。”

  刘备思虑一番,问道:“不知此与这门亲事有何关联?”

  陈珪笑道:“烦我做媒者,糜子仲也,其有一妹,名慧,(就是历史上的糜夫人)美而贤淑,芳龄二八,乃玄德之佳偶,配与玄德,真美人配英雄,天作之合也,何况•••••”陈珪悄声道:“玄德若娶糜子仲之妹,糜家亦死心塌地依附玄德矣,如此,徐州四大世家其三支持玄德,玄德为徐州之主,几成定局也。”

  刘备闻言,沉默不语,良久道:“老先生请先去客房休息,容备考虑,再做答复。”陈珪大笑,下堂去了。刘备招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四人入后堂,将事情对四人述说一遍,问各人意见。太史慈道:“这个••••••此乃主公家事也,关、张二位将军与主公桃园结义,主公之兄弟也,应该参与,我嘛•••••是不是回避一下?”

  刘备笑道:“子义所言差矣,我与云长、翼德,兄弟也,与子龙、子义相识与患难之中,一见如故、肝胆相照,亦兄弟也,何分彼此?”

  赵云、太史慈闻言,大为感动,起身下拜道:“主公•••••”

  刘备笑道:“叫大哥•••••”

  赵云、太史慈热泪盈眶,叫道:“大哥•••••”刘备答应,泪流满面。关羽、张飞亦流泪,张飞抹泪笑道:“快叫三哥•••••”

  赵云、太史慈给刘备、关羽、张飞行礼毕,赵云年长,太史慈又向赵云行礼,道:“四哥。”

  赵云答应,连忙将太史慈扶起,五人相视大笑,刘备领四人重温桃园结义誓词道:“念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虽非同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后,《大汉帝国史》中称此为“北海大结义”。

  结义毕,众人安坐,说起这桩婚事,关羽道:“此亦好事也,大哥可以答应。”

  刘备又问张飞、赵云、太史慈,三人皆同意关羽意见,刘备遂意决,请陈珪来相见,道:“多谢老先生美意,备愿同意这门亲事。”陈珪大喜道:“老朽此行,不负糜子仲重托也。”

  陈珪回徐州而去,刘备领众人送行归来,复于太守府内商议招安臧霸、孙观之事,太史慈道:“武安将军所言极是,应以强将击败之,收服其心为要,弟不才,愿当此任。”

  刘备道:“五弟愿往,很好,但还需有人从旁协助之。”

  武安国起身道:“深受主公大恩,无以为报,我愿帮太史将军完成此任。”

  刘备大喜,遂命太史慈、武安国率太史慈所统领之2000步兵,往泰山而去,临行,刘备嘱咐道:“此行以招安臧霸、孙观为目的,不必与贼寇死战,无论事情成败,都要平安归来。”太史慈点头答应。

  太史慈、武安国领军行了数日,到达泰山脚下,安营扎寨毕,太史慈找武安国商议道:“具体如何行事,武安将军有何高见?”

  武安国道:“既是招安臧霸、孙观二人,吴敦、尹礼、昌豨三贼就先不用理他,我明日单身赴贼寨中请臧霸、孙观下山,太史将军亲自教训招降他们就可以了。”

  太史慈摇头道:“不可,武安将军你单身赴险,我不能答应,再者,贼寇屡败官军,气焰正盛,如若就招安之,贼寇必以为我们怕他,恐不会听从,我意先以兵战破之,后以将战败之,再行招安,如此可也。”

  武安国道:“将军真高见也。”

  第二天,“泰山寇”得到消息,知官军前来,下山迎战,太史慈与武安国领军摆好阵势与贼寇对决。

  太史慈出马,高喊道:“请臧霸、孙观二位将军出马回话。”

  “泰山寇”中冲出一人,七尺多高,面黄微须,獐头鼠目,那人叫道:“来者何人?哪里来的官军不知死活,来惹老爷们?”

  太史慈闻言大怒,喝道:“我乃北海太守刘玄德麾下东莱太史慈也,现统大军前来破贼,你是何人?”

  那人笑道:“我是你尹礼老爷。”

  尹礼?太史慈皱皱眉头,道:“我今日不找你,叫臧霸、孙观二位出来。”

  尹礼笑道:“臧霸大哥不在,有大官请他,去别的地方了,孙观大哥现在大寨之中陪同贵客,顾不上见你,你个20岁不到的小毛孩子,老爷我一人就收拾你了。”

  太史慈大怒,对武安国道:“我出马斩此人,武安将军见我得手,可领兵冲击敌阵,击破之。”武安国答应。

  太史慈怒喝一声,挥手中铁戟向尹礼冲去,尹礼刚开始不以为意,后见太史慈之气势,吃了一惊,忙打起精神提刀来战太史慈,刚一交手,尹礼就感到气力不加,自知不是太史慈对手,不禁手忙脚乱,太史慈恨尹礼出言不逊,下了死手,战不十合,看准个破绽,一戟刺透尹礼胸膛,尹礼惨叫一声,落于地上而亡。众贼寇见此情景,惊呼一声,士气大落,武安国则率官军开始冲锋,一时间方圆数里内,杀声四起,战云密布。太史慈一马当先,先以弓箭射贼,百发百中,到了近处,以铁戟击杀之,无有能当三合之人,贼势大乱,向泰山中奔逃。

  太史慈率军追杀数里,杀死贼寇数百,降者千余。太史慈见山势险恶,自己又不熟悉路途,遂停止追击,领军回营。

  回到大寨,太史慈令全军严加防守,在大帐中坐下,想到尹礼所说的话,感觉不太对劲,忙让武安国从俘虏中挑出个小头目,带来讯问。

  不一时,小头目带到,太史慈见此人吓得瑟瑟发抖,以好言抚慰之,才问道:“你们中以谁为头领?”

  那小头目答道:“我们有5个头领,两个大头领,臧霸、孙观,三个小头领,吴敦、尹礼、昌豨,今天将军所杀之人,就是尹礼。”

  太史慈又问道:“听说臧霸不在山上?”

  那小头目答道:“的确不在,其实臧霸大头领就不经常在山上,常常下山去见他的朋友。”

  太史慈奇道:“他的朋友都有谁?”

  那小头目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听说臧霸大头领原来是个武林豪杰,犯了罪才上山落草,朋友很多,好像有个朋友叫高••••••高什么记不清了,听说臧霸大头领就是收到那个姓高的一封信,才下山的,走了1个多月了,至今没有音讯。”

  太史慈想了想,实在不明就里,只得又问道:“听说孙观在山上迎接贵客,什么贵客?”

  “这个来头可大!”小头目道:“听说是个朝廷里的什么大将军派来的,说是请我们头领们下山当官。”

  “哦?”太史慈闻之色变。

继续阅读:第15章 恶斗恶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箭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